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
背景技术:2.汽车尤其是三厢轿车的生产过程中,车身的上漆着色是通过涂装工艺在电泳槽中完成的,车身入槽后其后备箱盖须保持一定开启度,这样在涂装前处理电泳时,槽液可以快速到达车身内腔内,并与车身板材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达到电泳防腐的膜厚要求。为减小涂装设备的空间占用,现行的涂装工艺中,后备箱盖通常通过涂装限制治具来固定并保持有限的张开。一般来说,涂装治具有三个固定端,即涂装治具与后备箱盖通过三个固定点进行固定,其中,第一固定端固定连接到后备箱盖内侧偏中部的位置,第二固定端和第三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到后备箱盖内侧靠近车尾部分的两侧。
3.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的结构设计,基本采用如下方式:第一固定点位于后备箱盖的内板或者锁加强板,此处的钣金为单层结构;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位于后备箱盖的内板。这种方式有如下弊端:单层钣金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容易产生形变;后备箱盖内板厚度相对较薄,强度不足,也易产生形变;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距离较远,使得配套的涂装治具占地空间较大,不利于进行操作;并且,涂装治具的重量较重,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的固定方式的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点位置不合理造成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不稳定、占用空间大以及操作不便的问题。
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的固定方式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点位置不合理造成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不稳定、占用空间大以及操作不便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包括:内板;锁加强板,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内板的外侧的加强板主体,以及从加强板主体延伸至内板的内侧的加强部;以及外板,覆盖内板和锁加强板;其中,内板和加强板主体上共同设置有第一固定点,加强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内板和加强板主体通过第一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加强部通过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
9.可选地,内板的厚度小于锁加强板的厚度。
10.可选地,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以及第三固定点均为固定孔。
11.可选地,内板的外侧与加强板主体在第一固定点处相贴合。
12.可选地,内板的内侧与加强部的边缘相贴合。
13.可选地,涂装治具在第一固定点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螺母与内板和加强板主体固定连接。
14.可选地,涂装治具在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螺母与加强部固定连接。
15.可选地,第一固定点位于内板的中轴线位置,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以及第三固定点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16.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包括内板;锁加强板,其固定设置在内板上;以及外板;其中,内板和锁加强板上共同设置有第一固定点,锁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内板和锁加强板通过第一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锁加强板通过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
20.将第一固定点处的金属板设置为双层,包括内板和锁加强板的加强板主体,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单层钣金设计,并将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设置在厚度较大的锁加强板的加强部上,提高了固定强度。
21.将第一固定点的位置纵向上移,将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的位置横向内移,使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以及第三固定点呈三边长相对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分布,提高了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的固定连接时的稳定性,并减小了涂装治具的占用空间,以减少涂装治具的重量和生产成本,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
附图说明
22.图1a、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后备箱盖结构的示图。
23.图2a、图2b是沿图1a、图1b中的a-a、b-b的截面图。
24.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的连接示意图。
25.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后备箱盖结构的示图。
26.图5是沿图4中的c-c的截面图。
27.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的连接示意图。
28.图中:1:后备箱盖;2:涂装治具;11:内板;12:锁加强板;121:加强板主体;122:加强部;13:外板;14:固定螺母;100:第一固定点;200:第一固定点;300:第三固定点。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技术中,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时,观察者从涂装治具一侧面向后备箱盖时,观察者面向前的方向为外侧,反之为内侧,观察者向左右观看的方向为x方向,观察者向上下观看的方向为y方向,其等同于当后备箱盖安装到车辆上的关闭状态时的仰视方向。
32.图1a、1b是根据两种现有技术的后备箱盖结构示意图。
33.参照图1a和图3,后备箱盖1与涂装治具2通过三个固定点连接,其中,上固定点即第一固定点100位于内板11上,在x方向基本位于后备箱1的中部;左右两个下固定点即第二固定点200、第三固定点300同样位于内板11上,关于y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由图2a可见,第一固定点100处的金属板为单层,即内板11。
34.参照图1b和图3,后备箱盖1与涂装治具2通过三个固定点连接,其中,上固定点即第一固定点100位于锁加强板12上,在x方向基本位于后备箱1的中部;左右两个下固定点即第二固定点200、第三固定点300位于内板11上,关于y方向左右对称设置。由图2b可见,第一固定点100处的金属板为单层,即锁加强板12。
35.对于以上后备箱盖的设计方式,一方面,在第一固定点100处后备箱盖1与涂装治具2只通过单层金属板固定(内板11或锁加强板12),由于厚度不足,容易造成金属板的形变,使得固定连接不稳定,进而增加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相距较远,在影响稳定性的同时,会增大配套的涂装治具2的占用空间,增加生产成本。
36.图4和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的示意图。
37.如图4和图6所示的后备箱盖结构,包括:内板11;锁加强板12,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内板11的外侧的加强板主体121,以及从加强板主体121延伸至内板11的内侧的加强部122;以及外板13,覆盖内板11和锁加强板12;其中,内板11和加强板主体121上共同设置有第一固定点100,加强部12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内板11和加强板主体121通过第一固定点100与涂装治具2固定连接,加强部122通过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与涂装治具2固定连接。
3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板11的厚度小于锁加强板12的厚度。
3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固定点100、第二固定点200以及第三固定点300均为固定孔。
4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板11的外侧与加强板主体121在第一固定点100处相贴合。
4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内板11的内侧与加强部122的边缘相贴合。
4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涂装治具2在第一固定点100处通过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螺母14与内板11和加强板主体121固定连接。
4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涂装治具2在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处通过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螺母14与加强部122固定连接。
4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固定点100位于内板11的中轴线位置,第一固定点100、第二固定点200以及第三固定点300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45.在某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汽车后备箱盖内板11的厚度设计为0.65mm,锁加强板12的厚度设计为1.15mm。如使用现有技术的后备箱盖结构将后备箱盖1固定连接到涂装治具2,在第一固定点100处的金属板厚度为0.65mm(当第一固定点100位于内板11上时)或1.15mm(当第一固定点100位于锁加强板12上时,如图3所示);在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处的金属板厚度均为0.65mm(即内板11的厚度,如图3所示)。通过使用本技术的后备箱盖结构,在第一固定点100处的金属板厚度为内板11和锁加强板12的厚度之和,即1.80mm(如图5、图6所示);在第二固定点200和第三固定点300处的金属板厚度均为1.15mm(即锁加强板12的厚度,如图5、图6所示)。可见,三个固定点处金属板的厚度均大幅增加,使后备箱盖和涂装治具的固定更加可靠。
46.将第一固定点100设置在内板11的中轴线位置,且沿y方向适当上移设置,使得第一固定点100、第二固定点200以及第三固定点300呈三边长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分布,当后备箱盖1连接到涂装治具2时,三个固定点的受力分布更均匀,涂装治具2的占用空间更小,且操作舒适度更佳。
4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的车辆。
4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涂装治具的后备箱盖结构,包括:内板;锁加强板,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内板的外侧的加强板主体,以及从加强板主体延伸至内板的内侧的加强部;以及外板,覆盖内板和锁加强板;其中,内板和加强板主体上共同设置有第一固定点,加强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内板和加强板主体通过第一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加强部通过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由此,改进后的后备箱盖结构提高了后备箱盖与涂装治具固定连接时的稳定性,并减小了涂装治具的占用空间,以减少涂装治具的重量和生产成本,并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