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酱油是一种常用的咸味和鲜味调味品。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其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3.目前,酱油主要是黄豆酱油,黄豆酱油的一般传统制作方法为蒸豆、发酵、酿制、出油与暴晒。发酵即为向蒸煮冷却后的黄豆接种制曲;具体为:将蒸煮后的黄豆摊铺于竹篱上,再密闭的室内进行发酵。而竹篱是采用竹编而成;虽然竹篱也能透水,但是,竹编较为紧密,影响透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换气部、发酵房、门口、发酵门、发酵槽、围墙、支撑网与支撑框架;所述发酵房开设有门口,所述门口安装有发酵门,而所述发酵房内通过围墙与发酵房的墙面围成至少一个发酵槽;所述发酵房外设置有至少一个循环换气部,其中,一个循环换气部则相应与一发酵槽连接,所述循环换气部的另一端与发酵房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靠近所述发酵槽的顶部安装;所述支撑网的一端叠放于支撑框架上,其另一端叠放于围墙。
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还包括支撑墙面与积水排放沟;所述支撑墙面贴合于发酵房的墙面,贴合高度为1.2m~1.8m,并在贴合处的支撑墙面的顶面开设有积水排放沟。
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房的顶部呈三角形结构。
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还包括除湿部;所述除湿部与所述循环换气部旁路连接。
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部包括除湿器、第二旁路管道、旁路阀门、主路阀门与第一旁路管道;所述主路阀门安装于所述循环换气部;所述第一旁路管道的一端与主路阀门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除湿器的一端连接,且在该第一旁路管道上安装有旁路阀门;所述第二旁路管道的一端与主路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除湿器的另一端连接。
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换气部包括循环管、转换通道、通气隧道、滑槽、盖板与抽风机;所述转换通道开设有贯通的通气隧道,所述通气隧道的一端与所述发酵槽连接,且在该端上安装有抽风机,而所述通气隧道的另一端的端面两侧上各安装有一滑槽;所述盖板滑动安装于滑槽;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发酵房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通气
隧道连接。
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温湿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发酵房的外墙;所述温湿传感器置于发酵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活动设置于支撑网;其中,所述循环换气部、除湿部、温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方案使用的控制器及其与之相连的各装置的动作控制属于成熟的单片机技术,可以轻易的从市场上购买得到,经简单调试后即可使用。
1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还包括拦网;所述抽风机上远离发酵槽的一端安装有拦网。
14.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墙包括倾斜面、支撑台与墙体; 所述墙体的顶面一侧设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用于支撑安装支撑网;所述墙体的顶面另一侧安装有倾斜面。
15.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还包括地漏、玻璃窗与抽气机;所述发酵房内设有多个地漏,且在与门口相对应的墙面上开设有玻璃窗,而在该墙面的顶部安装有抽气机。
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17.1.本实用新型能为酱油制备过程中所需的豆类发酵提供发酵场所,支撑网上铺放待需发酵的豆类,若豆类含水量较多,可通过支撑网进行沥水;发酵时,循环换气部能使得发酵房内的气体实现内循环,循环换气部的一端抽取发酵槽内的气体,气体经循环换气部输送至发酵房的顶部,以此重复循环,既能利于发酵房内的气温均衡,又能通过流动的气体带走豆类表面上的水分,有利于提高发酵的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房的墙面开设有积水排放沟,积水排放沟位于发酵槽的上方,用于收集发酵槽上方墙面上所凝结的水;发酵过程中,发酵房内的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发酵房内的墙面容易凝结水,所凝结的水沿墙面顺流至积水排放沟,积水排放沟阻止墙面上的水滴流至发酵槽,从而能有效提高发酵效率及发酵品质。
19.3.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房其顶部呈三角形结构,能利于发酵房顶面所凝结的水随着三角形倾斜面向下流动,避免顶面的凝结水直接向下滴落。
20.4.本实用新型的除湿部能用于降低发酵房内的湿度,除湿部与循环换气部旁路连接,当需要除湿时,循环换气部将抽取发酵房内的气体通入除湿部,经除湿部去湿后,再返还发酵房内;不用去湿时,除湿部处于关闭及停机状态。
21.5.本实用新型的除湿部包括除湿器、第二旁路管道、旁路阀门、主路阀门与第一旁路管道;循环换气部设有主路阀门,主路阀门关闭,循环换气部则将抽取的气体通入除湿部;即为,循环换气部将气体通入第一旁路管、旁路阀门进入除湿器,除湿器对气体进行除湿后排入第二旁路管道,第二旁路管道将除湿后的气体输送至发酵房内的顶部。
22.6.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房还设有控制器、温湿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用于监测发酵内的温度及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发酵过程中豆类发酵物内的温度,而控制器与温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传送给控制器,而控制器带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上显示温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便于工作人员获知发酵房内的气温、湿度及发酵温度。
23.7.本实用新型的围墙包括倾斜面、支撑台与墙体; 所述墙体的顶面一侧设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用于支撑安装支撑网;所述墙体的顶面另一侧安装有倾斜面;支撑台用于支撑安装支撑网,倾斜面能对支撑网上所铺放的发酵物起到围栏作用,避免发酵物从支撑网上脱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增加安装有除湿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酵房内的墙面开设有积水排放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酵房的墙面与支撑墙面之间开设有积水排放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换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酵房内围墙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各部件名称及序号:
32.1-发酵房,2-循环管,3-转换通道,31-通气隧道,32-通气孔,4-滑槽,5-盖板,51-提手,6-抽风机,7-拦网,8-控制器,9-门口,10-发酵门,11-地漏,12-发酵槽,13-围墙,131-倾斜面,132-支撑台,133-墙体,14-支撑网,15-温度传感器,16-支撑墙面,17-积水排放沟,18-玻璃窗,19-温湿传感器,20-抽气机,21-支撑框架,22-第一旁路管道,23-旁路阀门,24-主路阀门,25-除湿器,26-第一旁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如图1-6所示,一种酱油生产的发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换气部、发酵房1、门口9、发酵门10、发酵槽12、围墙13、支撑网14与支撑框架21;所述发酵房1开设有门口9,所述门口9安装有发酵门10,而所述发酵房1内通过围墙13与发酵房1的墙面围成至少一个发酵槽12;所述发酵房1外设置有至少一个循环换气部,其中,一个循环换气部则相应与一发酵槽12连接,所述循环换气部的另一端与发酵房1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21靠近所述发酵槽12的顶部安装;所述支撑网14的一端叠放于支撑框架21上,其另一端叠放于围墙13。
36.循环换气部具有:一是为发酵房1内提供气体内循环流动,二是为发酵房1内充入外部空气置换发酵房内的空气。
37.工作方式:
38.发酵前,打开发酵门10,利用循环换气部进行置换发酵房1内的空气,再将需要发酵的豆类等发酵物料铺放于支撑网14上,关闭发酵门10,启动循环换气部,使得循环换气部实现发酵房1内的气体内循环,循环换气部抽取发酵槽12内的气体,再从发酵房1的顶部喷入,然后再经支撑网进入发酵槽12,以此进行重复循环,从而能利于发酵房内有相对平衡的气温,从而利于发酵物进行发酵。
39.支撑网14还能起到沥水作用,蒸煮后的豆类铺放于支撑网上时,豆类所含水经支撑网沥出落入发酵槽内,而循环换气部带动发酵房内的空气流动,从而能利于风干豆类。
40.实施例2:
4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之处在于:为了防止墙面凝结的水珠滴落支撑网上,增设有支撑墙面16与积水排放沟17。
42.如图1-4所示,所述支撑墙面16贴合于发酵房1的墙面,贴合高度为1.2m~1.8m,并在贴合处的支撑墙面16的顶面开设有积水排放沟17。
43.常用的贴合高度为1.2m、1.3m、1.4m、1.5m、1.6m、1.7m或1.8m等。从而能高出发酵槽12的高度。从而防止发酵槽顶部上的发酵房的内墙面上凝结的水珠落入支撑网上,进而防止水珠滴落在发酵物上。
44.积水排放沟17有效收集发酵房内墙面所凝结的水珠,凝结出的水珠经发酵房的内墙面流至积水排放沟内,积水排放沟能有效阻止发酵房内墙面所凝结的水流至支撑网上,进而能有效防止内墙面上的水对发酵物的影响。
45.实施例3:
46.与实施例1或2相比,区别之处在于:为防止发酵房的房顶凝结的水珠滴落至支撑网上,给出一种防水珠直接掉落的结构。
47.如图1和2所示,所述发酵房1的顶部呈三角形结构。能利于发酵房顶面所凝结的水沿三角形结构的倾斜面向下流动,从而能防止顶面凝结出的水滴落至支撑网上的发酵物。
48.实施例4:
49.与实施例1-3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为了便于去除发酵房内的湿气,增加安装有除湿部。
50.如图2所示,所述除湿部与所述循环换气部旁路连接。需要降低发酵房内的湿度时,循环换气部抽取发酵房内的气体时,先将气体通入除湿部,从而能降低发酵房内的湿度。
51.实施例5:
52.与实施例4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除湿部的一种结构形式。
53.如图2所示,所述除湿部包括除湿器25、第一旁路管道22、旁路阀门23、主路阀门24与第二旁路管道26;所述主路阀门24安装于所述循环换气部;所述第二旁路管道26的一端与主路阀门24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除湿器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管道22的一端与主路阀门24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除湿器25的另一端连接,且在该第一旁路管道22上安装有旁路阀门23。
54.除湿工作方式:
55.关闭循环换气部上的主路阀门,使得循环换气部向发酵房喷出的气体先经除湿部
进行除湿。具体为:
56.循环换气部抽取发酵槽12的气体,输送至第一旁路管道22,打开旁路阀门23,气体经旁路阀门23进入除湿器25,除湿器25对输送来的气体进行除湿,除湿后,除湿器25将气体输送至第二旁路管道26,再喷入发酵房内。从而能降低发酵房内的湿度。能减少发酵房内墙面所凝结的水量。
57.实施例6:
58.与实施例1-5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循环换气部的一种结构形式。
59.如图1和2所示,所述循环换气部包括循环管2、转换通道3、通气隧道31、滑槽4、盖板5与抽风机6;所述转换通道3开设有贯通的通气隧道31,所述通气隧道31的一端与所述发酵槽12连接,且在该端上安装有抽风机6,而所述通气隧道31的另一端的端面两侧上各安装有一滑槽4;所述盖板5滑动安装于滑槽4;所述循环管2的一端与发酵房1的顶部连接,其另一端与通气隧道31连接。
60.工作方式:
61.向发酵房内充入外部空气,以置换发酵房内的气体,即为:打开盖板5与发酵门,启动抽风机6,通气隧道31的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抽风机6抽取发酵槽12内的气体,输送至通气隧道31,通气隧道31将气体向外输送,而以此同时,外部的大气压则从发酵门10涌入发酵房内,从而实现置换发酵房内的气体。
62.发酵房的气体内循环,即为:关闭盖板5与发酵门,盖板阻隔通气隧道31与外部连通,启动抽风机6,抽风机6抽取发酵槽12内的气体,输送至通气隧道31,通气隧道31再将气体输送至循环管2,循环管2再将气体从发酵房1的顶部输送至发酵房内。从而实现发酵房的气体内循环。
63.实施例7:
64.与实施例1-6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还包括控制器8、温湿传感器19与温度传感器15;所述控制器8设置于发酵房1的外墙;所述温湿传感器19置于发酵房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5活动设置于支撑网14;其中,所述循环换气部、除湿部、温湿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5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
65.所述控制器8带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发酵房内的气温、湿度以及支撑网上发酵温度。
66.支撑网上可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5,便于多点监测支撑网上发酵物的发酵温度,多个温度传感器时,将多个温度传感器进行编号,能便于获知不同监测点上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得到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器8,控制器8再将温度信息显示于触摸显示屏上,便于获知。
67.控制器8上预先设定湿度的设定值,当温湿传感器19监测到发酵房1内的湿度高于所设定的设定值,控制器8控制循环换气部上的主路阀门24关闭,同时打开除湿部上的旁路阀门23,抽风机6抽取发酵槽12内的气体输送通气隧道31,通气隧道31将气体输送至循环管2,循环管2将气体输送至第一旁路管道22,再通过旁路阀门23进入除湿器25,除湿器25再将除湿后的气体输送至第二旁路管道26,第二旁路管道26将除湿后的气体从发酵房1的顶部输送至发酵房内;实现除湿,直至发酵房内的湿度降至设定值时,控制器8控制旁路阀门23关闭、除湿器停止工作,主路阀门24打开。
68.实施例8:
69.与实施例6或7相比,区别之处在于:还包括拦网7;所述抽风机6上远离发酵槽12的一端安装有拦网7。在盖板5打开时,拦网7能阻挡老鼠、蟑螂等从抽风机的风口爬入发酵房。
70.实施例9:
71.与实施例1-8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给出了围墙的一种结构形式。
72.所述围墙13包括倾斜面131、支撑台132与墙体133;所述墙体133的顶面一侧设有支撑台132,该支撑台132用于支撑安装支撑网14;所述墙体133的顶面另一侧安装有倾斜面131。
73.倾斜面131能对安装于支撑台上的支撑网一端实现围栏作用,能阻挡铺放于支撑网上的发酵物掉落。
74.实施例10:
75.与实施例1-9任一相比,区别之处在于:增加安装有地漏11、玻璃窗18与抽气机20。
76.所述发酵房1内设有多个地漏11,且在与门口9相对应的墙面上开设有玻璃窗18,而在该墙面的顶部安装有抽气机20。
77.地漏11常用的数量有3、4、5或6个等。能便于将发酵房内的水向外排放。
78.玻璃窗18能便于光线穿透进入发酵房1,增加发酵房1内的亮度,便于观察发酵情况。并在发酵房外相应于玻璃窗安装有遮光窗帘,需要观察发酵房内的发酵情况时,将遮光窗帘打开,即可透光玻璃窗查看;查看完成后,将遮光窗帘复位。
79.抽气机20便于将发酵房1顶部上的气体向外抽出。
8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