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精准降落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而在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无人机精准降落装置,传统的无人机精准降落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由于固定不稳定,导致无人机落在装置上,增加重量,导致装置晃动,进而造成无人机滑落,导致无人机损毁,而且无人机使用过后热量过高,容易造成无人机老化,降低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固定组件实现装置固定,并且装置内设有散热组件,加快无人机散热,延长无人机使用寿命的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包括移动轮、固定组件、底板、散热组件、固定板、伸缩弹簧、支撑板、外壳和通气孔,所述外壳为上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移动轮对称设于外壳下,所述底板设于外壳内壁下端,所述固定组件对称设于底板下,所述散热组件设于外壳内且设于底板顶部,所述固定板设于外壳内壁上端,所述伸缩弹簧对称设于固定板顶部,所述支撑板设于伸缩弹簧顶部,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贯穿固定板和支撑板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升降气缸、连接杆、固定杆、固定板、压缩弹簧和弹簧腔,所述升降气缸对称设于底板下,所述连接杆设于升降气缸下,所述弹簧腔内嵌设于连接杆内,所述压缩弹簧设于弹簧腔内,所述固定杆一端设于压缩弹簧下,所述固定杆另一端设于连接杆下,所述固定板设于连接杆下,升降气缸控制连接杆下降,如果地面地质较软,则固定杆插入地面内,实现固定,如果地面地质较硬,固定杆无法插入,则压缩弹簧被压缩,固定杆缩入弹簧腔内,垫层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中间板、过滤层、散热电机、连接管和散热扇叶,所述中间板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中部,所述散热电机设于底板顶部中心处,所述散热扇叶可转动设于外壳内其诶设于中间板顶部,所述散热扇叶固定套接于散热电机上,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中间板顶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外壳外侧,所述过滤层设于连接管远离中间板的一侧开口处,散热电机带动散热扇叶转动,散热扇叶转动,将空气吹向固定板方向,空气穿过通气孔从支撑板排出,吹向无人机,进而降低无人机温度。
6.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板下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由橡胶材质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侧面上端设有激光雷达。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利用升降气缸控制连接杆下降,如果地面地质较软,则固定杆插入地面内,然后垫层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如果地面地质较硬,固定杆无法插入,则压缩弹簧被压缩,固定杆缩入弹簧腔内,垫层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针对不同地质设置不同处理方式,极大的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0.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1.其中,1、移动轮,2、固定组件,3、底板,4、散热组件,5、固定板,6、伸缩弹簧,7、支撑板,8、外壳,9、通气孔,10、升降气缸,11、连接杆,12、固定杆,13、衔接板,14、压缩弹簧,15、弹簧腔,16、中间板,17、过滤层,18、散热电机,19、连接管,20、散热扇叶,21、垫层,22、激光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4.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引导无人机精准降落的装置,包括移动轮1、固定组件2、底板3、散热组件4、固定板5、伸缩弹簧6、支撑板7、外壳8和通气孔9,所述外壳8为上下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移动轮1对称设于外壳8下,所述底板3设于外壳8内壁下端,所述固定组件2对称设于底板3下,所述散热组件4设于外壳8内且设于底板3顶部,所述固定板5设于外壳8内壁上端,所述伸缩弹簧6对称设于固定板5顶部,所述支撑板7设于伸缩弹簧6顶部,所述通气孔9均匀分布贯穿固定板5和支撑板7设置;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升降气缸10、连接杆11、固定杆12、固定板5、压缩弹簧14和弹簧腔15,所述升降气缸10对称设于底板3下,所述连接杆11设于升降气缸10下,所述弹簧腔15内嵌设于连接杆11内,所述压缩弹簧14设于弹簧腔15内,所述固定杆12一端设于压缩弹簧14下,所述固定杆12另一端设于连接杆11下,所述固定板5设于连接杆11下。
15.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中间板16、过滤层17、散热电机18、连接管19和散热扇叶20,所述中间板16设于外壳8内壁侧面中部,所述散热电机18设于底板3顶部中心处,所述散热扇叶20可转动设于外壳8内其诶设于中间板16顶部,所述散热扇叶20固定套接于散热电机18上,所述连接杆11一端连接于中间板16顶部,所述连接杆11另一端连接于外壳8外侧,所述
过滤层17设于连接管19远离中间板16的一侧开口处。
16.所述衔接板13下设有垫层21,所述垫层21由橡胶材质制成。
17.所述外壳8外侧面上端设有激光雷达22。
18.具体使用时,首先启动升降气缸10,升降气缸10控制连接杆11下降,如果地面地质较软,则固定杆12插入地面内,然后垫层21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如果地面地质较硬,固定杆12无法插入,则压缩弹簧14被压缩,固定杆12缩入弹簧腔15内,垫层21与地面接触,实现固定,之后通过激光雷达22与无人机实现引导降落,当无人机降落后,启动散热电机18,散热电机18带动散热扇叶20转动,散热扇叶20转动,将空气吹向固定板5方向,空气穿过通气孔9从支撑板7排出,吹向无人机,进而降低无人机温度,同时外界空气通过过滤层17进入连接管19内,之后进入外壳8内,完成空气补充。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