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车身d柱下部结构对整车扭转刚度和模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车型d柱下部接头由后围板和d柱内板连接板、隔板等零部件组成;结构强度比较弱,不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和模态。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汽车的d柱下部连接结构及汽车”,其公告号为cn211076070u,包括上内板、下内板和下外板,上内板设置于d柱的上端,下内板和下外板设置于d柱的下端;下外板分别与汽车的尾灯支架、侧围外板、后围外板和尾部钣金固定连接,下内板分别与上内板、汽车的后轮罩连接板和后围内板固定连接,以将d柱的下端固定于汽车的车身。此结构强度较弱,不利于车身扭转刚度和模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内、中、外三层结构设计和d柱内连接板的设计加强了d柱下部结构强度,提高了车身扭转刚度和模态。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包括外部板结构、中部板结构和内部板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d柱内连接板,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在所述d柱下部结构的拐角处,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外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中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内部板结构固定连接。内、中、外三层板结构构成了三条完整的环状力传递结构,并通过d柱内连接板使其相互连接,实现三层板结构之间的力传导,有效消除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6.作为优选,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有若干条传力筋,所述传力筋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传力筋和加强筋的设计可以等同于加强筋结构,加强了d柱内连接板的强度;另外传力筋也起到传导力、分散力的作用。
7.作为优选,所述传力筋上设置有若干连接点。在传力筋上设置连接点,使受力直接作用在传力筋上,传力筋的强度高,更有利于力的传导和扩散。
8.作为优选,所述中部板结构包括d柱加强板,d柱加强板通过所述连接点与所述传力筋固定连接。d柱加强板受到的力传导到传力筋上,再由传力筋传导到其他物件。
9.作为优选,所述内部板结构包括d柱内板和后围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d柱内板、d柱内连接板、后围内板等内板件构成内部力传递结构。
10.作为优选,所述外部板结构包括流水槽、尾灯座板、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流水槽、尾灯座板、后围外板等外板件组成外部力传递结构。
11.作为优选,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d柱加强版通过所述连接点进行fds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后围内板通过spr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d柱内板通过spr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围外板通过所述连接点进行fds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围外板进行spr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结构的d柱下部结构。
15.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d柱内连接板位置加强明显,提升扭转刚度和模态;(2)集成腔体内隔板,减少工装和零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d柱内连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中,d柱加强板1、流水槽2、尾灯座板3、后围外板4、d柱内板5、d柱内板连接板6、后围内板7、d柱下封板8、连接点61、连接点62、传力筋63、加强筋6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包括外部板结构、中部板结构和内部板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d柱内连接板6,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在所述d柱下部结构的拐角处,所述d柱内连接板6与所述外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6与所述中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6与所述内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6设置有传力筋63,所述传力筋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4。传力筋和加强筋的设计可以等同于加强筋结构,加强了d柱内连接板的强度;另外传力筋也起到传导力、分散力的作用。所述传力筋上设置有连接点61、连接点62。在传力筋上设置连接点,使受力直接作用在传力筋上,传力筋的强度高,更有利于力的传导和扩散。所述中部板结构包括d柱加强板1、d柱下封板8,d柱加强板1通过所述连接点61与所述传力筋63进行fds连接。d柱加强板受到的力传导到传力筋上,再由传力筋传导到其他物件。所述内部板结构包括d柱内板5和后围内板7,所述d柱内板5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1进行spr连接,所述后围内板7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1进行spr连接。所述外部板结构包括流水槽2、尾灯座板3、后围外板4,所述后围外板4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1通过所述连接点62进行fds连接,并且所述d柱内连接板1与所述后围外板4进行spr连接。d柱内连接板1与d柱下封板8通过spr连接。d柱内连接板1周边通过spr和结构胶,与周边其余钣金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结构的d柱下部结构。
21.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三条完整的传力路径:
22.路径1:流水槽、尾灯座板、后围外板等外部板结构组成最外部力传递路径;
23.路径2:d柱加强板、d柱内连接板、后围外板等中部板结构组成中部力传递路径;
24.路径3:d柱内板、d柱内连接板、后围内板等内部板结构组成内部力传递路径。
25.其中d柱内连接板将后围外板(外部力传递路径)、d柱加强板(中部力传递路径)、后围内板(内部力传递路径)三条力传递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内、中、外三层板结构之间力的传递与分散,可以有效消除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连接处的d柱内连接板加强筋和传力筋结构使整个d柱下部结构强度提升。
26.本发明d柱内连接板通过采用真空高压铸铝、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强d柱下部结构的强度,同时减少内板隔板,减少工装、焊点、使用铸铝件达到此区域减重50%,扭转模态提升2.0hz。
27.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d柱内连接板位置加强明显,提升扭转刚度和模态;(2)集成腔体内隔板,减少工装和零件,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包括外部板结构、中部板结构和内部板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d柱内连接板,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在所述d柱下部结构的拐角处,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外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中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内部板结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有若干条传力筋,所述传力筋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力筋上设置有若干连接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中部板结构包括d柱加强板,d柱加强板通过所述连接点与所述传力筋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部板结构包括d柱内板和后围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部板结构包括流水槽、尾灯座板、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d柱内连接板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d柱加强版通过所述连接点进行fds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围内板通过spr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d柱内板通过spr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围外板通过所述连接点进行fds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后围外板进行spr连接。10.一种汽车,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车辆的D柱下部结构及汽车,包括外部板结构、中部板结构和内部板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D柱内连接板,所述D柱内连接板设置在所述D柱下部结构的拐角处,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外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中部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D柱内连接板与所述内部板结构固定连接。内、中、外三层板结构构成了三条完整的环状力传递结构,并通过D柱内连接板使其相互连接,实现三层板结构之间的力传导,有效消除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有效消除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有效消除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凌勇 齐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