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真空玻璃生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2.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型玻璃深加工产品,将两片玻璃板四周密闭起来并对其内部进行抽真空,使得真空玻璃空腔内的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接近真空, 两片玻璃板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有滚珠,且滚珠呈矩阵排列,作为两片玻璃板之间的支撑。
3.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对玻璃板进行点胶和布珠两道工序时,需要两台机器进行操作,先将玻璃板放置在点胶机上进行点胶,再移动玻璃板将玻璃板移动在布珠机上第一玻璃板上的点胶位置进行布珠,该过程既容易出现误差,又导致点胶、布珠速度慢,影响真空玻璃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实现提高真空玻璃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包括机体、机架以及升降板,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在机体上,所述升降板在机架上设置有两个,且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板升降的升降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注胶管,各个所述注胶管下方均设置有点胶头,各个所述注胶管上均设置有注胶组件,另外一个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料斗,各个所述料斗下方均设置有下料套筒,各个所述下料套筒上均设置有布珠组件,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玻璃板的传送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板放置在机体上通过皮带传送,操作者控制升降组件带动注胶管和料斗下降,操作者再通过注胶组件将注胶管内的胶点在玻璃板上预定的位置,然后通过布珠组件在玻璃板上的点胶处进行布珠,通过多个点胶头同时点胶以及多个料斗同时布珠,一方面减少玻璃板在两个机器之间长距离搬运造成的精度误差,另一方面提高对玻璃板点胶布珠的速度,进而提高真空玻璃的生产效率。
8.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座和第一气缸,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连接座,其中一个升降板上的连接座与注胶管连接,另外一个升降板上的连接座与料斗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升降板下降,从而带动注胶管或料斗下降。
10.可选的,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和螺柱,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长孔,且滑块滑移连接在长孔内,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所述螺柱固定连接在滑块远离连接座一侧,所述螺柱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抵紧在升降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拧松螺母,解除对滑块的限位效果,然后操作者根据实际玻璃板点胶位置的要求,移动连接座在升降板上的位置,再通过拧紧螺母限制各个滑块在升降板上的位置,实现的对连接座的位置固定,从而方便操作者对不同型号尺寸的玻璃进行点胶和布珠。
12.可选的,所述升降板上嵌设有刻度尺,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指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参考刻度尺对两个升降板上的连接座进行位置调节,一方面提高操作者调节连接座的位置准确度,另一方面使得注胶管与对应料斗的位置相对应。
14.可选的,所述注胶组件包括端盖、活塞以及气管,所述活塞滑移连接在注胶管内,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注胶管上端,所述气管与端盖连通,所述气管远离端盖一端连接有气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气泵对各个气管进行吹气,在气压作用下各个注胶管内的活塞均朝向对应的点胶头方向移动,将胶水从注胶管内挤出,并滴在玻璃板上对应的位置,实现点胶的动作。
16.可选的,所述布珠组件包括推块和布珠套筒,所述下料套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推块滑移穿设在第一通槽内,所述推块上设置有容纳槽,且推块的容纳槽一次仅能容纳一个滚珠,所述推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推块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布珠套筒竖直固定连接在下料套筒上,且布珠套筒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内的滚珠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下料套筒内,并落入推块的容纳槽内,由于容纳槽一次仅能容纳一个滚珠,所以当第二气缸推动推块移动至布珠套筒内时,仅能将一个滚珠带入下料套筒内,进入下料筒内的滚珠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玻璃板上,从而实现布珠动作。
18.可选的,所述布珠套筒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倾斜设置,且弹性片远离固定点一侧延伸到布珠套筒的空腔内,所述布珠套筒在靠近安装槽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且弹性片朝向电磁铁一侧固定连接有铁片。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布珠套筒内的滚珠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弹性片上,且弹性片阻止滚珠继续向下移动,然后操作者通过给电磁铁供电,使得电磁铁产生磁力并吸附铁片,该过程带动弹性片朝安装槽内移动,从而解除对滚珠的阻挡效果,滚珠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落在点胶位置处,该过程减少滚珠下落高度过大导致滚珠弹跳飞溅的情况。
20.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一一对应,且传送带绕设在第一传送轮和对应的第二传送轮上,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轮的驱动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各个第一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移动,由于玻璃板放置在各个传送带上,从而带动玻璃板在机体上水平移动。
2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主动轮以及从动轮,所述转轴与各个第一传送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机体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同轴固定连接,且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绕设有用于传动的皮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
动轮转动,由于从动轮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各个第一传送轮转动,进而带动皮带传动,实现玻璃板的自动化传送。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玻璃板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点胶和布珠两个工序,减少长距离搬运玻璃板时导致误差的情况,并有利于提高对玻璃点胶布珠的速度,从而提高真空玻璃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27.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布珠组件的爆炸图。
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机架;12、升降板;13、转动座;14、第一传送轮;15、第二传送轮;16、传送带;2、驱动组件;21、转轴;22、主动轮;23、从动轮;24、皮带;25、驱动电机;3、注胶管;31、点胶头;32、升降组件;321、安装座;322、第一气缸;4、料斗;41、下料套筒;42、布珠组件;421、推块;422、布珠套筒;423、第一通槽;424、容纳槽;425、第二气缸;426、第二通槽;427、支板;5、安装槽;51、弹性片;52、电磁铁;53、铁片;6、调节组件;61、连接座;62、滑块;63、螺柱;64、长孔;65、螺母;66、刻度尺;67、指针;7、注胶组件;71、端盖;72、活塞;73、气管;74、气泵;75、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如图1,多头点胶布珠生产设备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长方形机体1,机体1上通过转动座13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轮14和第二传送轮15,且第一传送轮14和第二传送轮15上共同绕设有传送带16,机体1上设置有若干驱动第一传送轮14转动的驱动组件2。机体1上固定连接有机架11,且机架11下方设置有两个升降板12,机架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板12升降的升降组件32。两个升降板12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座61,且升降板12上设置用于调节各个连接座61位置的调节组件6。其中一个升降板12的各个连接座61上均固定有注胶管3,且各个注胶管3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注胶管3点胶的注胶组件7。另一个升降板12的各个连接座61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注胶管3一一对应的料斗4,且料斗4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套筒41,且下料套筒41上设置有布珠组件42。
35.如图2和图3,第一传送轮14在机体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第一传送轮14沿机体1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各个第一传送轮14均设置在机体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传送轮15与第一传送轮14一一对应,且各个第二传送轮15均设置在机体1远离第一传送轮14一端,传送带16绕设在第一传送轮14与对应的第二传送轮15上,玻璃板设置在若干传送带16上。驱动组件2包括转轴21,且转轴21贯穿各个第一传送轮14并与各个第一传送轮14同轴固定连接,转轴21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3,机体1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5,且驱
动电机25位于传送带16下方,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2,且主动轮22与从动轮23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皮带24。操作者控制驱动电机25带动主动轮22转动,在皮带24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从动轮23连通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各个第一传送轮14转动,使得传送带16在第一传送轮14的带动在实现对玻璃板的传送功能。
36.如图4和图5,升降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1上的长方形安装座321,且安装座321的长度方向与机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升降板12设置在安装座321的下方,且升降板12的横截面为l 形,升降板1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座321的长度方向平行。升降板12的其中一个侧壁水平设置,另外一个侧壁竖直设置,且升降板12水平设置的侧壁位于竖直设置的侧壁上方。安装座321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322,且两个第一气缸322的活塞杆向下贯穿安装座321并与升降板12的水平设置的侧壁固定连接。操作者通过第一气缸322控制注胶管3和料斗4的升降,方便对玻璃板进行点胶和布珠。
37.如图6和图7,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连接座61朝向对应升降板12一侧的滑块62,升降板12在竖直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该侧壁的长孔64,且长孔64的长度方向与升降板12的长度方向平行,滑块62滑移连接在长孔64内,且滑块62背离连接座61的侧壁位于长孔64内。各个滑块62在背离连接座61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螺柱63,且各个螺柱63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65,各个螺母65均位于升降板12背离连接座61的一侧,且螺母65抵紧在对应升降板12上。升降板12朝向连接座61的一侧嵌设有刻度尺66,刻度尺66的长度方向与升降板1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刻度尺66位于长孔64的下方,各个连接座61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指针67,且指针67与刻度尺66抵接。操作者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玻璃板的尺寸,调节注胶管3和料斗4在对应升降板12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尺寸玻璃板的点胶和布珠要求,并参考刻度尺66使得注胶管3于对应的料斗4位置对齐。
38.如图4,注胶组件7包括滑移连接在注胶管3内的活塞72,注胶管3上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封堵注胶管3的端盖71,且端盖71上贯穿设置有气管73,注胶管3所在的升降板12上固定连接有总管75,且各个注胶管3上的气管73均与总管75连通,总管75一端连接有气泵74,且气泵74固定连接在机体1上,各个注胶管3下端均连通有点胶头31,点胶头31为锥形,且点胶头31朝下口径逐渐减小。气泵74对总管75进行吹气,气体推动各个注胶管3内的活塞72向下移动,从而将胶水从点胶头31挤出并点在玻璃板上。
39.如图5和图6,布珠组件42包括长方形的推块421,下料套筒41下端封闭,滚珠沿竖直方向逐个排列在下料套筒41的空腔内,且下料套筒41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水平贯穿下料套筒41的第一通槽423,推块421部分滑移穿设在第一通槽423内,推块421上竖直开设有贯穿推块421的容纳槽424,且容纳槽424的槽壁与下料套筒41的空腔内壁对齐。下料套筒4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427,且支板427上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25,且第二气缸425的活塞杆朝向推块421一侧延伸并与推块421固定连接。下料套筒41背离第二气缸425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布珠套筒422,且布珠套筒422的横截面与下料套筒41的横截面相同,布珠套筒422对应第一通槽423位置水平开设有第二通槽426,当第二气缸425将推块421推动至布珠套筒422的空腔内时,推块421的容纳槽424槽壁与布珠套筒422的空腔内壁对齐。
40.布珠套筒422背离下料套筒41的一侧开设有与布珠套筒422空腔连通的安装槽5,且安装槽5位于布珠套筒422靠近下端面位置,布珠套筒422在安装槽5内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弹性片51,且固定点位于弹性片51的上端面,弹性片51下端面朝向布珠套筒422的空腔
内倾斜,弹性片51朝向安装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片53,且布珠套筒422在安装槽5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电磁铁52。
41.各个料斗4内均装有若干滚珠,滚珠在重力作用下依次进入下料套筒41的空腔内,且最下端的滚珠位于推块421的容纳槽424内,操作者控制第二气缸42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推块421朝向布珠套筒422方向移动,该过程中推块421始终位于第一通槽423内,阻止下料套筒41内其余滚珠的下落。当容纳槽424的槽壁与布珠套筒422的空腔内壁对齐时,容纳槽424内的滚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在弹性片51上,操作者对电磁铁52进行通电,使得电磁铁52产生磁力并吸附铁片53,使得弹性片51朝向安装槽5方向弯折,从而解除对滚珠的限位作用,滚珠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玻璃板的指定位置。完成布珠后,操作者对电磁铁52进行断电,使得弹性片51在弹力作用下复位,操作者控制各个第二气缸425带动对应的推块421复位,使得容纳槽424的槽壁重新与下料套筒41的空腔内壁对齐,下料套筒41位于最下端的滚珠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容纳槽424内。
42.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先将玻璃板放置在各个传送带16上,然后控制驱动电机25带动传送带16移动,从而带动玻璃板移动,当玻璃板移动至其指定点胶处与点胶头31对齐时,驱动电机25停止转动,第一气缸322带动注胶管3下降,启动气泵74将注胶管3内的胶水从点胶头31挤出并点在玻璃板上的指定位置,再启动第一气缸322控制各个注胶管3复位,完成一次点胶,重复上述动作对玻璃板各个指定位置进行点胶。完成点胶后,当玻璃板移动至点胶位置与布珠套筒422对齐时,第一气缸322带动料斗4下降,使得布珠套筒422靠近点胶位置,在布珠组件42的作用下布珠套筒422在玻璃板的点胶位置释放一个滚珠,再启动第一气缸322控制各个料斗4复位,完成一次布珠,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对玻璃板各个点胶位置进行布珠。该过程通过多个点胶头31同时点胶以及多个料斗4同时布珠,提高了该设备对真空玻璃的点胶和布珠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真空玻璃的生产效率。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