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包绕线束的胶布及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包绕线束的胶布及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绕线束的胶布及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2.线束是连接电源和信号的传输介质,电线是线束的主要组成部分,多根电线形成线束。目前,通常用胶布重叠缠绕包卷的方法,来捆绑电线,需要人工进行胶布的包卷,费时费力。胶布重叠区域不足时,容易露出电线,影响导电安全性。缠绕的胶布需要有比较多的重叠,浪费胶布。
3.因此,电气连接领域急需一种省时省力,节省胶布用量的胶布及包卷后的线束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绕线束的胶布及线束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用胶布重叠包绕线束的工艺,比较费时和浪费胶布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绕线束的胶布,包括:主体布,所述主体布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用于接触并包覆线束;
7.所述主体布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粘合体,所述主体布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粘合体,所述第一粘合体的粘合面和所述第二粘合体的粘合面均朝向内侧。
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体设置于所述外侧面。
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设于所述第一基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基体通过所述第一粘合层固接于所述主体布,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一粘合层均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布外。
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体包括第一盖条,所述第一盖条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粘合层内侧延伸至所述主体布外的部分。
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布的厚度。
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合体设置于所述内侧面。
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合体包括第二基体、第二粘合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基体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固接于所述主体布;所述第三粘合层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内侧。
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合体包括第二盖条,所述第二盖条用于覆盖所述第三粘合层内侧。
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体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布的厚度。
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体和所述第二粘合体均设置于所述外侧面,或者,所述第一粘合体和所述第二粘合体均设置于所述内侧面。
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粘合体设有支路开口,所
述支路开口沿所述主体布的纵向延伸;和/或,所述主体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粘合体设有支路开口,所述支路开口沿所述主体布的纵向延伸。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结构,包括线束和上述的包绕线束的胶布,所述线束包括线束主干,所述主体布至少部分包绕于所述线束主干外。
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包括线束支路;所述主体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粘合体设有支路开口,所述支路开口沿所述主体布的纵向延伸;和/或,所述主体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粘合体设有支路开口,所述支路开口沿所述主体布的纵向延伸;所述线束支路经过所述支路开口穿出。
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体包括第二基体、第二粘合层和第三粘合层;所述第三粘合层将所述主体布一端固接在所述线束上,所述主体布包覆所述线束,并由所述第一粘合层将所述主体布另一端固接在所述主体布的外侧面上。
21.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22.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布来包绕线束,可以先将第二粘合体通过其粘合面粘贴到线束上,使得主体布的第二端固定于线束上,然后将主体布的内侧面朝向线束,主体布对线束进行缠绕包裹,再将第一粘合体通过其粘合面粘贴到主体布上,对主体布的第一端进行固定,实现将该胶布包绕固定在线束上。该包绕线束的胶布具有以下优点:
23.(1)保障对线束的覆盖,包裹严实紧密,避免露出电线,保障绝缘耐磨效果;
24.(2)方便操作,节省缠绕胶布的时间,能够节省工时;
25.(3)包卷动作简单,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缠绕胶布,实现自动化生产;
26.(4)便于维修,拆除时,将第二粘合部从线束上拆除可实现该胶布与线束分离;
27.(5)减小涂胶面积,降低加工成本,较少的使用粘合剂,减少线束的甲醛污染。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绕线束的胶布的正视图;
30.图2为图1所示的包绕线束的胶布的俯视图;
3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3.图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绕线束的胶布与线束相配合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34.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绕线束的胶布与线束相配合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35.附图标号说明:
36.10、线束;11、线束主干;12、线束支路;
37.20、主体布;21、内侧面;22、外侧面;
38.30、第一粘合体;31、第一基体;32、第一粘合层;33、第一盖条;
39.40、第二粘合体;41、第二基体;42、第二粘合层;43、第三粘合层;44、第二盖条;
40.50、支路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一
4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绕线束的胶布,如图1-图4所示,该胶布包括主体布20,主体布20具有内侧面21和外侧面22,内侧面21用于接触并包覆线束10;主体布20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粘合体30,主体布20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粘合体40,第一粘合体30的粘合面和第二粘合体40的粘合面均朝向内侧。
44.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布来包绕线束10,可以先将第二粘合体40通过其粘合面粘贴到线束10上,使得主体布20的第二端固定于线束10上,然后将主体布20的内侧面21朝向线束10,主体布20对线束10进行缠绕包裹,再将第一粘合体30通过其粘合面粘贴到主体布20上,对主体布2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实现将该胶布包绕固定在线束10上。该包绕线束的胶布具有以下优点:
45.(1)保障对线束10的覆盖,包裹严实紧密,避免露出电线,保障绝缘耐磨效果;
46.(2)方便操作,节省缠绕胶布的时间,能够节省工时;
47.(3)包卷动作简单,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缠绕胶布,实现自动化生产;
48.(4)便于维修,拆除时,将第二粘合部从线束上拆除可实现该胶布与线束分离;
49.(5)减小涂胶面积,降低加工成本,较少的使用粘合剂,减少线束10的甲醛污染。
50.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体30设置于外侧面22。第一粘合体30的粘合面固定于线束10,如图7所示,第一粘合体30将主体布20的第一端压住,以避免主体布20的边缘会露在外面,避免主体布20受外力作用而脱离,提高了包绕的紧密度。
51.如图3所示,第一粘合体30包括第一基体31和第一粘合层32,第一粘合层32设于第一基体31的内侧,第一基体31通过第一粘合层32固接于主体布20,第一基体31和第一粘合层32均部分延伸至主体布20外,第一粘合层32作为第一粘合体30的粘合面,将该胶布包绕至线束10上,如图5-图7所示,第一基体31和第一粘合层32延伸至主体布20外的部分粘贴至主体布20的外侧面22上,将主体布20的第一端固定。该实施方式省去了在主体布20上涂胶的操作,可以批量加工第一粘合体30,然后再组装至主体布20上,加工简单,降低加工成本,减小涂胶面积,较少的使用粘合剂,减少线束10的甲醛污染。
52.进一步地,第一粘合体30包括第一盖条33,第一盖条33用于覆盖第一粘合层32内侧延伸至主体布20外的部分,第一盖条33在使用前拆下,避免第一粘合层32暴露导致粘性丧失。具体地,第一盖条33的大小,与第一粘合层32延伸至主体布20外的部分的大小相同。
5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粘合体40设置于内侧面21,以方便通过第二粘合体40将主体布20的第二端固定至主体布20上,便于后续的卷绕操作,避免主体布20在线束10上发生
旋转。第一粘合体30和第二粘合体40分别位于主体布20的两侧,分别对主体布20的两端进行固定,提高主体布20与线束10之间的紧密度。
54.如图4所示,第二粘合体40包括第二基体41、第二粘合层42和第三粘合层43,第二粘合层42设于第二基体41的外侧,第二基体41通过第二粘合层42固接于主体布20;第三粘合层43设于第二基体41的内侧,第三粘合层43作为第二粘合体40的粘合面,省去了在主体布20上涂胶的操作,可以批量加工第二粘合体40,然后再组装一起,加工简单,降低加工成本,减小涂胶面积,较少的使用粘合剂,减少线束10的甲醛污染。
55.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体31的厚度小于主体布20的厚度,且第二基体41的厚度小于主体布20的厚度,主体布20厚度较厚,起到耐磨作用,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41可以采用薄的材料,且具有弹性,可以使卷绕过的主体布20的两端固定更牢固,避免主体布20受外力作用而发生脱离。主体布20、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41均可以采用绝缘布制作。
56.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粘合体40包括第二盖条44,第二盖条44用于覆盖第三粘合层43内侧,第二盖条44在使用前拆下,避免第三粘合层43暴露导致粘性丧失。具体地,第二盖条44的大小,与第三粘合层43的大小相同。
57.第一粘合体30和第二粘合体40在主体布20上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一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体30和第二粘合体40均设置于外侧面22,或者,第一粘合体30和第二粘合体40均设置于内侧面21。
58.进一步地,第一粘合体3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主体布20的第一端的侧边的长度。第二粘合体4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胶布基体的第二端的侧边的长度。第一粘合层32的大小,与第一基体31大小相同。第二粘合层42和第三粘合层43的大小,与第二基体41大小相同。
59.一些情况下,线束10包括线束主干11和线束支路12,线束支路12从线束主干11向外延伸,线束支路12会干扰在线束主干11外缠绕胶布,增加在线束主干11外缠绕胶布的难度。为此,发明人对该胶布作了进一步改进。
60.如图8和图9所示,主体布20的第一端和第一粘合体30设有支路开口50,支路开口50沿主体布20的纵向延伸,支路开口50适配线束支路12,线束支路12可以从支路开口50穿出,方便主体布20在线束主干11上进行缠绕。
6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主体布20的第二端和第二粘合体40设有支路开口50,支路开口50沿主体布20的纵向延伸,支路开口50适配线束支路12,线束支路12可以从支路开口50穿出,方便主体布20在线束主干11上进行缠绕。主体布20的第一端、第一粘合体30、主体布20的第二端和第二粘合体40也可以同时设置支路开口50。
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布能够直接缠绕在线束10的主干和分支上,方便线束10分支较多的线束10进行一体缠绕,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省工时。对于线束支路12较多的线束10,比手工用胶布缠绕节省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该胶布的生产成本比成卷的胶布要少三分之一。
63.实施例二
6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10结构,包括线束10和上述的包绕线束的胶布,线束10包括线束主干11,如图6和图7所示,主体布20至少部分包绕于线束主干11外。
65.在一实施方式中,线束10包括线束支路12;主体布20的第一端和第一粘合体30设
有支路开口50,支路开口50沿主体布20的纵向延伸;和/或,主体布20的第二端和第二粘合体40设有支路开口50,支路开口50沿主体布20的纵向延伸;如图8所示,线束支路12经过支路开口50穿出。该线束10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省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66.如图7所示,第一粘合体30包括第一基体31和第一粘合层32,第二粘合体40包括第二基体41、第二粘合层42和第三粘合层43;第三粘合层43将主体布20一端固接在线束10上,主体布20包覆线束10,并由第一粘合层32将主体布20另一端固接在主体布20的外侧面22上。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