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和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和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和轨道梁。


背景技术:

2.在轨道车辆运行中,安全和高效始终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轨道车辆运行安全保障方面,轨道车辆位置的准确性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来检测轨道车辆的位置,该电感式接近开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完成检测。但传统的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较短,当轨道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摆幅较大时,可能会超过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导致漏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和轨道梁,该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能够有效地避免轨道车辆漏检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包括电感式接近开关、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用于安装在轨道梁本体上,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感应电动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发生变化,所述光线发射器和所述光线接收器用于安装在所述轨道梁本体上并设置为沿所述轨道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所述光线发射器设置为使其发射的光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被所述轨道车辆遮挡。
5.可选地,所述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轨道梁本体上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6.所述光线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光线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具有透光部,所述第一壳体的透光部与所述光线发射器的发射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透光部与所述光线接收器的接收端相对;
7.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内。
8.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均设置有除湿装置。
9.可选地,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加热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件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开启加热或关闭加热。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均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透光部上的污物。
11.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用于清扫所述透光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清洁刷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刷运动。
12.可选地,所述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清洁装置电连接的定时触发模块,所述定时触发模块用于周期性的触发所述清洁装置清洁所述透光部上的污物。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包括与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轨道梁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的安装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光部之间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沿所述轨道梁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到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板之间的距离l1逐渐减小。
14.可选地,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与所述光线接收器设置为位于所述轨道梁本体的同一侧。
1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和上述的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公开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可以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和光线接收器中任意一者输出的结果判断是否有轨道车辆通过,检测结果更精确,可靠性更高,可以避免轨道车辆漏检的情况发生。并且当电感式接近开关和光线接收器输出的判断结果不同时,说明电感式接近开关或者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可能出现了故障,操作人员可以依此对电感式接近开关、光线发射器、光线接收器进行排查检修。换言之,本公开通过设置在轨道梁本体上电感式接近开关和光线发射器、光线接收器来同时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能够有效避免漏检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对电感式接近开关、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进行自检。
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梁的俯视图;
20.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的爆炸图;
21.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的第一壳体、光线发射器、除湿装置以及清洁装置的爆炸图;
22.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的第二壳体、光线接收器、电感式接近开关、除湿装置以及清洁装置的爆炸图;
23.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的控制系统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电感式接近开关;2-光线发射器;21-发射端;3-光线接收器;31-接收端;4-轨道梁本体;5-第一壳体;51-透光部;52-侧板;53-安装板;6-第二壳体;7-除湿装置;71-加热件;8-湿度传感器;9-清洁装置;91-驱动装置;92-清洁刷;10-定时触发模块;11-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7.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均
是指轨道梁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具体如图1所示,“内、外”是指相应结构轮廓的“内、外”。
28.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包括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电感式接近开关1用于安装在轨道梁本体4上,电感式接近开关1的感应电动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发生变化,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用于安装在轨道梁本体4上并设置为沿轨道梁本体4的宽度方向相对,光线发射器2用于发射光线,光线接收器3用于接收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光线发射器2设置为使其发射的光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被轨道车辆遮挡。
29.本公开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使用两种不同感应方式的传感器来实现检测,一种是电感式接近开关1,另一种是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组成的光线对射开关。对于电感式接近开关而言,当没有轨道车辆经过时,割电感式接近开关1所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不被切割,电感式接近开关1的感应电动势不发生变化,当轨道车辆经过电感式接近开关1时,轨道车辆能够切割电感式接近开关1所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使电感式接近开关1的感应电动势发生变化,从而说明有轨道车辆通过。对于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而言,当没有轨道车辆通过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之间时,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被光线接收器3接收到;当有轨道车辆通过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之间时,光线发射器2发出的光线被轨道车辆遮挡,光线接收器3无法接收到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从而说明有轨道车辆通过。这样,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接收器3输出的结果就可以判断是否有轨道车辆通过该轨道车辆检测组件。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公开提供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可以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接收器3中任意一者输出的结果判断是否有轨道车辆通过,检测结果更精确,可靠性更高,可以避免轨道车辆漏检的情况发生。并且当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接收器3输出的判断结果不同时,说明电感式接近开关1或者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可能出现了故障,操作人员可以依此对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光线接收器3进行排查检修。换言之,本公开通过设置在轨道梁本体4上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发射器2、光线接收器3来同时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能够有效避免漏检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对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进行自检。
31.在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进行安装时,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可以直接安装在轨道梁本体1上,或者间接安装在轨道梁本体1上。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在轨道梁本体4上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光线发射器2设置在第一壳体5内,光线接收器3设置在第二壳体6内,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均具有透光部51,第一壳体5的透光部51与光线发射器2的发射端21相对,第二壳体6的透光部51与光线接收器3的接收端31相对,电感式接近开关1设置在第一壳体5和/或第二壳体6内。也就是说,光线发射器2或光线发射器2和电感式接近开关1可以先集成在第一壳体5内,再通过第一壳体5安装到轨道梁本体4上,光线接收器3或光线接收器3和电感式接近开关1可以先集成在第二壳体6内,再通过第二壳体6安装到轨道梁本体4上,从而便于光线发射器2、光线接收器3以及电感式接近开关1的装配。此外,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可以对光线发射器2、光线接收器3以及电感式接近开关1起到保护作用。
32.由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均具有透光部51,并且第一壳体5的透光部51与光线
发射器2的发射端21相对,第二壳体6的透光部51与光线接收器3的接收端31相对,因此设置在第一壳体5内的光线发射器2的发射端21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壳体5的透光部51发射出去,该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壳体6的透光部51从而被光线接收器3的接收端31接收。
3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感式接近开关1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5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6内,或者,可以在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都设置电感式接近开关1,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34.由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空气可能影响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的使用,为了对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进行除湿,如图2至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均可以设置有除湿装置7,该除湿装置7可以对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进行除湿,降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度。位于户外的轨道梁本体4可能会受到不同天气情况的影响,例如在雨天时,可能会有雨水渗入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由于设置在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均为电子元器件,潮湿的环境可能对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产生影响,导致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容易损坏,通过除湿装置7对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进行除湿,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度,干燥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的工作环境,提高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的使用寿命。
35.此外,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空气可能附着在透光部51上,导致透光部51的表面形成液滴,该液滴可能会使得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等,影响光线通过透光部51,影响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的检测精度,因此,通过除湿装置7降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进行除湿对保证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的检测精度也是有益的。
36.可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除湿装置7可以包括加热件71,通过加热件71来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空气蒸发变为过热蒸汽,从而达到降低湿度的目的。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除湿装置7也可以包括具有除湿干燥剂的部件,通过除湿干燥剂来吸收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空气中的水分来进行除湿,或者,除湿装置7也可以包括冷凝器,当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中的湿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凝器时,凝结为冷凝水,再将该冷凝水排出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来达到除湿的目的,本公开这里对除湿装置7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37.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可以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加热件71与湿度传感器8电连接,加热件71用于根据湿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湿度值开启加热或关闭加热。由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8实时采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湿度值,当湿度值高于预设阈值时,加热件71开启加热,以对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进行除湿,当湿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加热件71关闭加热。可选地,加热件71和湿度传感器8可以均与控制器11电连接,控制器11可以根据湿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湿度值控制加热件71。
38.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还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加热件71和温度传感器12与控制器1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2将实时采集到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温度值输送给控制器11,在加热件71开启加热时,若温度传感器12采集到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的温度大于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所能承受
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11可以控制加热件71关闭加热,以避免损坏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
39.可选地,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8可以为两个独立的传感器,也可以集成为一体,即,集成为温湿度传感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0.此外,如果透光部51上沾染了污物,可能会改变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的光路,从而影响检测结果,为了清洁透光部51,如图2至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均可以设置有清洁装置9,清洁装置9用于清洁透光部51上的污物。由于在长期工作下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的透光部51上可能沾染灰尘等污物,可以在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内设置清洁装置9,清洁装置9用于清洁透光部51上的污物,避免改变设置在第一壳体5内的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的光路,也确保按照原定光路发射出的光线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壳体6内的光线接收器3准确接收到。
41.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清洁装置9可以包括驱动装置91和清洁刷92,清洁刷92用于清扫透光部51,驱动装置91与清洁刷92连接并用于驱动清洁刷92运动。由于驱动装置91与清洁刷92连接并用于驱动清洁刷92运动,清洁刷92用于清扫透光部51,与清洁刷92连接的驱动装置91可以驱动清洁刷92扫过透光部51,从而达到清扫透光部51的目的。
42.这里,驱动装置91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油缸等驱动清洁刷92做直线往复运动,也可以为旋转电机驱动清洁刷92做旋转运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43.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清洁装置9也可以为吹风机,通过对透光部51吹风,吹走透光部51上的灰尘等污物来达到清扫透光部51的目的。
44.可选地,如图5所示,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可以包括与清洁装置9电连接的定时触发模块10,定时触发模块10用于周期性的触发清洁装置9清洁透光部51上的污物。由于定时触发模块10可以周期性的触发清洁装置9,清洁装置9将可以周期性对透光部51上的污物进行清洁,实现清洁的自动化。可选地,定时触发模块10和清洁装置9可以均与控制器11电连接,控制器11基于定时触发模块10周期性触发的信号来控制清洁装置9。
45.为了避免轨道车辆在通过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时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发生碰撞,如图1至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均包括与透光部51在轨道梁本体4的宽度方向相对的安装板53、以及形成在安装板53与透光部51之间的两个侧板52,两个侧板52沿轨道梁本体4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从侧板52靠近安装板53的一端到侧板52靠近透光部51的一端的方向,第一壳体5的侧板52与第二壳体6的侧板52之间的距离l1逐渐减小。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摆幅,轨道车辆在通过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之间时可能会存在碰撞的风险,影响行车安全,由于沿轨道梁本体4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52,从侧板52靠近安装板53的一端到侧板52靠近透光部51的一端的方向,第一壳体5的侧板52与第二壳体6的侧板52之间的距离l1逐渐减小,所以当轨道车辆通过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之间时,是先从宽度由大变小的范围通过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之间的,从侧板52靠近安装板53的一端到侧板52靠近透光部51的一端的方向,第一壳体5的侧板52与第二壳体6的侧板52之间的距离l1逐渐减小的设计可以使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有效避让轨道车辆,避免轨道车辆与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发生碰撞而造成安全隐患。
46.可选地,电感式接近开关1与光线接收器3设置为位于轨道梁本体4的同一侧。如图
5所示,由于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接收器3都需要与控制器11电连接,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1,因此可以将电感式接近开关1与光线接收器3设置在轨道梁本体4的同一侧,以方便布线,使电感式接近开关1和光线接收器3接出的线能在同一侧接入到控制器11中。
4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梁,包括轨道梁本体4和上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
4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0.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