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利用陀螺的力学性质所制成的各种功能的陀螺装置称为陀螺仪(gyroscope),它在科学、技术、军事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回转罗盘、定向指示仪、炮弹的翻转、陀螺的章动等。
3.陀螺仪的种类很多,按用途来分,它可以分为传感陀螺仪和指示陀螺仪。传感陀螺仪用于飞行体运动的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水平、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传感器。指示陀螺仪主要用于飞行状态的指示,作为驾驶和领航仪表使用。
4.陀螺仪的原理是: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轴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响时,是不会改变的。人们根据这个道理,用它来保持方向,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叫做陀螺仪。陀螺仪在工作时要给它一个力,使它快速旋转起来,一般能达到每分钟几十万转,可以工作很长时间。然后用多种方法读取轴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动将数据信号传给控制系统。
5.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姿态控制系统是指对卫星的姿态控制的一种系统,其基本任务是保证卫星自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作性。目前,反作用飞轮是控制卫星姿态的重要部件,显然要保持卫星姿态还需要使用陀螺仪。而且,当设置多组反作用飞轮时,就需要多个陀螺仪来保持方向,这样就给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带来巨大问题。众所周知,卫星上的体积和重量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因素,如何使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合理利用空间,又不影响其他部件工作,是研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其能够使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合理利用空间,而不影响其他部件工作。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8),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包括:箱体(5)、多组反作用飞轮(6)、控制组件(7),箱体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底板,多组反作用飞轮(6)安装在箱体内,控制组件(7)安装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上,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且包括: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上盖(2)、底盖(3);
8.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上盖罩在这些陀螺仪上并固定到底板的背面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
9.本实用新型将全部陀螺仪集中在一个安装装置内,然后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不占用箱体内的空间,因此能够不影响其他部件工作;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第三陀螺仪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从而使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合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1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的正面的整体结构图。
1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的背面的整体结构图。
12.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3.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

4所示,这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8,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包括:箱体5、多组反作用飞轮6、控制组件7,箱体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底板,多组反作用飞轮6安装在箱体内,控制组件7安装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上,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且包括: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上盖2、底盖3;
15.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上盖罩在这些陀螺仪上并固定到底板的背面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
16.本实用新型将全部陀螺仪集中在一个安装装置内,然后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不占用箱体内的空间,因此能够不影响其他部件工作;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第三陀螺仪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从而使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合理利用空间。
17.优选地,如图3、4所示,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器4,其与外部交互信号,上盖的侧壁开口,电连接器露出该开口。通过电连接器,可以从外部向陀螺仪发送各种控制信号来检测和驱动其动作等。
18.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的横截面为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在底部设有四个三角形凸缘21,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的底板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小体积和重量,因为这个装置实质上就是容纳陀螺仪的,所以很显然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比正常正方形在体积上、用料上、重量上都要少一些。
19.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底盖为与上盖对应的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被罩在上盖内。为了适应上盖的横截面为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将底盖也设计为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
20.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底盖上开有若干小孔31。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减轻装置的重量。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8),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包括:箱体(5)、多组反作用飞轮(6)、控制组件(7),箱体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底板,多组反作用飞轮(6)安装在箱体内,控制组件(7)安装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且包括: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上盖(2)、底盖(3);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上盖罩在这些陀螺仪上并固定到底板的背面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器(4),其与外部交互信号,上盖的侧壁开口,电连接器露出该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横截面为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在底部设有四个三角形凸缘(21),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的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为与上盖对应的截去四个角的正方形,被罩在上盖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开有若干小孔(31)。

技术总结
一种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能够使反作用飞轮和陀螺仪的组装配套合理利用空间,而不影响其他部件工作。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包括:箱体(5)、多组反作用飞轮(6)、控制组件(7),箱体包括四个侧壁和一个底板,多组反作用飞轮(6)安装在箱体内,控制组件(7)安装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上,该卫星上的反作用飞轮的陀螺仪安装装置安装在箱体的背面,且包括: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上盖(2)、底盖(3);第一陀螺仪(11)、第二陀螺仪(12)、第三陀螺仪(13)呈圆周布置在底盖上,上盖罩在这些陀螺仪上并固定到底板的背面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与控制组件对应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榜 候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揽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