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社区卫生诊所的儿科护理任务是为儿童提供综合性和广泛性的护理,在幼儿的治疗中,输液成为难以克服的难题:一方面,护士在为儿童打针或输液时,儿童看着护士扎针或输液时会很害怕,并且会乱动和哭泣护士很难准确的扎针,给护士工作带来麻烦;另一方面,幼儿的血管细小,很难在手足上找到静脉血管,有些婴幼儿输液只能在头上进行输液,婴幼儿在进行头部输液时,往往由于头部瘙痒和疼痛而哭泣和企图抓挠,并且导致头部的输液装置脱落;另外,由于社区卫生诊所条件有限,通常都是父母抱着幼儿坐在座椅上输液,只有一只手能够自由活动,因此往往为了防止幼儿抓挠头部而手忙脚乱,导致父母照顾输液的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3.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士在为儿童扎针或输液时,儿童看着护士打针或输液时会很害怕,并且会乱动和哭泣护士很难准确的扎针,给护士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包括左右对称的弧形的护理枕,所述护理枕前侧设置有与幼儿颈部曲线匹配的颈托,所述颈托前端设置有背托;所述护理枕左右两侧设置有内外贯通的条形贯通槽,所述条形贯通槽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护理枕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穿过条形贯通槽与条形贯通槽外侧的挡块连接,所述挡块的宽度大于条形贯通槽的宽度。
8.使用时,通过护理枕、颈托及背托的一体式设计,能够平铺在父母腿上,同时父母的一只手柄从颈托下方穿过并托起颈托,此时放上幼儿能够在幼儿平躺在父母怀里时对幼儿的头部、颈部及背部同时提高舒适的支撑,同时由于此时幼儿在父母怀里,因此使得幼儿能够快速平静下来,为后续的输液做好准备;通过护理枕的弧形设置能够从两侧对幼儿头部进行限制,避免了幼儿在输液时头部晃动,导致针头脱落;通过遮光布、弹性绳、挡块及条形贯通槽的设置,能够在输液初期通过移动挡块使得遮光布位于幼儿的眼部上方,进而挡住幼儿的视线,避免其看着护士扎针或输液时很害怕而乱动的问题,方便护士顺利打针或输液,同时在头部扎针完毕后,通过将滑块向后移动使得遮光布移至幼儿的额头处,此时能够进一步对幼儿的头部进行限制,避免其抬起或晃动导致针头脱落。
9.进一步地,所述护理枕内填充的材质为慢回弹记忆海绵。通过将护理枕内填充的
材质设置为慢回弹记忆海绵,能够在保证支撑力的情况下提高其柔软度,防止伤到儿童脖子,大大增加其实用性。
10.进一步地,所述护理枕下端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气囊支撑垫。通过气囊支撑垫的设置,能够通过将气囊支撑垫放到父母座椅的把手上,降低父母手臂的支撑力,进而提高父母的舒适度,同时对幼儿的头部提供辅助支撑,避免护理枕悬空导致儿童脖子受力过大而损伤的问题。
11.进一步地,所述颈托与背托连接处下端固定设置有袖套,所述袖套从颈托的左侧延伸至颈托的右侧。通过袖套的设置,使得父母怀抱幼儿的手臂能够穿过袖套抱住幼儿,使得父母手臂与颈托构成一个整体,避免颈托与父母手臂之间相对滑动而导致幼儿位置或姿势不正确的问题。
12.进一步地,所述袖套左右两侧的前端均通过弹性布条连接有袖带。通过弹性布条及袖带的设置,使得幼儿在平躺时能够通过袖带绑缚其两臂,进而在保证其手臂一定活动自由、避免其烦躁乱动的情况下,通过弹性布条的限制使幼儿不能够用手抓挠头部,避免针头掉落;同时由于弹性布条与袖套连接,利用抱住幼儿的手臂即可限制幼儿挠头,因此降低了父母的护理强度,使得父母照顾输液的难度降低。
13.进一步地,所述袖带一端与弹性布条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袖带另一端与弹性布条端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通过魔术贴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得袖带的拆装方便,而且还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幼儿手臂,提高适用范围。
14.进一步地,所述背托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透气孔。通过透气孔的设置,能够提高背托的透气性,避免输液时间过长而导致幼儿后部汗湿的问题。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遮光布及条形贯通槽的设置,能够挡住幼儿的视线,避免其看着护士扎针或输液时很害怕而乱动的问题,方便护士顺利打针或输液,同时在头部扎针完毕后,通过将滑块向后移动使得遮光布移至幼儿的额头处,此时能够进一步对幼儿的头部进行限制,避免其抬起或晃动导致针头脱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21.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气囊支撑垫;2、护理枕;3、条形贯通槽;4、弹性绳;5、遮光布;6、挡块;7、颈托;8、袖套;9、弹性布条;10、袖带;11、背托;1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
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社区卫生诊所儿童临床护理装置,包括左右对称的弧形的护理枕2,所述护理枕2前侧设置有与幼儿颈部曲线匹配的颈托7,所述颈托7前端设置有背托11;所述护理枕2左右两侧设置有内外贯通的条形贯通槽3,所述条形贯通槽3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护理枕2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遮光布5,所述遮光布5两端均设置有弹性绳4,所述弹性绳4穿过条形贯通槽3与条形贯通槽3外侧的挡块6连接,所述挡块6的宽度大于条形贯通槽3的宽度。
26.使用时,通过护理枕2、颈托7及背托11的一体式设计,能够平铺在父母腿上,同时父母的一只手柄从颈托7下方穿过并托起颈托7,此时放上幼儿能够在幼儿平躺在父母怀里时对幼儿的头部、颈部及背部同时提高舒适的支撑,同时由于此时幼儿在父母怀里,因此使得幼儿能够快速平静下来,为后续的输液做好准备;通过护理枕2的弧形设置能够从两侧对幼儿头部进行限制,避免了幼儿在输液时头部晃动,导致针头脱落;通过遮光布5、弹性绳4、挡块6及条形贯通槽3的设置,能够在输液初期通过移动挡块6使得遮光布5位于幼儿的眼部上方,进而挡住幼儿的视线,避免其看着护士扎针或输液时很害怕而乱动的问题,方便护士顺利打针或输液,同时在头部扎针完毕后,通过将滑块向后移动使得遮光布5移至幼儿的额头处,此时能够进一步对幼儿的头部进行限制,避免其抬起或晃动导致针头脱落。
2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护理枕2内填充的材质为慢回弹记忆海绵。通过将护理枕2内填充的材质设置为慢回弹记忆海绵,能够在保证支撑力的情况下提高其柔软度,防止伤到儿童脖子,大大增加其实用性。
2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护理枕2下端固定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气囊支撑垫1。通过气囊支撑垫1的设置,能够通过将气囊支撑垫1放到父母座椅的把手上,降低父母手臂的支撑力,进而提高父母的舒适度,同时对幼儿的头部提供辅助支撑,避免护理枕2悬空导致儿童脖子受力过大而损伤的问题。
2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颈托7与背托11连接处下端固定设置有袖套8,所述袖套8从颈托7的左侧延伸至颈托7的右侧。通过袖套8的设置,使得父母怀抱幼儿的手臂能够穿过袖套8抱住幼儿,使得父母手臂与颈托7构成一个整体,避免颈托7与父母手臂之间相对滑动而导致幼儿位置或姿势不正确的问题。
3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袖套8左右两侧的前端均通过弹性布条9连接有袖带10。通过弹性布条9及袖带10的设置,使得幼儿在平躺时能够通过袖带10绑缚其两臂,进而在保证其手臂一定活动自由、避免其烦躁乱动的情况下,通过弹性布条9的限制使幼儿不能够用手抓挠头部,避免针头掉落;同时由于弹性布条9与袖套8连接,利用抱住幼儿的手臂即可限制幼儿挠头,因此降低了父母的护理强度,使得父母照顾输液的难度降低。
3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袖带10一端与弹性布条9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袖带10另一端与弹性布条9端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通过魔术贴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得袖带10的
拆装方便,而且还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幼儿手臂,提高适用范围。
32.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背托1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透气孔12。通过透气孔12的设置,能够提高背托11的透气性,避免输液时间过长而导致幼儿后部汗湿的问题。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