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逃生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轿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人们对轿车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多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天灾人祸,现在发生了许多轿车落水的事故,而环境的限制、当事人不会游泳以及当事人情绪慌乱不知所措等因素造成的极高的伤亡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当车内乘客未能成功把握时机及时打开车门逃生,待车门被淹位置已达一定深度,甚至车辆被完全淹没时,由于车辆内外压差过大,打开车门将变得极其困难,此时车内乘客无法通过打开车门的方式逃生,而车外的水也开始通过车门缝隙、空调系统等各种渠道渗入车厢内部,车厢内的水位开始上涨,人员一旦长期在车辆内无法逃出水面,将面临窒息的生命危险;且一旦落水地人烟稀少,事故周围无人注意到车辆落水,将无法通过报警进行救援,大大降低车辆内人员的生存概率,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和车体,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内设置有数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数据通讯连接,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氧气探测器和水压感应器,氧气探测器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顶部,水压感应器安装在车体外的的底部,车体内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箱体,单片机控制器安装在箱体内,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触控开关,箱体内设置有蓄电池、微型氧气瓶、氧气面罩、充气泵和救生衣,微型氧气瓶外侧固定有束缚带,束缚带与所述箱体内通过设置的插扣可拆卸连接,氧气面罩与微型氧气瓶连接,充气泵螺栓连接在箱体内,且充气泵的输出端与救生衣的输入端连通,救生衣的外侧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粘在箱体内,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插接有密封盖,车体外侧的后挡风玻璃的顶部转角处设置有电子破窗器,且电子破窗器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壳,密封壳固定在车体外侧的后挡风玻璃的顶部,且密封壳与车体外侧的后挡风玻璃之间密封处理,单片机控制器分别与触控开关、蓄电池、充气泵和电子破窗器电性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保护壳,所述触控开关位于保护壳内。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声光报警灯,声光报警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下端面对应声光报警灯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透音通孔。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盖的上设置有扣手。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中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的设计,可将由氧气探测器和水压感应器探测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控制器上,并通过单片机控制器分析判断车体是否发生落水,当氧气探测器感应车体内氧气浓度下降超过预定值或通过水压感应器感应水压超过预定值时,可通过单片机控制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模块自动远程报警,缩短报警和救援的时间,提高车体内人员的获救概率;微型氧气瓶、充气泵和救生衣的设计,可当发生落水后,单片机控制器控制充气泵对救生衣进行充气,然后车体内的人员可通过携带微型氧气瓶,并佩戴氧气面罩,然后穿戴救生衣,提高在水中自救的概率和生存的时间;电子破窗器和密封壳的设计,可当发生落水,因水压很大,造成车体的门扇无法开启,此时,可通过单片机控制器和触控开关的配合,控制电子破窗器对车体的后挡风玻璃进行破碎,方便车体内的人员逃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单片机控制器与其它设备连接结构框图。
17.图中标号说明:
18.1、单片机控制器;2、车体;103、报警器模块;3、氧气探测器;4、水压感应器;5、箱体;6、触控开关;7、蓄电池;8、微型氧气瓶;9、氧气面罩;10、充气泵;11、救生衣;12、束缚带;13、插扣;14、塑料薄膜;15、开口;16、密封盖;17、电子破窗器;18、密封壳;19、保护壳;20、声光报警灯;21、透明观察窗;22、透音通孔;23、扣手;101、数据处理器;102、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落水逃生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1和车体2,所述单片机控制器1内设置有数据处理器101、无线传输模块102和报警器模块103,数据处理器101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102和报警器模块103数据通讯连接,数据处理器101电性连接有氧气探测器3和水压感应器4,氧气探测器3安装在所述车体2内的顶部,水压感应器4安装在车体2外的的底部,车体2内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箱体5,单片机控制器1安装在箱体5内,箱体5的下端面设置有触控开关6,箱体5内设置有蓄电池7、微型氧气瓶8、氧气面
罩9、充气泵10和救生衣11,微型氧气瓶8外侧固定有束缚带12,束缚带12与所述箱体5内通过设置的插扣13可拆卸连接,氧气面罩9与微型氧气瓶8连接,充气泵10螺栓连接在箱体5内,且充气泵10的输出端与救生衣11的输入端连通,救生衣11的外侧设有塑料薄膜14,塑料薄膜14粘在箱体5内,箱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5,开口15上插接有密封盖16,车体2外侧的后挡风玻璃的顶部转角处设置有电子破窗器17,且电子破窗器17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壳18,密封壳18固定在车体2外侧的后挡风玻璃的顶部,且密封壳18与车体2外侧的后挡风玻璃之间密封处理,单片机控制器1分别与触控开关6、蓄电池7、充气泵10和电子破窗器17电性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5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保护壳19,所述触控开关6位于保护壳19内。保护壳19的设计,可保护触控开关6意外触控,避免触控开关6控制电子破窗器17对车体2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声光报警灯20,声光报警灯20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1电性连接。声光报警灯20的设计,可通过声光报警灯20提醒车体2内的所有人员及时避险。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5的下端面对应声光报警灯20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1。透明观察窗21的设计,可方便车体2内的人员透过透明观察窗21查看声光报警灯20的运行情况。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观察窗21上设置有透音通孔22。透音通孔22的设计,可提高声光报警灯20的报警效果。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16的上设置有扣手23。扣手23的设计,可方便通过扣手23打开密封盖16。
27.实施例2: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箱体5安装到车体2内的合适位置,然后将电子破窗器17和密封壳18安装到车体2的后挡风玻璃上,当车体2发生落水事故后,氧气探测器3和水压感应器4会将车体2的检测数据传输到单片机控制器1内,当车体2内的氧气含量迅速降低、车体2外部的水压迅速增大时,单片机控制器1会启动声光报警灯20对车体2内的人员进行报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2和报警器模块103进行自动远程报警求救,此时充气泵10也启动,通过充气泵10将救生衣11迅速充满气体,并将救生衣11外侧的塑料薄膜14冲破,同时将箱体5开口15处的密封盖16顶出,救生衣11此时会自开口15排出,车体2内的人员可通过按压触控开关6,通过触控开关6启动单片机控制器1控制电子破窗器17的模块,启动电子破窗器17,对车体2外侧的后挡风玻璃进行破碎,人员自箱体5内取下微型氧气瓶8和氧气面罩9进行佩戴,并将救生衣11穿戴好,自车体2的后挡风玻璃处破窗逃生。无线传输模块102和报警器模块103的设计,可将由氧气探测器3和水压感应器4探测的数据传输到单片机控制器1上,并通过单片机控制器1分析判断车体2是否发生落水,当氧气探测器感3应车体2内氧气浓度下降超过预定值或通过水压感应器4感应水压超过预定值时,可通过单片机控制器1控制无线传输模块102和报警器模块103自动远程报警,缩短报警和救援的时间,提高车体2内人员的获救概率;微型氧气瓶8、充气泵10和救生衣11的设计,可当发生落水后,单片机控制器1控制充气泵10对救生衣11进行充气,然后车体2内的人员可通过携带微型氧气瓶8,并佩戴氧气面罩9,然后穿戴救生衣11,提高在水中自救的概率和生存的时间;电子破窗器17和
密封壳18的设计,可当发生落水,因水压很大,造成车体2的门扇无法开启,此时,可通过单片机控制器1和触控开关6的配合,控制电子破窗器17对车体2的后挡风玻璃进行破碎,方便车体2内的人员逃生。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