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消防灭火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消防灭火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防灭火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消防灭火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国内已有不少消防机构使用无人机成功进行过火场侦查监测、抛投救援物资、搭载灭火装置灭火等尝试,通过运用消防无人机能够代替消防员在高处工作,尽可能减少消防员在高处工作的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3.现有技术中,消防灭火无人机需要搭载灭火装置进行灭火,灭火装置自身重量较大,在无人机降落时会因重量增加导致降落时出现的震动较大,对无人机上设置的其他零部件造成晃动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消防灭火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消防灭火无人机,该消防灭火无人机通过连接弹簧和伸缩杆的配合能够在套杆和支撑机构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支撑机构本体直接承受过多的冲击力出现断裂的情况,延长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无人机使用时的稳定性。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消防灭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机构、飞行动力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飞行动力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连接杆和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6.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杆、连接弹簧和活动块,所述支撑杆外部的下端套设有套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套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与套杆相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连接弹簧复位的伸缩杆。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杆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套杆与活动块之间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飞行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翼和安装架,所述无人机本体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旋翼,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旋翼旋转。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罐体、连接管、喷嘴和电磁阀,所述无人机本
体的底端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底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喷嘴,所述摄像头与喷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对固定杆进行保护的防护机构。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水层和耐磨层,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上下两个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呈半圆形,所述防水层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两个相邻所述防水层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防水层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弹簧和伸缩杆的配合能够在套杆和支撑机构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支撑机构本体直接承受过多的冲击力出现断裂的情况,延长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无人机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耐磨层和防水层能够对固定杆进行保护,避免固定杆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使得固定杆在降落与地面出现一定摩擦时,通过耐磨层能够避免摩擦,当耐磨层出现损坏时,能够通过直接更换防护机构,避免更换固定杆,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无人机本体;2、支撑机构;201、支撑杆;202、连接杆;203、套杆;204、连接弹簧;205、活动块;206、伸缩杆;207、滑槽;208、滑块;3、飞行动力机构;301、驱动电机;302、旋翼;303、安装架;4、摄像头;5、温度传感器;6、固定杆;7、灭火装置;701、罐体;702、连接管;703、喷嘴;704、电磁阀;8、防护机构;801、防水层;802、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2.实施例一
23.根据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消防灭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支撑机构2、飞行动力机构3,所述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飞行动力机构3,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灭火装置7,所述灭火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1,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杆201、连接杆202和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01,两个所述支撑杆201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201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1,所述支撑杆201的下方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4,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
24.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杆203、连接弹簧204和活动块205,所述支撑杆201外部的下端套设有套杆203,所述支撑杆201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块205,所述活动块205与套杆20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20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弹簧204,所述连接弹簧204与套杆203相连接;
通过连接弹簧204能够在套杆203和支撑机构2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支撑机构2本体直接承受过多的冲击力出现断裂的情况,延长支撑机构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无人机使用时的稳定性。
25.所述连接弹簧20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连接弹簧204复位的伸缩杆206;通过伸缩杆404能够辅助连接弹簧204复位,避免连接弹簧204受到的冲击力过大出现复位的情况。
26.所述套杆203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207,所述活动块205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207相匹配的滑块208,所述套杆203与活动块205之间通过滑槽207和滑块208滑动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27.所述飞行动力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01、旋翼302和安装架303,所述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303,所述安装架303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301,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设置有旋翼302,所述驱动电机301带动旋翼302旋转。
28.所述灭火装置7包括罐体701、连接管702、喷嘴703和电磁阀704,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罐体701,所述罐体70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702,所述连接管702的一侧安装有喷嘴703,所述摄像头4与喷嘴70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管702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704;通过电磁阀704能够控制灭火剂的喷出和停止,通过更换罐体701能够快速的对火灾灾情进行灭火控制,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
29.实施例二
30.根据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消防灭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支撑机构2、飞行动力机构3,所述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飞行动力机构3,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灭火装置7,所述灭火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1,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杆201、连接杆202和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两个支撑杆201,两个所述支撑杆201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201的上方连接有无人机本体1,所述支撑杆201的下方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4,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
31.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杆203、连接弹簧204和活动块205,所述支撑杆201外部的下端套设有套杆203,所述支撑杆201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块205,所述活动块205与套杆20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20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弹簧204,所述连接弹簧204与套杆203相连接。
32.所述连接弹簧20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辅助连接弹簧204复位的伸缩杆206。
33.所述套杆203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向上的滑槽207,所述活动块205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207相匹配的滑块208,所述套杆203与活动块205之间通过滑槽207和滑块208滑动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34.所述飞行动力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01、旋翼302和安装架303,所述无人机本体1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303,所述安装架303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301,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设置有旋翼302,所述驱动电机301带动旋翼302旋转。
35.所述灭火装置7包括罐体701、连接管702、喷嘴703和电磁阀704,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罐体701,所述罐体701底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702,所述连接管702的一侧安装有喷嘴703,所述摄像头4与喷嘴70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管702的内部设置有电磁
阀704。
36.所述固定杆6的外部套设有对固定杆6进行保护的防护机构8;通过直接更换防护机构8,避免更换固定杆6,减少资源的浪费。
37.所述防护机构8包括防水层801和耐磨层802,所述固定杆6的外部套设有上下两个防水层801,所述防水层801呈半圆形,所述防水层801的直径大于固定杆6的直径,两个相邻所述防水层801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防水层801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802;通过耐磨层802和防水层801能够对固定杆6进行保护,避免固定杆6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使得固定杆6在降落与地面出现一定摩擦时,通过耐磨层802能够避免固定杆6的摩擦。
38.该消防灭火无人机在使用时,首先将灭火装置7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方,然后通过驱动电机301转动带动旋翼302进行转动,使得无人机能够向高空移动,通过罐体701、连接管702和喷嘴703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起火处进行灭火,通过摄像头4和温度传感器5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需要灭火的位置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未灭火彻底的情况,同时通过电磁阀704能够灵活控制连接管702的打开和关闭,使得整体使用更加灵活,罐体701内部的灭火剂使用完后无人机需要降落并更换新的罐体701,降落时通过套杆203和固定杆6能够承受大部分降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套杆203通过连接弹簧204将冲击力进行缓和,避免支撑机构2在受到冲击力后出现磨损,延长支撑机构2的使用寿命,最后由于固定杆6在降落时会与地面频繁接触与摩擦,造成固定杆6的磨损,通过防水层801和耐磨层802对固定杆6的保护,能够使得固定杆6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当防护机构8出现磨损时,可以通过对防护机构8直接进行更换,延长固定杆6的使用寿命。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