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实验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2.采样后的试管放在一起,难以对其类型进行区分。目前,对试管进行分拣的工作通常为人工操作。
3.在对试管进行分拣之前,还需要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录入lis系统,并对试管进行编号,以方便查找。目前,临床实验室样本试管编号也主要以手工编号为主,大量的临床样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工作效率低下,延长检测时间,不利于患者快速检测和诊疗需要。
4.并且,人工依次对试管录入条码信息、写编号、分拣,操作较为繁琐,导致分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对试管录条码信息、喷码再将试管进行自动分拣的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包括平台,平台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试管转动一定角度的倾转机构和用于将试管扶正的夹持机构,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录入lis系统的扫码机和用于将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编号喷到转动中的试管上的喷码机,喷码机与扫码机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分拣试管的分拣区和若干用于分类码放试管的存放区,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移动到对应存放区的试管架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试管的转移机构。
8.采样后的试管放置在分拣区的试管架内,由进架机构和横移机构将试管架移动到位,从而对试管进行扫条码和喷码;也可由转移机构将待编码的试管转移到扫条码和喷码位置进行扫条码和喷码。扫码机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动作,转移机构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将试管移动到相应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倾转机构包括倾转安装架,倾转安装架固定于平台上,倾转安装架上安装有倾转电机,倾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倾转主动带轮,倾转安装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倾转轴,倾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倾转从动带轮,倾转主动带轮与倾转从动
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倾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试管表面接触。
10.倾转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倾转轴相应转动。倾转轴带动驱动轮转动,则驱动轮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试管转动。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能将编号依次喷涂在试管上,避免试管不动时直接喷码而导致编号变形的情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安装架,夹持安装架固定于平台上,夹持安装架上安装有夹持电机,夹持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主动带轮和夹持从动带轮,夹持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主动带轮连接,夹持主动带轮与夹持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持主动带轮和夹持从动带轮之间的皮带上连接有夹持架,夹持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轮。
12.夹持电机驱动夹持主动带轮转动,夹持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夹持从动带轮转动。皮带带动夹持架移动,则两个夹持轮能靠近试管并将试管夹紧。夹持轮能对试管进行扶正,避免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时试管倾斜的情况。当对试管进行扫录条码、旋转喷码之后,夹持电机反转,则夹持轮能松开试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移动架固定于平台上,移动架上安装有纵移传送带,纵移传送带上连接有纵移架,纵移架上连接有横移传送带,横移传送带上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安装有升降传送带,转移机构安装于升降传送带上。
14.当需要将待喷码的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或从喷码位置转移到相应存放区的试管架时,纵移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纵移,横移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横移,升降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升降,从而转移机构能在三个维度移动,保证转移机构能将试管转移到确定位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架,转移架连接于移动机构上,转移架上安装有转移电机,转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所述转移架上还转动连接有转移转轴,转移转轴上分别安装有涡轮和齿轮,蜗杆和涡轮啮合;所述转移架上还设置有滑条,滑条上套设有两个夹紧架,夹紧架上固定有齿条,两根夹紧架上的齿条均与齿轮啮合,两根齿条位于齿轮的两侧,两个夹紧架上均固定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紧爪。
16.转移电机驱动蜗杆转动,则蜗杆驱动涡轮转动。蜗杆带动转移转轴转动,则转移转轴上的齿轮分别驱动两根齿条反向移动。夹紧架套设于滑条上,则齿条移动时,夹紧架相应平稳移动,从而两个夹紧爪靠拢或分离,实现对试管的夹紧或卸下。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拣区内分别设置有进架通道和出架通道,进架通道内安装有进架传送带,进架传送带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进架推板;所述出架通道内安装有出架传送带,出架传送带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出架推板;所述分拣区靠近喷码机的一侧和远离喷码机的一侧均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
18.进架传送带能带动进架推板移动,则进架推板能推动试管架移动到位。出架传送带能带动出架推板移动,则出架推板能将试管架推出。由于分拣区靠近喷码机的一侧和远离喷码机的一侧均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则试管架能在分拣区内循环移动,从而试管架重复利用,将待检测的试管依次输送到喷码位置,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存放区内分别设置有空架通道和满架通道,空架通道内安装有空架传送带,空架传送带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空架推板;所述满架通道内安装有满架传送带,满架传送带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满架推板;所述存放区
靠近喷码机的一侧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
20.空架传送带能带动空架推板移动,则空架推板能推动空的试管架移动到位。满架传送带能带动满架推板移动,则满架推板能将装满试管后的试管架推出。由于存放区靠近喷码机的一侧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则横推机构能带动试管架横向移动,从而试管架能从空架通道移动到满架通道。工作人员可将满架通道内的试管架取走,避免试管架占满通道。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推机构为横推传送带或横推汽缸。横推机构由控制系统控制,保证其推动试管架移动确定的距离。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拣区和若干存放区均由隔板隔开,分拣区的试管架为多排试管架,存放区内的试管架为单排试管架或多排试管架。分拣区的试管架为多排试管架时,无法通过移动试管架的方式来使每一个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此时只能通过转移机构将试管转移到喷码位置以进行扫录条形码和喷涂编号。存放区内的试管架可为单排试管架和多排试管架,由转移机构将喷码后的试管转移到对应类型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lis系统指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储存或处理样本管的临床信息、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及检验中的其他信息。 lis系统为单机版或网络版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暂存上述样本管信息的仪器控制器、中间体软件或通讯接口程序等配合或分担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的其他终端。
24.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扫码机识别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录入lis系统;
26.s2: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根据条码信息分配编号,将条码信息与编号数字一一对应存储;
27.s3: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同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时,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
28.s4:转移机构将喷码后的试管转移到相应的存放区。
29.本实用新型的分拣方法中,试管到达取样位置后,扫码机能将条码信息发送至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分配的编号给喷码机并控制喷码机进行喷涂,最后转移机构将试管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1.本实用新型中,采样后的试管放置在分拣区的试管架内,由进架机构和横移机构将试管架移动到位,从而对试管进行扫条码和喷码;也可由转移机构将待编码的试管转移到扫条码和喷码位置进行扫条码和喷码。扫码机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动作,转移机构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将试管移动到相应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附图说明
32.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实施例1中去盖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35.图4是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分拣区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存放区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实施例2中全为多排试管架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是实施例2中全为多排试管架时去盖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0是实施例2中含有单排试管架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1是实施例2中含有单排试管架时去盖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中,1-平台;2-倾转机构;3-夹持机构;4-扫码机;5-喷码机;6
‑ꢀ
分拣区;7-存放区;8-移动机构;9-转移机构;21-倾转安装架;22-倾转电机;23-倾转主动带轮;24-倾转轴;25-倾转从动带轮;26-驱动轮;31
‑ꢀ
夹持安装架;32-夹持电机;33-夹持主动带轮;34-夹持从动带轮;35-夹持架;36-夹持轮;61-进架通道;62-出架通道;63-进架传送带;64-进架推板;65-出架传送带;66-出架推板;71-空架通道;72-满架通道;73-空架传送带;74-空架推板;75-满架传送带;76-满架推板;81-移动架;82
‑ꢀ
纵移传送带;83-纵移架;84-横移传送带;85-升降架;86-升降传送带; 91-转移架;92-转移电机;93-蜗杆;94-转移转轴;95-涡轮;96-齿轮; 97-滑条;98-夹紧架;981-齿条;982-夹紧爪。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实施例1:
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包括平台1,平台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试管转动一定角度的倾转机构2 和用于将试管扶正的夹持机构3,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录入lis系统的扫码机4和用于将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编号喷到转动中的试管上的喷码机5,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分拣试管的分拣区6和若干用于分类码放试管的存放区7,平台1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移动到对应存放区7的试管架的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试管的转移机构9。
47.其中,所述lis系统指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储存或处理样本管的临床信息、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及检验中的其他信息。lis系统为单机版或网络版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暂存上述样本管信息的仪器控制器、中间体软件或通讯接口程序等配合或分担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的其他终端。
48.采样后的试管放置在分拣区6的试管架内,由进架机构和横移机构将试管架移动
到位,从而对试管进行扫条码和喷码;也可由转移机构9将待编码的试管转移到扫条码和喷码位置进行扫条码和喷码。扫码机4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5,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8和转移机构9动作,转移机构9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8将试管移动到相应的存放区7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7 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49.其中,扫码机4为扫描枪、摄像头、rfid阅读器或芯片阅读器。条码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科室、病区、样本类型、开单医生等。检测项目对应的项目明确后,与检验日期、检验小组、检测仪器、样本编号、样本条码等信息作为一条样本数据自动录入lis系统,不需要再一次人工扫描条码来录入病人信息数据。同时将标本编号与条码关联起来,并将编号喷在了样本管上。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则编号喷涂的位置不会与条码重合,保证编号的清晰度,方便辨认。
50.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倾转机构2包括倾转安装架21,倾转安装架21固定于平台1上,倾转安装架21上安装有倾转电机22,倾转电机22 的输出轴连接有倾转主动带轮23,倾转安装架21上还转动连接有倾转轴 24,倾转轴24的一端安装有倾转从动带轮25,倾转主动带轮23与倾转从动带轮2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倾转轴24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轮26,驱动轮26与试管表面接触。
51.倾转电机22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倾转轴24相应转动。倾转轴24带动驱动轮26转动,则驱动轮26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试管转动。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能将编号依次喷涂在试管上,避免试管不动时直接喷码而导致编号变形的情况。倾转电机22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启停和正反转。
52.具体地,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安装架31,夹持安装架31固定于平台1上,夹持安装架31上安装有夹持电机32,夹持安装架3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主动带轮33和夹持从动带轮34,夹持电机32的输出轴与夹持主动带轮33连接,夹持主动带轮33与夹持从动带轮3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持主动带轮33和夹持从动带轮34之间的皮带上连接有夹持架35,夹持架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轮36。
53.夹持电机32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皮带带动夹持架35移动,则两个夹持轮36能靠近试管并将试管夹紧。夹持轮36能对试管进行扶正,避免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时试管倾斜的情况。当对试管进行扫录条码、旋转喷码之后,夹持电机32反转,则夹持轮 36能松开试管。
54.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移动架81,移动架81固定于平台1 上,移动架81上安装有纵移传送带82,纵移传送带82上连接有纵移架83,纵移架83上连接有横移传送带84,横移传送带84上连接有升降架85,升降架85上安装有升降传送带86,转移机构9安装于升降传送带86上。
55.当需要将待喷码的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或从喷码位置转移到相应存放区7的试管架时,纵移传送带82带动转移机构9纵移,横移传送带84带动转移机构9横移,升降传送带86带动转移机构9升降,从而转移机构9 能在三个维度移动,保证转移机构9能将试管转移到
确定位置。纵移传送带82、横移传送带84和升降传送带86均由电机驱动,由控制系统控制纵移传送带82、横移传送带84和升降传送带86的电机启停和正反转。
56.如图5所示,所述转移机构9包括转移架91,转移架91连接于移动机构8上,转移架91上安装有转移电机92,转移电机9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93;所述转移架91上还转动连接有转移转轴94,转移转轴94上分别安装有涡轮95和齿轮96,蜗杆93和涡轮95啮合;所述转移架91上还设置有滑条97,滑条97上套设有两个夹紧架98,夹紧架98上固定有齿条981,两根夹紧架98上的齿条981均与齿轮96啮合,两根齿条981位于齿轮96 的两侧,两个夹紧架98上均固定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紧爪982。
57.转移电机92驱动蜗杆93转动,则蜗杆93驱动涡轮95转动。蜗杆93 带动转移转轴94转动,则转移转轴94上的齿轮96分别驱动两根齿条981 反向移动。夹紧架98套设于滑条97上,则齿条981移动时,夹紧架98相应平稳移动,从而两个夹紧爪982靠拢或分离,实现对试管的夹紧或卸下。转移电机92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启停和正反转。
58.如图6所示,所述分拣区6内分别设置有进架通道61和出架通道62,进架通道61内安装有进架传送带63,进架传送带63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进架推板64;所述出架通道62内安装有出架传送带65,出架传送带65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出架推板66;所述分拣区6靠近喷码机5 的一侧和远离喷码机5的一侧均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
59.进架传送带63能带动进架推板64移动,则进架推板64能推动试管架移动到位。出架传送带65能带动出架推板66移动,则出架推板66能将试管架推出。由于分拣区6靠近喷码机5的一侧和远离喷码机5的一侧均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则试管架能在分拣区6内循环移动,从而试管架重复利用,将待检测的试管依次输送到喷码位置,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进架传送带63和出架传送带65均由电机驱动,由控制系统控制进架传送带63和出架传送带65的电机启停和正反转。
60.如图7所示,所述存放区7内分别设置有空架通道71和满架通道72,空架通道71内安装有空架传送带73,空架传送带73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空架推板74;所述满架通道72内安装有满架传送带75,满架传送带75上连接有用于推动试管架的满架推板76;所述存放区7靠近喷码机5 的一侧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
61.空架传送带73能带动空架推板74移动,则空架推板74能推动空的试管架移动到位。满架传送带75能带动满架推板76移动,则满架推板76能将装满试管后的试管架推出。由于存放区7靠近喷码机5的一侧安装有推动试管架横向移动的横推机构,则横推机构能带动试管架横向移动,从而试管架能从空架通道71移动到满架通道72。工作人员可将满架通道72内的试管架取走,避免试管架占满通道。空架传送带73和满架传送带75均由电机驱动,由控制系统控制空架传送带73和满架传送带75的电机启停和正反转。
62.其中,所述横推机构为横推传送带或横推汽缸。横推机构由控制系统控制,保证其推动试管架移动确定的距离。当横推机构为横推传送带时,横推传送带直接带动放置于其上的试管架移动。横推传送带由电机驱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其动作。当横推机构为气缸时,气缸上连接电磁阀,由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动作。
63.本实施例中,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4.s1:分拣区6内的进架机传送带带动进架推板64移动,使待分拣试管移动到喷码路
径上,再由横推机构将试管架移动到喷码位置,扫码机4识别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录入lis系统;
65.s2: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根据条码信息分配编号,将条码信息与编号数字一一对应存储;
66.s3: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同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时,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
67.s4:转移机构9将喷码后的试管从分拣区6转移到相应的存放区7。
68.本实用新型的分拣方法中,试管到达取样位置后,扫码机4能将条码信息发送至lis系统,并根据lis分配的编号由控制系统控制喷码机5进行喷涂,最后转移机构9将试管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7的试管架内。
69.获取编号时,lis系统根据关键字条码检索条码信息表获取编号,并由控制系统控制喷码机5喷涂编号。检测项目对应的项目明确后,与检验日期、检验小组、检测仪器、样本编号、样本条码等信息作为一条样本数据自动录入lis系统,不需要再一次人工扫描条码来录入病人信息数据。同时将标本编号与条码关联起来,并将编号喷在了样本管上。
70.实施例2
71.如图8~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设备,包括平台1,平台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试管转动一定角度的倾转机构2 和用于将试管扶正的夹持机构3,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录入lis系统的扫码机4和用于将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编号喷到转动中的试管上的喷码机5,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分拣试管的分拣区6和若干用于分类码放试管的存放区7,平台1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移动到对应存放区7的试管架的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试管的转移机构9。
72.其中,所述lis系统指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储存或处理样本管的临床信息、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及检验中的其他信息。lis系统为单机版或网络版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暂存上述样本管信息的仪器控制器、中间体软件或通讯接口程序等配合或分担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的其他终端。
73.采样后的试管放置在分拣区6的试管架内,由进架机构和横移机构将试管架移动到位,从而对试管进行扫条码和喷码;也可由转移机构9将待编码的试管转移到扫条码和喷码位置进行扫条码和喷码。扫码机4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5,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8和转移机构9动作,转移机构9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8将试管移动到相应的存放区7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7 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74.其中,扫码机4为扫描枪、摄像头、rfid阅读器或芯片阅读器。条码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科室、病区、样本类型、开单医生等。检测项目对应的项目明确后,与检验日期、检验小组、检测仪器、样本编号、样本条码等信息作为一条样本数据自动录入lis系统,不需要再一次人工扫描条码来录入病人信息数据。同时将标本编号与条码关联起来,并将编号喷在了
样本管上。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则编号喷涂的位置不会与条码重合,保证编号的清晰度,方便辨认。
75.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倾转机构2包括倾转安装架21,倾转安装架21固定于平台1上,倾转安装架21上安装有倾转电机22,倾转电机22 的输出轴连接有倾转主动带轮23,倾转安装架21上还转动连接有倾转轴 24,倾转轴24的一端安装有倾转从动带轮25,倾转主动带轮23与倾转从动带轮2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倾转轴24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轮26,驱动轮26与试管表面接触。
76.倾转电机22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倾转轴24相应转动。倾转轴24带动驱动轮26转动,则驱动轮26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试管转动。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能将编号依次喷涂在试管上,避免试管不动时直接喷码而导致编号变形的情况。倾转电机22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启停和正反转。
77.具体地,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安装架31,夹持安装架31固定于平台1上,夹持安装架31上安装有夹持电机32,夹持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有夹持主动带轮33,夹持安装架3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轴34,夹持轴34的一端安装有夹持从动带轮35,夹持主动带轮33与夹持从动带轮3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轴34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架35,夹持架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轮37,夹持轮37与夹持从动带轮35在竖直方向上错开。
78.夹持电机32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夹持轴34相应转动。夹持轴34带动夹持架35倾转一定角度,则两个夹持轮37能靠近试管并将试管夹紧。夹持轮37能对试管进行扶正,避免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时试管倾斜的情况。当对试管进行扫录条码、旋转喷码之后,夹持电机32反转,则夹持轮37能松开试管。
79.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移动架81,移动架81固定于平台1 上,移动架81上安装有纵移传送带82,纵移传送带82上连接有纵移架83,纵移架83上连接有横移传送带84,横移传送带84上连接有升降架85,升降架85上安装有升降传送带86,转移机构9安装于升降传送带86上。
80.当需要将待喷码的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或从喷码位置转移到相应存放区7的试管架时,纵移传送带82带动转移机构9纵移,横移传送带84带动转移机构9横移,升降传送带86带动转移机构9升降,从而转移机构9 能在三个维度移动,保证转移机构9能将试管转移到确定位置。纵移传送带82、横移传送带84和升降传送带86均由电机驱动,由控制系统控制纵移传送带82、横移传送带84和升降传送带86的电机启停和正反转。
81.如图5所示,所述转移机构9包括转移架91,转移架91连接于移动机构8上,转移架91上安装有转移电机92,转移电机9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93;所述转移架91上还转动连接有转移转轴94,转移转轴94上分别安装有涡轮95和齿轮96,蜗杆93和涡轮95啮合;所述转移架91上还设置有滑条97,滑条97上套设有两个夹紧架98,夹紧架98上固定有齿条981,两根夹紧架98上的齿条981均与齿轮96啮合,两根齿条981位于齿轮96 的两侧,两个夹持架35上均固定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紧爪982。
82.转移电机92驱动蜗杆93转动,则蜗杆93驱动涡轮95转动。蜗杆93 带动转移转轴94转动,则转移转轴94上的齿轮96分别驱动两根齿条981 反向移动。夹紧架98套设于滑条97上,则齿条981移动时,夹紧架98相应平稳移动,从而两个夹紧爪982靠拢或分离,实现对试管的夹紧或卸下。转移电机92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启停和正反转。
83.具体地,所述分拣区6和若干存放区7均由隔板隔开,分拣区6的试管架为多排试管架,存放区7内的试管架为单排试管架或多排试管架。如图9和图11所示,分拣区6的试管架为多排试管架时,无法通过移动试管架的方式来使每一个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此时只能通过转移机构9将试管转移到喷码位置以进行扫录条形码和喷涂编号。存放区7内的试管架可为单排试管架和多排试管架,由转移机构9将喷码后的试管转移到对应类型的存放区7的试管架内。
84.本实施例中,临床实验室样本集中喷码编录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s1:转移机构9夹取分拣区6待喷码的试管后,由移动机构8转移至喷码位置,扫码机4识别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录入lis系统;
86.s2: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根据条码信息分配编号,将条码信息与编号数字一一对应存储;
87.s3: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同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时,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
88.s4:转移机构9将喷码后的试管转移到相应的存放区7。
89.本实用新型的分拣方法中,试管到达取样位置后,扫码机4能将条码信息发送至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分配的编号给喷码机并控制喷码机5进行喷涂,最后转移机构9将试管转移到相对应类型的存放区7的试管架内。
90.获取编号时,lis系统根据关键字条码检索条码信息表获取编号,并由控制系统控制喷码机5喷涂编号。检测项目对应的项目明确后,与检验日期、检验小组、检测仪器、样本编号、样本条码等信息作为一条样本数据自动录入lis系统,不需要再一次人工扫描条码来录入病人信息数据。同时将标本编号与条码关联起来,并将编号喷在了样本管上。
91.编号可以为进入仪器的进样顺序号或者储存区的顺序号,且编号最好为连续的。根据储存架孔位为每个储存架指定相应的号段。
9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