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


背景技术:

2.矿用电机车主要用于井下运输大巷和地面的长距离运输。它相当于铁路运输中的电气机车头,牵引着由矿车或人车组成的列车在轨道上行走,完成对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的运送的电机车称为矿用电机车。
3.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矿用机车在使用时,由于自身重量的减轻容易在刹车和启动时产生巨大的震动感,从而导致在运输中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新能源矿用机车在使用时容易产生震动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包括机车头和运输厢体,所述机车头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在所述机车头刹车时减缓所述运输厢体之间因为惯性与所述机车头发生碰撞产生的震动;
6.所述机车头的一侧下表面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将所述机车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运输厢体的一侧表面进行连接。
7.优选地,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运输厢体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槽;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机车刹车时,运输厢体因惯性具有向机车头方向移动的趋势,运输厢体的外表面首先与橡胶垫上开设的弧形槽进行碰撞,橡胶垫的弹力缓解了一部分冲击力。
9.优选地,所述橡胶垫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推杆,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推杆的另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铰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厢体的运动趋势带动橡胶垫和挡板向机车头的方向移动,带动推杆的两侧表面分别在铰接轴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
11.优选地,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内的滑动挤压滑槽内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将撞击力进行分散,从而达到减震效果,缓冲垫将减震弹簧向上分散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了机车头的震动。
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折叠管,所述折叠管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折叠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
一端端面与所述挡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带动挡板向机车头的方向移动时,挤压折叠管以及折叠管上套接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力降低了运输厢体的冲击力,同时达到减震效果,且压缩弹簧的弹力会带动折叠管复位。
15.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卡钩的外表面铰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车头的连接杆固定支撑卡钩,通过带动卡钩在铰接轴上的移动调节卡钩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类型大小的运输厢体。
17.优选地,所述运输厢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表面靠近所述凹槽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卡钩尖端形状相匹配的卡槽;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铰接轴上的移动带动卡钩与连接块上开设的凹槽进行滑动连接,然后带动卡钩的尖端与凹槽旁的卡槽进行卡接,达到机车头与运输厢体的卡紧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20.1、通过设置防撞装置,包括减震弹簧、橡胶垫、弧形槽、挡板、推杆、滑槽、滑块、缓冲垫、折叠管和压缩弹簧,当机车刹车时,运输厢体因惯性具有向机车头方向移动的趋势,运输厢体的外表面首先与橡胶垫上开设的弧形槽进行碰撞,橡胶垫的弹力缓解了一部分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带动推杆的两侧表面分别在铰接轴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挤压滑槽内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将运输厢体碰撞机车头的撞击力进行上下两方向的分散,缓冲垫将减震弹簧向上分散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了机车头的震动,同时推杆在铰接轴上的移动挤压折叠管以及折叠管上套接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力降低了运输厢体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21.2、通过设置卡紧机构,包括卡钩、连接杆、连接块、凹槽和卡槽,连接杆固定支撑卡钩,通过带动卡钩在铰接轴上的移动带动卡钩与连接块上开设的凹槽进行连接,然后带动卡钩的尖端与凹槽旁的卡槽进行卡接,从而达到机车头与运输厢体间的卡紧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安装板结构正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的连接块结构仰视图。
26.图中:1、机车头;2、运输厢体;3、安装板;4、减震弹簧;41、橡胶垫;42、弧形槽;43、挡板;44、推杆;45、滑槽;46、滑块;47、缓冲垫;48、折叠管;49、压缩弹簧;5、卡钩;51、连接杆;52、连接块;53、凹槽;5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28.参照图1

4,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包括机车头1和运输厢体2,机车头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在机车头1刹车时减缓运输厢体2之间因为惯性与机车头1发生碰撞产生的震动;
29.防撞装置还包括橡胶垫41,橡胶垫4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运输厢体2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槽42,当机车刹车时,运输厢体2因惯性具有向机车头1方向移动的趋势,运输厢体2的外表面首先与橡胶垫41上开设的弧形槽42进行碰撞,橡胶垫41的弹力缓解了一部分冲击力;
30.橡胶垫4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3,挡板43的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推杆44,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45,滑槽45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块46,推杆44的另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与滑块46的一侧表面铰接,运输厢体2的运动趋势带动橡胶垫41和挡板43向机车头1的方向移动,带动推杆44的两侧表面分别在铰接轴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46在滑槽45内滑动;
31.滑槽4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47,缓冲垫47的一侧表面与减震弹簧4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滑块46在滑槽45内的滑动挤压滑槽45内的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将撞击力进行分散,从而达到减震效果,缓冲垫47将减震弹簧4向上分散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了机车头1的震动;
32.安装板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折叠管48,折叠管48的一侧表面与挡板4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折叠管48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49,压缩弹簧49的一端端面与挡板4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橡胶垫41带动挡板43向机车头1的方向移动时,挤压折叠管48以及折叠管48上套接的压缩弹簧49,压缩弹簧49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力降低了运输厢体2的冲击力,同时达到减震效果,且压缩弹簧49的弹力会带动折叠管48复位;
33.机车头1的一侧下表面设置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卡钩5,卡钩5将机车头1的一侧表面与运输厢体2的一侧表面进行连接;
34.卡紧机构还包括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一侧表面通过铰接轴与卡钩5的外表面铰接,机车头1的连接杆51固定支撑卡钩5,通过带动卡钩5在铰接轴上的移动调节卡钩5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类型大小的运输厢体2;
35.运输厢体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2,连接块5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53,连接块52的另一侧表面靠近凹槽53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卡钩5尖端形状相匹配的卡槽54,通过在铰接轴上的移动带动卡钩5与连接块52上开设的凹槽53进行滑动连接,然后带动卡钩5的尖端与凹槽53旁的卡槽54进行卡接,达到机车头1与运输厢体2的卡紧效果。
36.工作原理:使用新能源矿用电动机车时,先将机车头1与运输厢体2间进行连接,通过带动卡钩5在连接杆51上的铰接轴上的移动带动卡钩5与连接块52上开设的凹槽53进行连接,然后带动卡钩5的尖端与凹槽53旁的卡槽54进行卡接;
37.当机车刹车时,运输厢体2因惯性具有向机车头1方向移动的趋势,运输厢体2的外表面首先与橡胶垫41上开设的弧形槽42进行碰撞,橡胶垫41的弹力缓解了一部分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带动挡板43上铰接的推杆44的两侧表面分别在铰接轴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块46在安装板3上开设的滑槽45内滑动挤压滑槽45内的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将运输厢体2碰撞机车头1的撞击力进行上下两方向的分散,缓冲垫47将
减震弹簧4向上分散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了机车头1的震动,同时推杆44在铰接轴上的移动挤压折叠管48以及折叠管48上套接的压缩弹簧49,压缩弹簧49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力降低了运输厢体2的冲击力。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