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架空乘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


背景技术:

2.架空乘人装置主要用于矿井斜巷,平巷运送人员,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面旅游索道,它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托绳轮支撑,以维持钢丝绳在托轮间的饶度和张力;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作循环运行从而实现运送人员的目的。
3.在可摘挂乘人器架空乘人装置中,乘车人员在上车时,需要先将可摘挂乘人器挂到架空乘人装置运行的钢丝绳上,乘人再跨上坐凳,随着钢丝绳的运行到达下车点,从乘人器上下来,再取下乘人器,有些架空乘人装置安装巷道内,往往在需要运送工作人员的同时,地面还铺设有运物轨道,为了满足运输物件的空间要求,架空乘人装置的运行钢丝绳的离地高度会很高
4.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乘车人员使用可摘挂乘人器时会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运行钢丝绳高度很高,造成吊椅的高度过高,吊椅自身的重量很重,乘车人员在操作中不方便边走动变挂吊椅;在上述情况下,使用方为了乘车安全,会专门安排一个身体强壮的工作人员,负责往运行钢丝绳上挂乘人器,劳动强度较大。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其能够减轻架空乘人装置使用中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其能够减轻架空乘人装置使用中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提高架空乘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8.本技术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包括:抱爪结构;与所述抱爪结构连接的连接杆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件远离所述抱爪结构一端的吊椅连接轴;安装于所述吊椅连接轴上,用于沿轨道行走移动的轨道导向结构。
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抱爪结构、所述连接杆件、所述吊椅连接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1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抱爪结构、所述连接杆件、所述吊椅连接轴焊接为一体结构。
1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吊椅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杆件之间的夹角为85
°
~95
°

12.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吊椅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杆件之间的夹角为90
°

1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轨道导向结构包括:导向主体;设于所述导向主体上的导向滚子结构,所述导向滚子结构与轨道配合,用于约束所述导向主体在轨道上的行走轨迹。
1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件上设有轻量通孔,所述轻量通孔均匀布置于所述连接杆件上。
1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件包括:与所述抱爪结构连接的第一基础杆;与所述吊椅连接轴连接的第二基础杆;所述第一基础杆套接在所述第二基础杆上,所述第一基础杆用于沿所述第二基础杆移动,所述第二基础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基础杆的长度锁定结构。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抱爪结构;与所述抱爪结构连接的连接杆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件远离所述抱爪结构一端的吊椅连接轴;安装于所述吊椅连接轴上,用于沿轨道行走移动的轨道导向结构,在乘车人员使用过程中,本方案涉及的可摘挂抱索器会随着运行钢丝绳运行,在运行运行状态中,会经历从“运行钢丝绳”脱离,进入“特有轨道”进行滑行的运行过程,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特定工作人员手动将抱索器进行不同运行轨道的移动,而在本方案中“抱爪结构”沿着“运行钢丝绳”运行接近尽头的节点,轨道导向结构可沿“特有轨道”进行后续的滑行”实现乘车人员的静态上车功能,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不需要安排专门摘挂乘人器的工作人员,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减轻架空乘人装置使用中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提高架空乘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2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4.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包括:抱爪结构1;与所述抱爪结构1连接的连接杆件2;设于所述连接杆件2远离所述抱爪结构1一端的吊椅连接轴3;安装于所述吊椅连接轴3上,用于沿轨道行走移动的轨道导向结构4。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具体包括:抱爪结构1;与所述抱爪结构1连接的连接杆件2;设于所述连接杆件2远离所述抱爪结构1一端的吊椅连接轴3;安装于所述吊椅连接轴3上,用于沿轨道行走移动的轨道导向结构4,在乘车人员使用过程中,本方案涉及的可摘挂抱索器会随着运行钢丝绳运行,在运行运行状态中,会经历从“运行钢丝绳”脱离,进入“特有轨道”进行滑行的运行过程,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特定工作人员手动将抱索器进行不同运行轨道的移动,而在本方案中“抱爪结构1”沿着“运行钢丝绳”运行接近尽头的节点,轨道导向结构4可沿“特有轨道”进行后续的滑行”实现乘车人员的静态上车功能,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不需要安排专门摘挂乘人器的工作人员,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减轻架空乘人装置使用中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提高架空乘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2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抱爪结构1、所述连接杆件2、所述吊椅连接轴3为一体成型结构。
27.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抱爪结构1、所述连接杆件2、所述吊椅连接轴3焊接为一体结构。
28.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吊椅连接轴3与所述连接杆件2之间的夹角为85
°
~95
°

29.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吊椅连接轴3与所述连接杆件2之间的夹角为90
°

30.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导向结构4包括:导向主体401;设于所述导向主体401上的导向滚子结构402,所述导向滚子结构402与轨道配合,用于约束所述导向主体401在轨道上的行走轨迹。
31.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件2上设有轻量通孔,所述轻量通孔均匀布置于所述连接杆件2上。
3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件2包括:与所述抱爪结构1连接的第一基础杆;与所述吊椅连接轴3连接的第二基础杆;所述第一基础杆套接在所述第二基础杆上,所述第一基础杆用于沿所述第二基础杆移动,所述第二基础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基础杆的长度锁定结构。
33.更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爪结构1包括:抱爪主件101;设于所述抱爪主件101上的第一爪体102;设于所述抱爪主件101上的第二爪体103;所述第一爪体101、所述第二爪体103与所述抱爪主件101为一体成型结构。
34.更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爪体102内表面设有第一路径约束槽结构,所述第二爪体103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爪体101内表面相对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路径约束槽结构;所述第一路径约束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爪体101上,所述第二路径约束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爪体103上,如此设置,便于面对不同规格的钢丝滑到时,进行快捷安装替换,解决了面对不同规格滑到时需要整体更换装置导致成本浪费、不便捷的问题。
35.更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爪结构1外层设有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外侧设有玻璃鳞片胶泥层;玻璃纤维层厚度均1.6mm,玻璃鳞片胶泥层的厚度为0.8~1.2mm,上述防腐层结构的设置,克服了抱索器容易因腐蚀而损坏的问题,同时也保障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6.更为具体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架空乘人装置静态上下车可摘挂抱索器,涉及抱爪结构1、连接杆件2、吊椅连接轴3、导向滚子,其中抱爪结构1、连接杆件2、吊椅连接轴3焊接成一体,导向滚子套在吊椅连接轴3上。
37.本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方案,在乘车人员使用过程,该抱索器会随着运行钢丝绳的运行状态,脱离、进入特有轨道滑行,脱离运行钢丝绳,实现乘车人员的静态上车功能,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不需要安排专门摘挂乘人器的工作人员,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快捷方便。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