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用户利用烹饪器具可对食物进行烹饪,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上盖,上盖可开合地设置在器具本体上。在使用烹饪器具时,用户通过打开上盖,能够将食物放入烹饪腔内或将食物从烹饪腔内取出。
3.在相关技术中,上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手,用户通过抓握提手可将上盖打开。但是由于提手设计不合理,用户在抓握提手时存在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户在抓握提手时存在烫伤风险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包括:盖体,包括上盖本体以及设置在上盖本体上方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前端与上盖本体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隔;提手,设置在凸起部的前端,提手倾斜设置,提手的第一端与凸起部的外边沿连接,提手的第二端向远离上盖本体的方向延伸。
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提手设置在凸起部的前端,由于凸起部的前端与上盖本体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隔,并且提手倾斜设置,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同样具有间隔,在用户抓握提手时,上述间隔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用户不会触碰到高温的上盖本体,进而能够避免出现烫伤,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7.进一步地,提手倾斜设置,提手的第一端与上盖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之间的距离。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提手相对上盖本体上翘,能够进一步增大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间隔,用户的手便于伸入该间隔内,便于用户抓握提手。
8.进一步地,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夹角在30
°
至60
°
之间,在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便于用户抓握提手。若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夹角小于30
°
,则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间隔过小,用户不易将手伸入该间隔内,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若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60
°
,由于提手过于挺直,用户不便于以提手为受力点施加作用力,进而不便于通过抓握提手实现上盖的开合。
9.进一步地,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间隔在37mm至56mm之间,便于用户将手伸入第一间隔内,进而抓握住提手实现开合盖。若第一间隔小于37mm,则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过小,用户不易将手伸入该间隔内,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若第一间隔大于56mm,则提手的尺寸过大或提手过度上翘,不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10.进一步地,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的外边沿之间具有第二间隔。通过设置第二
间隔,提手不会突出上盖本体,使得提手不会干涉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其它操作。
11.进一步地,第二间隔在44mm至66mm之间,提手不会对上盖本体过度遮挡,保证用户顺利进行其它操作。
12.进一步地,提手的外边沿为弧形结构,一方面便于用户抓握提手,另一方面提手不会划伤用户。
13.进一步地,提手的第二端与凸起部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为d,12.5mm≤d≤50mm。即提手伸出凸起部的长度尺寸为d,将d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便于用户抓握提手。若d小于12.5mm,提手伸出凸起部的长度尺寸过小,用户不便于抓握住提手。若d大于50mm,则提手伸出凸起部的长度尺寸过大,不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且存在提手遮挡上盖或干涉用户进行其它操作的风险。
14.进一步地,在凸起部的周向方向上,提手的尺寸在30mm至80mm之间,便于用户抓握提手。若提手在凸起部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30mm,则提手的尺寸过小,用户不便于抓握住提手。若提手在凸起部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80mm,则提手的尺寸过大,不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且存在提手遮挡上盖或干涉用户进行其它操作的风险。
15.进一步地,上盖组件还包括控制件,凸起部具有容纳腔,控制件位于容纳腔内。利用控制件可以对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将控制件设置在容纳腔内,能够利用凸起部对控制件进行防护。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上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器具本体上,上盖组件为上述提供的上盖组件。因此,该烹饪器具同样能够使得用户在抓握提手时,用户的手不易触碰到上盖本体,使得用户不易被烫伤,进而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19.图2示出了图1中的凸起部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尺寸示意图;
21.图4示出了图1中的把手的尺寸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图1中的凸起部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4.10、上盖本体;20、凸起部;21、容纳腔;30、提手;31、第一端;32、第二端;40、器具本体;50、发热件;60、导风件;a、提手与上盖本体之间的夹角;l1、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间隔;l2、提手的第二端与上盖本体的外边沿之间的第二间隔;d、提手的第二端与凸起部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l3、提手在凸起部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该上盖组件包括盖体和提手30。盖体包括上盖本体10以及设置在上盖本体10上方的凸起部20,凸起部20的前端与上盖本体10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提手30设置在凸起部20的前端,提手30倾斜设置。具体地,提手30的第一端31与凸起部20的外边沿连接,提手30的第二端32向远离上盖本体10的方向延伸,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具有间隔。
27.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将提手30设置在凸起部20的前端,由于凸起部20的前端与上盖本体10的前端之间具有间隔,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同样具有间隔,在用户抓握提手30时,上述间隔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用户不会触碰到高温的上盖本体10,进而能够避免出现烫伤,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28.具体地,提手30设置在凸起部20的上边沿。提手30尽可能地远离上盖本体10,避免用户被高温的上盖本体10烫伤。
29.如图1所示,提手30倾斜设置,提手30的第一端31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距离小于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距离。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提手30相对上盖本体10上翘,能够进一步增大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间隔,用户的手便于伸入该间隔内,便于用户抓握提手30。
30.需要说明的是,提手30倾斜设置,包括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为,在提手30的第一端31指向第二端32的方向上,提手30为平板结构,即提手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第二种为,在提手30的第一端31指向第二端32的方向上,提手30为弧形板结构,即提手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曲面。
31.如图3所示,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夹角a在30
°
至60
°
之间,在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便于用户抓握提手30。若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夹角a小于30
°
,则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间隔过小,用户不易将手伸入该间隔内,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若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夹角a大于60
°
,由于提手30过于挺直,用户不便于以提手30为受力点施加作用力,进而不便于通过抓握提手30实现上盖的开合。
32.在本实施例中,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夹角a为31
°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提手30与上盖本体10之间的夹角a设置为32
°
、33
°
、34
°
、35
°
、40
°
以及50
°
等。
33.如图3所示,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上盖本体1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l1,第一间隔l1在37mm至56mm之间,便于用户将手伸入第一间隔内,进而抓握住提手30实现开合盖。若第一间隔l1小于37mm,则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上盖本体10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隔过小,用户不易将手伸入该间隔内,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若第一间隔l1大于56mm,则提手30的尺寸过大或提手30过度上翘,不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l1为46.5mm,既便于用户将手伸入第一间隔内实现开合盖,又便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间隔l1设置为40mm、45mm、50mm等。
35.如图3所示,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上盖本体10的外边沿之间具有第二间隔l2。通过
设置第二间隔l2,提手30不会突出上盖本体10,使得提手30不会干涉用户对烹饪器具进行其它操作。
36.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本体1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例如玻璃。通过在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上盖本体10的外边沿之间设置第二间隔,提手30不会遮挡上盖本体10,进而使得提手30不会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透过上盖本体10观察烹饪腔内食物的烹饪状态。
37.具体地,第二间隔l2在44mm至66mm之间,提手30不会对上盖本体10过度遮挡,保证用户顺利进行其它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间隔l2为55mm。其中,第二间隔l2还可以为45mm、50mm以及60mm等。
38.如图2所示,提手30的外边沿为弧形结构,一方面便于用户抓握提手30,另一方面提手30不会划伤用户。
39.具体地,提手30的外边沿为弧形结构并与凸起部20的上边沿平滑过渡。
40.如图4所示,提手30的第二端32与凸起部20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为d,12.5mm≤d≤50mm。即提手30伸出凸起部20的长度尺寸为d,将d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便于用户抓握提手30。若d小于12.5mm,提手30伸出凸起部20的长度尺寸过小,用户不便于抓握住提手30。若d大于50mm,则提手30伸出凸起部20的长度尺寸过大,不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小型化,且提手30存在遮挡上盖或干涉用户进行其它操作的风险。
41.在本实施例中,在凸起部20的周向方向上,提手30的尺寸l3在30mm至80mm之间,其效果与将d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具体地,在凸起部20的周向方向上,可将提手30的尺寸设置为40mm、50mm、60mm、70mm等。
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提手30在凸起部20的周向方向上的尺寸l3,指的是提手30伸出凸起部20的宽度尺寸。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0设置在上盖本体10的上表面,凸起部20用于容纳控制件等元器件。
44.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组件还包括控制件,凸起部20具有容纳腔21,控制件位于容纳腔21内。利用控制件可以对烹饪器具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将控制件设置在容纳腔21内,能够利用凸起部20对控制件进行防护。
45.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40和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器具本体40上,上盖组件为上述提供的上盖组件。因此,该烹饪器具同样能够使得用户在抓握提手30时,用户的手不易触碰到上盖本体10,使得用户不易被烫伤,进而能够提升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46.在本实施例中,上盖组件的后端与器具本体40相铰接,上盖组件可翻转地设置在器具本体40上,以实现上盖组件的开合,提手30位于上盖组件的前端,便于用户操作。
47.其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发热件50,发热件50设置在器具本体40内,利用发热件50对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利用热空气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烘烤。具体地,上盖本体10的下表面设置有导风件60,热空气在导风件60的引导下吹入烹饪腔内。
48.在本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包括空气炸锅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或具有烘烤、做饭、做菜功能的多功能加热锅。
4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