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


背景技术:

2.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无人驾驶小型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1.植保无人机在进行喷洒工作时,由于喷杆体积较大、长度较长,拆卸和安装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占地面积大,当发生意外时,很容易碰撞到障碍物致使喷杆受到损伤,特别是对树林进行农药喷洒农药时,树枝生长参差不齐,会有碰撞的危险,传统植保无人机喷杆不具备自我保护和折叠功能,整体有待改进;
5.2.当植保无人机在进行农林喷洒工作,发生碰撞的意外时,无人机受损无法移动,而喷杆会一直对同一区域进行农药喷洒,既会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又会使同一区域农林因喷洒过量农药而对农林产生危害,会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且传统植保无人机喷杆在不工作时,喷头处缺少防尘盖物,在长时间静置时,容易吸附过多灰尘而造成喷头处堵塞,影响喷杆的喷洒工作,缩短喷杆的使用寿命。
6.为此,提出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包括内杆体,所述内杆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盖,所述套筒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块,所述弹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弹块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内杆体的右端外表面胶接有阀壳,所述阀壳的内部套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左侧外表面与内杆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流孔,所述阀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杆体,所述阀壳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右侧内表面开设有球面槽,所述外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
t型槽,所述t型槽的内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弹珠,所述外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座,所述圆座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圆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弧形杆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植保无人机喷杆进行任意角度旋转折叠,很大的减少了喷杆的占地面积,便于携带与拆卸安装,当无人机在工作时,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张开状态,若发生意外,外杆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此时,外杆体在弹簧二拉力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折叠状态,既减小了碰撞力度,又避免了喷杆被折断,且在恢复折叠状态的同时,外杆体会带动阀芯转动,使外杆体与内杆体之间不流通,喷杆立即停止喷洒工作,既避免了农药的浪费,又防止了农林受到损害,当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时,防尘盖会自动对喷头进行封闭盖紧,防止喷头吸附过多灰尘而造成喷头处堵塞。
10.优选的,所述内杆体与外杆体的长度相等,且其两者呈平行状态分布并通过阀壳与阀芯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内杆体与外杆体的折叠与张开,既能在无人机不工作时,减小喷杆的占地面积,方便了喷杆的携带与拆卸安装,又能在无人机工作时扩大喷杆的喷洒面积,节省了工作时间。
12.优选的,所述阀壳与阀芯呈t型结构设计,且其两者相互吻合并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阀芯能稳定地在阀壳内旋转,不会相互脱离,当无人机工作时,通流孔与内杆体位置相互对应,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连通状态,农药正常流通,当发生碰撞时,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水阀关闭,减少了农药的浪费。
14.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与紧固件的内表面均为弧面设计并相互吻合,所述弹珠与球面槽位置相互对应且贴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张开状态时,紧固件与卡块通过弹珠与球面槽相互卡合在一起,防止外杆体在无人机在正常工作时会发生位置偏移,保证了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连通状态。
16.优选的,所述通流孔的直径大小与内杆体的内径大小相等,且其两者位置相互对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流孔与内杆体位置相互对应时,喷杆处于流通状态,通流孔被旋转至远离内杆体位置时,喷杆处于关闭状态。
18.优选的,所述弧形杆的圆弧内径大小与内杆体的外径大小相等,且其两者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保证了内杆体与外杆体处完全处于折叠状态,又提高了两者折叠后的稳定性。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内杆体、外杆体与阀壳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无人机需要工作时,转动外杆体,使卡块与紧固件在弹珠、弹簧垫片与球面槽的作用下呈卡合状态,此时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完全张开状态,阀芯与外杆体固定连接,外杆体带动阀芯旋转,此时
开设在阀芯外表面的通流孔与内杆体的位置相互对应,内杆体与外杆体处于连通状态,无人机可正常进行喷洒工作,当无人机工作失常,发生意外碰撞时,外杆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卡块与紧固件位置发生偏移,在弹簧二的拉力作用下,外杆体转变为折叠状态,既减小了碰撞力度,又避免了喷杆被折断,且在恢复折叠状态的同时,外杆体会带动阀芯转动,使外杆体与内杆体之间不流通,喷杆立即停止喷洒工作,既避免了农药的浪费,又防止了农林受到损害;
22.2.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弹块、防尘盖与弧形杆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在折叠过程中,当弧形杆与内杆体相互接触时,在圆座与轴承的作用下,弧形杆弧形部位与内杆体相互贴合,既保证了内杆体与外杆体处完全处于折叠状态,又提高了两者折叠后的稳定性,且避免了内杆体与弧形杆的碰撞,当喷杆的喷头接触到弹块时,将弹块挤入活动槽内,弹块绕连接杆做逆时针转动,由于弹块与套筒固定连接,防尘盖与套筒固定连接,所以防尘盖跟随弹块绕连接杆做逆时针运动,达到盖紧喷头的作用,防止喷头吸附过多灰尘而造成喷头处堵塞,当喷头脱离弹块时,在弹簧一的作用下,防尘盖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限位块则起到限定住防尘盖位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与阀壳的结合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与弹块的结合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与卡块的结合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座与弧形杆的结合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内杆体;2、固定块;3、活动槽;4、连接杆;5、套筒;6、防尘盖;7、弹块;8、弹簧一;9、限位块;10、阀壳;11、阀芯;12、通流孔;13、外杆体;14、紧固件;15、卡块;16、圆座;17、轴承;18、弧形杆;19、固定杆;20、弹簧二;21、球面槽;22、t型槽;23、弹簧垫片;24、弹珠。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3.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新型喷杆,包括内杆体1,所述内杆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部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
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盖6,所述套筒5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块7,所述弹块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8,所述弹簧一8远离弹块7的一端与固定块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内杆体1的右端外表面胶接有阀壳10,所述阀壳10的内部套接有阀芯11,所述阀芯11的左侧外表面与内杆体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流孔12,所述阀芯1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杆体13,所述阀壳10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紧固件14,所述紧固件14的右侧内表面开设有球面槽21,所述外杆体1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t型槽22,所述t型槽22的内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弹簧垫片23,所述弹簧垫片23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弹珠24,所述外杆体1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座16,所述圆座16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8,所述轴承17的外圈与圆座16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7的内圈与弧形杆18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体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二20,所述弹簧二20远离固定杆19的一端与弧形杆18固定连接。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植保无人机喷杆进行任意角度旋转折叠,很大的减少了喷杆的占地面积,便于携带与拆卸安装,当无人机在工作时,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张开状态,若发生意外,外杆体13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此时,外杆体13在弹簧二20拉力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折叠状态,既减小了碰撞力度,又避免了喷杆被折断,且在恢复折叠状态的同时,外杆体13会带动阀芯11转动,使外杆体13与内杆体1之间不流通,喷杆立即停止喷洒工作,既避免了农药的浪费,又防止了农林受到损害,当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折叠状态时,防尘盖6会自动对喷头进行封闭盖紧,防止喷头吸附过多灰尘而造成喷头处堵塞。
35.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内杆体1与外杆体13的长度相等,且其两者呈平行状态分布并通过阀壳10与阀芯11转动连接。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内杆体1与外杆体13的折叠与张开,既能在无人机不工作时,减小喷杆的占地面积,方便了喷杆的携带与拆卸安装,又能在无人机工作时扩大喷杆的喷洒面积,节省了工作时间。
37.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阀壳10与阀芯11呈t型结构设计,且其两者相互吻合并转动连接。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阀芯11能稳定地在阀壳10内旋转,不会相互脱离,当无人机工作时,通流孔12与内杆体1位置相互对应,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连通状态,农药正常流通,当发生碰撞时,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折叠状态,水阀关闭,减少了农药的浪费。
39.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卡块15的外表面与紧固件14的内表面均为弧面设计并相互吻合,所述弹珠24与球面槽21位置相互对应且贴合。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张开状态时,紧固件14与卡块15通过弹珠24与球面槽21相互卡合在一起,防止外杆体13在无人机在正常工作时会发生位置偏移,保证了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连通状态。
41.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通流孔12的直径大小与内杆体1的内径大小相等,且其两者位置相互对应。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流孔12与内杆体1位置相互对应时,喷杆处于流通状
态,通流孔12被旋转至远离内杆体1位置时,喷杆处于关闭状态。
43.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弧形杆18的圆弧内径大小与内杆体1的外径大小相等,且其两者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保证了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完全处于折叠状态,又提高了两者折叠后的稳定性。
45.工作原理:当无人机需要工作时,转动外杆体13,使卡块15与紧固件14在弹珠24、弹簧垫片23与球面槽21的作用下呈卡合状态,此时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完全张开状态,阀芯11与外杆体13固定连接,外杆体13带动阀芯11旋转,此时开设在阀芯11外表面的通流孔12与内杆体1的位置相互对应,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于连通状态,无人机可正常进行喷洒工作,当无人机工作失常,发生意外碰撞时,外杆体13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卡块15与紧固件14位置发生偏移,在弹簧二20的拉力作用下,外杆体13转变为折叠状态,既减小了碰撞力度,又避免了喷杆被折断,且在恢复折叠状态的同时,外杆体13会带动阀芯11转动,使外杆体13与内杆体1之间不流通,喷杆立即停止喷洒工作,既避免了农药的浪费,又防止了农林受到损害,在折叠过程中,当弧形杆18与内杆体1相互接触时,在圆座16与轴承17的作用下,弧形杆18弧形部位与内杆体1相互贴合,既保证了内杆体1与外杆体13处完全处于折叠状态,又提高了两者折叠后的稳定性,且避免了内杆体1与弧形杆18的碰撞,当喷杆的喷头接触到弹块7时,将弹块7挤入活动槽3内,弹块7绕连接杆4做逆时针转动,由于弹块7与套筒5固定连接,防尘盖6与套筒5固定连接,所以防尘盖6跟随弹块7绕连接杆4做逆时针运动,达到盖紧喷头的作用,防止喷头吸附过多灰尘而造成喷头处堵塞,当喷头脱离弹块7时,在弹簧一8的作用下,防尘盖6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限位块9则起到限定住防尘盖6位置的作用。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