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及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及足鞋稳定器。
背景技术:2.鞋子在穿脱时,由于鞋子与人体足部的匹配程度不同,容易造成鞋子穿上时不稳固,常见鞋子为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需要增加鞋带等附加结构,以实现穿鞋的稳固,但由此牺牲了便利性,给穿鞋和脱鞋造成不便。
3.还有一类解决办法为,会在鞋子与脚跟接触处,或在脚掌底部与鞋子接触处,贴设硅胶垫或气囊等,用以防止掉鞋跟,通过改变鞋子本体的结构构造,进而实现稳固穿鞋的效果。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73387u;授权公告日:2015-04-22;涉及一种护趾、防水、防滑、跟脚、便穿的凉鞋。该专利涉及的凉鞋平时脱穿无需用手调袢长短,方便,又防滑跟脚,也可当拖鞋穿。实际上是通过改变鞋袢长短实现鞋子跟脚的效果。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53129y;授权公告日:1997-04-30;公开了一种穿脱方便跟脚的鞋;该专利内容为:后帮跟比已有的矮帮鞋的后帮跟高,高出的部分呈上口大下口小的半喇叭口形,整个后帮跟强度高且有弹性。穿脱时脚后跟撑大后帮跟口,穿上后后帮跟夹固到脚后跟上。但因后帮跟高中高出的部分呈上口大下口小状,在穿鞋时,会对后脚跟存在阻碍作用,不便快速穿上鞋。
技术实现要素:4.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穿鞋不稳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及足鞋稳定器,将足鞋稳定器设于鞋子内部,可保证穿鞋时的稳固性,能满足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且无需鞋垫、鞋带或鞋袢,可以方便快速穿鞋或脱鞋。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足鞋稳定器,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通过连通部连通,其中,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中填充有流体物质;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一侧设有固定部。
9.可选地,所述连通部的口径值小于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横截面的口径值。
10.可选地,所述流体物质为胶状物质、气体、液体、固体微粒或固液混合物中的一种。
11.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可采用纺织结构、机械连接件、粘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2.可选地,所述连通部与第一单元连通处的直径小于连通部的口径值。
13.可选地,所述连通部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有单向导通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和单向导通结构均位于第一单元内。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均采用高分子材质。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表面覆盖有织物层。
16.一种鞋,包括上述的一种足鞋稳定器,所述第一单元设于鞋后跟内侧或鞋面内侧,所述第二单元设于鞋内底,所述第二单元与人体足跟或足底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单元设于鞋后跟内侧时,所述第一单元与人体跟腱部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单元设于鞋面内侧时,所述第一单元与人体足背相匹配。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通过固定部设置于鞋后跟内侧或鞋面内侧,所述第二单元通过固定部设于鞋内底。
18.3、有益效果
19.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鞋及足鞋稳定器,设于鞋子内部,可保证穿鞋时的稳固性,能满足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且无需鞋垫、鞋带或鞋袢,可以方便快速穿鞋或脱鞋。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足鞋稳定器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足鞋稳定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鞋及足鞋稳定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26.实施例1
27.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足鞋稳定器,包括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所述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通过连通部30连通,其中,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中填充
有流体物质;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一侧设有固定部。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元20设置于鞋内底或鞋跟部,用于与人体足部底面或脚跟接触;第一单元10设置于鞋子的内部,如鞋帮部或鞋面内侧,用于与脚跟上方,如脚踝或者脚背接触;连通部30用于连通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使得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中填充的流体物质可以在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之间流通。
29.传统运动鞋皆需要鞋带或魔术贴等结构辅助,以收紧鞋面、鞋跟部,促使鞋子可以包裹足部,使得鞋子与足部之间保持稳定,但由于鞋带或魔术贴等结构的存在,对鞋子的穿脱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本实施例通过连通部30,利用穿鞋时自身重力挤压第二单元20,使流体物质流向位于鞋帮部或鞋面内侧的第一单元10,第一单元10发生形变并适应足部形状,增大与足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足部与鞋子稳定的结合效果,可以满足人体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能够实现方便地穿鞋。脱鞋时,通过连通部30释放位于鞋帮部或鞋面内侧的第一单元10内的流体物质,从而实现方便地脱鞋。
30.鞋子与足部之间不匹配,穿鞋不稳固的原因在于脚跟上方存在生理性的侧弯弧度,当鞋子与该部位贴合不紧密时,易出现穿鞋不稳固的情况,无法满足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可以用于鞋子内部,通过第二单元20的受压变形,致使内部流体物质的流入第一单元10内部,使得与足跟上部脚踝处或脚背处相匹配第一单元10的膨胀变形,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贴合足部解剖,与人体足底及跟腱部或脚背的外形相匹配,可以固定足部,不需要鞋带仍然能达到穿鞋稳固的目的,且可以方便快速穿鞋,不需要具有功能性的鞋带或鞋袢的辅助固定作用。附图1-3中的鞋带仅用于装饰,不具备松紧鞋子的功能性。
31.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在使用前,流体物质因重力作用汇聚至第二单元20内,第二单元20此时体积较大,处于膨胀状态,此时第一单元10和连通部30内的流体物质较少或没有,第一单元10不膨胀,因此脚容易通过鞋口进入到鞋内,这与现有技术形成鲜明比对,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稳固穿鞋的技术效果,常在鞋口处设置突出于鞋子后脚跟表面而存在的海绵或缓冲部,致使鞋口较小,仍需解绑鞋带配合才能形成较大鞋口;虽然该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然在穿鞋时会形成一定的阻碍,且穿鞋费时费力。因第一单元10和鞋子内表面接触,未穿鞋前,第一单元10贴合于鞋子鞋帮部或鞋面部,并不存在突出的形态,所以不会缩小鞋口原本的尺寸大小,穿鞋时脚部非常容易进入鞋内,穿鞋方便快捷,不需鞋带或鞋袢等附加结构也可实现足部与鞋子的稳固。
32.脚穿进鞋子后,人体脚跟底部接触第二单元20,受人体自重作用,以及人体的行动,会对第二单元20产生压力,第二单元20受到压力作用,体积减小,此时第二单元20内的流体物质受到压力的作用,经连通部30进入第一单元10内,第一单元10的体积由此不断变大,与人体足部紧密贴合,从而实现稳固穿鞋的技术效果。
33.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一种可想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单元10体积的变化,填充鞋帮与脚踝间,或者足背与鞋面内侧间的空隙,且由于第一单元10内充斥着流体物质,使得第一单元10最终可以适应于足部脚踝或者足背的形状,进而对鞋子,尤其是鞋帮或鞋面内侧进行了形状的调整,实现了稳固穿鞋的效果,进而能够满足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
34.可想到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完全可以适用于没有鞋带的鞋子,可以
认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可起到替代鞋带等结构调整鞋子包裹性的效果,而鞋面对应的设置鞋带等结构的部分,可采用具备弹性的柔性布料,以增强鞋子的舒适性和整体性。
35.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一侧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与鞋子相固定,固定部可以为各类固定件,或魔术贴,或纺织结构,固定部与鞋子相匹配,由此使得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可以方便地设置于鞋子上,提升了实用性及便利性。
36.基于上述足鞋稳定器的使用方式可知,本实施例的足鞋稳定器在鞋子的穿脱及足鞋稳定器自身的设置方面均具备较好的便捷性,既可保证穿鞋时的稳定性,又方便快速穿鞋。
37.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部30的口径值小于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横截面的口径值。本实施例中,连通部30的口径值小于第一单元10或第二单元20横截面的口径值,由此可以保证,在足鞋稳定器使用时,尤其是当足部抬起,第二单元20不受到压力时,通过减小连通部30内流体物质的流量,保证第一单元10内的流体物质不易流失,以保持第一单元10处于体积变大的膨胀状态,保证本实施例的足鞋稳定器的使用效果。
38.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流体物质为胶状物质、气体、液体、固体微粒或固液混合物中的一种。本实施例提出的流体物质,需要达到流动性能指标满足测试要求,即可以保证在使用时,流体可以顺利地在第一单元10、连通部30和第二单元20之间流通,满足足鞋稳定器的使用需求。胶状物质可以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凝胶等,气体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液体为水,盐水等,固体微粒可以是沙子,砂石颗粒等,固液混合物可以为水和泥的混合物,或水和沙子的混合物等,综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流体物质可以是安全方便,成本低,易得,现有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物质。
39.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可采用纺织结构、机械连接件、粘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固定部用于将足鞋稳定器与鞋子相固定,固定部可采用如缝线、魔术贴等纺织结构,也可采用如螺钉、卡扣等机械连接件,还可采用胶水等粘性物质,由此利用固定部实现足鞋稳定器与鞋子的固定。
40.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部30与第一单元10连通处的直径小于连通部30的口径值。通过将连通部30与第一单元10连通处的直径设置为小于连通部30的口径值,可保证在当足部抬起,第二单元20失去压力的瞬间,从第一单元10流入连通部30内流体物质最少,以尽可能保持第一单元10处于体积变大的膨胀状态,进而保证本实施例的足鞋稳定器的使用效果。
41.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部30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有单向导通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和单向导通结构均位于第一单元10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通过连通部30连通,连通部30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为连通部30与第一单元10连通的结构,第一通道和单向导通结构均位于第一单元10内。为满足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之间流体物质的流动性要求,本实施例在第一通道上设置有单向导通结构,如单向阀,单向膜片等单向导通结构,可以保证在当足部抬起,第二单元20失去压力的瞬间,从第一单元10流出的流体物质最少或完全不流出,以尽可能保持第一单元10处于体积变大的膨胀状态,进而保证本实施例的足鞋稳定器的使用效果。
42.作为优选,该单向导通结构可采用可控单向阀,在需要保证第一单元10处于体积
变大的膨胀状态时,可控单向阀可以保证第一单元10内的流体物质不流通,而当本实施例的足鞋稳定器不再使用,即脱鞋时,可控制单向阀的导通,以使得第一单元10内的流体物质流出,便于脱鞋。
43.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均采用高分子材质。由于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均需实现形变,以及保证流体物质的密封作用,因此,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优选为如橡胶等的高分子材质,在保证形变要求、密封要求的前提下,还可满足耐磨性的要求,进而保证足鞋稳定器较好的使用稳定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44.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表面覆盖有织物层。在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的表面覆盖织物层,织物层可为绒布、丝绸、棉布等,作为优选,可将织物层的材质选择为与鞋帮内衬相同的材质,以提升本实施例中足鞋稳定器的舒适感。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鞋,包括上述的一种足鞋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10设于鞋后跟内侧,所述第二单元20设于鞋内底,所述第二单元与人体足跟或足底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单元10设于鞋后跟内侧时,所述第一单元10与人体跟腱部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单元10设于鞋面内侧时,所述第一单元10与人体足背相匹配。本实施例的一种鞋,利用上述的一种足鞋稳定器,通过将足鞋稳定器设于鞋子内部,贴合人体足部的外形,通过与足跟或足底相匹配的第二单元20的受压变形,致使内部流体物质的流入第一单元10内部,使得与跟腱部或足背相匹配第一单元10的膨起,本实施例的一种足鞋稳定器,贴合足部形状,与人体跟腱部或足背的外形相匹配,可以固定整体足部,可以满足运动时所需的鞋子与足部的结合强度,不需要具有功能性的鞋带或鞋袢的辅助固定作用,达到不需要鞋带仍然能达到稳固穿鞋的目的,且可以方便快速穿鞋。
47.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元10通过固定部设置于鞋后跟内侧或鞋面内侧,所述第二单元20通过固定部设于鞋内底。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一侧均设有固定部,第一单元10和第二单元20利用如缝线、魔术贴等纺织结构,或如螺钉、卡扣等机械连接件,或胶水等粘性物质,将第一单元10设置于鞋帮位置,将第二单元20设置于鞋跟位置,由此实现足鞋稳定器与鞋子的固定。
4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