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运输无人机的舱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
背景技术:2.目前,无人机飞行器迅速发展。由于无人机存在机臂等多种其他零部件,对于无人机的存放、转运、投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存放无人机的舱体,大部分舱体内部设置有存放平台或升降台,在将无人机移除舱体时,操作步骤繁琐,移除舱体所用时间长;且对于存放、转运、投放无人机用的舱体内部结构要求复杂,不便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所述舱体结构简单,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所述导轨及所述伞绳管路,便于无人机推动器与所述主体舱体的连接;同时推动无人机,使无人机与所述主舱体快速分离。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包括:
6.主体舱体;
7.在所述主体舱体内壁上设置至少两条导轨;
8.所述至少两条导轨之间沿所述主体舱体内壁设置有伞绳管路。
9.可选的,所述导轨包括:
10.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
11.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之间关于所述主体舱体轴线对称,并与所述主体舱体内壁固定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均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无人机推动器的滑轮滑动连接。
13.可选的,所述伞绳管路包括:
14.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之间的第一伞绳管路;
15.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之间的第二伞绳管路。
16.可选的,所述第一伞绳管路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舱体内壁上。
17.可选的,所述第一伞绳管路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均为中空的立体条状管路。
18.可选的,所述主体舱体的外部中段设置有加厚区。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三导轨的两侧均具有两条穿线管。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在所述主体舱体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两条导轨,并在所述至少两条导轨之间沿所述主体舱体内壁上设置有伞绳管路,该舱体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所述
导轨及所述伞绳管路,便于无人机推动器与所述主体舱体的连接;同时推动无人机,使无人机与所述主体舱体快速分离,且舱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的左视图或右视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的立体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的主视图。
25.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第三导轨;4、第一伞绳管路;5、第二伞绳管路;6、舱体加厚区;7、穿线管;10、主体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包括:主体舱体10;在所述主体舱体10内壁上设置至少两条导轨;在所述至少两条导轨之间沿所述主体舱体10内壁上设置伞绳管路。
28.该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及所述伞绳管路均设置固定在所述主体舱体10的内壁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轨可与推动无人机的推动器相连;所述伞绳管路可用于固定推动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整体结构简单,应用及加工方便。
29.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导轨进行说明,所述导轨包括:
30.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和第三导轨3;
31.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所述第三导轨3之间关于所述主体舱体10轴线对称,并与所述主体舱体10内壁固定连接。
32.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的长度均适配所述主体舱体10的长度,且所述导轨的形状及大小完全一致,用“第一”、“第二”、“第三”描述只是为了便于区分所述导轨,并不对所述导轨的大小及位置做限定。如图2的立体图所示,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分布于所述主体舱体10的中上部内壁上,所述第三导轨3分布于所述主体舱体10的下部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导轨1与所述第二导轨2关于所述主体舱体10轴线对称,所述第一导轨1与所述第三导轨3关于所述主体舱体10轴线对称,所述第二导轨2与所述第三导轨3关于所述主体舱体10轴线对称。
33.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所述第三导轨3在所述主体舱体10的内部空间结构上呈三棱柱状,此种结构保证了所述导轨在与无人机推动器滑动连接时的稳定性。
34.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和所述第三导轨3的两侧均具有两条穿线管7,便于舱体内部布线、走线,防止无人机在存储、转运、投放的过程中机臂及其他部件与电线缠绕。
35.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所述第三导轨3
上均设计有滑槽结构。
36.在该实例中,所述滑槽结构适配无人机推动器的滑轮,与无人机推动器进行滑动连接,保证了无人机推动器能够将无人机快速且无障碍的推出所述主体舱体10。
37.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伞绳管路包括:
38.第一伞绳管路4、第二伞绳管路5;
3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伞绳管路4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三导轨3之间;所述第二伞绳管路5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2、所述第三导轨3之间的;且所述第一伞绳管路4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5对称设置固定于所述主体舱体10内壁上。
4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伞绳管路的长度适配所述主体舱体10的长度;同样的,所述伞绳管路的形状及大小完全一致,用“第一”、“第二”描述只是为了便于区分所述伞绳管路,并不对所述伞绳管路的大小及位置做限定。所述伞绳管路设置于所述导轨之间,且所述第一伞绳管路4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5位置对称,同时所述第一伞绳管路4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5也关于所述主体舱体10轴线对称。
41.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伞绳管路4与所述第二伞绳管路5均为中空的立体条状管路。在实际应用中,伞绳穿过所述伞绳管道,中空的立体条状伞绳管路,对伞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在无人机存放或转运出所述主体舱体10时,避免了无人机的机臂及其他零部件与伞绳缠绕,相应的对无人机也起到保护作用。
42.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主体舱体10的外部中段设置有加厚区6。该实施例中,所述加厚区6包裹在所述主体舱体10的外部,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加厚区对所述主体舱体10起到保护作用,
43.综合上述所述的用于投放无人机的舱体,在实际应用中:
44.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所述第三导轨3在所述主体舱体10内部在空间位置上构成的三棱柱状结构,在无人机推动器推动无人机时,保证推动的稳定性及推动路线固定不变,且所述导轨上设计的滑槽结构,相应的适配无人机推动器上的滑轮结构,并与之滑动连接,可以保证无人机能被快速的推出所述主体舱体10;中空条状的伞绳管路设计,避免了在无人机存储或推出舱体时,无人机上的部件与伞绳缠绕;同时对伞绳也起到保护作用;所述主体舱体10的外部中段设置的加厚区6,当所述主体舱体10的外部挂机与所述主体舱体10脱离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及反向作用力,所述的加厚区6对所述主体舱体10起到保护作用。
4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