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漏斗车体及具有其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漏斗车体及具有其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道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斗车体及具有其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2.铁路车辆容积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参数,其决定车辆装载能力。铁路货车设计过程中,在车辆尺寸一定的前提下,往往追求容积最大化,通过优化车辆结构,使车辆尽可能将尺寸范围内的空间转变成可以载货的容积。
3.漏斗车作为一种铁路车型,其具有漏斗和底门结构,底门开启后车内货物受重力作用可自动卸出。但是,为保证漏斗车卸货功能,其端墙需要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因此受倾斜的端墙影响,漏斗车端部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车体及具有其的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斗车端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漏斗车体,包括:固容车体;扩容车体,设置在固容车体上,扩容车体包括:固定端墙,与固容车体连接并位于固容车体的外侧;活动端墙,可活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和固容车体之间的连接处,活动端墙具有靠近固定端墙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并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
6.进一步地,活动端墙包括:第一翻板,第一翻板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和固容车体之间的第一连接处;第二翻板,第二翻板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与固容车体之间的第二连接处,第一翻板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二翻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当活动端墙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一翻板的第二端与第二翻板的第二端叠置。
7.进一步地,第一翻板的第二端设有滚动结构,滚动结构在第二翻板上可滚动地设置。
8.进一步地,固定端墙包括竖向段和横向段,横向段的一端与竖向段连接,横向段的另一端与固容车体连接,第一翻板的第一端连接在竖向段和固容车体的连接处。
9.进一步地,漏斗车体还包括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设置在活动端墙和固容车体之间,驱动结构驱动活动端墙运动,以使活动端墙由扩容位置切换至下料位置。
10.进一步地,驱动结构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翻板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与固容车体连接,当扩容车体处于下料位置时,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或者被压缩状态。
11.进一步地,驱动结构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12.进一步地,第一翻板和/或第二翻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13.进一步地,漏斗车体还包括设置在固容车体顶部的装料口以及设置在固容车体底部的出料口。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漏斗车体,漏斗车体为上述的漏斗车体。
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扩容车体,扩容车体的活动端墙具有靠近固定端墙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并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从而对漏斗车体的端部空间进行扩容,使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料空间,进而在保证正常下料的前提下,扩大了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漏斗车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的漏斗车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19.图3示出了图1的漏斗车体装载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1.10、固容车体;20、扩容车体;21、固定端墙;211、竖向段;212、横向段;22、活动端墙;221、第一翻板;222、第二翻板;223、滚动结构;30、驱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斗车体,包括固容车体10和扩容车体20。扩容车体20设置在固容车体10上,扩容车体20包括固定端墙21和活动端墙22。固定端墙21与固容车体10连接并位于固容车体10的外侧;活动端墙22可活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21和固容车体10之间的连接处,活动端墙22具有靠近固定端墙21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21并
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
2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扩容车体20,扩容车体20的活动端墙22具有靠近固定端墙21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21并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从而对漏斗车体的端部空间进行扩容,使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料空间,进而在保证正常下料的前提下,扩大了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了运输效率。
28.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活动端墙22靠近固定端墙21或者远离固定端墙21中的靠近是指相对靠近,远离也是指相对远离,不涉及距离限制。
29.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端墙22包括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第一翻板22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21和固容车体10之间的第一连接处,第二翻板22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端墙21与固容车体10之间的第二连接处,第一翻板221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二翻板222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当活动端墙22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一翻板221的第二端与第二翻板222的第二端叠置。
30.具体地,固容车体10具有上下两部分,扩容车体20连接在上下两部分固容车体10之间。当活动端墙22下料位置时,至少部分的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叠置,在向漏斗车体内装载货物时,随着货物的增多,货物会压设在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上,在货物重力的作用下,第一翻板221相对于第二翻板222滑动,使叠置部分逐渐减小,并最终使第一翻板221的第二端与第二翻板222的第二端抵接配合,实现扩容,增大了漏斗车体的容纳空间,提高了容货率。
31.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板221的第二端设有滚动结构223,滚动结构223在第二翻板222上可滚动地设置。
32.优选地,滚动结构223为设置在第一翻板221的第二端的滚轮,滚轮在第二翻板222上可滚动地设置,并在活动端墙22处于扩容位置时,滚轮抵接在第二翻板222的第二端,保证了第一翻板221与第二翻板222之间的相对滑动,且结构简单,摩擦力较小。
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墙21包括竖向段211和横向段212,横向段212的一端与竖向段211连接,横向段212的另一端与固容车体10连接,第一翻板221的第一端连接在竖向段211和固容车体10的连接处。
3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翻板221与固容车体10之间枢转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第一翻板221能够相对于固容车体10转动,进而使活动端墙22能够下料位置和扩容位置之间切换,结构简单。
3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漏斗车体还包括驱动结构30,驱动结构30设置在活动端墙22和固容车体10之间,驱动结构30驱动活动端墙22运动,以使活动端墙22由扩容位置切换至下料位置。
36.由于设置了驱动结构30,从而在下料时,驱动结构30能够驱动活动端墙22由扩容位置切换至下料位置,方便漏斗车体正常下料。
37.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翻板222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与固容车体10连接,当扩容车体20处于下料位置时,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或者被压缩状态。
38.具体地,在向漏斗车体内装料时,货物的重力作用使第一翻板221相对于第二翻板222滑动,弹簧被压缩,从而使整个活动端墙22由下料位置切换至扩容位置;当漏斗车体下
料时,随着货物的卸出,位于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上的货物逐渐减小,弹簧的弹力作用驱动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发生反向相对滑动,由扩容位置切换至下料位置,保证活动端墙22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货物安息角的要求,正常卸货。
39.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簧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翻板222的中部位置,这样能够使弹力对用对第二翻板222的施力方向更有利于驱动第二翻板222的转动。
40.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驱动结构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41.气缸或者液压缸也可实现对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的驱动,只需在卸货时手动操作气缸或者液压缸的启动按钮即可。
42.又或者,无需设置驱动结构,将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也可。
43.在这种设置方式,第一翻板221和第二翻板222本身的弹性作用能够在下料时使整个活动端墙22恢复至下料位置,结构比较简单。
4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漏斗车体还包括设置在固容车体10顶部的装料口以及设置在固容车体10底部的出料口。
4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漏斗车体,漏斗车体为上述的漏斗车体。
4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扩容车体20,扩容车体20的活动端墙22具有靠近固定端墙21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21并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从而对漏斗车体的端部空间进行扩容,使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料空间,进而在保证正常下料的前提下,扩大了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了运输效率。
47.因此,具有上述漏斗车体的运输车也具有上述优点。
48.本方案将活动端墙设计为双层结构,外层端墙为主要承载的固定端墙,内层端墙为可活动的翻板结构。通过内层翻板结构的转动,实现扩容及保证卸货的作用。
49.首先将漏斗车端墙设计成向外“凸出”的形状,以此扩大车内容积。由于“凸出”结构无法满足货物安息角(斜面使置于其上的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临界状态时,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最小角度)的要求,因此货物会堆积在此处无法向下卸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内层翻板结构,该翻板结构由上下两个互相搭接的翻板组成,翻板的外侧设计有弹簧结构。当车辆装载时,由于满载货物巨大的压力,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克服弹簧的弹力作用,被货物“压”在外侧固定端墙上。当漏斗车底门打开卸货后,由于大量货物已卸出,活动翻板上方货物重量无法“压住”翻板结构,因此翻板结构在弹簧力作用下,向车内翻动,将“凸出”结构处储存的货物推出,使其成功卸出。
5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51.(1)将车体分为固容车体和扩容车体两部分,扩容车体的端墙由传统斜面结构形式设计为带有向外“凸出”结构形式,实现增大容积的结构基础,同时保持端墙的承载作用;
52.(2)扩容车体包括固定端墙和活动端墙,活动端墙包括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互相搭接,皆可通过各自的转轴向固定端墙的一侧旋转。其作用主要通过其翻转、复原动作,收纳以及推出“凸出”结构处的货物;
53.(3)第二翻板的外侧设计有弹簧结构,其作用是给第二翻板提供翻转复原的作用力;
54.(4)车辆装载货物时,满载货物巨大的压力使第二翻板克服弹簧作用力,被货物压靠在固定端墙的内表面上,“凸出”结构中收纳了货物,增大车辆的装载容积。当车辆底门打开卸货时,由于货物大部分卸出,第二翻板上少量货物的压力不足以克服弹簧力,第二翻板在弹簧推力作用下逐渐复原,同时将“凸出”结构中的货物推出,使其成功卸出。
5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56.(1)改变了传统漏斗车端墙结构,增加了漏斗车容积,车辆装运力提升;
57.(2)利用漏斗车装载、卸货时货物在漏斗舱内堆积量和形态变化,使第二翻板结构在装载时自动向外翻转,增大容积。卸货时,第二翻板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原,将“凸出”结构中的货物推出卸货,整个动作过程自动完成,无需提供额外动力。
58.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设置了扩容车体,扩容车体的活动端墙具有靠近固定端墙的扩容位置和远离固定端墙并倾斜设置的下料位置,从而对漏斗车体的端部空间进行扩容,使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料空间,进而在保证正常下料的前提下,扩大了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了运输效率。
5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