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网印机的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网印机的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印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网印机的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网版印刷机(中国台湾公开编号tw201208885a1案),其利用多个距离传感器测量一个印刷网版与一个承载面的间距,以获得印刷网版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操作时,能根据量测结果调整印刷网版与底座的相对位置,确保印刷网板的印刷图案与待印刷的基板表面的平行度,借以提高印刷的精确度。
3.另一种圆筒型网版印刷装置(中国台湾公开编号tw201226211a1案),其使用一个影像传感器检测一个被印刷物的位置,以进行该被印刷物的定位标记,借以进行准确印刷目的。
4.虽然上述专利案可达到预期的操作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人为了解决精确网版印刷的问题,设计出不同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网版印刷精确度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适宜对对象进行操作,并包含机座单元、驱动单元、第一负载感测单元、第二负载感测单元、第一刮刀单元及第二刮刀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机座单元,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受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一侧且受所述驱动单元连动,所述第一刮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且具有第一底缘,当启动所述驱动单元且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感测所述第一底缘抵止于所述对象的力道已达预设范围值时,使所述驱动单元停止操作,所述第二刮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且具有第二底缘,当启动所述驱动单元且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感测所述第二底缘抵止于所述对象的力道已达预设范围值时,使所述驱动单元停止操作。
7.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驱动件,以及两个分别受所述驱动件连动且能相对于所述机座单元枢转的连杆组,每一个驱动件具有沿轴线设置的出力轴,每一个连杆组具有连接于所述出力轴的上连杆,以及枢接于所述机座单元且位于所述上连杆下方的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各具有两个分设于所述轴线两侧的端部,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具有两个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负载传感器,每一个第一负载传感器具有枢接于对应的连杆组的所述上连杆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下连杆的其中一个端部的第一本体,以及两个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刮刀单元的第一感测杆。
8.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具有两个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负载传感器,每一个第二负载传感器具有枢接于对应的连杆组的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本体,以及两个伸出于所述第二本体且
连接于所述第二刮刀单元的第二感测杆,当启动所述驱动件同步且同向转动时,能通过所述连杆组连动所述第一负载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刮刀单元同步朝第一方向旋动,或连动所述第二负载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刮刀单元同步朝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旋动。
9.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第一刮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传感器之间,还包括一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感测杆的第一枢接件、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件的第一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一刮刀匣,以及卡设于所述第一刮刀匣的第一刮刀,所述第一底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刮刀。
10.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第二刮刀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负载传感器之间,还包括一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感测杆的第二枢接件、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件的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第二刮刀匣,以及卡设于所述第二刮刀匣的第二刮刀,所述第二底缘设置于所述第二刮刀。
11.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第一刮刀单元还包括一对连接于所述第一刮刀匣的第一调整件,以及一对穿设于所述第一调整件且锁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第一调整螺丝,所述第一调整件各具有供所述第一调整螺丝穿设的第一弧槽,所述第一调整件能带动所述第一刮刀匣与所述第一刮刀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件调整操作角度。
12.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所述第二刮刀单元还包括一对连接于所述第二刮刀匣的第二调整件,以及一对穿设于所述第二调整件且锁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第二调整螺丝,所述第二调整件各具有供所述第二调整螺丝穿设的第二弧槽,所述第二调整件能带动所述第二刮刀匣与所述第二刮刀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件调整操作角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感测所述第一刮刀单元的第一底缘抵触于所述对象上的压力到达默认范围值,利用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感测所述第二刮刀单元的第二底缘抵触于所述对象上的压力到达默认范围值时,分别发出控制讯号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停止操作,能控制所述第一底缘或所述第二底缘接触所述对象的力道,可以提升网版印刷的质量及提升良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网印机的刮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15.图2是该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16.图3是该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17.图4是该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18.图5是该实施例的第一刮刀操作示意图;
19.图6是该实施例的第二刮刀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1.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网印机的刮刀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适宜对一个物件1(参图5,本实施例为网版)进行操作,并包含一个机座单元10、一个驱动单元20、一个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一个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一个第一刮刀单元50及一个第二刮刀单元60。
22.该机座单元10呈倒u型,并具有一个底座11,以及一对分别连接于该底座11两端的
定位座12。
23.该驱动单元20安装于该机座单元10,该驱动单元20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定位座12的驱动件21,以及两个分别受所述驱动件21连动且能相对于该机座单元10枢转的连杆组22,每一个驱动件21采用马达,并具有一个沿轴线l设置的出力轴211。每一个连杆组22具有一个连接于该出力轴211的上连杆221,以及一个枢接于对应的定位座12且位于该上连杆221下方的下连杆222,该上连杆221与该下连杆222各具有两个分设于该轴线l两侧的端部223、224,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端部223、224的枢杆223’、224’。
24.该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受该驱动单元20连动,该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具有两个沿平行于该轴线l的长轴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负载传感器31,每一个第一负载传感器31具有一个枢接于对应的连杆组22的该上连杆221的其中一端部223与该下连杆222的其中一端部223的第一本体311,以及两个伸出于该第一本体311且连接于该第一刮刀单元50的第一感测杆312,该第一本体311具有两个分别供所述枢杆223’穿设的枢孔313。
25.该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设置于该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一侧且受该驱动单元20连动。该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具有两个沿平行于该轴线l的长轴向x间隔设置且分别沿垂直于该长轴向x的横轴向y与所述第一负载传感器31并列设置的第二负载传感器41,每一个第二负载传感器41具有一个枢接于对应的连杆组22的该上连杆221的另一端部224与该下连杆222的另一端部224的第二本体411,以及两个伸出于该第二本体411且连接于该第二刮刀单元60的第二感测杆412,该第二本体411具有两个分别供所述枢杆224’穿设的枢孔413。
26.该第一刮刀单元50连接于所述第一负载传感器31之间,包括一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感测杆312底端的第一枢接件51、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件51的第一连接块52、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2的第一刮刀匣53、一个卡设于该第一刮刀匣53的第一刮刀54、一对连接于该第一刮刀匣53的第一调整件55,以及一对穿设于各自的所述第一调整件55且锁设于各自的所述第一连接块52的第一调整螺丝56。每一个第一枢接件51呈t字型,并具有一个与具有一个与相应的第一负载传感器31的所述第一感测杆312底端所接的顶板511,以及一个连接于该顶板511的枢板512,每一个第一连接块52具有一对枢接于该枢板512的枢耳521,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枢耳521下方的穿孔522,该第一刮刀匣53具有一个沿该长轴向x延伸的基杆531、两个沿该长轴向x凸设于该基杆531两端且穿设于所述穿孔522的接杆532,以及一个连接于该基杆531底部的卡夹533,该第一刮刀54具有一个插设于该卡夹533内部的第一顶缘541,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顶缘541的第一底缘542。所述第一调整件55利用两个螺丝锁固于所述接杆532,并各具有一个第一弧槽551,所述第一调整螺丝56穿设于所述第一弧槽551。旋松所述第一调整螺丝56能操作所述第一调整件55带动该第一刮刀匣53与该第一刮刀54相对于所述第一枢接件51调整操作角度。
27.该第二刮刀单元60连接于该第二负载传感器41之间,包括一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感测杆412底端的第二枢接件61、一对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件61的第二连接块62、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62的第二刮刀匣63、一个卡设于该第二刮刀匣63的第二刮刀64、一对连接于该第二刮刀匣63的第二调整件65,以及一对穿设于各自的所述第二调整件65且锁设于各自的所述第二连接块62的第二调整螺丝66,该第二刮刀64具有一个第二底缘642。该第二刮刀单元60与该第一刮刀单元50的结构都相同,只是呈镜像对称,细部不多加说明。且旋松所述第二调整螺丝66也能操作所述第二调整件65带动该第二刮刀匣63与该第二刮
刀64相对于所述第二枢接件61调整操作角度。
28.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再说明如下,相信当能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29.如图4至图5的状态,当启动该驱动单元20,所述驱动件21的所述出力轴211能驱动所述连杆组22的上连杆221并连动下连杆222同步且朝相同转向旋动(如图5所示的逆时针),所述连杆组22连动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及该第一刮刀单元50朝该对象1沉降,该第二刮刀单元60反向上升,该第一底缘542的位置低于第二刮刀64的第二底缘642,直到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感测该第一刮刀单元50的第一底缘542抵止于该对象1的力道已达预设范围值时,会立即发出控制讯号,且一个处理单元(图未示)接收该控制讯号后,该处理单元便控制该驱动单元20停止操作,本实用新型网印机的刮刀装置就能朝图5的右侧移动,并达到刮平油墨以达到网版印刷目的。
30.如图6的状态,当启动该驱动单元20,且使所述驱动件21的所述出力轴211驱动所述连杆组22的上连杆221并连动下连杆222同步且朝图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动,所述连杆组22连动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及该第二刮刀单元60朝该对象1沉降,该第一刮刀单元50反向上升,该第二刮刀64的第二底缘642的位置低于第一刮刀54的第一底缘542,直到所述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感测该第二刮刀单元60的第二底缘642抵止于该对象1的力道已达预设范围值时,会立即发出控制讯号,且该处理单元(图未示)接收该控制讯号后,该处理单元便控制该驱动单元20停止操作,本实用新型网印机的刮刀装置就能朝图6的左侧移动,并达到刮平油墨以达到网版印刷目的。
31.因此,本实用新型网印机的刮刀装置,利用该驱动单元20的出力轴211带动所述连杆组22在正转位置与该反转位置之间变换,借此以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第一刮刀单元50与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第二刮刀单元60呈上下交替升降运作,能有效达成来回均匀刮平油墨以提升印刷质量,且再利用该第一负载感测单元30感测该第一刮刀单元50的第一底缘542抵触于该对象1上的压力到达预设范围值时,利用该第二负载感测单元40感测该第二刮刀单元60的第二底缘642抵触于该对象1上的压力到达预设范围值时,会发出控制讯号并控制该驱动单元20停止操作,能控制该第一底缘542、第二底缘642接触该对象1的力道,可以提升网版印刷的质量及提升良率。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网印机的刮刀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