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臭氧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臭氧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2.臭氧是一种特性非常优秀的消毒剂,臭氧不仅能瞬间杀死各种细菌病毒,还能分解处理有害的化学污染物。同时臭氧能够在短时间内还原为氧气,无任何残留物,不造成二次污染。因而,释放臭氧的消毒设备已经在空气净化、水处理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3.尽管臭氧能够在短时间内还原为氧气,但臭氧依然是对人体有害的,消毒机若长时间、高浓度的释放臭氧,对环境安全、人体安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释放装置,所述臭氧释放装置通过旋转开关片,能够调节臭氧释放装置释放臭氧的浓度,从而保证环境安全和人体安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释放装置,包括:
7.外壳,所述外壳上限定有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开口;
8.臭氧产生装置,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臭氧发生器;
9.臭氧去除装置,所述臭氧去除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臭氧去除装置包括臭氧过滤介质和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设有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臭氧过滤介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承载座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的内侧壁;
10.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
11.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承载座的止抵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承载座的止抵部的下方,所述止抵部为所述承载座上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止抵的侧壁;
12.开关片,所述开关片可活动,所述开关片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
13.所述开关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开关片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14.所述开关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片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
15.进一步地,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关片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可带动所述开关片旋转,且所述旋转机构可带动所述开关片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外壳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开关片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一个所述开关片。
18.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所述风机的上方,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风机之
间设置有消音棉。
19.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过滤介质为活性炭过滤层。
20.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过滤介质中还包括催化臭氧降解的催化剂。
21.进一步地,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电子过滤器,所述电子过滤器位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上方。
22.进一步地,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初滤网,所述初滤网位于所述电子过滤器的上方,且所述初滤网和所述电子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消音棉。
2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限定有沿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外壳上限定有沿所述第二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与第二外壳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构成所述腔室;
24.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设有底座。
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臭氧释放装置,包括:外壳;臭氧产生装置,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臭氧发生器;臭氧去除装置,所述臭氧去除装置包括臭氧过滤介质和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承载座的止抵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承载座的止抵部的下方,所述止抵部为所述承载座上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止抵的侧壁;开关片,所述开关片可活动,所述开关片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
27.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开关片使开关片封闭第一出风口或打开第一出风口,通过控制出风位置从而调节释放的臭氧的浓度,具有空气净化模式和消毒模式两种模式,处于空气净化模式时,臭氧绝大部分被吸附降解,出风中臭氧浓度达到环境安全和人体安全要求。
28.具体地讲,通过旋转开关片使开关片封闭第一出风口时,此时臭氧释放装置处于空气净化模式,由于承载座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且第一出风口封闭,所以臭氧只能通过臭氧去除装置之后再由第二出风口排出,臭氧经由臭氧去除装置之后绝大部分被吸附降解,出风中臭氧浓度达到环境安全和人体安全要求;通过旋转开关片使开关片打开第一出风口时,此时臭氧释放装置处于消毒模式,臭氧几乎不经过臭氧去除装置就能从打开的第一出风口直接释放到环境中,从而达到消毒的作用。
附图说明
29.图1为臭氧释放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30.图2为臭氧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臭氧释放装置的空气净化模式示意图;
32.图4为臭氧释放装置的消毒模式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10、外壳;20、风机;30、臭氧发生器;40、臭氧过滤介质;50、承载座; 60、第一出风口;70、第二出风口;80、开关片;90、驱动机构;100、消音棉;110、电子过滤器;120、电子过滤器支架;130、初滤网;140、底座;150、上终端环;16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释放装置。
3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释放装置包括外壳10、臭氧产生装置、臭氧去除装置和开关片80,其中,所述外壳10上限定有沿所述外壳10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开口;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30和风机20,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臭氧发生器30;所述臭氧去除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可以朝向所述臭氧去除装置,以便臭氧可以被输送到臭氧去除装置附近,所述臭氧去除装置包括臭氧过滤介质40和承载座50,所述承载座50上设有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通过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可以过滤臭氧,还可以吸附臭氧或分解臭氧,以降低臭氧的含量,所述承载座50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
38.所述外壳1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60和第二出风口70,所述第一出风口60 和第二出风口70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出风口60位于所述承载座50的止抵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70位于所述承载座50的止抵部的下方,所述止抵部为所述承载座50上与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止抵的侧壁,所述止抵部与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可以紧密贴合在一起,可以密闭,避免气体流过;所述开关片80可活动,所述开关片8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开关片8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开关片80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60,臭氧可以经过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可以过滤臭氧,然后剩余气体从所述第二出风口70流出;所述开关片8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片80 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60,由于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很少或没有臭氧经过臭氧过滤介质40,臭氧会从第一出风口60流出,流出的气体的臭氧含量高,可以消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90,驱动机构90可以包括电磁驱动,所述驱动机构90 驱动所述开关片80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比如,驱动机构90可以为电磁铁,所述开关片80可以具有磁性,在电磁铁通电时开关片 80与电磁铁之间可以具有吸附力,通过吸附力可以使得开关片80在所述第二状态;在电磁铁未通电时开关片80与电磁铁之间可以不具有吸附力,可以使得开关片80在所述第一状态。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90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可带动所述开关片80旋转,且所述旋转机构可带动所述开关片80 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比如,旋转机构可以包括电机,通过电机可以带动所述开关片8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6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60沿所述外壳10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开关片80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出风口60对应一个所述开关片80,以便每个第一出风口60可以通过对应一个开关片80实现打开或封闭。
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发生器30位于所述风机20的上方,所述
臭氧发生器30和所述风机20之间设置有消音棉100,能降低噪音。
42.优选地,所述风机20下方设置有风机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风机20。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为活性炭过滤层,可以吸附臭氧或其他杂质。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中还包括催化臭氧降解的催化剂,催化臭氧降解的催化剂可以根据需要从现有的催化剂中选择,通过催化臭氧降解的催化剂可以降解臭氧,使得臭氧含量降低。
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电子过滤器110,所述电子过滤器110位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上方,具有过滤作用。
46.优选地,所述电子过滤器110下方设置有电子过滤器支架120,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过滤器110。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初滤网130,所述初滤网130位于所述电子过滤器110的上方,进行初步过滤,且所述初滤网130和所述电子过滤器110之间设置有消音棉100,可以降低噪音。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限定有沿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外壳上限定有沿所述第二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与第二外壳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构成所述腔室;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以一体成型,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设有底座140,便于通过底座140稳定放置。
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臭氧释放装置还包括:上终端环150 所述上终端环150与所述外壳10连接。
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面板160。
51.以下结合图1~4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臭氧释放装置的工作原理:
52.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中臭氧释放装置中包括外壳10、臭氧产生装置、臭氧去除装置和开关片80。
53.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0上限定有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室,所述腔室具有开口;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30和风机20,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臭氧发生器30;所述臭氧去除装置设置于所述腔室中且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臭氧去除装置包括臭氧过滤介质40和承载座50,所述承载座50上设有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臭氧过滤介质40 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承载座50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所述外壳10上设有第一出风口60和第二出风口70,所述第一出风口60和第二出风口70位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出风口60位于所述承载座 50的止抵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口70位于所述承载座50的止抵部的下方,所述止抵部为所述承载座50上与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止抵的侧壁;所述开关片80可活动,所述开关片8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开关片 8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开关片80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60;所述开关片 8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开关片80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60。
54.如图3所示,通过驱动机构90来旋转开关片80,使开关片80封闭第一出风口60时,
此时臭氧释放装置处于空气净化模式,由于承载座50的外侧壁止抵所述外壳10的内侧壁且第一出风口60封闭,所以臭氧只能通过臭氧去除装置之后再由第二出风口70排出,臭氧经由臭氧去除装置之后绝大部分被吸附降解,出风中臭氧浓度达到环境安全和人体安全要求;
55.如图4所示,通过驱动机构90来旋转开关片80,使开关片80打开第一出风口60时,此时臭氧释放装置处于消毒模式,臭氧几乎不经过臭氧去除装置就能从打开的第一出风口60直接释放到环境中,从而达到消毒的作用。
56.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5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