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无人机发展应用越来越多,且一般要求多次使用,因此无人机的安全回收是无人机关键设计点之一。在无人机回收系统的着陆缓冲方式中,减震气囊因其重量轻、充气前可折叠安装,占用体积小、易实现抗减速过载、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被多数无人机使用,也成为小型无人机主要回收方式之一。
3.气囊充气方案有压力气瓶、火工品或充气泵等,充气指令由无人机机上的飞控计算机发出。气囊盖释放方式有的是利用气囊充气时产生冲击力冲开气囊盖,直至气体充满囊体;有的是采用火工品工作时产生的爆炸力冲开气囊盖,将气囊囊体释放出舱体,直至气体充满囊体。无人机回收触地时,充满气体的囊体受压发生爆破,受压爆破过程中吸收无人机着陆产生的冲击能量,达成无人机缓冲触地,进而能够较好的保护无人机机体不受损。上述气囊盖释放方式主要依赖囊体充气产生的冲击力,若冲击力过小会导致气囊盖无法打开,致使无人机无缓冲触地,极易发生机体损伤的现象,这不仅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无人机再次执行任务,给用户带来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气囊盖因气囊充气产生作用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打开或释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包括气囊舱,所述气囊舱固定于无人机机体上,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气囊舱的上端开口对应,所述气囊舱内部盛放有气囊,所述气囊舱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模块,所述气囊充气模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气囊舱,所述气囊充气模块的充气端穿过气囊舱的底部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舱外部一侧安装有释放舵机,所述释放舵机的输出端连接舵机摇臂,所述释放舵机可带动舵机摇臂转动,所述气囊舱的侧壁开有锁定横孔,所述锁定横孔位置与舵机摇臂对应,所述舵机摇臂的端部可沿锁定横孔进入到气囊舱内侧,所述气囊舱上盖有气囊盖,所述气囊盖与舵机摇臂可分离连接。
5.优选地,所述气囊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安装孔结构对应,所述盖板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锁定钩,所述锁定钩的位置与锁定横孔对应,所述舵机摇臂可穿过锁定横孔卡接锁定钩。
6.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两端设有锯齿结构,
7.优选地,所述释放舵机通过三角安装架固定于气囊舱一侧。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整体安装便捷、可靠;使用维护成本低,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舵机摇臂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舵机摇臂释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安装示意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盖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气囊舱,2-无人机机体,3-安装孔,4-气囊,5-气囊充气模块,6-释放舵机,7-舵机摇臂,8-锁定横孔,9-气囊盖,10-盖板,11-锁定钩,12-锯齿结构,13-三角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16.实施例1
17.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包括气囊舱1,所述气囊舱1固定于无人机机体2上,所述无人机机体2上开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与气囊舱1的上端开口对应,所述气囊舱1内部盛放有气囊4,所述气囊舱1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模块5,所述气囊充气模块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气囊舱1,所述气囊充气模块5的充气端穿过气囊舱1的底部与气囊4连接,所述气囊舱1外部一侧安装有释放舵机6,所述释放舵机6的输出端连接舵机摇臂7,所述释放舵机6可带动舵机摇臂7转动,所述气囊舱1的侧壁开有锁定横孔8,所述锁定横孔8位置与舵机摇臂7对应,所述舵机摇臂7的端部可沿锁定横孔8进入到气囊舱1内侧,所述气囊舱1上盖有气囊盖9,所述气囊盖9与舵机摇臂7可分离连接。
18.实施例2
19.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包括气囊舱1,所述气囊舱1固定于无人机机体2上,所述无人机机体2上开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与气囊舱1的上端开口对应,所述气囊舱1内部盛放有气囊4,所述气囊舱1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模块5,所述气囊充气模块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气囊舱1,所述气囊充气模块5的充气端穿过气囊舱1的底部与气囊4连接,所述气囊舱1外部一侧安装有释放舵机6,所述释放舵机6的输出端连接舵机摇臂7,所述释放舵机6可带动舵机摇臂7转动,所述气囊舱1的侧壁开有锁定横孔8,所述锁定横孔8位置与舵机摇臂7对应,所述舵机摇臂7的端部可沿锁定横孔8进入到气囊舱1内侧,所述气囊舱1上盖有气囊盖9,所述气囊盖9与舵机摇臂7可分离连接。
20.优选地,所述气囊盖9包括盖板10,所述盖板10与安装孔3结构对应,所述盖板10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锁定钩11,所述锁定钩11的位置与锁定横孔8对应,所述舵机摇臂7可穿过锁定横孔8卡接锁定钩11。
21.优选地,所述盖板10的两端设有锯齿结构12,所述锯齿结构12便于气囊盖9的对齐安装,且限制了气囊盖9的左右晃动。
22.优选地,所述释放舵机6通过三角安装架13固定于气囊舱1一侧。
23.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为:将气囊充气模块5和释放舵机6与无人机的控制器进行连接,当无人机正常工作时,气囊4折叠存放在气囊舱1的内部,气囊盖9盖于安装孔3上方,此时舵机摇臂7的端部穿过锁定横孔8与锁定钩11实现卡接锁定,避免了气囊盖9的脱落;当无人机达到指定回收地点时,无人机机上控制器先发出回收伞开伞指令;当回收伞完全打开后,控制器再发出打开气囊盖9和气囊4充气指令,驱动释放舵机6带动舵机摇臂7转动,使舵机摇臂7沿锁定横孔8旋转出气囊舱1,舵机摇臂7与锁定钩11脱离,同时气囊充气模块5对气囊4进行充气,从而借助气囊4将气囊盖9与机体分离。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包括气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舱固定于无人机机体上,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气囊舱的上端开口对应,所述气囊舱内部盛放有气囊,所述气囊舱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模块,所述气囊充气模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气囊舱,所述气囊充气模块的充气端穿过气囊舱的底部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舱外部一侧安装有释放舵机,所述释放舵机的输出端连接舵机摇臂,所述释放舵机可带动舵机摇臂转动,所述气囊舱的侧壁开有锁定横孔,所述锁定横孔位置与舵机摇臂对应,所述舵机摇臂的端部可沿锁定横孔进入到气囊舱内侧,所述气囊舱上盖有气囊盖,所述气囊盖与舵机摇臂可分离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安装孔结构对应,所述盖板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锁定钩,所述锁定钩的位置与锁定横孔对应,所述舵机摇臂可穿过锁定横孔卡接锁定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两端设有锯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舵机通过三角安装架固定于气囊舱一侧。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舵机驱动的无人机气囊盖释放装置,包括气囊舱,所述气囊舱固定于无人机机体上,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气囊舱的上端开口对应,所述气囊舱内部盛放有气囊,所述气囊舱下方设有气囊充气模块,所述气囊充气模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气囊舱,所述气囊充气模块的充气端穿过气囊舱的底部与气囊连接,所述气囊舱外部一侧安装有释放舵机,所述释放舵机连接舵机摇臂,所述释放舵机可带动舵机摇臂转动,所述气囊舱的侧壁开有锁定横孔,所述舵机摇臂的端部可沿锁定横孔进入到气囊舱内侧,所述气囊舱上盖有气囊盖,所述气囊盖与舵机摇臂可分离连接。本装置整体安装便捷、可靠;使用维护成本低,可重复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雷 林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甘石星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