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和座椅滑轨。
背景技术:2.座椅滑轨是连接座椅座盆和车底板,实现座椅前后调节的装置,便于乘客根据需求将座椅调节至最舒适位置。
3.现有技术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中,解锁杆与解锁手柄通过铆钉固连在一起,当向上抬解锁手柄时,解锁手柄带动解锁杆绕旋转中心转动,另外一端向下驱动锁止机构,实现座椅滑轨中内外滑轨的解锁。
4.现有技术这种解锁手柄与解锁杆固连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解锁手柄装配时,需要通过铆钉与两侧滑轨的解锁杆连接,装配工艺复杂,零件数量多,且解锁手柄与解锁杆的连接处布置在滑轨外侧才能进行铆接装配;第二,解锁手柄与解锁杆刚性固定,解锁手柄的制造误差会完全转移到解锁杆上,因为解锁手柄的开档尺寸较大,即两滑轨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解锁手柄两端装配处的上下误差相对较大,解锁手柄的误差转移到解锁杆上,会导致左右侧解锁杆位置出现上下偏差,引起一侧解锁杆提前解锁的问题;第三,由于解锁机构布置于内滑轨腔内,而且内滑轨腔内空间有限,解锁杆的活动空间有限,所以解锁空行程相对较小,结合解锁手柄的误差累计,更容易发生一侧滑轨提前解锁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减少零件,简化工艺,增加解锁手柄的解锁空行程角度,避免解锁手柄的误差直接转移到解锁杆上,避免提前解锁的风险。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杆和解锁手柄,所述解锁杆为沿纵向延伸的u型结构,并设置于内滑轨内部,其内端位于锁止机构的上方预定位置,中部铰接固定于所述内滑轨,所述解锁杆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以通过内端向下驱动所述锁止机构;
7.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解锁杆外端开口处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限位件,所述解锁手柄包括连接部和手柄部,所述连接部插装于所述解锁杆内部,且位于所述解锁杆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弹性部件卡装于所述连接部底壁中部,并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使所述连接部内端与所述解锁杆底壁具有预定间隙;
8.所述手柄部能够绕所述限位件向上转动,所述连接部向下转动,并压紧所述弹性部件,直至所述连接部内端与所述解锁杆底壁相抵,二者同步转动。
9.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中解锁杆与解锁手柄并非刚性连接,相反地,解锁手柄可以首先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独自转动,这一过程中解锁杆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至连接部内端转动至与解锁杆底壁相抵,二者才产生同步转动,因此,第一、安装时,解锁手柄只需插入解锁杆内部,并与弹性部件装配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固定元件,装配工艺简单,节省装配成本;第二、解锁手柄可以独自运动,即增加解锁手柄的解锁空行程,避免解锁手柄的误差
直接转移到解锁杆上,引起提前解锁的风险,提高整个机构对于解锁手柄左右侧误差的适应性。
10.可选地,所述解锁杆在与所述连接部内端对应位置设置有限位部,常态下,所述连接部内端顶壁与所述限位部的内壁相抵。
11.可选地,所述连接部面向所述解锁手柄的一端逐渐向上倾斜;
12.或,所述连接部内端的直径由外到内渐缩。
13.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内端设置有内端开口的第一凹槽,所述解锁杆外端设置有外端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部底壁中部与所述解锁杆对应位置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三凹槽,所述弹性部件为长条柱状结构,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的所述弹性部件形成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部的所述弹性部件为所述连接部提供向上的作用力。
14.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部先沿纵向向外、并倾斜向上翻折,后沿横向翻折,该横向边用于与所述内滑轨的顶壁内侧相抵,以使所述解锁杆的内端处于所述预定位置。
15.可选地,还包括固定块和旋转轴,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内滑轨顶壁内侧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解锁杆铰接固定,所述解锁杆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16.可选地,所述解锁杆底壁在与所述固定块对应位置设置有缺口。
17.可选地,所述解锁手柄在与所述限位件接触部位设置有相匹配的弧形台阶面。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滑轨,包括内滑轨、外滑轨、锁止机构和和解锁机构,该解锁机构为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
19.本发明座椅滑轨包括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因此具有与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座椅滑轨的解锁结构在连接部与解锁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3.图4为图2纵向视图;
24.图5为图2纵向剖面图;
25.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滑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图1至图6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7.1-解锁杆;1a-缺口;2-解锁手柄;21-连接部;22-手柄部;3-弹性部件;a-限位件;4-限位部;a-第一凹槽;b-第二凹槽;c-第三凹槽;5-固定块;6-旋转轴;
28.01-内滑轨;02-外滑轨;03-锁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
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31.本文中,解锁杆1靠近内滑轨01中部的方向为内端,解锁杆1靠近内滑轨01端部的一侧为外端。连接部21插装于内滑轨01内部的一端为内端,与手柄部22连接的一端为外端。
32.请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座椅滑轨的解锁结构在连接部与解锁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纵向视图;图5为图2纵向剖面图。
33.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杆1和解锁手柄2,解锁杆1为沿纵向延伸的u型结构,并设置于内滑轨01内部,具体地,解锁杆1的内端位于锁止机构03的上方预定位置,中部铰接固定于内滑轨01,外端用于与解锁手柄2装配,解锁杆1能够绕中部铰接处转动,以通过内端向下驱动锁止机构03,解锁内滑轨01和外滑轨02的相对位置;
34.还包括弹性部件3,解锁杆1外端开口处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限位件a,解锁手柄2大致呈u型结构,包括连接部21和手柄部22,连接部21位于手柄部22的两侧,分别对两侧座椅滑轨进行解锁,连接部21插装于对应侧的解锁杆1内部,且位于解锁杆1与限位件a之间,弹性部件3卡装于连接部21底壁中部,并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使连接部21内端与解锁杆1底壁具有预定间隙;
35.解锁时,解锁手柄2的手柄部22在向上的作用力下绕限位件a向上转动,连接部21绕限位件a向下转动,连接部21的底壁中部压紧弹性部件3,直至连接部21内端与解锁杆1底壁相抵,此时,二者可以同步转动,继续向上推动手柄部22,直至压缩锁止机构03进行解锁。
36.由上述可知,本发明中解锁杆1与解锁手柄2并非刚性连接,相反地,解锁手柄2可以首先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独自转动,这一过程中解锁杆1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直至连接部21内端转动至与解锁杆1底壁相抵,二者才产生同步转动,因此,第一、安装时,解锁手柄2只需插入解锁杆1内部,并与弹性部件3装配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固定元件,装配工艺简单,节省装配成本;第二、解锁手柄2可以独自运动,即增加解锁手柄2的解锁空行程,避免解锁手柄2的误差直接转移到解锁杆1上,引起提前解锁的风险,提高整个机构对于解锁手柄2左右侧误差的适应性;第三,解锁手柄2与解锁杆1的连接处位于内滑轨01内部,节约空间。
37.如图2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解锁杆1与连接部21内端对应位置,其两侧壁对应设置有向上、向内翻折的翻折边,两翻折边形成限位部4,常态,即锁止状态时,连接部21受到弹性部件3的作用,其内端顶壁与限位部4的内壁相抵,起到限位的作用。
38.当然,实际应用中,限位部4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起到限制连接部21内端位置的作用即可。
3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限位部4面向解锁手柄2的一端逐渐向上倾斜,该设置能够有效扩大插装面积,便于连接部21插装于限位部4与解锁杆1内部;此外,连接部21内端的直径由外到内渐缩,该设置同样是出于连接部21的插装便利性,防止连接部21安装位置出错。
40.请继续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内端设置有内端开口的第一凹槽a,解锁杆1外端设置有外端开口的第二凹槽b,连接部21底壁中部与解锁杆1对应位置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三凹槽c,第三凹槽c位于第一凹槽a与第二凹槽b之间,弹性部件3为长条柱状结构,其依次穿过第一凹槽a、第二凹槽b和第三凹槽c,弹性部件3位于第二凹槽b内部的部分形成前述限位件a,用于限制连接部21的位置;弹性部件3位于第三凹槽c内部的部分用于对连接部21提供向上的作用力,同时,还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连接部21与解锁杆1的相对位置
固定;弹性部件3靠近第一凹槽a的端部首先沿纵向向外、倾斜向上翻折,后沿横向翻折,该横向边用于与内滑轨01的顶壁内侧相抵,以使解锁杆1的外端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进而使得解锁杆1的内端处于锁止机构03的上方预定位置,即与内滑轨01的内侧壁相抵。
41.本实施例采用一根长条状的弹性部件3,并将弹性部件3折弯成异形结构装配于解锁杆1,同时实现解锁杆1与连接部21外端的限位功能、解锁杆1内端的定位功能(即使得解锁杆1内端处于锁止机构03的上方预定位置)和连接部21内端的定位功能(即对连接部21中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连接部21内端与限位部4的内壁相抵),结构简单,安装可靠,成本低廉。
42.当然,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弹性部件3的设置方式,如可以在解锁杆1外端开口处单独设置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实现解锁杆1与连接部21外端的限位功能;弹性部件包括环状的弹力绳,套装解锁杆1,并位于第三凹槽c内部,弹力绳对连接部21中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连接部21内端与限位部4的内壁相抵,实现连接部21内端的定位功能;弹性部件还包括设置于解锁杆1靠近外端,并向上延伸的弹簧,用于与内滑轨01的顶壁内侧相抵,以使解锁杆1的外端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内端处于锁止机构03的上方预定位置,实现解锁杆1内端的定位功能。
43.请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还包括固定块5和旋转轴6,固定块5与内滑轨01顶壁内侧固定连接,并通过旋转轴6与解锁杆1铆接固定,当然旋转轴6还可以为螺栓,并与螺母配合,实现固定块5与解锁杆1的铰接固定,解锁杆1能够绕旋转轴6转动。
44.此外,解锁杆1底壁在与固定块5对应位置设置有缺口1a,该缺口1a为工艺孔,便于在将固定块5固定于内滑轨01顶壁时,支撑工装能够穿过该缺口1a,以对固定块5起到支撑作用。
45.请继续参考图2与图5,解锁手柄2在与限位件a接触部位还设置有相匹配的弧形台阶面,一方面,便于解锁手柄2绕限位件a的转动;另一方面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部21向解锁杆1内部方向运动。
46.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座椅滑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滑轨,包括内滑轨01、外滑轨02、锁止机构03和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
48.本发明座椅滑轨包括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因此具有与前述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9.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座椅滑轨的解锁机构和座椅滑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