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三轮车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三轮车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三轮车转向器。


背景技术:

2.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汽油三轮车柴油三轮车等各种机动三轮载具,其内部构造较为单一、简便,现有三轮车转向系统大多都是由方向舵直接驱动转向轮进行工作。
3.而现在大多数的三轮车在转向过程中多采用传感器控制方向机带动车轮转动,当出现线路故障时容易发生危险,不便于减轻转向过程中所使用的力度,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疲劳,且在转向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磨损,影响方向机的使用寿命,设计还不尽合理,不利于三轮车在环境恶劣的路段行驶,不符合现代化发展和标准化的趋向。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三轮车转向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三轮车转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电动车在转向过程中多采用传感器控制方向机带动车轮转动,当出现线路故障时容易发生危险,不便于减轻转向过程中所使用的力度,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疲劳,且在转向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磨损,影响方向机的使用寿命,设计还不尽合理,不利于电动车在环境恶劣的路段行驶,不符合现代化发展和标准化的趋向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轮车转向器,用以安装于三轮车转向系统中作转向辅助工具;
7.转向器壳体,其底面固定连接于固定底板的顶面中部,且固定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锁止螺口;
8.转向套筒,其贯穿固定连接于转向器壳体的顶面中部,且转向器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防脱套口;
9.包括:
10.转向器壳体的正面中部开设有调节销槽,且转向器壳体顶面转向套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转向竖轴贯穿设置于转向器壳体的内部底面,且转向器壳体底面外部的转向竖轴通过防脱螺母转动连接;
11.其中,转向器壳体左右两侧防脱套口的内部贯穿连接于延长衬管的内端,且延长衬管的内部滑动卡合连接于微调衬管的外壁;
12.其中,微调衬管的内部通过滑动卡合连接的锁止销固定连接于耐磨环的外壁。
13.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壳体与转向套筒均为圆柱体结构设置,且转向器壳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与固定底板的横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并且转向器壳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与转向套筒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通过转向套筒对转向竖轴进行安装。
14.优选的,所述调节销槽的内部滑动贯穿连接于锁紧抵块,且锁紧抵块的顶端为弧
形结构设置,并且锁紧抵块的顶面开设有导流槽,而且调节销槽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将锁紧抵块的进行限位,通过锁紧螺母对锁紧抵块进行限位。
15.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壳体的内部横向贯穿连接于转向横导杆的中部,且转向横导杆的内侧外壁开设有啮合槽,并且转向横导杆通过外壁的啮合槽与转向竖轴之间相互啮合连接设置,而且啮合槽为倾斜状结构的等距离均匀分布设置,同时转向横导杆外壁啮合槽的最大长度大于转向器壳体的长度设置,防止转向横导杆的啮合槽长度不足。
16.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壳体左右两端的防脱套口与延长衬管之间为螺纹连接设置,且延长衬管与微调衬管通过微调衬管外壁的凸块相互卡合连接设置,并且防脱套口与延长衬管以及微调衬管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而且防脱套口与延长衬管以及微调衬管之间为横向同轴分布设置,通过防脱套口与延长衬管进行限位。
17.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壳体右侧外部转向横导杆的右端螺纹连接于万向节的内端,且转向器壳体内部转向横导杆与锁紧抵块之间为相互贴合的滑动连接设置,并且转向横导杆与转向竖轴之间为相互啮合的旋转连接设置,通过转向竖轴带动转向横导杆进行移动。
18.优选的,所述转向器壳体左右两侧的转向横导杆的外壁套设连接有浮尘套,且转向横导杆外端万向节的顶端贯穿连接于刀套的顶端,并且浮尘套与转向横导杆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而且万向节与刀套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三轮车转向器,通过改进后的锁紧抵块将转向横导杆与转向竖轴进行限位,使得转向横导杆在驱动过程中能够平顺、贴合以及减少磨损,并且转向机高度可以增减,转向机的安装方向可以正反互换;
20.1.通过转向器壳体顶面中部的转向套筒对转向竖轴进行固定,使得转向竖轴在转向器壳体内部工作时不会发生脱离,同时通过转向器壳体左右两侧防脱套口对延长衬管进行安装,并且将微调衬管贯穿安装于延长衬管的内部,防止在转向横导杆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晃动;
21.2.通过转向器壳体正面调节销槽将锁紧抵块进行安装,锁紧抵块的顶面贴合连接于转向横导杆的正面外壁,减小转向横导杆移动过程中的偏差,同时通过锁紧螺母对锁紧抵块进行限位,以防止锁紧抵块与转向横导杆之间产生间隙;
22.3.转向机在安装过程中无需注意正反方向,并且可以随着不同车型而改变转向机安装使用高度,使得提高三轮车转向时整体的平顺程度,相比以往的转向机时,转向更加轻盈提高操控感受,提升整体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调衬管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抵块正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延长衬管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抵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横导杆正面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转向器壳体;2、固定底板;3、锁止螺口;4、转向套筒;5、防脱套口;6、调节
销槽;7、转向竖轴;8、延长衬管;9、微调衬管;10、耐磨环;11、锁紧抵块;12、导流槽;13、锁紧螺母;14、转向横导杆;15、啮合槽;16、凸块;17、万向节;18、防脱螺母;19、锁止销;20、浮尘套;21、刀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三轮车转向器,用以安装于电动车转向系统中作转向辅助工具;
33.转向器壳体1,其底面固定连接于固定底板2的顶面中部,且固定底板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锁止螺口3;
34.转向套筒4,其贯穿固定连接于转向器壳体1的顶面中部,且转向器壳体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防脱套口5;
35.包括:
36.转向器壳体1的正面中部开设有调节销槽6,且转向器壳体1顶面转向套筒4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转向竖轴7贯穿设置于转向器壳体1的内部底面,且转向器壳体1底面外部的转向竖轴7通过防脱螺母18转动连接;
37.其中,转向器壳体1左右两侧防脱套口5的内部贯穿连接于延长衬管8的内端,且延长衬管8的内部滑动卡合连接于微调衬管9的外壁;
38.其中,微调衬管9的内部通过滑动卡合连接的锁止销19固定连接于耐磨环10的外壁。
39.转向器壳体1与转向套筒4均为圆柱体结构设置,且转向器壳体1的横向中心轴线与固定底板2的横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并且转向器壳体1的横向中心轴线与转向套筒4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
40.调节销槽6的内部滑动贯穿连接于锁紧抵块11,且锁紧抵块11的顶端为弧形结构设置,并且锁紧抵块11的顶面开设有导流槽12,而且调节销槽6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3将锁紧抵块11的进行限位。
41.转向器壳体1的内部横向贯穿连接于转向横导杆14的中部,且转向横导杆14的内侧外壁开设有啮合槽15,并且转向横导杆14通过外壁的啮合槽15与转向竖轴7之间相互啮合连接设置,而且啮合槽15为倾斜状结构的等距离均匀分布设置,同时转向横导杆14外壁啮合槽15的最大长度大于转向器壳体1的长度设置。
42.转向器壳体1左右两端的防脱套口5与延长衬管8之间为螺纹连接设置,且延长衬管8与微调衬管9通过微调衬管9外壁的凸块16相互卡合连接设置,并且防脱套口5与延长衬管8以及微调衬管9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而且防脱套口5与延长衬管8以及微调衬管9之间为横向同轴分布设置。
43.转向器壳体1右侧外部转向横导杆14的右端螺纹连接于万向节17的内端,且转向器壳体1内部转向横导杆14与锁紧抵块11之间为相互贴合的滑动连接设置,并且转向横导
杆14与转向竖轴7之间为相互啮合的旋转连接设置。
44.转向器壳体1左右两侧的转向横导杆14的外壁套设连接有浮尘套20,且转向横导杆14外端万向节17的顶端贯穿连接于刀套21的顶端,并且浮尘套20与转向横导杆14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而且万向节17与刀套21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4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三轮车转向器之前,需要先检查装置整体情况,确定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根据图1-图7所示,首先通过转向器壳体1顶面中部的转向套筒4对转向竖轴7进行固定,使得转向竖轴7在转向器壳体1内部工作时不会发生脱离,同时通过转向器壳体1左右两侧防脱套口5对延长衬管8进行安装,并且将微调衬管9贯穿安装于延长衬管8的内部,防止在转向横导杆14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晃动;
46.通过转向器壳体1正面调节销槽6将锁紧抵块11进行安装,锁紧抵块11的顶面贴合连接于转向横导杆14的正面外壁,减小转向横导杆14移动过程中的偏差,同时通过锁紧螺母13对锁紧抵块11进行限位,以防止锁紧抵块11与转向横导杆14之间产生间隙。
4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