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其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
3.发动机工作易于产生热量,因此需要给其降温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汽车还包括中冷器,中冷器能够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4.传统的汽车中,中冷器包括相应连接的下部和上部,下部固定,上部悬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或急加速,中冷器的上部前后窜动行程较大,易于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的中冷器前后窜动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中冷器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的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
6.一种悬置支架,用于前悬置总成,所述悬置支架包括:
7.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与铰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悬置支架与车架装配的第一装配孔,所述铰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悬置支架与摆臂装配的第二装配孔;
8.吊耳,所述吊耳与所述铰接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铰接部向一侧弯折,所述吊耳上设有用于所述悬置支架与中冷器拉杆装配的第三装配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铰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悬置支架与高度阀装配的第四装配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车架的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均与所述第一板连接且均相对于所述第一板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三者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装配孔包括第一子孔与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设于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二子孔设于所述第三板上,所述第一子孔与所述第二子孔正对;
12.其中,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与所述铰接部均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孔与所述第二子孔均包括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子孔与每个所述第二子孔正对。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
述第三板靠近铰接部的一端。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摆臂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部包括第四板、第五板及第六板,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均与所述第四板连接且均相对于所述第四板朝向同一侧弯折;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三者界定形成用于收容所述摆臂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装配孔包括第三子孔与第四子孔,所述第三子孔设于所述第五板上,所述第四子孔设于所述第六板上,所述第三子孔与所述第四子孔正对;
17.其中,所述第四板、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均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吊耳与所述第五板及所述第六板中一者连接且向背向另一者的方向弯折。
18.一种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固定件、摆臂、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悬置支架,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以将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摆臂的铰接衬套内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以将所述铰接衬套与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穿设于所述中冷器拉杆及所述第三装配孔内以将所述中冷器拉杆及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19.一种汽车,包括车架、中冷器、中冷器拉杆及如上述所述的前悬置总成,所述前悬置总成通过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中冷器通过所述中冷器拉杆与所述悬置支架固定连接。
20.上述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悬置支架包括吊耳,吊耳上设有第三装配孔,在装配时,第三固定件穿设于中冷器拉杆的另一端及第三装配孔以使中冷器拉杆与悬置支架固定连接,由于中冷器拉杆与中冷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则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中冷器的上部不易窜动,减少了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局部结构图;
22.图2为图1中所示的汽车的前悬置总成中的悬置支架的结构图。
23.10、悬置支架;11、主体;111、连接部;1111、第一装配孔;1112、第一子孔;1113、第二子孔;1114、第一收容空间;1116、第二板;1117、第三板;1118、第四装配孔;1119、连接板;112、铰接部;1121、第二装配孔;1122、第三子孔;1123、第四子孔;1124、第二收容空间;1125、第四板;1126、第五板;1127、第六板;12、吊耳;121、第三装配孔;20、摆臂;30、第一固定件; 40、第二固定件;50、高度阀;60、第四固定件;200、加长梁;300、中冷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0.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架及前悬置总成,前悬置总成包括悬置支架10、稳定杆、摆臂20、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40。参阅图2,悬置支架10包括主体11,主体1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11与铰接部112,连接部111远离铰接部112的一端设有第一装配孔1111,铰接部112 远离连接部111的一端设有第二装配孔1121。
31.第一固定件30穿设于车架与第一装配孔1111内以将悬置支架10与车架固定连接,车架起到了支撑悬置支架10的作用。具体地,车架包括加长梁200,悬置支架10与加长梁20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40穿设于摆臂20的一端的铰接衬套内以将铰接衬套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摆臂20的本体通过铰接衬套相对于悬置支架10摆动,摆臂20的另一端与稳定杆固定连接,车厢与稳定杆连接,摆臂20能够减缓车轮通过车架传递至车厢的震动,提高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具体地,悬置支架10及摆臂20均为两个,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悬置支架10分别与两侧的车架固定连接,每个摆臂20的一端每个悬置支架10 铰接,另一端与稳定杆固定连接。
32.进一步,汽车还包括发动机、中冷器及中冷器拉杆300,中冷器能够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中冷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下部和上部,下部与车架固定,中冷器拉杆300的一端与中冷器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悬置支架
10连接。具体地,悬置支架10还包括吊耳12,吊耳12与铰接部112连接,且相对于铰接部112向一侧弯折设置,吊耳12上设有第三装配孔121,悬置支架10还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穿设于中冷器拉杆300的另一端及第三装配孔121以使中冷器拉杆300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悬置支架10包括吊耳12,吊耳12上设有第三装配孔121,第三固定件穿设于中冷器拉杆300的另一端及第三装配孔121以使中冷器拉杆300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由于中冷器拉杆300与中冷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则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中冷器的上部不易窜动,减少了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34.继续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11具有与第一装配孔1111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1114,加长梁20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114并与第一收容空间1114 的内壁抵接,第一固定件穿设于第一装配孔1111及车架以将悬置支架10与车架固定连接,以便于悬置支架10与车架精确装配。
35.具体地,连接部111包括均与铰接部112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1116及第三板1117,第二板1116及第三板1117均与第一板连接且均相对于第一板朝向同一侧弯折,第一板、第二板1116及第三板1117三者界定形成第一收容空间 1114。第一装配孔1111包括第一子孔1112与第二子孔1113,第一子孔1112设于第二板1116上,第二子孔1113设于第三板1117上,第一子孔1112与第二子孔1113正对。装配时,加长梁20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114内并与第一收容空间1114的内壁抵接,第一固定件穿设于第一子孔1112、车架以及第二子孔 1113以将悬置支架10与车架固定连接。
36.进一步,第一子孔1112与第二子孔1113均包括两个,每个第一子孔1112 与第二子孔1113正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子孔1112或第二子孔1113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每个第一子孔1112、加长梁200及第二子孔1113内固定,以保证悬置支架10牢固地固定于车架上。
37.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11包括连接板1119,连接板1119连接第二板1116 与第三板1117靠近铰接部112的一端,以提高悬置支架10的强度。具体地,连接板1119与第三板1117一体成型,其远离第三板1117的一端与第二板1116 焊接。
38.一实施例中,铰接部112具有与第二装配孔1121连通的第二收容空间1124,摆臂20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124内并与第二收容空间1124的内壁抵接,第二固定件穿设于第二装配孔1121及摆臂20的铰接衬套以将铰接衬套与悬置支架 10精确装配,减少铰接衬套的磨损。
39.具体地,铰接部112包括均与连接部111连接的第四板1125、第五板1126 及第六板1127,第五板1126及第六板1127均与第四板1125连接且均相对于第四板1125朝向同一侧弯折,第四板1125、第五板1126及第六板1127三者界定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124。吊耳12与第五板1126及第六板1127中一者连接且向背向另一者的方向弯折。
40.继续参阅图2,第二装配孔1121包括第三子孔1122与第四子孔1123,第三子孔1122设于第五板1126上,第四子孔1123设于第六板1127上,第三子孔1122与第四子孔1123正对。装配时,摆臂20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124内并与第二收容空间1124的内壁抵接,第二固定件穿设于第三子孔1122、摆臂20 的铰接衬套及第四子孔1123以将铰接衬套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
4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四板1125与第一板连接,第二板1116位于第三板1117的内侧(汽车具有与车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中轴线,第二板1116相对于第三板1117靠近中轴线设置),第五板1126与第二板1116连接,第六板1127 与第三板1117连接,第一收容空间1114与第二收容空间1124连通,吊耳12与第五板1126远离第二板1116的一端的边缘连接,且相对于第五板1126向内弯折,即为吊耳12为形成于第五板1126的边缘的翻边,第三装配孔121开设于该翻边上。
42.进一步,前悬置总成还包括两个限位支架,两个限位支架分别与两侧的车架连接,当每个摆臂20相对于每个悬置支架10摆动时,每个摆臂20能够与限位支架抵接,限位支架限制摆臂20的摆动位置,限位支架起到下限位保护作用。
43.前悬置总成还包括两个减震器,两个减震器分别位于汽车的两侧,每个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杆及同侧的限位支架连接,减震器能够减缓行车过程中车轮通过车架传递至车厢的震动,以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44.具体地,减震器为空气弹簧减震器,前悬置总成还包括两个高度阀50,每个高度阀50与外界气源连通以向每个弹簧减震器供气,从而调节弹簧减震器的弹性形变程度,以使弹簧减震器满足不同的弹性形变需求,以调节车厢的姿态。每个悬置支架10的连接部111靠近铰接部112的一端设有第四装配孔1118,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四固定件60,第四固定件60穿设于高度阀50及第四装配孔 1118以将高度阀50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以保证高度阀50定位精确,从而保证车厢姿态正常。具体地,第四装配孔1118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固定件60的数量与第四装配孔1118的数量相对应。更具体地,第四装配孔1118及第四固定件60均包括两个。
4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汽车所包括的前悬置总成,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前悬置总成所包括的悬置支架10。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置总成及悬置支架10,悬置支架10包括吊耳12,吊耳12上设有第三装配孔121,第三固定件穿设于中冷器拉杆300的另一端及第三装配孔121以使中冷器拉杆300与悬置支架10固定连接,由于中冷器拉杆300与中冷器的上部固定连接,则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中冷器的上部不易窜动,减少了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46.具体地,悬置支架10为冲压件,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悬置支架10也可以为铸造件,在此不作限定。
4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