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茶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富硒茶指硒元素含量高的一类茶,与此同时,富硒茶也可经加工制作呈茶油产品,供烹饪使用。
3.然而,传统的压榨加工获取富硒茶油时,出油率低影响了经济效益,并且,无法充分利用茶籽中的茶油,导致原料损失大影响了加工效益,与此同时,存在溶剂残留,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压榨加工获取富硒茶油时,出油率低影响了经济效益,并且,无法充分利用茶籽中的茶油,导致原料损失大影响了加工效益,与此同时,存在溶剂残留,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
5.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高品质富硒油茶籽;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具备高含油率的特性;s2破碎处理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s3对所述经破碎高品质富硒油茶籽进行螺旋-冷榨处理,分离出冷榨油和茶麸片;所述螺旋-冷榨处理过程中,所述冷榨温度《60
°
c;s4基于超临界萃取法来萃取所述茶麸片渣中的富硒茶油,获得萃取油;所述超临界萃取法的具体操作如下:s41取所述茶麸片渣加热粉碎后过筛,获得萃取原料,备用;s42提供萃取釜、分离釜和co2流体;基于高压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得到所述co2流体;s43取所述萃取原料置于所述萃取釜中,排除所述萃取釜内的空气后进行封闭,此时所述萃取釜为真空状态;s44于所述真空容器的萃取釜中通入co2流体进行萃取,收集萃取产物;s45将所述萃取产物置于所述分离釜中,加热脱除co2,得到萃取油;s5分别对所述冷榨油和所述萃取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的油液分别标记为富硒茶油a和富硒茶油b。
6.上述加工方法,出油率高且经济效益好,并且,基于超临界萃取来充分利用茶籽中的茶油,减少原料损失和提高加工效益,与此同时,不存在溶剂残留,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高。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的获取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s11选取含油率不低于50%的油茶品种,种植在富硒地区,采收油茶籽;
s12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堆沤处理6~7天,后晾晒4~5天至油茶壳与籽粒分离;s13晾晒所述籽粒,保留含水量》15%的富硒油茶籽;s14去除所述富硒油茶籽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油茶籽。
8.进一步地,所述富硒地区的环境标准为海拔》200m,土壤ph值为5~6.5。
9.再进一步地,所述堆沤处理的过程中,油茶籽中拌石灰来进行堆沤处理以实现催熟。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对辊破碎机对高品质富硒油茶籽进行破碎,控制破碎度为油茶籽1/4~1/8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冷榨处理采用螺旋压榨的方式进行,富硒油茶籽被碾成茶麸片,同时,茶油被榨出。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茶麸片渣置于100~110℃的温度下加热28~32min,后进行粉碎,用20目筛过筛粉碎物,得到萃取原料。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隔27~32min收集一次萃取产物直至无产物时结束萃取。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油液先通过滤布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颗粒,后在低温条件下依次通过60目、80目和1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
15.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条件为温度《8
°
c。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根源上选取高品质的富硒油茶籽,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榨油时的出油率和油品质量,有效避免后续榨油时因茶籽质量问题造成的损耗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基于螺旋-冷榨来进行榨油,加压而不升温,对油脂营养物质没有影响,提高油脂品质,避免因高温加工而使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体等有害物质,保留了油中的活性物质。
17.本发明,基于超临界萃取法来进一步对经冷榨出油的茶麸片渣进行深度萃取,从而显著提高出油率,提高经济效益,并且,由于超临界萃取法采用co2流体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具有扩散系数大、粘度小和介电常数大的特点,分离效果较好,可针对性的萃取油液且操作温度低,有效杜绝油液营养成分的破坏,并且,萃取后加热即可脱除co2,不存在溶剂残留的情况,提高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
18.综上,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出油率高且经济效益好,并且,基于超临界萃取来充分利用茶籽中的茶油,减少原料损失和提高加工效益,与此同时,不存在溶剂残留,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高品质富硒油茶籽。
21.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具备高含油率的特性。
22.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的获取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s11选取含油率不低于50%的油茶品种,种植在富硒地区,采收油茶籽。
23.s12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堆沤处理6~7天,后晾晒4~5天至油茶壳与籽粒分离。
24.s13晾晒所述籽粒,保留含水量》15%的富硒油茶籽。
25.s14去除所述富硒油茶籽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油茶籽。
26.s2破碎处理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
27.s3对所述经破碎高品质富硒油茶籽进行螺旋-冷榨处理,分离出冷榨油和茶麸片。
28.所述螺旋-冷榨处理过程中,所述冷榨温度《60
°
c。其中,所述螺旋-冷榨处理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螺旋压榨的方式进行,富硒油茶籽被碾成茶麸片,同时,茶油被榨出。
29.s4基于超临界萃取法来萃取所述茶麸片渣中的富硒茶油,获得萃取油。
30.所述超临界萃取法的具体操作如下:s41取所述茶麸片渣加热粉碎后过筛,获得萃取原料,备用。
31.s42提供萃取釜、分离釜和co2流体。基于高压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得到所述co2流体。
32.s43取所述萃取原料置于所述萃取釜中,排除所述萃取釜内的空气后进行封闭,此时所述萃取釜为真空状态。
33.s44于所述真空容器的萃取釜中通入co2流体进行萃取,收集萃取产物。
34.s45将所述萃取产物置于所述分离釜中,加热脱除co2,得到萃取油。
35.s5分别对所述冷榨油和所述萃取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的油液分别标记为富硒茶油a和富硒茶油b。
3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茶油冷榨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高品质富硒油茶籽。
37.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具备高含油率的特性。
38.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的获取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s11选取含油率不低于50%的油茶品种,种植在富硒地区,采收油茶籽。所述富硒地区的环境标准为海拔》200m,土壤ph值为5~6.5。
39.s12对所述油茶籽进行堆沤处理7天,后晾晒5天至油茶壳与籽粒分离。所述堆沤处理的过程中,油茶籽中拌石灰来进行堆沤处理以实现催熟。
40.s13晾晒所述籽粒,保留含水量》15%的富硒油茶籽。
41.s14去除所述富硒油茶籽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油茶籽。
4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根源上选取高品质的富硒油茶籽,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榨油时的出油率和油品质量,有效避免后续榨油时因茶籽质量问题造成的损耗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3.s2破碎处理所述高品质富硒油茶籽。使用对辊破碎机对高品质富硒油茶籽进行破碎,控制破碎度为油茶籽1/8 瓣。
44.s3对所述经破碎高品质富硒油茶籽进行螺旋-冷榨处理,分离出冷榨油和茶麸片。
45.所述螺旋-冷榨处理过程中,所述冷榨温度《60
°
c。其中,所述螺旋-冷榨处理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螺旋压榨的方式进行,富硒油茶籽被碾成茶麸片,同时,茶油被榨出。本实施例,基于螺旋-冷榨来进行榨油,加压而不升温,对油脂营养物质没有影响,提高油脂品质,避免因高温加工而使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体等有害物质,保留了油中的活性物质。
46.s4基于超临界萃取法来萃取所述茶麸片渣中的富硒茶油,获得萃取油。
47.所述超临界萃取法的具体操作如下:s41取所述茶麸片渣加热粉碎后过筛,获得萃取原料,备用。茶麸片渣置于105℃的温度下加热30min,后进行粉碎,用20目筛过筛粉碎物,得到萃取原料。
48.s42提供萃取釜、分离釜和co2流体。基于高压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得到所述co2流体。
49.s43取所述萃取原料置于所述萃取釜中,排除所述萃取釜内的空气后进行封闭,此时所述萃取釜为真空状态。
50.s44于所述真空容器的萃取釜中通入co2流体进行萃取,收集萃取产物。每隔27~32min收集一次萃取产物直至无产物时结束萃取。
51.s45将所述萃取产物置于所述分离釜中,加热脱除co2,得到萃取油。
52.本实施例,基于超临界萃取法来进一步对经冷榨出油的茶麸片渣进行深度萃取,从而显著提高出油率,提高经济效益,并且,由于超临界萃取法采用co2流体作为萃取剂,其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具有扩散系数大、粘度小和介电常数大的特点,分离效果较好,可针对性的萃取油液且操作温度低,有效杜绝油液营养成分的破坏,并且,萃取后加热即可脱除co2,不存在溶剂残留的情况,提高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
53.s5分别对所述冷榨油和所述萃取油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的油液分别标记为富硒茶油a和富硒茶油b。
54.所述过滤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油液先通过滤布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颗粒,后在低温条件(《8
°
c)下依次通过60目、80目和1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本实施例中,低温时,油液中的杂质析出,通过过滤进行除去,从而保障富硒茶油的品质)制作得到的富硒茶油a和富硒茶油b分别进行灌装包装,密封后置于阴凉处进行存储。
55.综上,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茶油压榨处理而言,具备下述优点:本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出油率高且经济效益好,并且,基于超临界萃取来充分利用茶籽中的茶油,减少原料损失和提高加工效益,与此同时,不存在溶剂残留,榨油的安全度和油品质量高。
56.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发明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