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座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2.为提高轨道车辆的驾驶平稳性、舒适性,车体安装有抗侧滚扭杆,用于安装该抗侧滚扭杆的抗侧滚扭杆座通常设于车体的枕梁附近,现有技术中,抗侧滚扭杆座是采用铝板拼接的结构,焊接量大,并且焊后容易变形,需要在焊接完成后,对转向架抗侧滚安装面进行机加工,以保证安装面的平面度满足转向架安装要求,因此对组装、焊接工艺要求很高,有可能产生不合格件,造成浪费的情况。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抗侧滚扭杆座,能够降低制造难度和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侧滚扭杆座及轨道车辆,能够降低制造难度和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侧滚扭杆座,其包括安装座和加强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加强部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并分别与轨道车辆的边梁固定,所述边梁包括翼板和立板;所述安装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翼板的上端面固定,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还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上端面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抗侧滚扭杆的安装面;所述加强部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固设于所述翼板的下端面和所述立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座对应设置。
6.安装座和加强部是彼此独立的结构,并且二者分别与边梁固定,安装座固定于边梁翼板的上端面,加强部固定于翼板的下方并与安装座对应,如此设置,能够降低该抗侧滚扭杆座的安装空间的要求,安装灵活性好。
7.安装座与翼板之间是通过紧固件固定的,如此可简化组装工艺,并且,能够避免由于焊接变形的原因导致安装座的安装面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制造难度和工作量,保证该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8.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所述加强部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9.可选地,所述加强部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能够与所述翼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能够与所述边梁的立板贴合固定,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翼板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立板通过紧固件固定。
11.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至少部分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翼板固定。
12.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翼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翼板之间以及所述
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立板之间均通过铆钉铆接固定。
13.可选地,所述安装面设有螺纹孔,所述抗侧滚扭杆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安装面固定。
14.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还设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凸台之间,所述让位空间与抗侧滚扭杆轴头相适配。
1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抗侧滚扭杆座。
16.具有如上所述的抗侧滚扭杆座的轨道车辆,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抗侧滚扭杆座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抗侧滚扭杆座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边梁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抗侧滚扭杆座与边梁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抗侧滚扭杆座与抗侧滚扭杆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加强部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1
‑
6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
安装座,11
‑
安装凸台,111
‑
安装面,112
‑
螺纹孔,12
‑
让位空间;
[0025]2‑
加强部,21
‑
第一加强板,22
‑
第二加强板,23
‑
加强筋,24
‑
固定孔;
[0026]3‑
边梁,31
‑
翼板,32
‑
立板;
[0027]4‑
枕梁;
[0028]5‑
铆钉;
[0029]6‑
安装螺栓;
[0030]7‑
抗侧滚扭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侧滚扭杆座及轨道车辆,其中,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抗侧滚扭杆座,该抗侧滚扭杆座固定于轨道车辆的边梁3,并靠近枕梁4设置,该抗侧滚扭杆座用于固定轨道车辆的抗侧滚扭杆7。轨道车辆的边梁3包括翼板31和立板32,不难理解,在使用状态下,立板32是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翼板31连接于立板32的端部并沿水平方向设置。
[0033]
具体的,抗侧滚扭杆座包括安装座1和加强部2,其中,安装座1可通过紧固件与边梁3的翼板31固定,该安装座1的上端面还设有向上凸出的安装凸台11,该安装凸台11的上端面形成用于安装抗侧滚扭杆7的安装面111,加强部2包括筋板23,该筋板23固定于翼板31和立板32之间,具体的,该加强部2位于翼板31远离安装座1的一侧,该加强部2能够在边梁3安装有安装座1的位置进行结构加强。由于安装座1仅与翼板31 连接,而连接于翼板31和立
板32之间的筋板23能够将安装座1带给翼板 31的力传递至立板32,从而保证翼板31的结构强度。
[0034]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和加强部2是彼此独立的结构,并且二者分别与边梁3固定,安装座1固定于边梁3翼板31的上端面,加强部2固定于翼板31的下方并与安装座1对应,如此设置,能够降低该抗侧滚扭杆座的安装空间的要求,安装灵活性好。
[0035]
安装座1与翼板31之间是通过紧固件固定的,如此可简化组装工艺,并且,能够避免由于焊接变形的原因导致安装座1的安装面111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制造难度和工作量,保证该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0036]
安装座1是一体成型的铸造件,并在安装凸台11的表面通过加工形成安装面111,加强部2也是一体成型的铸造件,如此一来,能够简化该安装座1和加强部2的制造工艺,并且安装座1在成型过程中,无需焊接操作,加强部2在成型过程中也无需焊接操作,可简化制造工艺,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无焊接工艺,能够减少变形情况,进而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并且,由于枕梁4附近空间受限且应力高,因此,抗侧滚扭杆座整体与边梁3之间通过无焊接固定时,能够避免此处应力较大的情况,进而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0037]
本实施例中,对于加强部2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可将其设置为仅包括筋板23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各筋板23彼此独立并可通过焊接分别与翼板31和立板32固定即可,可简化组装操作。或者,还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加强部2包括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其中,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固定,筋板23连接于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具体在安装时,将第一加强板21与翼板31固定,此时,安装座1、翼板31、第一加强板31形成相叠的三层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翼板31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加强板21与翼板31连接,能够增大二者之间作用面积,同样的,第二加强板22与立板32连接,能够增大二者之间的作用面积,进一步增加结构加强效果。
[0038]
第一加强板21和翼板31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加强板22和立板 32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如此设置,使得安装座1和加强部2与边梁3之间的固定均为通过紧固件固定,也就是说,组装过程中无需焊接操作,如此可简化组装工艺,并且无需考虑由于焊接所产生的变形等情况,降低对产品尺寸的要求,从而降低制造难度和工作量,保证该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0039]
如图5所示,该安装座1的上端面还设有让位空间12,该让位空间12 位于两个安装凸台11之间,并且让位空间12与抗侧滚扭杆7轴头相适配,也就是说,抗侧滚扭杆7与安装凸台11的固定结构固定后,抗侧滚扭杆7 轴头位于让位空间12内,或者,也可以将安装凸台11的高度增加,使得抗侧滚扭杆7轴头位于两个安装凸台11之间的空间内,而让位空间12的设置,能够降低对安装凸台11的高度要求,同时适用于现有的抗侧滚扭杆 7的尺寸要求,适用性好。
[0040]
具体的,该让位空间12是设于安装座1上端面的槽结构或通孔均可,当让位空间12是通孔并且通孔的深度不够(即安装座1的厚度不够),使得让位空间12不足以容纳抗侧滚扭杆7轴头时,可将边梁3的翼板31的上端面与让位空间12对应的位置设置槽结构或通孔;进一步的,当翼板 31的上端面与让位空间12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时,还可以在第一加强板 2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槽结构或通孔。
[0041]
对于安装面111如何安装固定抗侧滚扭杆7,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具体的,该安装面
111开设有螺纹孔112,抗侧滚扭杆7设有与该螺纹孔112 相适配的通孔,安装时,通过安装螺栓6将抗侧滚扭杆7与安装面111的螺纹孔112固定,或者,也可以将安装面111设有螺柱,安装时,抗侧滚扭杆7的通孔穿过螺柱,并通过螺母固定即可。
[0042]
安装座1设有安装孔,并通过紧固件与翼板31固定,第一加强板21 设有固定孔24,并通过紧固件与翼板31固定,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安装孔和固定孔24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和固定孔24能够一起通过紧固件与翼板31固定。翼板31对应设有组装孔,将该抗侧滚扭杆座与边梁3组装时,安装座1和第一加强板21通过紧固件一同与翼板31固定,如此,可减少翼板31的开孔数量,保证其结构强度并可简化加工工艺,同时,安装座1和第一加强板21同时安装,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0043]
具体的,安装座1的安装孔和第一加强板21的固定孔24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二者数量相同时,组装孔、安装孔和固定孔24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当安装孔的数量和固定孔24的数量不同时,组装孔的数量与安装孔和固定孔24中数量多的一者相同,如当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固定孔24的数量时,组装孔的数量与安装孔的数量相同,当安装孔的数量小于固定孔24的数量时,组装孔的数量与固定孔24的数量相同。
[0044]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和翼板31之间、第一加强板21和翼板31之间,以及第二加强板22和立板32之间均通过铆钉5铆接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而通过铆钉5铆接固定能够避免后期产生松动的情况,保证固定稳定性,减少维护操作。
[0045]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