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带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


背景技术:

2.碳带是一种重要的打印耗材,其好坏不仅决定了打印效果,还与打印头的寿命息息相关。好的碳带不仅能够保护打印头,且打印后附着的油墨不容易扩散且不容易脱落。因此,优质的碳带虽然价格成本相对较高,但绝大多数使用者依然会选择品牌口碑好的产品。
3.虽然现有技术中对于防伪碳带很多是采用在碳带上设置防伪码或防伪油墨的方式来进行查询和比对,但是,这是在碳带上进行的设置,在购买时还是难以直接从外观上进行分辨。例如,申请号为201921746083.3的专利正是通过设置采用一般的仪器无法检测的二维码来实现,并且也需要打开使用后才可以读出二维码;申请号为201620566865.9的专利也是通过设置防伪油墨的方式,而这也需要打开使用时才能将防伪油墨一并显现。
4.而一些不法商家正是从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出发,仿冒优质品牌的产品。而由于包装盒是最为直观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在包装盒上贴附或印刷防伪标签来实现防伪,因而,很多不法商家会采用回收真的包装盒来包装伪造的碳带。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二维码进行防伪的方式无法在购买时直接从直观上进行防伪辨别,而采用一般的防伪包装盒则会给不法商家采用回收包装盒的方式来生产售卖假冒产品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从包装盒上直接进行防伪检测,同时,包装盒在使用后无法回收,避免仿冒产品的二次加工的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所述碳带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碳带本体,且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伪标;其中,
7.所述盒体由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拼接构成,所述第一半盒与所述第二半盒的连接面各自向外凸起形成为半环,且两个所述半环配合形成为端面闭合的筒体,两个所述半环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有卡扣,卡套不可拆卸地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扣上。
8.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盒与所述第二半盒相接触的面上配合形成有插杆和插孔,且所述插杆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有导向条,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相配合的导向槽。
9.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自所述半环向外延伸的折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折杆中远离所述半环一端的扣片,且所述扣片的至少部分向外突出所述折杆设置;
10.所述卡套卡接设置于所述扣片上。
11.优选地,所述卡套包括形成有卡接腔且用于卡接所述扣片的套体,以及自所述套体向外呈弧形延伸的手持部。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盒上的所述半环的端面形成为圆形端盖,且所述第二半盒上的所述半环的端面形成为开放,所述第二半盒中靠近所述第一半盒的端面的内侧壁上沿周向方向形成有凹槽,所述圆形端盖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凹槽中。
13.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半环中形成有第一防伪码,所述碳带本体上形成有第二防伪码,所述第一防伪码与所述第二防伪码唯一对应。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装有碳带本体的盒体采用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拼接的方式进行操作,并进一步在第一半盒和第二半盒上增设紧定连接的半环,同时,进一步设置卡扣和卡套,从而在包装过程中直接将卡套套合卡扣即可实现碳带本体的包装,而在使用时,由于卡套为不可拆卸地卡接,因此,需要通过卡套破坏卡扣,从而避免盒体的二次回收利用。而由于盒体上具有防伪标,因此,既能有效实现防伪验证,同时,由于盒体无法直接回收,因此,也避免了不法生产商利用回收的盒体进行二次包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体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第一半盒
ꢀꢀꢀꢀꢀꢀꢀꢀꢀꢀꢀꢀꢀꢀꢀꢀꢀꢀꢀꢀ
2-第二半盒
22.3-防伪标
ꢀꢀꢀꢀꢀꢀꢀꢀꢀꢀꢀꢀꢀꢀꢀꢀꢀꢀꢀꢀꢀꢀ
4-半环
23.5-卡扣
ꢀꢀꢀꢀꢀꢀꢀꢀꢀꢀꢀꢀꢀꢀꢀꢀꢀꢀꢀꢀꢀꢀꢀꢀ
6-卡套
24.7-插杆
ꢀꢀꢀꢀꢀꢀꢀꢀꢀꢀꢀꢀꢀꢀꢀꢀꢀꢀꢀꢀꢀꢀꢀꢀ
8-导向条
25.9-导向槽
ꢀꢀꢀꢀꢀꢀꢀꢀꢀꢀꢀꢀꢀꢀꢀꢀꢀꢀꢀꢀꢀꢀ
10-折杆
26.11-扣片
ꢀꢀꢀꢀꢀꢀꢀꢀꢀꢀꢀꢀꢀꢀꢀꢀꢀꢀꢀꢀꢀꢀꢀ
12-卡接腔
27.13-套体
ꢀꢀꢀꢀꢀꢀꢀꢀꢀꢀꢀꢀꢀꢀꢀꢀꢀꢀꢀꢀꢀꢀꢀ
14-手持部
28.15-圆形端盖
ꢀꢀꢀꢀꢀꢀꢀꢀꢀꢀꢀꢀꢀꢀꢀꢀꢀꢀꢀ
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碳带本体,且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伪标3;其中,
31.所述盒体由第一半盒1和第二半盒2拼接构成,所述第一半盒1与所述第二半盒2的连接面各自向外凸起形成为半环4,且两个所述半环4配合形成为端面闭合的筒体,两个所述半环4各自向外延伸形成有卡扣5,卡套6不可拆卸地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扣5上。
3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装有碳带本体的盒体采用第一半盒1和第二半盒2拼接的方式
进行操作,并进一步在第一半盒1和第二半盒2上增设紧定连接的半环4,同时,进一步设置卡扣5和卡套6,从而在包装过程中直接将卡套6套合卡扣5即可实现碳带本体的包装,而在使用时,由于卡套6为不可拆卸地卡接,因此,需要通过卡套6破坏卡扣5,从而避免盒体的二次回收利用。而由于盒体上具有防伪标3,因此,既能有效实现防伪验证,同时,由于盒体无法直接回收,因此,也避免了不法生产商利用回收的盒体进行二次包装的问题。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第一半盒1和第二半盒2之间连接更为紧密,避免从另一侧容易将二者分开,从而导致部分情况下可以在不拆开筒体的情况下即将盒体分开等问题的发生,所述第一半盒1与所述第二半盒2相接触的面上配合形成有插杆7和插孔,且所述插杆7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有导向条8,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8相配合的导向槽9。
34.当然,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卡扣5在使用时能够更方便地折断,所述卡扣5包括自所述半环4向外延伸的折杆10,以及设置于所述折杆10中远离所述半环4一端的扣片11,且所述扣片11的至少部分向外突出所述折杆10设置,所述卡套6卡接设置于所述扣片11上。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折杆10的直径相对较小,从而便于使用时的折断,同时,扣片11的向外突出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好地便于卡套6的卡接。
3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两个扣片11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进一步地,两个扣片11朝向外侧的侧面形成为斜面,且在卡套6向下挤压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使得间隙减小,从而扣片11穿入卡套6中,具体地,卡套6内部的腔体结构如图4所示,在扣片11到达上部时,则扣片11中向外突出的部分能够进一步向两侧复位,从而达到卡套6的套接效果,且一旦扣片11到达上部宽度较宽的部分复位后,则无法脱离腔体。当然,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这里上部分用于扣片11进行扣合的腔体的底面可以自中心向两侧斜向下延伸,以更好地避免扣片11的脱离。同时,在下部分的延伸腔体中,侧面可以形成为自两侧向中心逐渐靠近,以便于对扣片11的前期的挤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折杆10可以进一步选择具有一定韧性的材料,常规的具有一定的塑料且相对易折断的材料即可。
36.为了更好地便于对卡套6的操作,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套6包括形成有卡接腔12且用于卡接所述扣片11的套体13,以及自所述套体13向外呈弧形延伸的手持部14。具体地,这里的手持部14可以自所述套体13朝向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延伸,以便于手持操作。在图1和图2中,二者的视角方位是相反的。
37.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盒1上的所述半环4的端面形成为圆形端盖15,且所述第二半盒2上的所述半环4的端面形成为开放,所述第二半盒2中靠近所述第一半盒1的端面的内侧壁上沿周向方向形成有凹槽16,所述圆形端盖15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凹槽16中。通过凹槽16和圆形端盖15的配合,能够实现二者的紧密插接,进一步提高整个盒体的密闭性,进一步使得仅能够通过硬性拆卸卡扣5和卡套6的方式才能够打开盒体,避免了盒体的二次回收利用。
38.当然,为了更好地实现在使用时的进一步防伪验证,其中一个所述半环4中形成有第一防伪码,所述碳带本体上形成有第二防伪码,所述第一防伪码与所述第二防伪码唯一对应。
3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
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