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拉头及其消静电拉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拉头及其消静电拉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静电拉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消静电拉片的拉头。


背景技术: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静电的干扰,尤其是在干燥季节,当人体内储存了足够多的静电,在握手或者触摸水龙头、门把手等导电件时,都会有电击感,并伴随"啪啪"的声响。市面上有一种消静电拉片,通过将除静电单元集成在拉链上,拉片外露于衣物外便于人手随时接触消除静电。但该消静电单元容易被拉片短路,电荷无法到达消静电模块,无法实现吸收电荷达到消静电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静电拉片,该拉片能够方便有效的消除人体手部静电。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消静电拉片的拉头。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静电拉片,包括拉片主体、消静电模块和绝缘封装所述消静电模块于所述拉片主体的包封件;
5.所述消静电模块的一个电极与所述连拉片主体电导通,另一电极贴合所述包封件设置。
6.可选地,所述拉片主体包括形成第一通孔的侧壁部、可供手触摸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侧壁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消静电模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7.可选地,所述消静电模块包括绝缘主体、布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消静电元件、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上方的上接触点和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下方的下接触点,所述绝缘主体设有依次电连接所述上接触点、所述消静电元件和所述下接触点的连接导线。
8.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侧壁部和所述接触部沿厚度方向内凹,所述包封件为套装于所述连接部表面的套筒件。
9.可选地,所述下接触点贴合所述容纳腔的腔底设置,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下接触点。
1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孔,所述包封件设有用以置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11.可选地,所述消静电元件包括led灯珠、电阻和esd静电阻抗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内灌装有密封所述消静电模块的绝缘胶。
13.可选地,所述定位孔为贯穿孔,所述包封件为注塑件。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拉头,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拉片,还包括设有拉鼻的拉头本体,所述拉鼻连接所述第一通孔。
15.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静电拉片,其消静电模块的一个电
极与拉片主体电导通,另一电极由贴合绝缘封装消静电模块的包封件,实现对空放电;当人体手部触摸拉片主体时,由拉片主体将人体电荷引导至消静电模块实现放电,避免了手部电荷积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静电拉片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爆炸图;
19.图3为图2中拉片主体的直观图;
20.图4为图2中消静电元件的爆炸图;
21.图5为消静电元件的电路示意图;
22.图6为消静电拉片的剖视图。
23.其中:
24.100-拉片主体、101-第一通孔、102-侧壁部、103-连接部、104-接触部、105-容纳腔、106-定位孔;
25.200-消静电模块、201-绝缘主体、202-上接触点、203-下接触点、204-消静电元件;
26.300-包封件、400-绝缘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静电拉片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拉片主体的直观图,图4为图2中消静电元件的爆炸图,图5为消静电元件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消静电拉片的剖视图。
3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静电拉片包括拉片主体100、消静电模块200和包封件300,消静电模块200装设在拉片主体100上并被包封件300绝缘封装,拉片主体100为导电体,消静电模块200的一个电极与拉片主体100电导通,另一电极则贴合包封件300。在干燥天气,只需将手部碰触拉片主体100,由拉片主体100将静电荷经一个电极传递至消静电模块200的消静电元件204处,另一电极绝缘设置,实现静电荷单向传导,保证静电被消耗,实现方便快捷的消除手部静电。
31.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是实施例中,拉片主体100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拉片主体100的一端由侧壁部102围成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用来连接拉头的拉鼻;拉片
主体100的另一端为接触部104,供手部触碰实现静电荷转移;拉片主体100的中部则为连接部103,起到连接侧壁部102和接触部104的作用,同时连接部103开设容纳腔105,消静电模块200则装设在容纳腔105内。
32.侧壁部102、连接部103和接触部104三者大体等宽设置,且连接相对于侧壁部102和接触部104沿拉片主体100的厚度方向相对上下两端面内凹,包封件300呈套筒状结构,将消静电模块200绝缘封装在连接部103的容纳腔105内,侧壁部102和接触部104对包封件300的两端进行限位。包封件300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加工成型,当消静电模块200装设在容纳腔105内后,可以将包封件300套装在连接部103的表面实现对消静电模块200的封装。
33.当手部碰触接触部104时,接触部104经连接部103将净电荷传递至消静电模块200的电极,由消静电模块200分化消除静电荷形成的电势差,实现快速消除静电。
34.进一步地,容纳腔105的周部还设有定位孔106,定位孔106具体可如图3所示分设在容量腔的两侧,也即容纳腔105和侧壁部102之间、容纳腔105和接触部104之间均设置定位孔106,且两组定位孔106优选关于容纳腔105对称设置。包封件300则进一步包括与定位孔106对应配合的定位柱,当包封件300装设于连接部103表面时,定位柱恰好位于定位孔106内,从而提高了对消静电模块200封装的可靠性。
35.在本实施例中,包封件300可采用相互拼装的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定位孔106可采用贯穿孔,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的内侧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当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拼装一体时,二者的定位柱均位于定位孔106内。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可通过在二者周部设置相互拼接的卡扣实现固接,还可在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的定位柱内开设螺孔通过螺钉连接。显然,包封件300还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当消静电模块200装设在容纳腔105内时,将拉片主体100放入模具内,通过向模具内注塑形成包封件300,将消静电模块200绝缘封装在拉片主体100的容纳腔105内。
36.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消静电模块200包括绝缘主体201、下接触点203、上接触点202和消静电元件204,绝缘主体201为一板状主体,形状与容纳腔105配合,绝缘主体201内布设有连接导线,连接导线依次连接下接触点203、消静电元件204和上接触点202。通过绝缘主体201将上接触点202和下接触点203相互分开,避免静电荷无法到达消静电元件204。下接触点203贴合在容纳腔105的底部,通过连接部103与接触部104电导通,上接触点202则设置在绝缘主体201的上方,可贴合包封件300设置。消静电元件204优选采用led灯、电阻或者esd静电阻抗器,连接电路可参考但不限于图5,确保静电荷沿接触部104-连接部103-下接触点203-消静电元件204-上接触点202,上接触点202对空设置,实现单向传导。消静电元件204能在瞬间承载强大电压的冲击,并分化消除掉静电的电势差,然后快速消除静电。上接触点202和下接触点203通常可采用铜片,连接导线内置在绝缘主体201内。
37.请进一步参考图6,作为优选地,容纳腔105内还设有绝缘填充材料,当消静电模块200被放置于容纳腔105内时,容纳腔105与包封件300存在一定的空腔,可向容纳腔105内灌装绝缘胶400(如环氧树脂)将消静电模块200密封在容纳腔105内。通过灌胶将容纳腔105剩余的空腔填平,加热80~85℃烘干成型。
3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静电拉片改良了消静电模块200的分布结构,一个电极与拉片主体100接触,另外电极对空放电,不仅保证了消静电的功能,而且大大避免了不良情
况的发生。拉片主体100为一体性结构,与消静电模块200之间装配方便,简化了加工流程。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和如上实施例记载的消静电拉片,拉头本体设有拉鼻,消静电拉片具有第一通孔101的侧壁部102连接在拉鼻上,拉头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头及其消静电拉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