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生产工具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玻璃瓶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2.玻璃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也是一种很有历史的包装材料,在很多种包装材料涌入市场的情况下,玻璃容器在饮料包装中仍占有着重要位置。
3.玻璃瓶的生产工艺通常为将配置的原料加入到池瑶或池炉内进行高温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且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然后将液态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比如玻璃瓶等,成型之后的玻璃瓶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清理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4.在对成型之后的玻璃瓶进行热处理时需要对玻璃瓶进行转移,由于玻璃瓶经过热处理之后的温度较高,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夹持工具夹持玻璃瓶,否则容易造成烫伤,现有的夹持工具通常存在夹持不稳,玻璃瓶容易滑落的问题,导致玻璃瓶被损坏的概率较大,生产厂家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瓶夹持装置存在夹持不稳、容易摔坏成型的玻璃瓶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瓶口和瓶身同时固定,即可使工作人员在对玻璃瓶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员被高温的玻璃瓶烫伤的问题,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保护。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连接有瓶口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通过滑动结构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支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两侧均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瓶身固定结构;所述支杆上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驱动块;所述螺纹杆上方连接有手握杆。
7.在使用本技术中玻璃瓶用夹持装置时,工作人员握住手握杆,使玻璃瓶的瓶口位于瓶口限位结构内,然后转动驱动块,即可通过驱动块驱动滑动板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接在连杆上的瓶身固定结构向内侧靠拢,即可将玻璃瓶的瓶身夹持固定,在将玻璃瓶夹持固定好之后,工作人员握住手握杆即可将玻璃瓶稳定的转移到下一个工序,在玻璃瓶转移到下一个工序之后,工作人员再将驱动块往上移动,将玻璃瓶的瓶身松开,再将整个夹持装置从瓶口限位结构取出即可。该夹持装置对玻璃瓶的瓶身和瓶口均进行了限定,使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十分的稳定,避免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晃动掉落,降低了玻璃瓶被损坏的概率。
8.进一步的,所述瓶口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弧形槽。
9.在使用本技术中的瓶口限位结构对玻璃瓶的瓶口进行固定限位时,将玻璃瓶的瓶口插入限位槽内,然后通过转动螺杆,驱动连接在螺杆上的限位板靠近玻璃瓶的瓶口,进而将玻璃瓶的瓶口抵触锁紧,进一步提高了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连接有缓冲垫。
11.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板上连接缓冲垫,即可避免限位板与玻璃瓶的瓶口之间造成抵压磨损,进而实现了对玻璃瓶的保护效果,提高了玻璃瓶的产品质量。
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杆上的滑槽,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的滑块。
13.在驱动块驱动滑动板向下移动时,设置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不仅能使滑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同时也能通过滑槽起到限位的效果,使滑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避免突然的夹紧力对玻璃瓶的瓶身造成压损,实现了对玻璃瓶瓶身的保护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瓶身固定结构为“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l”型固定板上也连接有缓冲垫。
15.本技术采用“l”型固定板对玻璃瓶的瓶身进行固定,不仅能起到对瓶身的稳定效果,同时也能通过“l”型固定板的底部对玻璃瓶托底,进一步增强了该夹持装置对玻璃瓶的稳定夹持的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板包括垂直板和水平板,所述水平板通过伸缩结构与垂直板连接。
17.其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板内的空腔,所述空腔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水平板上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连接有与所述滑轨配合滑动的滑动块,所述垂直板与所述调节板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
18.其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板和调节板上的螺纹锁紧孔,其中所述调节板上的螺纹锁紧孔有多个,所述螺纹锁紧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
19.本技术通过将“l”型固定板的水平板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可扩大该夹持装置的适用范围,使该夹持装置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玻璃瓶。
20.在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将锁紧螺栓从螺纹锁紧孔内取出,即可将调节板松开,然后将调节板向下拉动至合适实际玻璃瓶夹持的位置,然后再将锁紧螺栓插入到对应的螺纹锁紧孔内将调节板锁紧固定即可。
21.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杆为伸缩杆,所述手握杆上设置有防滑槽。
22.本技术通过将手握杆设置为伸缩杆的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握杆的长度,进一步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设置在手握杆上的防滑槽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对玻璃瓶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技术提出的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瓶口和瓶身同时固定,即可使工作人员在对玻璃瓶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员被高温的玻璃瓶烫伤的问题,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保护;
25.(2)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板上连接缓冲垫,即可避免限位板与玻璃瓶的瓶口之间造成抵压磨损,进而实现了对玻璃瓶的保护效果,提高了玻璃瓶的产品质量;
26.(3)本技术采用“l”型固定板对玻璃瓶的瓶身进行固定,不仅能起到对瓶身的稳定
效果,同时也能通过“l”型固定板的底部对玻璃瓶托底,进一步增强了该夹持装置对玻璃瓶的稳定夹持的效果;
27.(4)本技术通过将“l”型固定板的底板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可扩大该夹持装置的适用范围,使该夹持装置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玻璃瓶;
28.(5)本技术通过将手握杆设置为伸缩杆的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握杆的长度,进一步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设置在手握杆上的防滑槽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对玻璃瓶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板与支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俯视图。
32.图中标记为:11-水平板,12-锁紧螺栓,13-调节板,14-垂直板,15-空腔,16-连杆,17-支撑架,18-弹簧,19-支杆,21-手握杆,22-驱动块,23-螺纹杆,24-滑动板,25-固定块,26-缓冲垫,27-螺杆,28-限位板,29-限位槽,31-滑动块,32-滑块,3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3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一种大口径玻璃瓶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17,支撑架17的中部连接有瓶口限位结构,支撑架17的顶部连接有支杆19,支杆19上通过滑动结构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4,支杆19上套设有弹簧18,弹簧18一端连接在支撑架17上,另一端与滑动板24连接,滑动板24两侧均连接有连杆16,连杆16上连接有瓶身固定结构;支杆19上方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上连接有驱动块22;螺纹杆23上方连接有手握杆21。
37.在使用本技术中玻璃瓶用夹持装置时,工作人员握住手握杆21,使玻璃瓶的瓶口位于瓶口限位结构内,然后转动驱动块22,即可通过驱动块22驱动滑动板24向下移动,进而使连接在连杆16上的瓶身固定结构向内侧靠拢,即可将玻璃瓶的瓶身夹持固定,在将玻璃瓶夹持固定好之后,工作人员握住手握杆21即可将玻璃瓶稳定的转移到下一个工序,在玻璃瓶转移到下一个工序之后,工作人员再将驱动块22往上移动,将玻璃瓶的瓶身松开,再将整个夹持装置从瓶口限位结构取出即可。该夹持装置对玻璃瓶的瓶身和瓶口均进行了限定,使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十分的稳定,避免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晃动掉落,降低了玻璃瓶被损坏的概率。
38.实施例2
39.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瓶口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17上的固定块25,固定块25上设置有限位槽29,限位槽29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杆27,螺杆27上连接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上设置有弧形槽。
40.在使用本技术中的瓶口限位结构对玻璃瓶的瓶口进行固定限位时,将玻璃瓶的瓶口插入限位槽29内,然后通过转动螺杆27,驱动连接在螺杆27上的限位板28靠近玻璃瓶的瓶口,进而将玻璃瓶的瓶口抵触锁紧,进一步提高了玻璃瓶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41.实施例3
42.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限位板28上连接有缓冲垫26。
43.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板28上连接缓冲垫26,即可避免限位板28与玻璃瓶的瓶口之间造成抵压磨损,进而实现了对玻璃瓶的保护效果,提高了玻璃瓶的产品质量。
44.实施例4
45.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杆19上的滑槽33,滑动板24上设置有与滑槽33配合滑动的滑块32。
46.在驱动块22驱动滑动板24向下移动时,设置的滑块32在滑槽33内滑动不仅能使滑动板24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顺畅,同时也能通过滑槽33起到限位的效果,使滑动板24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避免突然的夹紧力对玻璃瓶的瓶身造成压损,实现了对玻璃瓶瓶身的保护效果。
47.实施例5
48.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瓶身固定结构为“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与连杆16固定连接,“l”型固定板上也连接有缓冲垫26。
49.本技术采用“l”型固定板对玻璃瓶的瓶身进行固定,不仅能起到对瓶身的稳定效果,同时也能通过“l”型固定板的底部对玻璃瓶托底,进一步增强了该夹持装置对玻璃瓶的稳定夹持的效果。
50.实施例6
51.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l”型固定板包括垂直板14和水平板11,水平板11通过伸缩结构与垂直板14连接。
52.其中,伸缩结构包括设置在垂直板14内的空腔15,空腔15壁上设置有滑轨,水平板11上连接有调节板13,调节板13上连接有与滑轨配合滑动的滑动块31,垂直板14与调节板13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
53.其中,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垂直板14和调节板13上的螺纹锁紧孔,其中调节板13上的螺纹锁紧孔有多个,螺纹锁紧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12。
54.本技术通过将“l”型固定板的水平板设置为可移动的结构,即可扩大该夹持装置的适用范围,使该夹持装置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玻璃瓶。
55.在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将锁紧螺栓12从螺纹锁紧孔内取出,即可将调节板13松开,然后将调节板13向下拉动至合适实际玻璃瓶夹持的位置,然后再将锁紧螺栓12插入到对应的螺纹锁紧孔内将调节板13锁紧固定即可。
56.实施例7
57.基于实施例1,参照图1-3,该实施例的手握杆21为伸缩杆,手握杆21上设置有防滑槽33。
58.本技术通过将手握杆21设置为伸缩杆的结构,即可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握杆21的长度,进一步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设置在手握杆21上的防滑槽33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对玻璃瓶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