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带料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


背景技术:

2.柔性版印带机是用于对带料进行图案印刷的装置。
3.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柔性版印带机,参照图6和图7,其包括机架1和上料辊2,上料辊2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上料辊2上设置有原料盘4,原料盘4包括带料41和进料筒42,带料41绕设在进料筒42外侧壁上,进料筒42套设在上料辊2上;印带机工作时,带料41被牵引并带动进料筒42和上料辊2转动以实现对印带机的持续进料。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料辊上设置多个原料盘时,相邻原料盘易相互靠近并导致相邻带料之间发生干涉或缠绕,从而导致上料辊上仅可以设置一个原料盘,导致印带机仅可对一条带料进行印刷,从而降低了印带机的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印带机的印刷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上料辊;所述上料辊上可拆卸设置有若干分料环,若干所述分料环沿上料辊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料环的设置令上料辊上可设置多个原料盘,分料环可减少相邻原料盘之间的相互靠近,从而减少相邻带料之间发生干涉或缠绕的情况,令印带机可对多条带料进行印刷,从而提高了印带机的印刷效率。
9.可选的,所述分料环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一端端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一端端壁开设有盲孔,所述通孔和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同一根螺柱。
10.需对分料环进行更换时,若此时上料辊上设置有多个原料盘,则需要将待更换分料环远离机架一侧的原料盘一一取下,才可进一步将分料环从上料辊上卸下,导致分料环的更换操作较为不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更换分料环时,可将螺柱从通孔和盲孔内旋拧取下,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沿上料辊径向取下即可完成对分料环的拆卸;再将换新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通过螺柱、通孔和盲孔的配合安装至上料辊上,即完成对分料环的更换。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设置以及螺柱、通孔和盲孔的配合,提高了分料环更换操作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通孔和盲孔的总深度大于螺柱的长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柱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进行连接时,螺柱完全隐藏在通孔内;从而减少螺柱一端从通孔内伸出的情况,减少操作人员手部被螺柱意外划伤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远离通孔一端端壁设置有插杆,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盲孔一端端壁设置有供插杆插设的插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柱螺纹连接在通孔和盲孔内之前,令插杆插设在插孔内,插杆和插孔的配合可对通孔和盲孔的对齐进行导向,令通孔和盲孔快速对齐,以便于螺柱的进一步连接。
15.可选的,所述插孔底壁设置有与插杆磁性相吸的磁性件。
16.插杆插入插孔后,操作人员需手持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以减少插杆从插孔内脱出导致通孔和盲孔位置错开情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与磁性件磁性相吸,可对插杆在插孔内的限位,从而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减少螺柱螺纹连接在通孔和盲孔内之前,操作人员需一直手持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以保持通孔和盲孔对齐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上料辊外缘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放置的环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内侧壁与第一弧形板宽度方向侧壁和第二弧形板宽度方向侧壁相贴,以实现对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限位,减少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沿上料辊长度方向发生意外移动的情况,提高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在上料辊上安装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机架为壳体,所述机架内侧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上料辊贯穿机架侧壁,所述上料辊靠近支撑杆一端开设有供支撑杆插设的插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只需对一条带料进行印刷时,可移动上料辊令上料辊部分插入机架内部,此时支撑杆插设在插槽内并沿插槽长度方向移动,支撑杆和支撑架的设置可在上料辊移动过程中对上料辊进行支撑;从而减少上料辊伸出机架外侧的长度,减少伸出机架外侧的上料辊过长导致操作人员意外绊倒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外缘侧壁设置有插键,所述插槽内侧壁沿插槽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插键插设的键槽,所述键槽的长度与插槽长度相等。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辊转动上料的过程中,键槽内侧壁带动插键令支撑杆同步转动,减少插槽内侧壁与支撑杆外缘侧壁发生滑动摩擦产生噪音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分料环的设置,令印带机可对多条带料进行印刷,从而提高了印带机的印刷效率。
25.2.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设置以及螺柱、通孔和盲孔的配合,提高了分料环在上料辊上更换操作的便捷性。
26.3.插杆和插孔的配合可对通孔和盲孔的对齐进行导向,令通孔和盲孔快速对齐。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上料辊和支撑杆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2.图6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柔性版印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支撑架;12、支撑杆;121、插键;2、上料辊;21、环槽;22、插槽;221、键槽;3、分料环;31、第一弧形板;311、通孔;312、插杆;313、螺柱;32、第二弧形板;321、盲孔;322、插孔;323、磁性件;4、原料盘;41、带料;42、进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参照图1和图2,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为壳体机,机架放置在地面上;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上料辊2,上料辊2外缘侧壁可拆卸设置有若干分料环3,若干分料环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分料环3将上料辊2一分为三,从而令上料辊2上可设置三个原料盘4,分料环3可减少相邻原料盘4之间的相互靠近,从而减少相邻带料41之间发生干涉或缠绕的情况;分料环3的设置令上料辊2上可设置多个原料盘4,令印带机可对多条带料41进行印刷,从而提高了印带机的印刷效率。
37.参照图3,分料环3包括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均扣设在上料辊2上;第一弧形板31一端端壁开设有通孔311,通孔311与第一弧形板31的外侧壁相通;第二弧形板32的一端端壁开设有盲孔321,通孔311和盲孔321内螺纹连接有同一根螺柱313,以实现对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在上料辊2上的安装。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的设置令分料环3可在上料辊2上沿上料辊2的径向进行安装拆卸,提高分料环3更换操作的便捷性。
38.参照图3,第一弧形板31远离通孔311一端端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插杆312,插杆312为铁杆,第二弧形板32远离盲孔321一端端壁开设有插孔322;螺柱313螺纹连接在通孔311和盲孔321内之前,令插杆312插设在插孔322内,从而可对通孔311和盲孔321的对齐进行导向,令通孔311和盲孔321快速对齐。
39.参照图3,盲孔321底壁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有磁性件323,磁性件323为磁铁;磁性件323与插杆312磁性相吸,以实现对插杆312在插孔322内的限位,从而实现对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相对位置的限制,减少螺柱313螺纹连接在通孔311和盲孔321内之前,操作人员需一直手持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以保持通孔311和盲孔321对齐的情况。
40.参照图3,通孔311和盲孔321的总深度大于螺柱313的长度,螺柱313对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进行连接时,螺柱313完全隐藏在通孔311内;从而减少螺柱313一端从通孔311内伸出造成操作人员手部意外划伤的情况。
41.参照图3和图4,上料辊2外缘侧壁开设有若干环槽21,若干环槽21的数量与分料环3数量相等;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均放置在环槽21内,环槽21底壁与第一弧形板31内侧壁和第二弧形板32内侧壁相贴;环槽21内侧壁与第一弧形板31宽度方向侧壁和第二弧形板32宽度方向侧壁相贴,以实现对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的限位,减少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沿上料辊2长度方向发生意外移动的情况。
42.参照图4和图5,机架1内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远离机架1一侧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上料辊2靠近支撑架11一端贯穿机架1侧壁;上料辊2靠近支撑架11一端端壁开设有插槽22,支撑杆12插设在插槽22内并可沿插槽22长度方向滑移;支撑杆12外缘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插键121,插槽22内侧壁开设有键槽221,插键121插设在键槽221内并可沿键槽221长度方向滑移。当只需对一条带料41进行印刷时,支撑杆12的设置令上料辊2可部分插入机架1内部,减少伸出机架1外侧上料辊2的长度,减少伸出机架1外侧的上料辊2过长从而绊倒操作人员的情况。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安装有上料组件的柔性版印带机的实施原理为:
44.需对多条带料41进行印刷时,将多个原料盘4套设在上料辊2上,令原料盘4避开环槽21所在位置;再移动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放置在环槽21内,同时令插杆312插设在插孔322内,此时磁性件323与插杆312磁性相吸;令螺柱313螺纹连接在通孔311和盲孔321内,从而完成对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在上料辊2上的安装;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弧形板32可对原料盘4的位置进行限制,减少相邻原料盘4相互靠近的情况,减少相邻带料41之间发生干涉或缠绕的情况,从而令印带机可对多条带料41进行印刷,提高了印带机的印刷效率。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