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


背景技术:

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删砂、硼酸、蛋石、碳酸钢、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为了根据客户的需要,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对其进行热弯处理,玻璃在热弯处理时,玻璃的热弯温度最大为580摄氏度,从而避免玻璃热弯结束后产生波纹,工作人员往往会用到热弯装置对玻璃进行热弯处理。
3.目前,现有的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大多采用模具进行热弯加工,难以同时加工不同尺寸和不同角度的玻璃,同时也缺少抵块更换装置,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对玻璃进行不同弯度的热弯处理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热弯装置,影响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且现有的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大多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不方便使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机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内壁水平固定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移动板,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机架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贯穿矩形通孔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端竖直固定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上设置有卡设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硅胶吸盘、固定套管、活塞、l形移动杆、u形板,所述固定套管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吸盘竖直安装在固定套管的底部,所述活塞设置在固定套管内部,所述l形移动杆的底端穿过固定套管并与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套设在l形移动杆的外侧,所述u形板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设组件包括插销、复位弹簧、插杆,所述插销固定焊接在u形板顶部,所述插杆与插销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插销和插杆之间并套设在插杆的外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移动杆与插杆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插杆的一端与卡槽相卡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固定套管的侧壁与密封圈的外侧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抵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弯架,所述热弯架的两侧转动安装有热弯辊,所述热弯架顶部设置有玻璃本体,所述热弯辊与玻璃本体滑动接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通过抓取机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卡设组件的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使得横板带动硅胶吸盘向下移动至与玻璃本体表面接触,向下压l形移动杆使得活塞向下移动并将固定套管内部的空气排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硅胶吸盘与玻璃本体固定,通过卡设组件将l形移动板固定,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抓取机构移动,将热弯后的玻璃本体放置在放置台处,实现了对玻璃本体自动上下料的目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且也避免加工后的玻璃本体的余热对工作人员的损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4.2、该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通过滑槽的设置,将抵块从滑槽上抽拉出来,便可以实现快速更换抵块,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抓取机构和卡设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台;2、机架;3、导向杆;4、移动板;5、第一电动伸缩杆;6、固定块;7、第二电动伸缩杆;8、横板;9、抓取机构;901、硅胶吸盘;902、固定套管;903、活塞;904、l形移动杆;905、u形板;10、卡设组件;101、插销;102、复位弹簧;103、插杆;11、第三电动伸缩杆;12、安装座;13、抵块;14、热弯架;15、热弯辊;16、玻璃本体;17、放置台;18、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加工用热弯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机架2,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机架2,机架2的顶部内壁水平固定有两个导向杆3,导向杆3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移动板4,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机架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移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贯穿矩形通孔与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输出端部固定连接,移动板4的底端竖直固定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7,第二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部固定安装有横板8,横板8上设置有抓取机构9,抓取机构9上设置有卡设组件10。
23.其中,抓取机构9包括硅胶吸盘901、固定套管902、活塞903、l形移动杆904、u形板
905,固定套管902与横板8固定连接,硅胶吸盘901竖直安装在固定套管902的底部,活塞903设置在固定套管902内部,l形移动杆904的底端穿过固定套管902并与活塞903的顶端固定连接,u形板905套设在l形移动杆904的外侧,u形板905的底部与横板8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抓取机构9的设置,能够对玻璃本体16进行抓取,便于对玻璃本体16自动上下料。
24.其中,卡设组件10包括插销101、复位弹簧102、插杆103,插销101固定焊接在u形板905顶部,插杆103与插销101的内壁滑动连接,复位弹簧102设置在插销101和插杆103之间并套设在插杆103的外侧,在使用时,通过卡设组件10的设置,能够对l形移动杆904进行固定,复位弹簧102的设置,能够起到复位的作用,使得插杆103移动后能够及时固定。
25.其中,l形移动杆904与插杆103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卡槽,插杆103的一端与卡槽相卡接,在使用时,通过卡槽和插杆103的配合,能够对l形移动杆904固定。
26.其中,活塞903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固定套管902的侧壁与密封圈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密封圈的设置,提升了密封的效果,防止漏气。
27.其中,机架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1,第三电动伸缩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抵块13,在使用时,通过滑槽的设置,便于对抵块13进行快速更换。
28.其中,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弯架14,热弯架14的两侧转动安装有热弯辊15,热弯架14顶部设置有玻璃本体16,热弯辊15与玻璃本体16滑动接触,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台17,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座18,在使用时,通过热弯辊15的设置,可以对玻璃本体16进行加热,通过放置台的17的设置,便于对弯热后的玻璃本体16进行存放。
2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玻璃本体16放置在热弯架14,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7使得横板8带动硅胶吸盘901向下移动至与玻璃本体16表面接触,此时向外拉动插杆103与对应的卡槽相分离,同时向下移动l形移动杆904,带动活塞903向下移动并将固定套管902内部的空气排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硅胶吸盘901与玻璃本体16固定,卡设组件10将l形移动杆904固定,此时,启动热弯辊15对玻璃本体16加热升温,同时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11带动抵块13向下移动,对玻璃本体16进行热弯,第三电动伸缩杆11输出轴伸长的长度,控制玻璃本体16热弯的角度,热弯结束后,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5带动移动板4移动,移动板4带动抓取机构9移动,将热弯后的玻璃本体16放置在放置台17处,从而实现自动上下料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当需要更换抵块13时,直接将抵块13从滑槽上抽拉出来即可。
30.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
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