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全地形车的车门没有配置扶手,当用户需要关门时,需要用手扶住车门,这样会存在很多不便,而且全地形车在行驶中,没有扶手,用户的乘坐平衡性差,从而无法更好地保证用户的安全。
3.相关技术中,在车门上设置有扶手,但是该扶手主要用于用户搭手和休憩,在关闭车门和保证用户平衡性方面关联性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的扶手可以更加稳固地设置于车门上,用手可以借助扶手将车门关闭,也可以保持住身体的平衡,避免用户的身体受到伤害。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形成有驾驶舱;座椅,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驾驶舱;方向操纵件,所述方向操纵件设置于所述驾驶舱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前方;车门,所述车门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驾驶舱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车门包括:车门支架和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车门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车门支架朝向所述驾驶舱的一侧。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通过设置有扶手,并且将扶手设置于车门支架上,车门支架更加便于安装扶手,从而可以使扶手更加稳固地设置于车门上,用户在进入驾驶舱后,可以用手握住扶手,借助扶手将车门关闭,从而使车门关闭更加方便,而且在全地形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全地形车可能会出现颠簸,这时用户也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住身体的平衡,避免用户的身体受到伤害。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支架包括:上杆、下杆和连接杆,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上下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之间,所述扶手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杆,所述扶手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杆。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扶手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杆,所述扶手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杆。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扶手包括:扶手主体和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分别连接于所述扶手主体的两端且分别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焊接在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上,所述固定支脚设置有穿孔,所述螺栓穿设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或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支脚设置有穿孔,所述螺栓穿设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紧固件为多个,每个所述固定支脚对应设置有
至少两个所述紧固件且所述至少两个紧固件分布于所述扶手主体的一端两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上;或所述扶手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上。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扶手倾斜设置于所述车门支架上,相较于所述扶手的上端,所述扶手的下端靠向后侧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扶手构造为朝向所述驾驶舱一侧凸起的弧形结构或曲线形结构。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扶手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柔性套或弹性套。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车门的第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车门的第二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车门的局部爆炸图。
21.附图标记:
22.车门1;
23.车门支架10;上杆11;下杆12;连接杆13;
24.扶手20;扶手主体21;固定支脚22;穿孔23;
25.紧固件30;螺栓31;螺母3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7.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
2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座椅、方向操纵件和车门1。车架构建成全地形车的整体结构,主要起到支撑和安装的作用。座椅则是用户的坐立工具,用户可以坐在座椅上驾驶全地形车,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感。方向操纵件主要用于操控全地形车,用户可以通过方向操纵件控制全地形车的转向。车门1则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尘的作用,避免用户由于地形颠簸而掉落至全地形车外,也可以防止地面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全地形车内。
29.车架形成有驾驶舱,车架可以对驾驶舱起到支撑的作用,用户可以进入到驾驶舱驾驶全地形车,将座椅设置于驾驶舱,这样用户就可以坐立在驾驶舱驾驶全地形车,提升用户的舒适感。方向操纵件设置于驾驶舱,而且方向操纵件位于座椅的前方,这样设置比较合理,用户在操作方向操纵件时会更加方便,而且这样用户在驾驶全地形车时会更加安全。车门1可开闭地设置于驾驶舱的两侧,这样用户可以直接打开车门1进入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
出去,从而方便用户的操作。
30.如图1-图3所示,至少一个车门1包括:车门支架10和扶手20,车门支架10主要与车架连接,从而可以使车门1安装于车架上。扶手20设置于车门支架10上,车门支架10更加便于安装扶手20,从而可以使扶手20更加稳固地设置于车门1上。扶手20位于车门支架10朝向驾驶舱的一侧,这样在用户进入驾驶舱后,可以用手握住扶手20,借助扶手20将车门1关闭,从而使车门1关闭更加方便,而且在全地形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全地形车可能会出现颠簸,这时用户也可以用手握住扶手2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住身体的平衡,避免用户的身体受到伤害。
31.另外,至少在非驾驶员一侧的车门1上设置有扶手20,因为在全地形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利用方向操纵件控制住自身身体的平衡,当然,优选地,在驾驶舱两侧的车门1均设置有扶手20,这样驾驶员进入驾驶舱后,也可以借助扶手20将车门1关闭,从而在关闭车门1方面具有便利性。
32.其中,如图1-图3所示,车门支架10包括:上杆11、下杆12和连接杆13,上杆11和下杆12上下相对设置,连接杆13连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之间,扶手20的上端连接于上杆11,扶手20的下端连接于下杆12。将上杆11和下杆12上下相对设置,而且连接杆13连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之间,这样可以使车门支架10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也便于安装车门1的内板和外板。而扶手20的上端连接于上杆11,扶手20的下端连接于下杆12,这样可以将扶手20固定在车门支架10上,而且上杆11和下杆12之前的间距相较较小,扶手2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这样在方便用户持握的前提下,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扶手20的使用材料,从而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33.一种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扶手20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于上杆11,扶手20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于下杆12。可以理解地,当车门1设置有内板时,内板设置于车门支架10邻近驾驶舱的一侧,若将扶手20安装于车门支架10上,则需要对内板进行大面积地裁割,而扶手2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这样只需要裁割内板的车门支架10与扶手20连接的对应部位,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扶手20的安装对车门1的内板的损坏,保持内板外观结构的整洁性。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车门1还包括:紧固件30,扶手20包括:扶手主体21和固定支脚22,固定支脚22分别连接于扶手主体21的两端,而且固定支脚22分别通过紧固件30可拆卸地连接于上杆11和下杆12。也就是说,在扶手主体2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支脚22,然后通过紧固件30可拆卸地将固定支脚22安装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从而可以将扶手20安装在车门支架10上,另外,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地使扶手20与车门支架10之间可拆卸连接,而且可以减小对车门1的内板的损坏。扶手主体21和固定支脚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固定支脚22分别焊接在扶手主体21的两端。
35.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紧固件30包括:螺栓31和螺母32,螺母32焊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固定支脚22设置有穿孔23,螺栓31穿设过穿孔23后与螺母32螺纹连接,或紧固件30包括:螺栓31,上杆11和下杆12设置有螺纹孔,固定支脚22设置有穿孔23,螺栓31穿设过穿孔23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方式将固定支脚22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第一种方式:紧固件30包括:螺栓31和螺母32,其中螺母32可以焊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螺栓31穿设过固定支脚22上的穿孔23,然后与螺母32螺纹连接,从而将
固定支脚22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第二种方式:紧固件30为螺栓31,而上杆11和下杆12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31穿设过固定支脚22上的穿孔23,然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这样也可以将固定支脚22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综上所述,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方便地将固定支脚22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杆11和下杆12上,而且可以减小对车门1的内板的损坏。
36.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紧固件30为多个,每个固定支脚22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紧固件30,而且至少两个紧固件30分布于扶手主体21的一端两侧。如此设置,可以使固定支脚22的两侧都可以与车门支架10固定,从而可以使固定支脚22更全面地固定在车门支架10上,进而进一步地提升扶手20与车门支架10的连接稳定性。
37.另一种可选地,扶手20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或扶手20一体成型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当车门1未设置内板时,这时可以将扶手20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又或者扶手20一体成型在上杆11和下杆12上,这样可以提升扶手20与车门支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扶手20不易从车门支架10上脱落。
38.另外,如图1所示,扶手20倾斜设置于车门支架10上,相较于扶手20的上端,扶手20的下端靠向后侧设置。如图示,该车门1设置于车辆的右侧,也就是非驾驶员的一侧,将扶手20如此设置于车门支架10上,这样更符合人体的结构学,用户的手部可以更加方便和轻松地握住扶手20,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39.当然,如图2和图3所示,扶手20构造为朝向驾驶舱一侧凸起的弧形结构或曲线形结构。扶手20朝向驾驶舱一侧凸起,这样用户在驾驶舱内时才可以握住扶手20,而扶手20构造为弧形结构或曲线形结构,这样扶手20会更加平滑,用户在握持扶手20时会更加舒适,也不会因为扶手20出现突兀和尖锐感而使用户的手部受到伤害。曲线形结构可以由至少两个弧形结构连接而成。
40.除此之外,扶手20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为柔性套或弹性套。当扶手20的外周比较粗糙时,可以在扶手20的外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可以为柔性套或弹性套,这样也可以提升用户握持扶手20时的舒适性,当然,当扶手20的外周比较光滑时,也可以在扶手20的外周不设置保护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