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直接印刷方法,适合高速、批量印刷生产;印品具有印刷色 彩厚实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质量稳定的特点。凹版印刷机是通过将凹印版辊部分浸入墨槽的油墨中,凹印版辊的转动使墨槽内的墨涂抹到凹印版辊上,将雕刻着图文的凹印版辊表面沾满油墨,刮刀将凹印版辊表面裸露部位的不需要的油墨刮除干净,然后通过压辊将待凹印的纸张之类的承印物压紧在压辊与凹印版辊之间,随着凹印版辊与压辊的转动,图文部分的油墨就清楚地转移到被印材料上。
3.现有技术中,由于凹印版辊的运转特点以及墨槽中油墨浓度的不均匀性,在凹印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墨槽搅拌不彻底,产生大量泡沫,油墨表面氧化结皮产生较多的沉淀物,导致上墨不均匀、损伤凹印版辊、飞墨、拉条等问题,进而影响印刷质量及印刷效率,因此通常在墨槽中添加一个匀墨辊以减少油墨中的气泡,然而单独的匀墨辊由于与印版距离过近,经常会出现转速不均匀,上墨不及时,导致印版与油墨的接触不够充分,从而出现干板、拖尾等印刷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可以保持匀墨辊与印版辊之间的距离,避免匀墨辊与印版辊转速不均导致上墨不及时,能够由印版辊带动匀墨辊转动对墨槽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沉淀物,使上墨均匀,有效保护印版辊,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印刷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印刷机构、匀墨机构和上墨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与所述动力组件输出端相连的印版辊,所述印版辊的下方设有墨槽,所述匀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墨槽内的匀墨辊,所述匀墨辊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部分浸入所述墨槽的油墨中,所述匀墨辊辊体两端设有传动轮,所述印版辊与所述传动轮相抵并带动所述匀墨辊转动,所述上墨机构包括喷墨机,所述喷墨机的进液口与所述墨槽连通,所述喷墨机沿所述印版辊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印版辊下方。
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喷墨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墨机包括喷墨头、输墨管和墨泵,所述输墨管的进液口与所述墨槽连通,所述输墨管的出液口与所述墨泵连接,所述墨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喷墨头位于所述印版辊斜下方且其喷口正对着所述印版辊,所述喷墨头的喷墨范围与所述印版辊的长度相同,使所述印版辊旋转侧形成瀑布式下墨。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匀墨辊两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轮为弹性橡胶齿轮,所述弹性橡胶齿轮的凸齿与所述印版辊表面相抵。
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轮为弹性橡胶轮,所述橡胶轮上设有与所述印版辊表面相抵的摩擦凸点。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印刷机构还包括沿所述印版辊长度方向设置的刮墨刀,所述刮墨刀的刀锋抵在所述印版辊表面上。
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动力组件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匀墨辊辊体两端设有传动轮,印版辊与传动轮相抵并带动匀墨辊转动,既可以对墨槽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沉淀物,使上墨均匀,有效保护印版辊,同时又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匀墨辊与印版辊之间距离过近使得转速不均、上墨不及时,导致印版与油墨的接触不够充分,从而出现干板、拖尾等印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16.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墨头位于所述印版辊斜下方且其喷口正对着所述印版辊,所述喷墨头的喷墨范围与所述印版辊的长度相同,使所述印版辊旋转侧形成瀑布式下墨。上墨装置直接将油墨喷入印版之上,油墨通过其自身的重量和延展性布满整个印版,可以有效的解决上墨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印刷质量。
17.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墨槽内的匀墨辊,所述匀墨辊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部分浸入所述墨槽的油墨中,能够在墨槽中旋转,对墨槽进行搅拌,避免产生大量泡沫和油墨表面氧化结皮产生沉淀物导致上墨不均匀、损伤凹印版辊、飞墨、拉条等问题
18.第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印版辊带动匀墨辊旋转,不需要对匀墨辊单独设置电机以带动其旋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且通过匀墨辊两端的传动轮能够对匀墨辊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避免了匀墨辊在印刷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印刷质量。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3.图中,1-机架,2-印刷机构,3-匀墨机构,4-上墨机构,5-动力组件,6-印版辊,7-墨槽,8-匀墨辊,9-传动轮,10-喷墨机,11-喷墨头,12-输墨管,13-转轴,14-刮墨刀,15-墨泵。
24.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结合图1~图3可知,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印刷机构2、匀墨机构3和上墨机构4,所述印刷机构2包括动力组件5和与所述动力组件5输出端相连的印版辊6,所述动力组件5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印版辊6沿中心线转动。所述印版辊6的下方设有墨槽7,所述匀墨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墨槽7内的匀墨辊8,所述匀墨辊8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并部分浸入所述墨槽7的油墨中,所述匀墨辊8辊体两端设有传动轮9,所述印版辊6与所述传动轮9相抵并带动所述匀墨辊8转动,所述上墨机构4包括喷墨机10,所述喷墨机10的进液口与所述墨槽7连通,所述喷墨机10沿所述印版辊6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印版辊6下方。既可以对墨槽7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沉淀物,使上墨均匀,有效保护印版辊6,同时又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匀墨辊8与印版辊6之间距离过近使得转速不均、上墨不及时,导致印版辊6与油墨的接触不够充分,从而出现干板、拖尾等印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28.所述喷墨机10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喷墨机10包括喷墨头11、输墨管12和墨泵15,所述输墨管12的进液口与所述墨槽7连通,所述输墨管12的出液口与所述墨泵15连接,所述墨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喷墨头11连通。所述墨泵15从墨槽7内抽取已经搅拌均匀的油墨,减少喷墨时的沉淀物含量。
29.所述喷墨头11位于所述印版辊6斜下方且其喷口正对着所述印版辊6,所述喷墨头11的喷墨范围与所述印版辊6的长度相同,使所述印版辊6旋转侧形成瀑布式下墨。上墨装置4直接将油墨喷入印版辊6之上,油墨通过其自身的重量和延展性可进一步布满整个印版辊6,可以有效的解决上墨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印刷质量。
30.所述匀墨辊8两端设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轮9套设在所述转轴13上。所述的匀墨辊8优选为橡胶制成。
31.所述传动轮9为弹性橡胶齿轮,所述弹性橡胶齿轮的凸齿与所述印版辊6表面相抵。所述传动轮9还可以是弹性橡胶轮,所述橡胶轮上设有与所述印版辊6表面相抵的摩擦凸点。通过调节传动轮9和印版辊6之间压力以达到印版辊6带动传动轮9旋转。通过匀墨辊8两端的传动轮9能够对匀墨辊8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避免了匀墨辊8在印刷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印刷效率。
32.所述印刷机构2还包括沿所述印版辊6长度方向设置的刮墨刀14,所述刮墨刀14的刀锋抵在所述印版辊6表面上。对印版辊6表面多余油墨进行刮除,提高印刷质量。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凹版印刷的供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启动步进电机带动印版辊6旋转使本装置预运行,印版辊6通过与其相抵的传动轮9带动匀墨辊8旋转,匀墨辊8对墨槽7内的油墨进行搅拌,避免上墨不均、油墨表面凝固产生沉淀物,墨泵15通过输墨管12对墨槽7内搅拌均匀的油墨进行抽出,通过喷墨头11将油墨喷入印版辊6表面,再通过刮墨刀14对多余的油墨进行刮除,随后即可进行印刷操作。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