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2.现目前地铁高架站受限于现场条件,屏蔽门采用半封闭门体,高度约1500mm。该屏蔽门存在的问题是:当有乘客意图翻越屏蔽门,进入地铁轨行区时,地铁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制止,存在乘客触电、地铁设备被破坏的安全隐患。
3.公开号为cn 106869059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栏,该发明主要应用于道路护栏,当有人员翻越护栏时,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并使报警灯闪烁,给予提醒。但是该防护栏只能在现场发出报警提醒,无法远距离通知地铁车站控制室值班人员;其加装在地铁屏蔽门内,其无法满足地铁轨行区侧加装的设备侵入车辆限界问题,不适用于地铁系统;其也无法并入地铁站屏蔽门系统,实现事件的记录。
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发现乘客翻越屏蔽门、通知不到位和无记录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其能够及时检测乘客翻越屏蔽门并进行报警,同时给地铁车站控制室值班人员进行通知并接入地铁站屏蔽门系统,实现事件的记录。
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若干激光传感器、控制部、现场警报器和控制室警报器;
8.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车站首尾两端的屏蔽门的安装柱的上端;
9.每一激光传感器均包括激光发射端和激光接收端,同一组的激光发射端和激光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且位置相对以使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能够照射在所述激光接收端上;所述第一立柱上的激光发射端和/或激光接收端由下往上依次间隔设置;
10.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激光传感器、现场警报器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与屏蔽门控制室内的服务器电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控制室警报器电连接;
11.所述现场警报器位于所述屏蔽门周围,控制室警报器位于车站控制室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传感器设有3个~6个。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最下端的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屏蔽门的上端的间距为40mm~70mm。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和与各所述激
光传感器电连接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现场警报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室警报器通过usb串口控制器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站控制室内的监控显示器,所述监控显示器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激光传感器、控制部供电。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现场警报器和/或控制室警报器包括蜂鸣器和/或指示灯。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的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中,通过在屏蔽门的上方设置多组激光传感器进行检测,激光传感器位于首尾两端,能够对整个屏蔽门进行全面检测,当有人翻越屏蔽门时就会遮挡激光从而被激光传感器检测到,检测到有人翻越屏蔽门后即在现场进行报警,现场的地铁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避免乘客触电、地铁设备被破坏,同时还将该信息传递到屏蔽门控制室内的服务器进行事件记录,并且进一步传递给车站控制室内的控制室警报器,对车站控制室内的人员进行通知提示,便于车站控制室内的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急控制。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激光传感器安装在屏蔽门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25.图3是本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0027]1‑
第一立柱;2

第二立柱;
[0028]3‑
激光传感器;31

激光发射端;32

激光接收端;
[0029]4‑
控制部;41

控制单元;42

继电器;6

电源模块;
[0030]7‑
屏蔽门;71

安装柱;72

现场警报器;73

复位开关;
[0031]8‑
屏蔽门控制室;81

服务器;
[0032]9‑
车站控制室;91

监控显示器;92

控制室警报器;93

usb串口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4]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5]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 2、若干激光传感器3、控制部4、现场警报器72和控制室警报器92。其中,所述现场警报器72和/或控制室警报器92包括蜂鸣器和/或指示灯。
[0036]
本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激光传感器3、控制部4供电。
[0037]
其中,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车站首尾两端的屏蔽门的安装柱71的上端。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高出屏蔽门,为激光传感器3的检测屏蔽门的上方提供安装支撑。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都竖直设置,固定在屏蔽门的安装柱71的上端,不侵入轨行区,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的下端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柱71上。
[0038]
其中,每一激光传感器3均包括激光发射端31和激光接收端32,同一组的激光发射端 31和激光接收端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上且位置相对以使所述激光发射端31发出的激光能够照射在所述激光接收端32上;所述第一立柱1上的激光发射端31 和/或激光接收端32由下往上依次间隔设置。通过多个激光传感器3间隔设置,对屏蔽门上方不同的高度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乘客在翻越屏蔽门的过程中会遮挡激光发射端31发向激光接收端32的激光,从而被检测到翻越屏蔽门的行为。为了保证不被钻空子,所述激光传感器 3设有3个~6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光传感器3设有4个,相邻的激光传感器3之间的高度差为50mm。其中,位于最下端的所述激光传感器3与所述屏蔽门的上端的间距为40mm~ 70mm,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间距为50mm。
[0039]
所述控制部4与所述激光传感器3、现场警报器72电连接,所述控制部4与屏蔽门控制室8内的服务器81电连接,所述服务器81与所述控制室警报器92电连接;所述现场警报器 72位于所述屏蔽门周围,控制室警报器92位于车站控制室9内。任意一个激光传感器3的激光被遮挡后,会向控制部4传递电信号,电信号经控制部4传递至服务器81进行事件记录,并触发现场警报器72和控制室警报器92,以对现场的地铁工作人员和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制止乘客的翻越行为和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本系统还包括复位开关73,所述复位开关73与所述控制部4电连接,在解决了乘客翻越屏蔽门的问题后,通过该复位开关73将上述继电器42的连通断开。
[0040]
具体地,所述控制部4包括控制单元41和与各所述激光传感器3电连接的继电器42;所述继电器42与所述控制单元41、所述现场警报器72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1与所述服务器81电连接。激光传感器3的常开闭合干接点连接着继电器42,当激光传感器3被遮挡,则干接点闭合,激光传感器3输出高电平信号给继电器42,继电器42闭合输出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单元41(其可以是dcu),经控制单元41处理后通过modbus通信至屏蔽门控制室 8内的服务器81,最终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室警报器92,同时继电器42也将现场警报器72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室警报器92通过usb串口控制器93与所述服务器81电连接,所述控制室警报器92和现场警报器72的开关控制也是通过继电器km3进行开合控制。
[0041]
此外,本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站控制室9内的监控显示器91,所述监控显示器
91 与所述服务器81电连接,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监控显示器91查看报警信息。
[004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站半封闭屏蔽门防翻越报警系统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