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半包裹型靠背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半包裹型靠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靠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包裹型靠背。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椅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靠背作为沙发椅中供使用者背部倚靠的部件,其对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现有技术中的靠背结构简单、固定,其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即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其次,现有技术中的靠背的倚靠面很多情况下为一平面,因此会降低使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所以现有技术中的靠背结构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包裹型靠背,能够显著提升使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配合形成框架结构;
7.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中均具有供使用者倚靠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中间部位背向靠背的背面弯曲;
8.所述上部架体的左右两侧和中间架体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有弧形包裹架,所述弧形包裹架的一侧固定于上部架体或是中间架体上,另一侧延伸至上部架体或中间架体的外部并且朝向靠背的正面弯曲。
9.优选的,所述下部架体从下至上逐步向后倾斜设置。
10.优选的,所述下部架体的上端具有供中间架体的下端插入的插接孔,在下部架体的上端侧壁上具有第一定位孔,在中间架体下端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中间架体高度方向排列并且能够替换对接于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对接后插装有定位栓。
11.优选的,所述上部架体的左侧下端与中间架体的左侧上端之间通过一转轴枢接,所述上部架体的右侧下端与中间架体的右侧上端之间通过一棘轮铰链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上部架体上,另一端固定于中间架体上。
13.优选的,所述下部架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沙发椅的座椅部固定的连接架。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弧形支撑板和弧形包裹架配合对使用者形成半包裹结构,显著提升了使用者倚靠的舒适性;其次,弧形包裹架延伸至上部架体和中间架体的外部,能够增加头部和肩部倚靠的宽度,进一步提升使用者倚靠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半包裹型靠背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半包裹型靠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半包裹型靠背作进一步的说明。
18.一种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架体3、中间架体2和下部架体1,所述下部架体1的下端设置有与沙发椅的座椅部固定的连接架9。具体的,上部架体3为倒置的u型结构,中间架体2为两根平行的杆体,下部架体1配合连接架9形成u型结构。所述上部架体3、中间架体2和下部架体1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配合形成靠背的框架结构。所述上部架体3、中间架体2和下部架体1中均具有供使用者倚靠的弧形支撑板5,所述弧形支撑板5的中间部位背向靠背的背面弯曲,以提升使用者背部或是头部倚靠的深度。所述上部架体3的左右两侧和中间架体2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有弧形包裹架4,即所述弧形包裹架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于上部架体3或是中间架体2上,另一侧延伸至上部架体3或中间架体2的外侧并且朝向靠背的正面弯曲,形成半包裹结构。
19.弧形包裹架4为四边形框架结构。
20.所述下部架体1从下至上逐步向后倾斜设置。根据人体工程学,该结构能够提升使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
21.所述下部架体1的上端具有供中间架体2的下端插入的插接孔,在下部架体1的上端侧壁上具有第一定位孔,在中间架体2下端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中间架体2高度方向排列并且能够与第一定位孔替换对接的第二定位孔21,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21对接后插装有定位栓11。当不同的第二定位孔21与第一定位孔对接时,能够调整中间架体2和上部架体3相对于下部架体1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倚靠需求,显著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灵活性以及舒适性。
22.如图1所示,所述上部架体3的左侧下端与中间架体2的左侧上端之间通过一转轴7枢接,所述上部架体3的右侧下端与中间架体2的右侧上端之间通过一棘轮铰链6连接,即棘轮铰链6的其中一连接杆61与上部架体3的右侧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棘轮铰链6的另一连接杆62与中间架体2的右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利用转轴7以及棘轮铰链6,能够实现上部架体3相对于中间架体2的角度调节,以适应使用者不同的倚靠需求。棘轮铰链6在不触发开关的情况下只能单向转动,即如图1所示连杆61只能逆时针转动,触发开关后,连杆61即可双向转动,该棘轮铰链6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作详细说明。
23.所述转轴7上套装有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一端固定于上部架体3上,另一端固定于中间架体2上。该扭簧8能够便于棘轮铰链6即上部架体3的复位。
2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弧形支撑板5和弧形包裹架4配合对使用者形成半包裹结构,显著提升了使用者倚靠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根据使用者的倚靠需求,能够调整上部架体3的后仰角度以及中间架体2与上部架体3的倚靠高度。
25.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
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配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中均具有供使用者倚靠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中间部位背向靠背的背面弯曲;所述上部架体的左右两侧和中间架体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有弧形包裹架,所述弧形包裹架的一侧固定于上部架体或是中间架体上,另一侧延伸至上部架体或中间架体的外部并且朝向靠背的正面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所述下部架体从下至上逐步向后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所述下部架体的上端具有供中间架体的下端插入的插接孔,在下部架体的上端侧壁上具有第一定位孔,在中间架体下端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中间架体高度方向排列并且能够替换对接于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对接后插装有定位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架体的左侧下端与中间架体的左侧上端之间通过一转轴枢接,所述上部架体的右侧下端与中间架体的右侧上端之间通过一棘轮铰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上部架体上,另一端固定于中间架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所述下部架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沙发椅的座椅部固定的连接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包裹型靠背,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并且配合形成框架结构;所述上部架体、中间架体和下部架体中均具有供使用者倚靠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中间部位背向靠背的背面弯曲;所述上部架体的左右两侧和中间架体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有弧形包裹架,所述弧形包裹架的一侧固定于上部架体或是中间架体上,另一侧延伸至上部架体或中间架体的外部并且朝向靠背的正面弯曲。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升使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用者背部倚靠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磊 郭宗峰 潘自流 陈俊 沈郭明 邬加浩 陈小丽 王伟 黄正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礼恩派(嘉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