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的制作方法
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园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


背景技术:

2.花园鞋,又名洞洞鞋,外形和拖鞋十分类似,鞋面上布满了洞眼,同时还有一条用以防滑,可以转动的带子,由于最初多为园艺工人所穿故得名,后来由于其兼具实用、时尚、轻便和舒适的特点,在市场得到了迅速推广,喜欢花园鞋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3.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2125743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透气花园鞋,包括第一鞋底、第二鞋底及鞋帮,鞋帮固接在第一鞋底上,第一鞋底的底部边缘设有多组弹性凸起,弹性凸起向第一鞋底侧边伸出一部分,弹性凸起的伸出部分的顶部设有卡位槽,第二鞋底边缘向上弯曲包覆在第一鞋底的侧边,第二鞋底上与弹性凸起对应的部分开设有通孔,弹性凸起卡接在通孔内,通孔顶边卡接在卡位槽内;第二鞋底的顶部设有卡槽,卡槽内放置一块加强板,卡槽包括一条沿鞋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及数条沿鞋体宽度方向设置的短槽,长槽和短槽相连通,加强板包括与长槽相配合的长板、与短槽相配合的肋板。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透气花园鞋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及防护性能,室内外均适合穿着。
4.但是上述的这种花园鞋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花园鞋的鞋帮、鞋底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帮、底结合处由于运动牵拉,容易出现撕裂分离现象;花园鞋的结构简单,影响使用者的使用穿着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帮底牢固的 pvc花园鞋,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花园鞋的鞋帮、鞋底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帮、底结合处由于运动牵拉,容易出现撕裂分离现象的问题和花园鞋的结构简单,影响使用者的使用穿着体验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包括鞋面、鞋帮、鞋底、鞋垫,所述鞋帮的材质为pvc,所述鞋底的材质为eva,所述鞋底和所述鞋帮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鞋底、鞋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稳固层,所述鞋帮的前方固定设置有防撞层,所述鞋帮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所述鞋面,所述鞋帮的两侧上通过一组子母扣铰接有鞋提带,所述鞋底上固定设置有所述鞋垫。
8.进一步的,所述鞋提带的材质为硅胶,所述鞋提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子母扣为不锈钢按扣,所述调节孔固定在所述子母扣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材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性质,而且具有很强的亲肤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调节孔固定在子母扣上,方便使用者对鞋提带的进行调节,更加贴合使用者的脚后跟。
10.进一步的,所述鞋面的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鞋面的内侧上固定设置有凸点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鞋子的散热性,另一方面使得花园鞋穿着更加美观,鞋面的内侧上固定设置有凸点层,凸点层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凸点,使用者行走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脚面气体的流通性,穿着时脚面保持干爽。
12.进一步的,所述稳固层的材质为碳板,所述稳固层覆盖在所述鞋帮、鞋底的内部侧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板提升鞋子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防止使用者穿着时,鞋子外翻对使用者的双脚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鞋底与鞋帮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帮、底结合处减少一定运动牵拉,避免出现撕裂分离现象,提升帮底连接的牢固。
14.进一步的,所述鞋垫由竹炭纤维层、竹原纤维层通过聚氨酯胶水粘合而成,所述竹炭纤维层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层、竹原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的滋生,给人们穿着健康带来了影响,竹炭纤维层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止穿着时脚底与鞋面出现打滑,影响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16.进一步的,所述鞋面的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鞋提带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卡放在所述固定槽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鞋提带将固定凸起进行固定,使得鞋子实用性提升,提升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实用新型,通过稳固层覆盖在鞋帮、鞋底的内部侧面,碳板提升鞋子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防止使用者穿着时,鞋子外翻对使用者的双脚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鞋底与鞋帮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碳板减少帮、底结合处一定运动牵拉,避免出现撕裂分离现象,提升帮、底连接的牢固。
20.2、该实用新型,通过鞋垫竹炭纤维层、竹原纤维层的使用,提升鞋子的抗菌效果,鞋面的内侧上固定设置有凸点层,使用者行走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脚面气体的流通性,穿着时脚面保持干爽,子母扣、鞋提带、固定凸起的配合使用,方便使用者对鞋提带进行调节和固定,提升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3为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鞋面;2、鞋帮;3、鞋底;4、鞋垫;5、稳固层;6、防撞层; 7、子母扣;8、鞋提带;9、调节孔;10、排气孔;11、凸点层;12、竹炭纤维层;13、竹原纤维层;14、固定凸起;15、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参考图1-图3,一种帮底牢固的pvc花园鞋,包括鞋面1、鞋帮2、鞋底 3、鞋垫4,鞋帮2的材质为pvc,鞋底3的材质为eva,eva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缓震效果好,而且化学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强度好,鞋底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底,鞋底3和鞋帮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鞋底3、鞋帮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稳固层5,鞋帮2的前方固定设置有防撞层6,防撞层6的材质为tpu,防止使用者穿着花园鞋时,踢到硬物对使用者的脚部造成伤害,鞋帮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鞋面1,鞋面1的材质为橡胶,鞋帮 2的两侧上通过一组子母扣7铰接有鞋提带8,子母扣7在鞋帮2上可拆卸设置,鞋底3上固定设置有鞋垫4。
31.参考图1和图3,鞋提带8的材质为硅胶,硅胶材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性质,而且具有很强的亲肤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鞋提带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调节孔9,子母扣7为不锈钢按扣,调节孔9固定在子母扣7上,方便使用者对鞋提带8的进行调节,更加贴合使用者的脚后跟。
32.参考图1,鞋面1的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0,排气孔10的形状为花瓣状,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鞋子的散热性,另一方面使得花园鞋穿着更加美观,鞋面1的内侧上固定设置有凸点层11,凸点层11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凸点,使用者行走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脚面气体的流通性,穿着时脚面保持干爽。
33.参考图1,稳固层5的材质为碳板,稳固层5覆盖在鞋帮2、鞋底3的内部侧面,碳板提升鞋子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防止使用者穿着时,鞋子外翻对使用者的双脚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鞋底3与鞋帮2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帮、底结合处减少一定运动牵拉,避免出现撕裂分离现象,提升帮、底连接的牢固。
34.参考图1和图3,鞋垫4由竹炭纤维层12、竹原纤维层13通过聚氨酯胶水粘合而成,竹炭纤维层12、竹原纤维层13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的滋生,给人们穿着健康带来了影响,竹炭纤维层12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止穿着时脚底与鞋面1出现打滑,影响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35.参考图1和图2,鞋面1的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14,鞋提带8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槽
15,固定凸起14卡放在固定槽15上,使用者通过旋转鞋提带8将固定凸起14进行固定,使得鞋子实用性提升,提升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3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稳固层5覆盖在鞋帮2、鞋底3的内部侧面,碳板提升鞋子整体的稳定性,一方面防止使用者穿着时,鞋子外翻对使用者的双脚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鞋底3与鞋帮2采用不同熔融物注塑,对帮、底结合处减少一定运动牵拉,避免出现撕裂分离现象,提升帮底连接的牢固;通过鞋垫4竹炭纤维层12、竹原纤维层13的使用,提升鞋子的抗菌效果,鞋面1的内侧上固定设置有凸点层11,使用者行走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脚面气体的流通性,穿着时脚面保持干爽,子母扣7、鞋提带 8、固定凸起14的配合使用,方便使用者对鞋提带8进行调节和固定,提升使用者的穿着体验。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