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座椅头靠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座椅头靠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头靠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航空旅客座椅头靠需要有升降调节功能,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乘客的使用需求。旅客座椅头靠升降调节机构分为有级调节及无级调节两种。
3.所谓有级调节是指头靠的高度只能在几个档位之间选择(如申请号为cn201310432784.0的中国发明专利),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4.所谓无级调节是指头靠的高度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一高度上,其基本结构包括两个摩擦块,两个摩擦块分别固定于座椅靠背及头靠上且二者相互抵接,两个摩擦块之间的静摩擦力略微大于头靠的重力,从而既能防止因静摩擦力过小而导致头靠下落,也能防止因静摩擦力过大而造成高度调节困难。
5.然而,在长时间使用后,随着两个摩擦块之间逐渐发生磨损,两个摩擦块之间的静摩擦力降低,当静摩擦力小于头靠的重力后,头靠会下落,此时需要更换摩擦块,维修过程复杂,维护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座椅头靠升降装置,其可以在头靠升降调节装置变松之后方便维修、从而降低头靠升降调节装置的维护成本。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头靠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滑轨、滑块及固定机构;
8.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9.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摩擦体、压块及松紧调节件,所述摩擦体包括第一摩擦部及第二摩擦部,所述第一摩擦部固定于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滑轨抵接,所述第二摩擦部与所述第一摩擦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部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之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宽度沿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压块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摩擦部及所述第二摩擦部均抵接,所述松紧调节件与所述压块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压块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深度。
10.优选地,所述松紧调节件为一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压块抵接。
11.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滑块还包括顶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摩擦部及所述第二摩擦部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端形成有
第二限位部。
14.优选地,所述座椅头靠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摩擦部抵接。
15.优选地,所述滑块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限位部。
17.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四限位部。
18.优选地,所述座椅头靠升降装置还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还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松紧调节件使压块向容纳腔的深处移动,从而使第一摩擦部与第二摩擦部被压块撑开的程度增大,从而提高第一摩擦部与第一滑轨之间的挤压力,以提高第一摩擦部与第一滑轨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当第一摩擦部与第一滑轨之间因磨损而导致二者间的静摩擦力下降时,只需要通过松紧调节件增加压块在容纳腔内的深度即可使第一摩擦部与第一滑轨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加到合适值,维修方便,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头靠升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21.图2是图1中剖面a-a的剖视图;
22.图3是图1中的座椅头靠升降装置与座椅头靠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省略安装块);
24.图5是图4中的滑块及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滑轨、2-滑块、3-固定机构、4-座椅头靠、5-第二滑轨、6-安装块、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21-第一侧板、211-第一滑槽、22-顶板、23-底板、24-第二侧板、241-第二滑槽、31-摩擦体、311-第一摩擦部、312-第二摩擦部、32-压块、33-松紧调节件、51-第三限位部、52-第四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头靠升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剖面a-a的剖视图,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座椅头靠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滑块2及固定机构3,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与座椅头靠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与座椅靠背(未示出)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滑轨1与滑块2的配合,可使座椅头靠4滑动设置于座椅靠背上,从而可调节座椅头靠4的高度,固定机构3与第一滑轨1及滑块2均连接,其作用是提供一静摩擦力,以防止座椅头靠4下落。
2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与座椅头靠4
固定连接,从而也能实现座椅头靠4与座椅靠背的滑动连接。
29.请参照图2,所述滑块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上。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摩擦体31、压块32及松紧调节件33,所述摩擦体31包括第一摩擦部311及第二摩擦部312,所述第一摩擦部311固定于所述滑块2上且与所述第一滑轨1抵接,所述第二摩擦部312与所述第一摩擦部3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部312与所述第一摩擦部311之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宽度沿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压块32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摩擦部311及所述第二摩擦部312均抵接,所述松紧调节件33与所述压块32连接且用于调节所述压块32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深度。
30.在交付使用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松紧调节件33施压于压块32,从而使压块32向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之间的容纳腔内移动,由于容纳腔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此,在压块32压入的过程中,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被压块32撑开的程度越来越大,从而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挤压力增大,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静摩擦力略大于座椅头靠4的重力,从而既能防止座椅头靠4下落,也便于调节座椅头靠4的高度。
31.在乘客使用时,当需要调节座椅头靠4的高度时,直接上下移动座椅头靠4到达合适高度即可。
32.当由于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发生磨损而导致二者间的静摩擦力较小、座椅靠背落下时,只需要通过松紧调节件33使压块32向容纳腔的深处移动,从而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被压块32撑开的程度增大,从而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挤压力,以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静摩擦力,这样就可以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摩擦力重新达到合适值。
33.本实用新型通过松紧调节件33使压块32向容纳腔的深处移动,从而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被压块32撑开的程度增大,从而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挤压力,以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当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因磨损而摩擦力下降时,只需要通过松紧调节件33增加压块32在容纳腔内的深度即可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加到合适值,维修方便,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
34.为了具体实现松紧调节件33的功能,请参照图3-图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松紧调节件33为一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滑块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压块32抵接,在需要调节压块32在容纳腔内的深度时,通过螺丝刀将调节螺栓旋入容纳腔内,从而可使调节压块32在容纳腔内的深度增加。
35.为了具体实现第一滑轨1与滑块2的滑动连接,请参照图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包括第一侧板21,所述第一侧板2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1,所述第一滑轨1与所述第一滑槽211滑动连接。
36.为了具体实现调节螺栓与所述滑块2的螺纹连接,请参照图4和图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还包括顶板22及底板23,所述顶板22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一端,所述顶板22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底板23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摩擦部311及所述第二摩擦部312均与所述底板2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
37.为了防止第一滑轨1与滑块2脱离,请参照图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
轨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1,所述第一滑轨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部12,从而可防止第一滑轨1与滑块2脱离。
38.为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升降行程,请参照图2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靠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5,所述第二滑轨5与所述滑块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5与所述第一滑轨1平行,所述第二滑轨5与所述第二摩擦部312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5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第一滑轨1与座椅头靠4固定连接,第二滑轨5和第一滑轨1均与滑块2滑动连接,从而通过双滑轨设计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升降行程。
39.为了具体实现第二滑轨5与滑块2的滑动连接,请参照图2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还包括第二侧板24,所述第二侧板24的一端与所述顶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4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4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41,所述第二滑轨5与所述第二滑槽241滑动连接。
40.为了防止第二滑轨5与滑块2脱离,请参照图2和图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轨5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限位部51,所述第二滑轨5的另一端形成有第四限位部52。
41.为了具体实现第二滑轨5与座椅靠背的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靠升降装置还包括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与所述第二滑轨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6还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
4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5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头靠升降装置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43.在交付使用前,需要工作人员用螺丝刀拧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施压于压块32,从而使压块32向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之间的容纳腔内移动,由于容纳腔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此,在压块32压入的过程中,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被压块32撑开的程度越来越大,从而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挤压力以及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的挤压力增大,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的静摩擦力均略大于座椅头靠4的重力,从而既能防止座椅头靠4下落,也便于调节座椅头靠4的高度。
44.在乘客使用时,当需要调节座椅头靠4的高度时,直接上下移动座椅头靠4到达合适高度即可。
45.当由于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或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发生磨损而导致相互间的静摩擦力较小、座椅靠背落下时,只需要用工作人员用螺丝刀拧动调节螺栓,使压块32向容纳腔的深处移动,从而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二摩擦部312被压块32撑开的程度增大,从而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以及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的挤压力,以提高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以及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的静摩擦力,这样就可以使第一摩擦部311与第一滑轨1之间以及第二摩擦部312与第二滑轨5之间的静摩擦力重新达到合适值。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