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属于清洁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2.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又称玻璃刮、刮水器)用于清洁玻璃窗、瓷砖等,除尘去污,刮水干净快捷,不留痕迹。其材料有用不锈钢的,也有用塑料做的。
3.现有技术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包括把杆、基座及刮板,刮板固定于基座上。现有技术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具有以下缺点:假设刮板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基座,则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且刮板损坏时,也无法单独进行更换;假设刮板采用扣合或插接的方式固定至基座,这种固定方式,如果过松,将会导致刮板容易松动,影响使用,并且刮板有脱落的风险,如果过紧,则不利于刮板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其特征在于,包括:
6.把杆;
7.刮板,其具有一固定部;
8.第一构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把杆的端部,而其另一端设置第一夹持部;
9.第二构件,其通过一轴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构件上以实现相对所述第一构件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匹配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一夹持状态,以夹持所述刮板的固定部;以及
10.固定单元,其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及第二固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刮板上,当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配合。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定位柱,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孔,当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固定孔,以限制所述刮板的移动。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定位柱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定位柱沿所述刮板的长度方向配置。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刮板包括刮条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夹持住所述刮条,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孔的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夹持件上,而另一部分则形成于所述刮条上。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刮板仅包括布头挤出条,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布头挤出
条上。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第二构件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单元而可拆卸的固定至所述第一构件,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被定位于所述夹持状态。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及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一扣合孔,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一与所述扣合部配合扣合部。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上。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构件包括一壁部,所述扣合部相对所述壁部而凸出;所述壁部上相对所述扣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位置与所述扣合部的位置对应。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一夹持状态,以夹持所述刮板的固定部,此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靠拢,以夹持住固定部,相对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具有一松脱状态,此时两者呈放松状,从而可更换刮板,当刮板损坏时,可相应的进行更换,另外,通过更换不同的刮板,还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二构件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单元而可拆卸的固定至所述第二构件,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被定位于所述夹持状态,通过上述的固定方式,刮板的安装和更换均更加方便,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过松或过紧所导致的问题;通过固定单元的设置,可增加刮板安装时的稳定性,防止其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相对的滑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处于松脱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分解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一实施例中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刮板可更换的窗刮,包括把杆1、刮板2、第一构件3、第
二构件4、定位单元6和固定单元7。
31.本实施例中的把杆1,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可伸缩式的,或不可伸缩式的把杆,此处不再赘述。
32.本实施例中的刮板2,其具有一固定部21。
3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构件3,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把杆1的端部,而其另一端设置第一夹持部31,第一构件3相对把杆1是固定不动的。
34.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构件4,其通过一轴部5铰接于所述第一构件3上以实现相对所述第一构件3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构件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第一夹持部31匹配的第二夹持部 41,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具有一夹持状态,以夹持所述刮板2的固定部21,此时,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相对靠拢,以夹持住固定部21。相对的,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还具有一松脱状态,此时两者呈放松状,从而可更换刮板2。当刮板2损坏时,可相应的进行更换,另外,通过更换不同的刮板2,还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5.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单元7包括第一固定单元71及第二固定单元7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7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和/或第二夹持部41,所述第二固定部72设置于所述刮板2上,当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单元71 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72配合。通过固定单元7的设置,可增加刮板2安装时的稳定性,防止其与第一夹持部31及第二夹持部41之间的相对的滑动。
36.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71形成于所述第二夹持部41上。
37.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单元71包括定位柱711,所述第二固定单元72包括固定孔721,当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定位柱711插入所述固定孔712,以限制所述刮板2的相对移动。
38.本实施例所述定位柱711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定位柱711沿所述刮板2的长度方向配置。
39.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构件4相对所述第二夹持部41的另一端通过定位单元6而可拆卸的固定至所述第一构件3,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被定位于所述夹持状态。通过上述的固定方式,刮板2的安装和更换均更加方便,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过松或过紧所导致的问题。
40.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31具有第一槽部311,所述第二夹持部41具有第二槽部411。而所述固定部21的截面的外轮廓包括弧形段,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槽部311及第二槽部411配合。第一槽部311和第二槽部411与弧形段的固定部21的表面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二槽部 411的截面包括第一圆弧部,第一槽部的截面包括第二圆弧部,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大于30度,并且不超过270度。以使两者与固定部21具有更加充分的接触,使得连接更加可靠。
4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圆弧部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第二圆弧部所对应的圆心角。第二圆弧部主要起压紧固定部21的作用,而第一圆弧部则主要起定位固定部21的作用,因此设置上述的关系。
42.本实施例所述定位单元6包括第一定位单元61及第二定位单元62,所述第一定位单元 61包括一扣合孔,所述第二定位单元62包括一与所述扣合部配合扣合部。通过扣合孔
及扣合部的方式配合,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方便。
43.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单元61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3上,所述第二定位单元62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4上。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定位单元61设于第二构件4上,而将第二定位单元62设于第一构件3上。
44.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构件4包括一壁部42,所述扣合部相对所述壁部42而凸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合部相对所述壁部42而向内凸出。
45.本实施例所述壁部42上相对所述扣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凸出部421,所述凸出部421的位置与所述扣合部的位置对应。掰动凸出部421时,可带动壁部42变形,因此更容易将扣合部从扣合孔中脱出。并且,凸出部421的设置,更利于操作。
46.本实施例中的凸出部421至轴部5的距离大于第二夹持部41至轴部5的距离。以此,使得操作时具有更大的力臂,操作更加省力。
47.本实施例中,刮板2包括刮条201和夹持件202,所述夹持件202沿所述刮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固定部21形成于所述夹持件202上,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夹持于所述夹持件202的固定部21上,并使夹持件202夹紧刮条201。夹持件202 的材料采用铝,且夹持件202为薄板状。通过夹持件202的设置,使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间接的夹持住刮条201。通过夹持件202的设置,使得起适配范围更广,可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刮条201。
4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721的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夹持件202上,而另一部分则形成于所述刮条201上(即夹持件202和刮条201上均具有孔),在配合时,定位柱711依次穿过夹持件202及刮条201,以此进行固定。
49.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20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以此使得夹持件202与刮条201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夹紧时,更加牢靠。本实施例中,夹持件202还可包裹刮条201 的其他部位,以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
50.一些实施例中,刮板2还可以是布头挤出条,此时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 41可直接夹持于所述刮板2的固定部21上。使用时,布套可套接于所述布头挤出条上。
51.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