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底座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底座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及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很多加热容器为底座与容器体分离式的,方便对容器体进行清洗,且不容易引起底座损坏,比如电加热锅、养生壶等。其中,底座一般包括发热盘和外壳,发热盘与外壳装配后,由于发热盘与外壳之间配合紧密,高温受热容易引起发热盘膨胀变形或碎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底座及加热容器,能够降低顶板受热膨胀产生变形或碎裂的风险。
4.本技术提供一种底座,所述底座包括:
5.外壳;
6.顶板,所述顶板安装于所述外壳;
7.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顶板连接;
8.其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s,和/或,所述顶板设置有凹陷部。
9.本方案中,底座中的加热部件加热时,顶板温度较高,存在受热膨胀的可能,间隙s和/或凹陷部的设置增加了顶板的可膨胀的空间,即当顶板受热膨胀时,顶板能够向间隙s和/或凹陷部内膨胀,从而能够减小外壳与顶板之间的相互挤压,降低顶板以及外壳由于挤压导致变形甚至碎裂的风险,从而提高顶板以及外壳的使用寿命。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顶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所述间隙s。
11.本方案中,顶板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内,通过安装槽对顶板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降低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剧烈震动导致顶板损坏的风险。同时,当底座处于加热状态时,侧壁a与顶板之间的间隙s能够降低顶板膨胀时与安装槽的侧壁a相互挤压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顶板和外壳的使用寿命。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槽通过胶材粘接。
13.本方案中,顶板与安装槽通过胶材粘接,无需在顶板与安装槽之间设置连接结构,便于保持顶板和外壳的完整性,提高了顶板和外壳的强度,且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简化底座的结构。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和/或底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胶材。
15.本方案中,将凹槽设置于安装槽的侧壁或底壁,胶材放于或涂覆于凹槽,凹槽能够起到容纳胶材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用于粘接顶板与外壳的胶材的量,提高顶板与安装槽连接的稳定性,降低顶板与外壳之间产生松脱的风险。或者将凹槽同时设置于安装槽的侧
壁与底壁,增加了胶材量,从而增大了顶板与安装槽之间的粘接面积,能够提高顶板与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s为1-2mm。
17.本方案中,当间隙s过大,比如大于2mm时,使顶板与安装槽的侧壁a的间隙s太大,存在杂质进入顶板与安装槽的侧壁a的间隙s的风险;当间隙s过小,比如小于1mm,会导致顶板受热时的膨胀空间不足,容易引起顶板或外壳变形甚至碎裂。因此,将顶板与外壳之间的间隙s设为1-2mm,当顶板受热膨胀时,间隙s使得顶板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不会导致顶板或外壳因受到挤压而变形或者碎裂,且能够降低杂质进入顶板与安装槽的侧壁a的间隙s的风险。
18.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凹陷部对应设置,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9.本方案中,将安装部与凹陷部对应设置,便于顶板与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无需在顶板上设置供紧固件穿过的连接孔,减少了连接孔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顶板的强度。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弹性件。
21.本方案中,在凹陷部内设置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填充凹陷部,提高顶板的抗震性,并降低顶板承载容器体时由于凹陷部处强度较低而损坏的风险。当底座内的加热部件加热时,顶板受热后朝向凹陷部内膨胀,从而压缩位于凹陷部内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能够起到缓冲膨胀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顶板变形或碎裂的风险。其中,弹性件为内部中空结构,方便紧固件穿过弹性件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凹陷部为通孔;所述弹性件包括本体部,且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所述本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两个所述凸起部分别位于所述顶板沿厚度方向的两端。
23.本方案中,将凹陷部设为通孔,进一步增大顶板的膨胀空间,能够更好地防止顶板膨胀时发生变形或碎裂的情形,同时方便紧固件穿过弹性件及凹陷部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24.同时,弹性件设置本体部和凸起部。本体部能够填充通孔,并能够与通孔过盈配合,增加本体部与通孔之间的配合紧密性,从而提高底座在不加热状态时的抗震性。同时,通过两个凸起部限制弹性件脱离顶板,提高弹性件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部件集成于所述顶板。
26.本方案中,加热部件与顶板集成为一体,缩短了加热部件与顶板之间的传输距离,使热量最大程度地传递至顶板,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2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和以上所述的底座,其中,所述容器体能够放置于所述底座。
28.本方案中,底座包括电源引线,容器体放置于底座并将电源引线接通电源后,可以对容器体内液体进行加热,容器体与底座分开设置,方便用户对容器体进行清洗,且能够防止用户在清洗容器体的过程中浸湿电源线而引发安全问题,从而提升加热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加热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加热容器的爆炸图;
32.图3为图1中加热容器的剖视图;
33.图4为图1中底座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4中底座的透视图;
35.图6为图4中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4中底座的剖视图;
37.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8.图9为如图1中底座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图9中底座的透视图;
40.图11为图9中底座去掉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图9中底座的爆炸图;
42.图13为图12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4为图1中底座去掉顶板与加热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
45.1-底座;
46.11-外壳;
47.111-安装槽;
48.111a-侧壁;
49.111b-底壁;
50.111c-凹槽;
51.112-安装部;
52.12-顶板;
53.121-凹陷部;
54.13-主控pcba;
55.14-温控器;
56.15-电源pcba;
57.16-隔热块;
58.17-电源引线;
59.18-加热部件;
60.181-第一电极;
61.182-第二电极;
62.2-容器体;
63.21-器盖;
64.22-器身;
65.23-手柄;
66.4-弹性件;
67.41-凸起部;
68.42-本体部;
69.5-紧固件;
70.6-胶材。
7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72.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73.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75.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76.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7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1,如图1-12所示,底座1包括外壳11、顶板12和加热部件18,顶板12安装于外壳11,加热部件18与顶板12连接,其中,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具有间隙s,和/或,顶板12设置有凹陷部121。
78.本实施例中,底座1中的加热部件18加热时,顶板12温度较高,存在受热膨胀的可能,如图4-8所示的实施例一中,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具有间隙s,和/或,如图9-1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顶板12自身具有凹陷部121,间隙s和/或凹陷部121的设置增加了顶板12的可膨胀的空间,即当顶板12受热膨胀时,顶板12能够向间隙s和/或凹陷部121内膨胀,从而能够减小外壳11与顶板12之间的相互挤压,降低顶板12以及外壳11由于挤压导致变形甚至碎裂的风险,从而提高顶板12以及外壳11的使用寿命。
79.其中,顶板12包括可以为金属顶板、玻璃顶板等,金属顶板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提高使用寿命,玻璃顶板则具有较高的美观性,且油污在其表面附着力差容易清洗。玻璃顶板中尤其是石英玻璃顶板,以其较低的线膨胀系数而获得了广泛应用,石英玻璃的线膨胀系数仅为普通玻璃的1/10-1/20,因此具有较好地抗热震性,成为玻璃顶板的良好选择。
80.具体地,如图7、图8所示,外壳11设置有安装槽111,顶板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
111内;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与顶板12之间具有间隙s。
81.本实施例中,顶板12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111内,通过安装槽111对顶板12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降低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剧烈震动导致顶板12损坏的风险。同时,当底座1处于加热状态时,侧壁111a与顶板12之间的间隙s能够降低顶板12膨胀时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相互挤压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顶板12和外壳11的使用寿命。
82.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顶板12与安装槽111通过胶材6粘接。
83.本实施例中,顶板12与安装槽111通过胶材6粘接,无需在顶板12与安装槽111之间设置连接结构,便于保持顶板12和外壳11的完整性,提高了顶板12和外壳11的强度,且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简化底座1的结构。
84.其中,粘接还提高了顶板12与外壳11连接的紧密性,能够防止底座1在运输过程中,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产生震动。
85.具体地,如图8所示,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和/或底壁111b设置有凹槽111c,凹槽111c用于容纳胶材6。
86.本实施例中,将凹槽111c设置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或底壁111b,胶材6放于或涂覆于凹槽111c,凹槽111c能够起到容纳胶材6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用于粘接顶板12与外壳11的胶材6的量,提高顶板12与安装槽11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产生松脱的风险。或者将凹槽111c同时设置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与底壁111b,增加了胶材6量,从而增大了顶板12与安装槽111之间的粘接面积,能够提高顶板12与外壳11的连接稳定性。
87.其中,如图7、图8所示,胶材6可以为柔性玻璃胶。顶板12与安装槽111之间用柔性玻璃胶粘接,由于柔性玻璃胶具有高弹性,当底座1高温加热时,顶板12的膨胀作用可以挤压柔性玻璃胶收缩,使得顶板12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因此能够防止顶板12膨胀变形或者碎裂。同时,柔性玻璃胶的高弹性还具有缓冲作用,提高顶板12的抗震性。
88.同时,当胶材6为柔性玻璃胶时,可以将凹槽111c设于安装槽111的底壁,然后在凹槽111c内涂覆柔性玻璃胶,且可以控制柔性玻璃胶的涂覆量,使一部分柔性玻璃胶位于凹槽111c内,一部分柔性玻璃胶能够进入顶板12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之间的间隙s中。该操作一方面能够增加顶板12与外壳11的粘接面积,提高顶板12与外壳11的粘接稳定性,当底座1处于不加热状态时,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s还能够被柔性玻璃胶填充,提高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柔性玻璃胶的高弹性能够提高顶板12的抗震效果,并降低顶板12在高温膨胀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碎裂的风险。
89.具体地,如图8所示,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s为1-2mm,比如可以为1mm、1.5mm、1.8mm等。
90.本实施例中,当间隙s过大,比如大于2mm时,使顶板12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的间隙s太大,存在杂质进入顶板12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的间隙s的风险;当间隙s过小,比如小于1mm,会导致顶板12受热时的膨胀空间不足,容易引起顶板12或外壳11变形甚至碎裂。因此,将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s设为1-2mm,当顶板12受热膨胀时,间隙s使得顶板12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不会导致顶板12或外壳11因受到挤压而变形或者碎裂,且能够降低杂质进入顶板12与安装槽111的侧壁111a的间隙s的风险。
91.其中,顶板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s的大小与顶板12所用的材料本身的膨胀系数
有关,s=α*l*(t
1-t2)(α:材料本身的膨胀系数,l:材料沿膨胀方向的长度,t1:材料工作时的温度,t2:室温),上述间隙s是顶板12的盖板为石英玻璃给出的参考数值,当顶板12材料改变时,上述间隙s的值会相应改变,具体间隙s大小可根据上述公式推算出来。
92.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12所示,外壳11设有安装部112,安装部112与凹陷部121对应设置,顶板12与安装部112通过紧固件5可拆卸连接。
93.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将安装部112与凹陷部121对应设置,便于顶板12与安装部112通过紧固件5可拆卸连接,无需在顶板12上设置供紧固件5穿过的连接孔,减少了连接孔的设置数量,有利于提高顶板12的强度。
94.具体地,如图12所示,底座1还包括弹性件4,弹性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凹陷部121内;紧固件5穿过弹性件4。
95.本实施例中,在凹陷部121内设置弹性件4,弹性件4能够填充凹陷部121,提高顶板12的抗震性,并降低顶板12承载容器体2时由于凹陷部121处强度较低而损坏的风险。当底座1内的加热部件加热时,顶板12受热后朝向凹陷部121内膨胀,从而压缩位于凹陷部121内的弹性件4,该弹性件4的弹性变形能够起到缓冲膨胀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顶板12变形或碎裂的风险。其中,弹性件4为内部中空结构,方便紧固件5穿过弹性件4与安装部112可拆卸连接。
9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凹陷部121为通孔,如图13所示,弹性件4包括本体部42,且沿底座1的厚度方向,本体部42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部41,本体部42位于通孔内,两个凸起部41分别位于顶板12沿厚度方向的两端。
97.本实施例中,将凹陷部121设为通孔,进一步增大顶板12的膨胀空间,能够更好地防止顶板12膨胀时发生变形或碎裂的情形,同时方便紧固件5穿过弹性件4及凹陷部121与安装部112可拆卸连接。
98.同时,如图13所示,弹性件4设置本体部42和凸起部41。本体部42能够填充通孔,并能够与通孔过盈配合,增加本体部42与通孔之间的配合紧密性,从而提高底座1在不加热状态时的抗震性。同时,通过两个凸起部41限制弹性件4脱离顶板12,提高弹性件4与顶板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99.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加热部件18集成于顶板12。
100.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18与顶板12集成为一体,缩短了加热部件18与顶板12之间的传输距离,使热量最大程度地传递至顶板12,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101.其中,如图5-6、图9-12所示,加热部件18位于顶板12的中部,当底座1用于对器具加热时,器具能够位于加热部件18上方,加热部件18集中对器具中液体进行加热,减少热量损失。加热部件18还包括第一电极181和第二电极182,第一电极181为正电极或负电极,第二电极182为负电极或正电极,第一电极181和第二电极182与电源接通后,加热部件18开始加热。
102.或者,加热部件18可以与顶板12分体设置,且当加热部件18工作时,其热量能够加热顶板12使其温度升高。例如,该加热部件18可以为红外加热器等部件。
103.如图14所示,底座1还包括主控pcba 13、温控器14、电源pcba 15和隔热块16。隔热块16位于顶板12下方,减少顶板12向底座1内部的热量传递,从而对pcba 13、温控器14和电源pcba起到保护作用。温控器14能够控制底座1的最高工作温度,当超过底座1的最高工作
温度时,能够断开电路,避免底座1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10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容器,如图1-3所示,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2和以上所述的底座1,其中,容器体2能够放置于底座1。
105.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电源引线17,容器体2放置于底座1并将电源引线17接通电源后,可以对容器体2内液体进行加热,容器体2与底座1分开设置,方便用户对容器体2进行清洗,且能够防止用户在清洗容器体2的过程中浸湿电源线而引发安全问题,从而提升加热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106.其中,容器体2包括器盖21、器身22和手柄23,器盖21盖合于器身22,提高容器体2的密封性,手柄23连接于器身22,方便用户移动加热容器。
10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