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驾驶室骨架结构及悬挂式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驾驶室骨架结构及悬挂式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驾驶室骨架结构及悬挂式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轨道列车的驾驶室缺少相应的紧急逃生系统,特别是空中轨道列车,由于在空中运行,救援难度较高,驾驶室缺少相应的紧急逃生系统时,会降低救援效率,不利于救援的开展。另外,现有的空中轨道列车主要基于地面轨道列车进行设计,驾驶室骨架的结构设计相对不合理,车窗的面积占比较低,驾驶员的视野方位较为狭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驾驶室缺少相应的紧急逃生系统及驾驶室骨架的结构设计相对不合理。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骨架结构,包括设于前侧的两根立柱、横跨设于两根所述立柱上端的第一上横梁、设于所述第一上横梁两端的第一侧梁、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第二侧梁以及设于两所述第一侧梁之间的第二上横梁,所述第一上横梁和两根所述立柱围成救生门安装孔,所述立柱、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围成观察窗安装孔,所述第一上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和所述第一侧梁构成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用于支撑顶板和上头罩。
5.进一步地,还包括横跨设于两根所述立柱下端的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和两根所述立柱围成踏板安装孔,所述踏板安装孔与所述救生门安装孔连通。
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下端的第三侧梁,所述第三侧梁、所述第二侧梁和所述立柱围成下头罩安装孔。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梁与所述第二侧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梁与所述第三侧梁的距离。
8.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横梁上的下支撑梁总成,所述下支撑梁总成用于支撑地板。
9.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梁总成包括支撑梁斜撑、支撑横梁、支撑纵梁,所述支撑梁斜撑一端与所述下横梁连接,所述支撑梁斜撑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中部和两端设有所述支撑纵梁。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立柱斜撑,所述立柱斜撑设于所述立柱的下端,所述下横梁设于所述立柱斜撑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下端向内凹陷。
12.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内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救生门框架和踏板框架。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驾驶室骨架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驾驶室骨架的前侧设置立柱,并通过两根立柱围成救生门安装孔,使得驾驶室的前侧可设置救生门,从而在出现安全事故时驾驶员和乘客可通过设置于前侧的救生门进行逃生;另外,由于立柱、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围成观察窗安装孔,且救生门上可设置观察窗,因此,观察窗的面积占比较高,驾驶室的视野范围较广,有利于驾驶员的驾驶;当轨道车辆为空轨时,其承重结构为位于轨道车辆上端的相应结构,本技术中,第一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一侧梁构成的上支撑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驶室骨架的负载能力;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驾驶室骨架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ⅰ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正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右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左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俯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的仰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立柱,11

立柱斜撑,12

救生门安装孔,13

观察窗安装孔,14

踏板安装孔,15

下头罩安装孔,2

第一上横梁,3

第二上横梁,4

第一侧梁,5

第二侧梁,6

第三侧梁,7

下横梁,8

下支撑梁总成,81

支撑梁斜撑,82

支撑横梁,83

支撑纵梁,9

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5]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7]
如附图所示,设有xyz坐标系,其中,x轴正向表示“左”,x轴反向表示“右”,y轴正向表示“前”,y轴反向表示“后”,z轴正向表示“上”,z轴反向表示“下”。
[0028]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骨架结构,包括设于前侧的两根立柱1、横跨设于两根所述立柱1上端的第一上横梁2、设于所述第一上横梁2两端的第一侧梁4、设于所述立柱1上的第二侧梁5以及设于两所述第一侧梁4之间的第二上横梁3,所述第一上横梁2和两根所述立柱1围成救生门安装孔12,所述立柱1、所述第一侧梁4和所述第二侧梁5围成观察窗安装孔13,所述第一上横梁2、所述第二上横梁3和所述第一侧梁4构成上支
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用于支撑顶板和上头罩。
[0029]
其中,第一侧梁4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曲梁,以便与第一上横梁2连接,同样地,第二侧梁5也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曲梁,以便与立柱1连接。第二上横梁3与第一上横梁2平行,第二上横梁3的长度大于第一上横梁2的长度。救生门安装孔12用于安装救生门,救生门用于紧急逃生;观察窗安装孔13用于安装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窗,便于驾驶员观察车外情况。第二上横梁3连接两第一侧梁4,通过第二上横梁3对两第一侧梁4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防止两第一侧梁4侧移,因此,第一上横梁2、第二上横梁3和第一侧梁4构成的上支撑架具有较高的强度。
[0030]
通过在驾驶室骨架的前侧设置立柱1,并通过两根立柱1围成救生门安装孔12,使得驾驶室的前侧可设置救生门,从而在出现安全事故时驾驶员和乘客可通过设置于前侧的救生门进行逃生;另外,由于立柱1、第一侧梁4和第二侧梁5围成观察窗安装孔13,且救生门上可设置观察窗,因此,观察窗的面积占比较高,驾驶室的视野范围较广,有利于驾驶员的驾驶;当轨道车辆为空轨时,其承重结构为位于轨道车辆上端的相应结构,本技术中,第一上横梁2、第二上横梁3和第一侧梁4构成的上支撑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驾驶室骨架的负载能力;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驾驶室骨架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
[0031]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骨架结构还包括横跨设于两根所述立柱1下端的下横梁7,所述下横梁7和两根所述立柱1围成踏板安装孔14,所述踏板安装孔14与所述救生门安装孔12连通。
[0032]
其中,踏板安装孔14用于安装踏板,踏板用于在紧急救援时相对车体向外翻出,以与救援车辆搭接。
[0033]
具体地,通过将前侧的两立柱1间隔设置,并在两立柱1的上端横跨设置第一上横梁2,在两立柱1的下端横跨设置下横梁7,从而通过两立柱1、第一上横梁2和下横梁7围成包括救生门安装孔12和踏板安装孔14的通孔,预留出救生门和踏板的安装空间,进而便于通过救生门和踏板实现驾驶员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
[0034]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骨架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1下端的第三侧梁6,所述第三侧梁6、所述第二侧梁5和所述立柱1围成下头罩安装孔15。
[0035]
其中,第三侧梁6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曲梁。
[0036]
具体地,以左侧的立柱1为第一立柱1,右侧的立柱1为第二立柱1,第一立柱1的左侧和第二立柱1的右侧分别设有第二侧梁5,同样,第一立柱1的左侧和第二立柱1的右侧分别设有第三侧梁6,第二侧梁5位于第三侧梁6的上方,第三侧梁6、第二侧梁5和第一立柱1围成位于左侧的下头罩安装孔15,第三侧梁6、第二侧梁5和第二立柱1围成位于右侧的下头罩安装孔15,通过在第一侧梁4与第三侧梁6之间设置第二侧梁5,从而提高驾驶室骨架结构的竖向支撑能力。另外,下头罩安装孔15位于驾驶室骨架结构的下端,其位置处于驾驶员的视野盲区,因此,该位置无需继续设置观察窗。
[0037]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梁4与所述第二侧梁5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梁5与所述第三侧梁6的距离。
[0038]
具体地,通过使第一侧梁4与第二侧梁5的距离大于第二侧梁5与第三侧梁6的距离,从而使得观察窗安装孔13的面积大于下头罩的面积,进而使观察窗的面积占比大于下
头罩的面积占比,以使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较广。
[0039]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横梁7上的下支撑梁总成8,所述下支撑梁总成8用于支撑地板9。
[0040]
具体地,横梁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孔,下横梁7通过安装孔与踏板连接,下横梁7的侧面与下支撑梁总成8连接,通过下横梁7对下支撑梁总成8进行支撑,进而通过在支撑梁总成上设置地板9对驾驶员进行支撑,通过将下支撑梁总成8设置于下横梁7上,从而使得下横梁7能同时对踏板和下支撑梁总成8进行支撑,提高了驾驶室骨架结构的空间利用率。
[0041]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梁总成8包括支撑梁斜撑81、支撑横梁82、支撑纵梁83,所述支撑梁斜撑81一端与所述下横梁7连接,所述支撑梁斜撑81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82连接,所述支撑横梁82的中部和两端设有所述支撑纵梁83。
[0042]
其中,如图2所示,支撑梁斜撑81与下横梁7连接的一端设有l形截面,以便于立柱斜撑11分别与下横梁7的下表面和侧面接触,进而增加支撑梁斜撑81与下横梁7的连接面积,提高立柱斜撑11与下横梁7的连接稳定性。
[0043]
具体地,通过将支撑梁斜撑81一端与下横梁7连接,支撑梁斜撑81另一端与支撑横梁82连接,并使支撑横梁82的中部和两端设有支撑纵梁83,从而实现对多条支撑纵梁83的支撑。另外,支撑纵梁83相对支撑横梁82斜向设置,支撑纵梁83远离支撑横梁82的一端与第三侧梁6相邻,由于支撑纵梁83用于支撑地板9,则通过上述设置扩大了地板9的可铺设面积,同时无需增加支撑纵梁83的数量。
[0044]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立柱斜撑11,所述立柱斜撑11设于所述立柱1的下端,所述下横梁7设于所述立柱斜撑11上。
[0045]
具体地,如图2所示,立柱斜撑11一端与立柱1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7连接,立柱斜撑11与下横梁7连接的一端设有l形截面,以便于立柱斜撑11分别与下横梁7的上表面和侧面接触,进而增加立柱斜撑11与下横梁7的连接面积,提高立柱斜撑11与下横梁7的连接稳定性。
[0046]
优选地,所述立柱1下端向内凹陷。
[0047]
具体地,通过将立柱1设置为下端向内凹陷的结构,从而提高立柱1的竖向强度,同时也便于增加踏板的长度,便于紧急救援时踏板与救援车辆搭接。
[0048]
优选地,所述立柱1的内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救生门框架和踏板框架。
[0049]
具体地,由于立柱1的竖向长度较长,则可在立柱1的内侧设置多个安装孔,进而增加与救生门框架和踏板框架的连接点,提高立柱1与救生门框架和踏板框架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将安装孔设置于立柱1的内侧也有利于降低救生门框架和踏板的体积,从而便于轨道列车的轻量化。
[0050]
应用中,上述的相应结构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005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驾驶室骨架结构。
[005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挂式轨道车辆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驾驶室骨架结构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3]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