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


背景技术:

2.目前,通过飞机在空中俯瞰是勘察部门常常采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机体上设置有观察舱,勘察时需要将科学实验设备放置在观察舱内以便对地面的景物进行勘察,在勘察过程中,科学实验设备需要不断调整观察角度以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工作人员对地面进行勘察时不易调整科学实验设备的观察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调整科学实验设备的观察角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设置在机体上,所述支撑架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驱动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座滑动的提升组件,所述驱动座上转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驱动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转动设置在安装通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科学实验设备的安装组件,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支撑干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座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地面进行勘察时,通过安装组件将科学实验设备安装至安装座上,提升组件能够驱使驱动座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便于将科学实验设备放入观察舱内;当科学实验设备放入观察舱内后,通过转动组件和调节组件即能够调整科学实验设备在观察舱内的位置,从而便于科学实验设备采用不同视角对地面进行观察。
8.可选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杠,所述驱动丝杠穿设在支撑架内,所述驱动座上开设有螺纹孔并套设在驱动丝杠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同轴线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丝杠发生转动,驱动丝杠转动的过程中即能够带动驱动座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座带动科学实验设备同步移动,从而将科学实验设备放入观察舱。
10.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蜗轮以及蜗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驱动座上,所述蜗杆同轴线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驱动座的外部,所述蜗轮同轴线设置在支撑杆位于驱动座外的一端并与蜗杆相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同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过程中将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带动支撑座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座、调节组件以及安装组件同步转动。
12.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同轴线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同轴线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同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带动安装座转动,安装座转动的过程同步带动安装组件和科学实验设备转动。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与从动齿轮具有相同圆心,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指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调节安装座的转动角度时,通过从动齿轮上的指针与支撑板上的刻度盘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精确调整安装座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调节科学实验设备在工作时的观察角度。
16.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板,科学实验设备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板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科学实验设备安装到安装板上,工作人员即能够将科学实验设备通过本技术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放入观察舱内进行观察。
18.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科学实验设备通过固定件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科学实验设备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安装板上,从而使工作人员调整科学实验设备观察角度时,科学实验设备的稳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学实验设备从安装板上滑落至观察舱内,而损伤观察舱的现象发生。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撑架的底座与机体通过螺栓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架与机体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提高了科学实验自适应安装架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科学实验设备在进行勘察时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提升组件,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科学实验设备放入观察舱或者从观察舱内取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科学实验设备在放入或者取出过程中与观察舱发生碰撞;
24.2.本技术通过在驱动座上设置转动组件,从而便于调整科学实验设备转动的角度,进而提高科学实验设备的勘察效果;
25.3.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调节组件,从而便于调节科学实验设备的观察方位,进而进一步提高科学实验设备的勘察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11、底座;12、螺栓;2、驱动座;21、支撑杆;22、支板;3、提升组件;31、第一驱动电机;32、驱动丝杠;4、支撑板;41、安装通孔;42、刻度盘;5、安装座;6、安装组件;61、连杆;62、安装板;621、科学实验设备;63、固定件;7、转动组件;71、第二驱动电机;72、蜗轮;73、蜗杆;8、调节组件;81、第三驱动电机、82、主动齿轮;83、从动齿轮;831、指针;9、机体;91、观察舱。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科学实验设备的自适应安装架,参照图1、图2,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1,支撑架1的底座11通过螺栓12连接可拆卸安装在机体9上;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与机体9的底板的板面相垂直,支撑架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驱动座2,支撑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座2沿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提升组件3;驱动座2上转动安装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远离驱动座2的一端焊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开设有圆形的安装通孔41,支撑板4上设有安装座5,安装座5转动安装在安装通孔41内,安装座5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放置科学实验设备621的安装组件6,驱动座2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21转动的转动组件7,支撑板4上设有用于调节安装座5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8。
32.参照图1、图2,提升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和驱动丝杠32,驱动丝杠32沿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支撑架1上开设的安装槽内,驱动座2上开设有螺纹孔并套设在驱动丝杠32上,驱动丝杠32的顶端延伸至支撑架1外,第一驱动电机31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且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32同轴线焊接相连。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将带动驱动丝杠32同步转动,驱动丝杠32转动的过程中即能够带动驱动座2沿驱动丝杠32的长度方向移动。
33.参照图1、图2,转动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蜗轮72以及蜗杆73,驱动座2远离支撑座的一侧焊接有支板22,第二驱动电机71焊接安装在支板22上,蜗杆73同轴线焊接在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支撑杆2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延伸至驱动座2的外部,蜗轮72同轴线焊接在支撑杆21位于驱动座2外的一端并与蜗杆73相啮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蜗杆73转动,蜗杆73转动时带动蜗轮72同步转动,蜗轮72转动的过程即能够带动科学实验设备621转动,从而达到调整科学实验设备621对地面观察视角的效果。
34.参照图1、图3,调节组件8包括第三驱动电机81、主动齿轮82以及从动齿轮83,驱动电机焊接在支撑板4上,主动齿轮82同轴线焊接在第三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83同轴线焊接在安装座5的顶部,主动齿轮82与从动齿轮83相啮合。启动第三驱动电机81,第三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82转动,主动齿轮82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带动从动齿轮83转动,从动齿轮83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带动安装座5转动,从而调整科学实验设备621的观测角度。
35.参照图3,支撑板4远离安装组件6的一面上刻设有刻度盘42,刻度盘42与从动齿轮83具有相同的圆心,刻度盘42上标识有角度,从动齿轮83上焊接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指针831。在调节组件8对放入观察舱91内的科学实验设备621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将指针831
和标识盘配合使用即能够读出科学实验设备621转动的角度,从而对转动角度进行精确地调节。
36.参照图1、图3,安装组件6包括连杆61,连杆61的一端与安装座5焊接、另一端焊接有安装板62,科学实验设备621通过固定件63与安装板6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3采用固定螺栓12,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63也可采用螺钉等连接方式。在对地面进行勘察时,需要将不同的科学实验设备621放入观察舱91内,通过将科学实验设备621与安装板62通过固定螺栓12可拆卸连接,不仅能够确保科学实验设备621在工作过程中与安装板6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便于科学实验设备621的装卸,从而提高勘测效率。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科学实验设备621的自适应安装架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使用科学实验设备621对地面进行勘察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驱动丝杠32发生转动,驱动丝杠32转动过程中即能够将科学实验设备621放入观察舱91内;通过在驱动座2上设置转动组件7,启动第二驱动电机71即能够调整科学实验设备621的观测角度,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调节组件8,启动第三驱动电机81即能够进一步调整科学实验设备621的观测的角度;将转动组件7和调节组件8结合使用,即可使用科学实验设备621观察到多个视角的观察数据,从而提高勘察效果。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