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筒纸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


背景技术:

2.卷筒纸印刷机包含卷筒纸输纸单元、印刷单元、卷筒纸折页单元三个部分,卷筒纸印刷机以其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在书刊、新闻、商业印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书刊印刷,可以连线折页工序,批量大的书刊产品几乎都是采用卷筒纸印刷机生产。而目前的卷筒纸印刷机均是以对开纸幅面进行印刷和折页的,可以输出8开、16开、32开双联书帖,但是这种印刷折页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3.1、限于机械结构性能,目前的卷筒纸书刊印刷折页机最高速度在35000张/小时左右,提高速度困难;
4.2、卷筒纸折页机裁切辊筒或传页辊筒需要叼针叼住纸张进行传递交接,叼针叼住的纸张边缘需要5mm左右,这部分纸张对产品来说是没有用的,在最终成品时是需要裁切扔掉的。如标准的正度对开纸张幅面为787x546mm,而国产的书刊卷筒纸印刷机裁切幅面为550mm,这个多出来的4mm(550-546)纸边即为叼针叼住的纸边,是要裁切浪费掉的。印刷机组和折页机的辊筒直径都是按照周长550mm进行设计的。可以看出,以对开幅面的纸张进行印刷和折页意味着每个对开幅面的纸张就需要一个叼针纸边被裁切扔掉,对大批量生产的书刊产品,浪费是巨大的,纸张是由树木生产的,对环境破坏的影响也很大;
5.3、以对开幅面的纸张折页后的书帖数量是比较多的,以对开纸折页为16开书帖为例,每个书帖有8张16开纸16个页码,如果书的页码较多,书帖数量会很多,如480个页码的书需要30个16开书帖,在后续的配页胶装环节,需要机器配置很多的配页机组,给企业的机器选型和生产运行增加了困难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以解决现有的对开幅面的印刷机速度提升难、纸边浪费严重、后续设备配置复杂、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设计一种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包括卷筒纸输纸单元、印刷单元、卷筒纸折页单元,所述印刷单元的纵向印刷尺寸和全张纸的纵向尺寸相匹配,所述卷筒纸折页单元包括三角板、紧纸辊、裁切辊筒、第一折页辊筒、第二折页辊筒,所述三角板用于实现卷筒纸的纵向对折,所述紧纸辊设置于所述三角板的下方,用于压紧对折后的卷筒纸并向后输送,所述裁切辊筒设有前折刀、裁切刀、扎针,所述第一折页辊筒上设有和所述前折刀对应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折页辊筒上设有中折刀,所述第二折页辊筒上设有和所述中折刀对应的第二夹板,所述裁切辊筒、第一折页辊筒、第二折页辊筒的周长等于所述全张纸的纵向长度。所述印刷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胶印印刷方式、喷墨印刷方式等。
9.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下方设置有横向打孔刀辊,其表面设有和中轴线平行的打
孔刀,用于在卷筒纸上横向打出四开和八开纸孔。
10.优选的,所述紧纸辊上左右边缘位置布置有压纸轮,其中间位置设置有和中轴线垂直的切纸刀轮,用于在纸带中间切出和十六开折线对应的锯齿孔。
11.优选的,所述横向打孔刀辊的直径和所述裁切辊筒、第一折页辊筒、第二折页辊筒的直径相同。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折页辊筒上方设有上传送带,所述上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十六开折刀,所述上传送带的下方设有花辊筒,所述花辊筒的下方设有下传送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全张幅面纸张印刷折页的辊筒直径按照对开幅面的卷筒纸印刷机的辊筒直径的大约2倍设计,印刷折页1张相当于对开纸张印刷折页2张,同样转速情况下的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倍,而辊筒直径的加大并不会显著降低其最高转速,即使最高印刷折页速度为30000张/小时,也相当于原对开幅面印刷机的60000张/小时,速度和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15.2、本实用新型全张纸张只需要1个叼针纸边,相当于原工艺每2个对开纸张节约1个叼针纸边,对大批量生产的书刊产品,节约是巨大的,对环境保护的好处也是很大的。
16.3、本实用新型全张纸折页后的书帖相比对开纸折页后的书帖数量减少一半,仍以折页后的16开书帖为例,全张纸折页为16开书帖有16张16开纸32个页码,同样480个页码的书刊需要15个16开书帖,在后续的配页胶装环节,需要机器配置较少的配页机组,机器选型较为容易,生产运行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张幅面和对开幅面卷筒纸印刷机纸张纵向尺寸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筒纸印刷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张幅面卷筒纸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张幅面印刷折页工序图。
21.图5为现有技术中对开幅面印刷折页工序图。
22.图中,卷筒纸输纸机100,叼针纸边101,双面印刷机组200,卷筒纸折页机300,送纸辊1,压纸轮2,切纸刀轮3,三角板4,导纸棍5,横向打孔刀辊筒6,垫刀辊筒7,左紧纸辊8,右紧纸辊9,裁切辊筒10,第一折页辊筒11,第二折页辊筒12,上传送带13,十六开折刀14,折页辊15,花辊筒16,下传送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6.实施例1:一种全张幅面卷筒纸印刷机,参见图2,其中100为卷筒纸输纸机、200为双面印刷机组、300为卷筒纸折页机,图中列举了2组双面印刷机组200,实际上按照印刷厂的实际需要,可以设置1组印刷机组,也可以设置2组或4组印刷机组。印刷机组采用纵向尺寸大横向尺寸小的印刷方式,即纵向尺寸为全张纸张的长边,横向尺寸为全张纸张的短边。印刷完成后的卷筒纸向后传递进入卷筒纸折页机300。
27.卷筒纸折页机300的结构参见图3,与传统三辊筒滚折式折页机三辊筒直径1:1:2的结构不同,本设计的三辊筒直径为1:1:1结构。具体的,在三角板4的上方布置有送纸辊1,送纸辊1的左右两侧布置有压纸轮2,送纸辊1和压纸轮2共同作用将纸张向后传送,在送纸辊1中间上方位置,布置有切纸刀轮3,纸张向后运动时,将纸带中间切出锯齿孔,便于三角板将纸张对折时排出空气,三角板的作用是将纸张纵向对折,5为一对导纸棍,配合三角板4完成纵向折页功能,6为横向打孔刀辊筒,在书帖横向折线部位打孔,有利于书帖内的空气排出,也能使折页部位平整。由于纵向全张幅面纸张在横折为四开和八开幅面时均需要在横向折线处打孔,横向打孔辊筒需要安装与横向折线对应位置和数量横向打孔刀,打孔刀之间的弧形间距和八开幅面的纵向长度相同。7为垫刀辊筒,其上对应打孔刀位置布置相应刀垫,左紧纸辊8和右紧纸辊9配合将纸张向后输送,紧纸辊在对应纸张纵向对折后的左右边缘位置布置的两组压纸轮,同时,紧纸辊的中间位置可以布置切纸刀轮,在对折后的纸带中间切出锯齿孔,该锯齿孔对应十六开折线部位,在书帖需要十六开折页时切孔排出空气。再下方为三辊筒结构,分别为裁切辊筒10、第一折页辊筒11、第二折页辊筒12,裁切辊筒10的作用是与第一折页辊筒11配合完成纸带的裁切及第一横折,将印好的纸带折成四开页子,交给第一折页辊筒11,在裁切辊筒10上设置有一把折刀、一把裁切刀及扎针机构。第一折页辊筒11的作用是与裁切辊筒10配合将纸带切断,由裁切辊筒10的折刀和第一折页辊筒11的夹板相配合,将裁断的纸带折成四开折贴,由第一折页辊筒11交给第二折页辊筒12,由第一折页辊筒11的折刀和第二折页辊筒12夹板配合折页成八开折贴。第一折页辊筒11上设置有折刀、刀垫和折页夹板以及控制夹板的凸轮等机构。第二折页辊筒12上设置有夹板机构,与第一折页辊筒11配合完成八开折贴的折页,将完成的八开折贴传送到上传送带13上,送往十六开折页机构。
28.上述三辊筒折页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4和图5,纸带在三角板4上进行第一纵折后形成纵向对开纸带进入折页机组,裁切辊筒10上的扎针扎住纸带,将纸带缠在裁切辊筒10上。当裁切辊筒10扎针约转过180
°
时,裁切辊筒上的折刀正好转到水平方向上和第一折页辊筒11上的夹板对准,这时裁切辊筒10上的扎针缩回,第一折页辊筒11上的夹板将纸带夹住,两者配合完成了第一横折,纸带由第一折页辊筒11带着走,等第一折页辊筒11约转180
°
时,裁切辊筒10上的裁刀将纸带裁断,完成四开折页。第一折页辊筒11的夹板带着折成四开折贴转动到垂直位置上方时,第一折页辊筒11上的折刀和第二折页辊筒12上的夹板正好对正,这时,第一折页辊筒11上的夹板松开,第二折页辊筒12上的夹板夹住纸带,这样由第一折页辊筒11的折刀和第二折页辊筒12的夹板相互配合,完成了第二次横折,于是将四开折贴折页为八开折贴,第二折页辊筒12的夹板带着八开折贴转到垂直位置上方时,夹板在凸轮作用下打开将折贴交给上传送带13向后输送,八开书帖在向后输送时经过十六开
折刀14和一对折页辊15,折刀和折页辊配合将八开书帖折页为十六开书帖,向下输送书帖经花辊筒16至下传送带17将书帖送出。若最终输出为八开书帖的产品,则十六开折刀14不工作,直接输出八开书帖产品。
29.上述三辊筒折页机构的周长和全张幅面的长度相同,以正度全张纸张幅面1092x787mm为例,参见图1,卷筒纸对开幅面印刷机纵向裁切尺寸为550mm,其中包含4mm的叼针纸边101,印刷2张对开纸需要(546+4)x2=1100mm,而按照全张幅面进行印刷折页的话,纵向裁切尺寸可以为546x2+4=1096mm,每两张对开幅面纸张可节约4mm叼针纸边101,减少纸边浪费;同时全张印刷能够减少书帖数量,便于后面工序机器配置和节约成本。
30.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