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漏斗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铁路漏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铁路漏斗车。


背景技术:

2.在一些气候寒冷、煤矿较丰富的地区,比如东北地区,尤其是冬季,在运煤过程中,传统铁路货车普遍存在卸货卸不干净,有冻煤的情况,这就需要装卸工人拿着铁铲到车厢里铲煤,极其危险,所以急需一种高效、省力适用矿场运输的铁路漏斗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的漏斗车卸货时存在冻煤、卸不净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漏斗车,包括车体和底门,所述车体包括底架、侧墙、端墙和呈倒v形结构的漏斗,两个所述端墙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侧墙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端墙与两个所述侧墙围合形成车体空间,所述漏斗设置于所述车体空间中并将所述车体空间分隔为左车体空间和右车体空间,其中,所述侧墙的底部与所述底架之间形成卸料通道,所述底门与所述侧墙的底部连接且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卸料通道,所述侧墙和所述端墙分别与所述车体垂直。
5.进一步地,所述漏斗包括主漏斗板和v形漏斗脊,所述v形漏斗脊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漏斗脊板,所述主漏斗板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漏斗脊板连接,所述主漏斗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的左侧边或右侧边连接,且所述主漏斗板与所述漏斗脊板平行设置。
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主漏斗板之间的夹角为60
°

7.进一步地,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漏斗脊板之间、两个所述主漏斗板之间以及所述侧墙与所述主漏斗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主漏斗板与所述侧墙之间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立板和封板,两个所述立板间隔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封板,两个所述第一封板将呈倒v形设置并将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顶端密封,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底端设置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将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底端密封,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朝向所述漏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封板,所述第三封板将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朝向所述漏斗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三封板与所述漏斗连接,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朝向所述侧墙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封板,所述第四封板将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朝向所述侧墙的一端密封,所述第四封板与所述侧墙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风控管路装置和底门气动开闭机构,所述漏斗与所述底架之间围合形成设备空间,所述风控管路装置和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设备空间中,所述风控管路装置适于与风源连接以储存和释放压缩空气,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分别与所述底门以及所述风控管路装置连接,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适于通过所述风控管路装置供入的压缩空气以驱动所述底门打开或关闭所述卸料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气动振动器和供
风管路,所述侧墙的外侧壁、所述端墙的外侧壁以及所述漏斗朝向所述底架的侧壁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所述气动振动器,所述气动振动器通过供风管路与所述风控管路装置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侧墙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依次布置的所述底门;
12.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包括单作用气缸和传动结构,所述风控管路装置与所述单作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底门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单作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包括双作用气缸和传动结构,所述风控管路装置与所述双作用气缸驱动连接,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底门均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分别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两个输出端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与所述漏斗或/和所述侧墙连接,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隔断机构适于将所述车体空间分隔为多个分类空间,每个所述分类空间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底门。
14.进一步地,所述风控管路装置包括风源管、输出管、储风缸、给风调整阀、操纵阀、截断塞门和风表,所述储风缸通过所述风源管与所述风源连接,所述截断塞门和所述给风调整阀分别设置于所述风源管上,所述输出管与所述风源管连通,所述操纵阀和所述风表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管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路漏斗车,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16.两个侧墙、两个端墙围合形成同于储存货物,例如储存煤的车体空间,通过呈倒v形结构的漏斗将车体空间分隔为左侧的左车体空间和右侧的右车体空间,并且左右两侧的侧墙底部高于底架并与底架之间形成卸料通道,如此,左车体空间中的煤可以从左侧底部的卸料通道靠重力卸至在轨道左侧附近,右车体空间中的煤矿可以从右侧底部的卸料通道靠重力卸至在轨道右侧附近,满足近轨坑道的卸货要求。同时,漏斗具有斜面提供卸料时的导流作用,并可将漏斗的底端设置在底架的侧边处,如此,左车体空间和右车体空间的底部不是一个平面,不存在在空间底部残留煤的情况,煤料在重力以及漏斗导流的作用下直接从卸料通道卸出,端墙、侧墙分别与底架垂直,降低端墙和侧墙上存在冻煤、卸不净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铁路漏斗车的示意性侧视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铁路漏斗车的示意性主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漏斗的示意性结构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墙的示意性结构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支撑结构安装的示意性结构图;
24.图8为图7中a

a面的局部剖视图;
25.图9为图7中b

b面的局部剖视图;
2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控管路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2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振动装置的示意性分布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车体,11

底架,12

侧墙,13

端墙,14

漏斗,141

主漏斗板,142

v形漏斗脊,1421

漏斗脊板,15

车体空间,151

左车体空间,152

右车体空间,16

卸料通道,17

第一支撑结构,171

立板,173

第一封板,174

第二封板,175

第四封板,18

设备空间,2

底门,3

风控管路装置,31

风源管,32

输出管,33

储风缸,34

给风调整阀,35

操纵阀,36

截断塞门,37

风表,4

底门气动开闭机构,5

振动装置,51

气动振动器,52

供风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
[0033]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x、y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4]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铁路漏斗车,包括车体1和底门2,所述车体1包括底架11、侧墙12、端墙13和呈倒v形结构的漏斗14,两个所述端墙13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架11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侧墙12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架1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端墙13与两个所述侧墙12围合形成车体空间15,所述漏斗14设置于所述车体空间15中并将所述车体空间15分隔为左车体空间151和右车体空间152,其中,所述侧墙12的底部与所述底架11之间形成卸料通道16,所述底门2与所述侧墙12的底部连接且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卸料通道16,所述侧墙12和所述端墙13分别与所述车体1垂直。
[0035]
本实施例中,两个侧墙12、两个端墙13围合形成同于储存货物,例如储存煤的车体空间15,通过呈倒v形结构的漏斗14将车体空间15分隔为左侧的左车体空间151和右侧的右车体空间152,并且左右两侧的侧墙12底部高于底架11并与底架之间形成卸料通道16,如此,左车体空间151中的煤可以从左侧底部的卸料通道16靠重力卸至在轨道左侧附近,右车体空间152中的煤矿可以从右侧底部的卸料通道16靠重力卸至在轨道右侧附近,满足近轨坑道的卸货要求。同时,漏斗14具有斜面提供卸料时的导流作用,并可将漏斗14的底端设置在底架11的侧边处,如此,左车体空间151和右车体空间152的底部不是一个平面,不存在在空间底部残留煤的情况,煤料在重力以及漏斗14导流的作用下直接从卸料通道16卸出,端墙13、侧墙12分别与底架11垂直,降低端墙13和侧墙12上存在冻煤、卸不净的情况发生。
[0036]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漏斗14包括主漏斗板141和v形漏斗脊142,所述v形漏斗脊142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漏斗脊板1421,所述主漏斗板141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漏斗脊板
1421连接,所述主漏斗板141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11的左侧边或右侧边连接,且所述主漏斗板141与所述漏斗脊板1421平行设置。
[0037]
这里,可将漏斗14设置成分体式,例如是由v形漏斗脊142以及主漏斗板141组成,可以通过折角压弯设备先将一个平板折弯形成v形漏斗脊142,然后再将两个主漏斗板141分别与v形漏斗脊142固定,如此折弯时,仅需要一个小型的折角压弯设备即可,避免折弯大型的一体式漏斗所需的大型折角压弯设备。
[0038]
可选地,两个所述主漏斗板141之间的夹角为60
°

[0039]
这里,两个主漏斗板141之间夹角为60
°
,也就是两个漏斗脊板1421折弯后的夹角为60
°
,也就是每个主漏斗板141与底架11或者水平方形的夹角为60
°
,如此,保证足够大的左车体空间151或右车体空间152的基础上,主漏斗板141更靠近垂直的状态,具有导流作用的同时,降低在漏斗14上发生的冻煤、卸不净问题的发生。
[0040]
可选地,参见图2至图4,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漏斗脊板1421之间、两个所述主漏斗板141之间以及所述侧墙12与所述主漏斗板14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
[0041]
这里,通过在两个主漏斗板141之间设置支撑结构、在两个漏斗脊板1421之间设置支撑结构,以及在漏斗14与侧墙12之间设置支撑结构,如此,增强漏斗14自身的结构强度,增强漏斗14与侧墙12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煤料导致漏斗变形。
[0042]
可选地,参见图3、图6至图9,所述主漏斗板与所述侧墙之间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第一支撑结构17,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7包括立板171和封板,两个所述立板171间隔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封板173,两个所述第一封板173将呈倒v形设置并将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的顶端密封,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底端设置有第二封板174,所述第二封板174将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的底端密封,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朝向所述漏斗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封板,所述第三封板将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朝向所述漏斗14的一端密封,所述第三封板与所述漏斗14连接,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朝向所述侧墙12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封板175,所述第四封板175将两个所述立板171之间朝向所述侧墙12的一端密封,所述第四封板175与所述侧墙12连接。
[0043]
这里,通过将第一支撑结构17设置成箱体结构,与传统单腹板结构的支撑板,最大的优势在于,刚度大,不易变形。
[0044]
同时,两个立板171之间顶部是由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两个第一封板173,如此,为煤料在左车体空间151或右车体空间152中下落时提供导流作用,避免残留在第一支撑结构17的顶部。
[0045]
可选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风控管路装置3和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所述漏斗14与所述底架11之间围合形成设备空间18,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和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设备空间18中,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适于与风源连接以储存和释放压缩空气,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分别与所述底门2以及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连接,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适于通过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供入的压缩空气以驱动所述底门2打开或关闭所述卸料通道16。
[0046]
这里,底门2的开闭除了用人工的方式外,还可以用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实现自动开闭,省去了人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7]
另外,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的动力源是风力,相比于电能来说,更加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其中,风控管路装置3具体可以来自于列车主管。
[0048]
其中,漏斗14与底架11之间形成设备空间18,可以提供安装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和风控管路装置3的空间,布局合理紧凑,且不暴露于外部,安全性能良好。图如5所示,端墙13的底部具有一个开口,该开口的角度与两个主漏斗板141之间的夹角一致,如此,降低端墙13的重量,同时,可以从该端墙13底部的开口处将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与风控管路装置3安装在设备空间18中。
[0049]
可选地,参见图11,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振动装置5,所述振动装置5包括气动振动器51和供风管路52,所述侧墙12的外侧壁、所述端墙13的外侧壁以及所述漏斗14朝向所述底架11的侧壁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所述气动振动器51,所述气动振动器51通过供风管路52与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连接。
[0050]
这里,振动装置5不仅可以设置在侧墙12外侧、端墙13外侧,还可以设置在主漏斗板141的内侧(两个主漏斗板141相靠近的一侧),振动装置5中的气动振动器51通过供风管路52与风控管路装置3连接,由风控管路装置3向气动振动器51中提供动力源,如果端墙13上存在冻煤、卸不净的情况,就启动端墙13上的气动振动器51即可,通过振动代替人工清除,安全可靠,如果侧墙12上存在冻煤、卸不净的情况,就启动侧墙12上的气动振动器51即可,如果漏斗14上存在冻煤、卸不净的情况,就启动主漏斗板141上的气动振动器51即可。
[0051]
可选地,参见1和图2,所述侧墙1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依次布置的所述底门2;
[0052]
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包括单作用气缸和传动结构,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与所述单作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底门2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单作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包括双作用气缸和传动结构,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与所述双作用气缸驱动连接,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底门2均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分别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两个输出端连接。
[0053]
这里,车体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底门2,可以减轻每个底门2的受力情况,防止底门变形。其中,底门气动开闭机构4优选是由双作用气缸和传动结构组成,如此,一个气缸具有两个输出端,可以同时控制左右两侧各一个底门2开闭,减小气缸的使用,以及减小对空间的占用。
[0054]
可选地,所述铁路漏斗车还包括隔断机构(图中未显示),所述隔断机构与所述漏斗14或/和所述侧墙12连接,在所述车体1的前后方向上,所述隔断机构适于将所述车体空间15分隔为多个分类空间,每个所述分类空间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底门2。
[0055]
这里,通过隔断机构,比如一个车体1中不需要装满,那么,可以通过隔断机构将车体空间15分隔出一定空间,以储存非满量的煤矿吗,当然隔断机构分隔出的空间的一侧对应至少一个底门2。或者,可通过隔断机构,使车体空间15分隔为多个储存空间,每个储存空间可以储存不同类型的煤矿以避免混合,同时,每个储存空间配合不同的底门实现分隔卸煤。
[0056]
可选地,参见图10,所述风控管路装置3包括风源管31、输出管32、储风缸33、给风调整阀34、操纵阀35、截断塞门36和风表37,所述储风缸33通过所述风源管31与所述风源连接,所述截断塞门36和所述给风调整阀34分别设置于所述风源管31上,所述输出管32与所述风源管31连通,所述操纵阀35和所述风表37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出管32上。
[0057]
这里,风源可来自列车主管,经截断塞门36、给风调整阀34充入储风缸33内,作为风动开启底门时的动力源。操纵阀35可采用旋转式,有开门、关门、中立、手动四个位置,用来通过输出管32控制双向作用风缸内压缩空气的充、排,达到开、关底门的目的,其中风表用于检测储风缸33内的气压状况。
[0058]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59]
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