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线路板又称电路板,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包括许多类型的工作层面,如信号层、防护层、丝印层、内部层等,各种层面均起到一定作用,线路板制作时需要使用到线路板印刷装置。
3.目前,市场上的线路板印刷装置大多操作过于繁琐,且对大批量的线路板进行印刷时速度过慢,不够高效;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远离工作台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放置有水箱,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矩形放置板、导轨和输送板,所述导轨贯穿矩形放置板并延伸至矩形放置板的外表面,所述矩形放置板开设有与导轨相适配的第一通槽。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板通过直角连接条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地面相接触,所述输送板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转轴,两个所述支撑转轴之间通过履带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其中一个支撑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输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机构包括传动板两个配重块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矩形放置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配重块均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外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板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且两个第二通槽分别与两个配重块相适配,所述矩形放置板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与传动板的两端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远离传动板的一端与矩形放置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板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远离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矩形放置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轴与限位槽相适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和重力机构,可对线路板进行印刷前的定位时,使
配重块对线路板进行按压,有效增加了线路板与转印纸的接触力度,从而加快了印刷速度,通过电机带动履带转动,进而可使矩形放置板沿着导轨循环移动至加热箱处,从而可实现对大批量线路板的循环印刷,并能够将印刷完成后的线路板放在履带上流入水箱内,综上,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能够在线路板进行印刷时对线路板进行按压,加快印刷时的反应时间,并将大批量线路板进行循环印刷,极大增加了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履带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带电机的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台、2加热箱、3导热板、4水箱、5输送机构、501矩形放置板、502导轨、503输送板、504第一通槽、505支撑转轴、506履带、507支撑腿、508传动轴、509电机、6重力机构、601传动板、602配重块、603支撑板、604第二通槽、605滑槽、606弹性件、607限位槽、608连杆、609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该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用于对线路板进行印刷,通过输送机构5和重力机构6,能够在线路板进行印刷时对线路板进行按压,加快印刷时的反应时间,并将大批量线路板进行循环印刷,极大增加了印刷效率。
23.参见图1一种用于线路板制作的矩式印刷装置,包括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箱2,加热箱2远离工作台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
24.在这里,加热箱2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25.通过将导热板3与加热箱2固定连接,可以在加热箱2放出热量时将热量传输给导热板3。
26.工作台1的侧面放置有水箱4,工作台1的外表面设置有输送机构5。
27.输送机构5包括矩形放置板501、导轨502和输送板503,导轨502贯穿矩形放置板501并延伸至矩形放置板501的外表面。
28.在这里,水箱4位于输送机构5出料端,输送机构5包括多个矩形放置板501,导轨502贯穿全部的矩形放置板501,且导轨502首尾相连。
29.通过将导轨502首尾相连并贯穿全部的矩形放置板501,可使矩形放置板501只能沿着导轨502方向移动。
30.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放置板501开设有与导轨502相适配的第一通槽504。
31.在这里,第一通槽504的内部镶嵌有磁铁,导轨502与磁铁相吸。
32.通过使导轨502与第一通槽504内部的磁铁相吸,可使矩形放置板501不会从导轨502的内部滑落。
33.参见图1、图2,输送板503通过直角连接条与导轨502固定连接,输送板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07,支撑腿507与地面相接触。
34.在这里,直角连接条的形状与第一通槽504相适配,支撑腿507的数量为六个。
35.通过设置支撑腿507,可将输送板503支撑起一定距离。
36.参见图1、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板503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转轴505,两个支撑转轴505之间通过履带506传动连接。
37.在这里,两个支撑转轴505位于输送板503的两端。
38.通过两个支撑转轴505转动可带动履带506转动。
39.参见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支撑转轴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08,传动轴508远离其中一个支撑转轴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09,电机509的外表面与输送板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0.在这里,传动轴508与电机5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1.通过电机509转动可带动传动轴508和其中一个支撑转轴505转动,进而可带动另一个支撑转轴505与履带506转动。
42.输送机构5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机构6。
43.参见图1、图3、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重力机构6包括传动板601两个配重块602和支撑板603,支撑板603的两端与矩形放置板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4.在这里,支撑板603位于矩形放置板501的中间位置,两个配重块60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45.通过在配重块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可使配重块602对线路板进行按压时,保护线路板与配重块602接触部分不会被刮花。
46.参见图3、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配重块602均贯穿支撑板603并延伸至支撑板603的外表面。
47.在这里,支撑板603开设有与两个配重块602相适配的通孔,且支撑板603与配重块602之间为套接关系,传动板601与两个配重块602相接触。
48.通过将支撑板603与配重块602套接,可使配重块602在支撑板603内部滑动。
49.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板601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604,且两个第二通槽604分别与两个配重块602相适配。
50.在这里,两个第二通槽604的形状均为矩形。
51.通过推动传动板601,在第二通槽604的作用下,可使原本与传动板601相接触的两个配重块602与支撑板603相接触,进而实现对线路板的按压。
52.参见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放置板501开设有两个滑槽605,且两个滑槽605与传动板601的两端滑动连接。
53.在这里,传动板601的两端与矩形放置板501相接触。
54.通过推动传动板601,可使传动板601沿着两个滑槽605滑动。
55.参见图1、图3、图5,传动板6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件606,两个弹性件606远离传动板601的一端与矩形放置板501固定连接。
56.在这里,两个弹性件606优选为弹簧。
57.通过推动传动板601可挤压两个弹性件606,进而可为传动板601复位提供动力。
58.参见图1、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板601转动连接有连杆608,连杆608与远离传动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609,矩形放置板501开设有限位槽607。
59.在这里,限位轴609外表面与限位槽607相接触。
60.通过推动传动板601可带动连杆608移动,进而可带动限位轴609沿着限位槽607移动。
61.参见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轴609与限位槽607相适配。
62.在这里,限位槽607的形状为心型。
63.通过将限位槽607的形状设置为心型,可使限位轴609移动至限位槽607的顶端时被限位,当再次给到限位轴609一个推力,限位能够解除。
64.工作原理:需要对线路板进行印刷时,首先,在所有矩形放置板501的内部放置转印纸,将线路板沿着滑槽605推入矩形放置板501的内部并与矩形放置板501内部的转印纸相接触,当线路板与矩形放置板501内部的传动板601相接触时,继续推动线路板将带动传动板601向矩形放置板501的内部移动,传动板601移动带动连杆608和限位轴609移动,当限位轴609移动至限位槽607的顶端时,此时撤去对线路板的推动,传动板601被限位,同时,传动板601移动至限位槽607的顶端时,传动板601不再与配重块602接触,进而配重块602下落至与支撑板603相接触,此时配重块602的底端与线路板相接触,对线路板起到按压的作用,使线路板与转印纸之间的反应加快,提升转印效率,然后,启动电机509和加热箱2,电机509转动带动支撑转轴505与履带506转动,履带506转动可带动与履带506相接触的矩形放置板501移动,当矩形放置板501移动至加热箱2上方时,手动停止一定时间待转印完成后,推动线路板,使线路板从矩形放置板501内部弹出,并将其放入履带506上方,履带506会带线路板移动至水箱4中冷却清洗,周而复始此动作,直到所有需要印刷的线路板都印刷完成,最后,关闭电机509和加热箱2,并从水箱4中将线路板取出,对线路板进行风干后,完成工作。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