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5g智能手机的推广,手机型号多元化需求也呈现出来,目前中高端的手机倾向于采用玻璃后盖,手机玻璃后盖的蒙砂装饰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常用的蒙砂工艺是通过蒙砂液对玻璃基体进行蒙砂蚀刻,然而采用目前的蒙砂工艺,得到的玻璃表面的粗糙度、透过率、雾度不太理想且不好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能够制备得到不同粗糙度和雾度、闪光砂效均匀的玻璃。
4.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包括:对玻璃进行前处理、蚀刻、后处理;其中,蚀刻时,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10-20mm/s,进入蚀刻液的角度为20-40
°
,玻璃完全进入蚀刻液后蚀刻120-360s;所述蚀刻液为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
6.优选地,所述蚀刻时,蚀刻液温度为27-31℃。
7.优选地,所述前处理过程为:将待蚀刻的玻璃原片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然后置于前处理液中浸泡30-50s,取出。
8.优选地,所述前处理液组成为:氢氟酸6-8%、硝酸6-8%、硫酸4-6%、余量为水。
9.优选地,所述后处理过程为:将蚀刻后的玻璃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取出,即得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
10.优选地,所述后处理液组成为:硫酸5-10%,余量为水。
11.本发明所述蚀刻液采用市售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
12.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通过对玻璃入刻蚀液的速度、角度、蚀刻时间的调整,能够生产出不同粗糙度和雾度的闪光砂效果玻璃。具体的,所述玻璃粗糙度可达1.7-2.3μm,雾度可达64-82%,透光率可达80-95%。所述玻璃闪光砂晶体结构在500倍显微镜下观察能够完全展开。将其应用于手机或3c产品外壳,使得产品外观更为精美,可以获得具备不同磨砂触感的产品。
附图说明
13.图1为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样品所得放大倍数为5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应该明确提出这些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但是不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5.实施例1
16.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
17.(1)前处理:配制前处理液,将待蚀刻的玻璃原片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然后置于前处理液中浸泡40s,取出;前处理液的组成为:氢氟酸8%、硝酸8%,硫酸5%,余量为水;
18.(2)蚀刻处理: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14mm/s,入蚀刻液角度为30℃,待玻璃完全进入蚀刻液后进行蚀刻240s,蚀刻液温度为27℃;所述蚀刻液为市售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
19.(3)后处理:将蚀刻后的玻璃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取出,即得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所述后处理液的组成为:硫酸5%,余量为水。
20.为了配合所述制备工艺,可以采用相应的ag治具,具体为:将pp-p塑料管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其中塑料管上粘结带有30
°
角的塑料板,可将ag塑料架放在带有角度的塑料板上,根据治具底座大小可放不同数量的ag塑料架,每架可插30pcs玻璃。
21.实施例2
22.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
23.(1)前处理:配制前处理液,将待蚀刻的玻璃原片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然后置于前处理液中浸泡30s,取出;前处理液的组成为:氢氟酸6%、硝酸6%,硫酸6%,余量为水;
24.(2)蚀刻处理: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10mm/s,入蚀刻液角度为20℃,待玻璃完全进入蚀刻液后进行蚀刻120s,蚀刻液温度为31℃;所述蚀刻液为市售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
25.(3)后处理:将蚀刻后的玻璃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取出,即得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所述后处理液的组成为:硫酸10%,余量为水。
26.为了配合所述制备工艺,可以采用相应的ag治具,具体为:将pp-p塑料管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其中塑料管上粘结带有20
°
角的塑料板,可将ag塑料架放在带有角度的塑料板上,根据治具底座大小可放不同数量的ag塑料架,每架可插30pcs玻璃。
27.实施例3
28.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
29.(1)前处理:配制前处理液,将待蚀刻的玻璃原片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然后置于前处理液中浸泡50s,取出;前处理液的组成为:氢氟酸7%、硝酸7%,硫酸4%,余量为水;
30.(2)蚀刻处理: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20mm/s,入蚀刻液角度为40℃,待玻璃完全进入蚀刻液后进行蚀刻360s,蚀刻液温度为28℃;所述蚀刻液为市售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
31.(3)后处理:将蚀刻后的玻璃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取出,即得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所述后处理液的组成为:硫酸8%,余量为水。
32.为了配合所述制备工艺,可以采用相应的ag治具,具体为:将pp-p塑料管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其中塑料管上粘结带有40
°
角的塑料板,可将ag塑料架放在带有角度的塑料板上,根据治具底座大小可放不同数量的ag塑料架,每架可插30pcs玻璃。
33.性能测试:根据玻璃行业统一测试方法,测定实施例1-3制备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的各项性能,具体数据见下表1。
34.表1、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性能数据
35.性能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透光率(%)808695雾度(%)827364粗糙度(μm)1.72.12.3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玻璃进行前处理、蚀刻、后处理;其中,蚀刻时,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10-20mm/s,进入蚀刻液的角度为20-40
°
,玻璃完全进入蚀刻液后蚀刻120-360s;所述蚀刻液为具有闪光砂效果的蚀刻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时,蚀刻液温度为27-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过程为:将待蚀刻的玻璃原片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然后置于前处理液中浸泡30-50s,取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组成为:氢氟酸6-8%、硝酸6-8%、硫酸4-6%、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过程为:将蚀刻后的玻璃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取出,即得具有闪光砂效果的玻璃。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液组成为:硫酸5-10%,余量为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闪光砂效果玻璃的制备工艺,包括:对玻璃进行前处理、蚀刻、后处理;其中,蚀刻时,控制玻璃进入蚀刻液的速度为10-20mm/s,进入蚀刻液的角度为20-40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 魏中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