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多功能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多功能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洗地机。


背景技术:

2.洗地机可称为地面清洗机,是一种用于地面清洗的清洁设备,可广泛适用于家庭、医院、酒店、商场、学校、机场、工厂、超市等场所,由于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和青睐。洗地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一般设置有清洗刷和刮水扒,清洗刷在传动马达驱动下清洗地面,然后由刮水扒将地面上的污水吸入污物箱带离现场,从而达到对地面进行清洁的作用。但是,现有洗地机的清洗刷只能清洗机体下方的地面区域,无法清洗机体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清洗区域范围有限,导致清洁效果不佳。另外,现有洗地机的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要求。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清洗机体的下方和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因此清洗范围更大,清洗效果更佳,而且功能更加丰富。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洗地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清洗刷、吸污口、刮水扒和至少两个侧轮,所述清洗刷设于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吸污口的一侧紧靠于所述清洗刷,所述吸污口的另一侧紧靠于所述刮水扒,所述至少两个侧轮分别设于所述清洗刷的两侧;
6.所述机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传动马达;
7.所述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清洗刷旋转,所述清洗刷会将所述机体下方地面上的第一污物推送到所述刮水扒处,并通过所述刮水扒的阻挡和所述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所述第一污物导入所述吸污口;
8.所述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侧轮滚动,所述侧轮会将所述机体两侧地面上的第二污物推送到所述刮水扒处,并通过所述刮水扒的阻挡和所述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所述第二污物导入所述吸污口。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刮水扒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
10.所述多功能洗地机向前移动时,所述刮水扒将地面上的所述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刮起,同时所述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在所述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下,被吸入到所述吸污口内;
11.所述多功能洗地机向后移动时,所述刮水扒会发生变形,无法将地面上的所述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刮起。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内设有一个第一传动马达,所述第一传动马达转动时同时带动所述清洗刷旋转和所述侧轮滚动;和/或
13.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二传动马达和第三传动马达,所述第二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
述清洗刷旋转,所述第三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侧轮滚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侧轮上设有斜坑纹;和/或
15.所述清洗刷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还包括有盖板和磁石,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磁石的吸力定位锁紧在所述机体上。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判断所述机体与所述盖板是否锁紧和到位,若未锁紧和到位则发出提示信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盖板上还设有把手。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为所述多功能洗地机供电的可充电电池,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充电插口,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充电插口电性连接;和/或
20.所述机体的底部后端还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承重轮;和/或
21.所述机体还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马达和所述清洗刷,所述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所述传动带进而带动所述清洗刷旋转;和/或
22.所述机体上还设有用于显示污物数量的污物显示灯。
2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还包括相互连通的水泵和清洁箱,所述多功能洗地机开始工作后,通过所述水泵的压力,将所述清水箱中的水和/或清洁液喷到地面上。
2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洗地机,所述机体还设有传输管和污物箱,所述传输管分别与污物箱和所述吸污口连通;所述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被吸入到所述吸污口后,通过所述传输管将所述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输送到所述污物箱。
25.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的底部设有清洗刷、吸污口、刮水扒和至少两个侧轮,一方面清洗刷在传动马达驱动下旋转时,会将机体下方地面上的第一污物推送到刮水扒处,并通过刮水扒的阻挡和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一污物导入吸污口,从而实现对机体下方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另一方面两个侧轮在传动马达驱动下滚动时,会将机体两侧边缘地面上的第二污物推送到刮水扒处,并通过刮水扒的阻挡和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二污物导入吸污口,从而实现对机体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借此,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可以同时清洗机体的下方和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因此清洗范围更大,清洗效果更佳,而且吸污口可以同时吸入灰尘、碎屑和污水等,从而实现干湿清洗功能。
26.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与盖板通过磁石的吸力闭合,相对于现有洗地机与盖板采用的卡接方式,磁力吸合更加紧密且省力。机体上还可设有传感器,用于判断机体与盖板是否闭合紧密,若不紧密可发出提示信息。可选的,所述多功能洗地机还可设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能够反复充电,从而实现洗地机不用连接电源线就可无线工作,从而提升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的俯视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的侧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功能洗地机向前移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功能洗地机向后移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多功能洗地机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多功能洗地机100,机体10,污物显示灯11,清洗刷20,透气孔21,吸污口30,刮水扒40,侧轮50,传动马达60,传动带61,盖板70,磁石71,传感器72,把手73,承重轮80,水泵91,传输管92,地面200,污物30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需要说明的,本说明书中针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
35.此外,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以用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系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36.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多功能洗地机的结构,多功能洗地机100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的底部设有清洗刷20、吸污口30、刮水扒40和至少两个侧轮50。清洗刷20设于机体10的底部,优选如图1所示,清洗刷20设于机体10的底部前端,当然,清洗刷20也可设于机体10的底部中间。所述吸污口30的一侧紧靠于清洗刷20,所述吸污口30的另一侧紧靠于刮水扒40。优选如图1所示,吸污口30紧靠于清洗刷20的后侧,刮水扒40紧靠于吸污口30的后侧。至少两个侧轮50分别设于清洗刷20的两侧,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机体10的底部设有两个侧轮50,两个侧轮50分别对称设于清洗刷20的两侧。当然,所述侧轮50的个数并不受具体限制,例如所述机体10的底部可设有四个或六个等任意个数的侧轮50,这些侧轮50对称分布于清洗刷20的两侧。
37.所述机体10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传动马达60,所述传动马达60用于驱动清洗刷20旋转和侧轮50滚动。并且,多功能洗地机100开始工作时,吸污口30会产生真空负压,进而形成真空压力。
38.所述传动马达60转动时带动清洗刷20旋转,清洗刷20会将机体10下方地面上的第一污物推送到刮水扒40处,并通过刮水扒40的阻挡和吸污口30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一污物导入吸污口30。所述第一污物包括但不限于污水、灰尘、碎屑等。可选的,所述机体10还设有传动带61,传动带61连接传动马达60和清洗刷20,传动马达60转动时带动传动带61转动,传动带61进而带动清洗刷20旋转。
39.所述传动马达60转动时带动两个侧轮50滚动,两个侧轮50会将机体10两侧地面上的第二污物推送到刮水扒40处,并通过刮水扒40的阻挡和吸污口30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二污物导入吸污口30。可选的,两个侧轮50上设有斜坑纹,斜坑纹设计有利于将将机体10两侧地面上的第二污物卷起来推送到刮水扒40处。所述第二污物包括但不限于污水、灰尘、碎屑等。
40.可选的,所述机体10内只设有一个传动马达60,即机体10内设有第一传动马达,第一传动马达转动时同时带动清洗刷20旋转和侧轮50滚动。
41.可选的,所述机体10内设有两个传动马达60,即所述机体10内设有第二传动马达和第三传动马达,第二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清洗刷20旋转,第三传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侧轮50滚动。
4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100的机体10两侧设有侧轮50,一方面清洗刷20在传动马达60驱动下旋转时,会将机体10下方地面上的第一污物推送到刮水扒40处,并通过刮水扒40的阻挡和吸污口30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一污物导入吸污口30,从而实现对机体10下方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另一方面两个侧轮50在传动马达60驱动下滚动时,会将机体10两侧边缘地面上的第二污物推送到刮水扒40处,并通过刮水扒40的阻挡和吸污口30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二污物导入吸污口30,从而实现对机体10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借此,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100可以同时清洗机体10的下方和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因此清洗范围更大,清洗效果更佳,而且吸污口30可以同时吸入灰尘、碎屑和污水等,从而实现干湿清洗功能。
43.可选的,所述刮水扒40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多功能洗地机100向前移动时,清洗刷20会将机体10下方地面200上的第一污物300推送到刮水扒40处,并且两个侧轮50也会将机体10两侧地面200上的第二污物300推送到刮水扒40处。刮水扒40将地面200上的第一污物300和/或第二污物300刮起,同时第一污物300和/或第二污物300在吸污口30的真空吸力作用下,被吸入到吸污口30内。如图4所示,多功能洗地机100向后移动时,刮水扒40会发生变形,无法将地面200上的第一污物300和/或第二污物300刮起,因此第一污物300和/或第二污物300也不会被吸入到吸污口30内。
44.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还包括相互连通的水泵91和清洁箱(图中未示),多功能洗地机100开始工作后,通过水泵91的压力作用,将清水箱中的水和/或清洁液喷到地面上。通常,清水箱中可存储有水和清洁液的混合物,这样地面清洗会更干净。
45.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还设有传输管92和污物箱(图中未示),传输管92分别与污物箱和吸污口30连通。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被吸入到吸污口30后,通过传输管92将第一污物和/或第二污物输送到污物箱。
46.因此,多功能洗地机100可以同时进行清水喷洒、地面刷洗、污物回收、地面吸干等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清洁更加彻底。
47.如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还包括有盖板70和磁石71,盖板70通过磁石71的吸力定位锁紧在机体10上。机体10与盖板70通过磁石71的吸力闭合,相对于现有洗地机与盖板70采用的卡接方式,磁力吸合更加紧密且省力。优选的,所述机体10上还设有传感器72,传感器72判断机体10与盖板70是否锁紧和到位,若未锁紧和到位则发出提示信息。优选的,所述盖板70上还设有把手73,用户可通过把手73,可方便轻松地从机体10上取出盖
板70。
48.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的底部后端还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承重轮80,所述承重轮80用于承重和移动多功能洗地机100。
49.如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刷20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21,所述透气孔21用于减少负压,用户轻松取出盖板70。
50.如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上还设有用于显示污物数量的污物显示灯11。可选的,污物显示灯11用于显示多功能洗地机100的污物箱中污物的数量。当污物箱中污物的数量接近饱和,可以发出提示信息。
51.可选的,所述机体10内还设有为多功能洗地机100供电的可充电电池(图中未示),机体10上还设有充电插口,可充电电池与充电插口电性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能够反复充电,从而实现洗地机不用连接电源线就可无线工作,从而提升了便捷性。
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的底部设有清洗刷、吸污口、刮水扒和至少两个侧轮,一方面清洗刷在传动马达驱动下旋转时,会将机体下方地面上的第一污物推送到刮水扒处,并通过刮水扒的阻挡和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一污物导入吸污口,从而实现对机体下方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另一方面两个侧轮在传动马达驱动下滚动时,会将机体两侧边缘地面上的第二污物推送到刮水扒处,并通过刮水扒的阻挡和吸污口的真空吸力作用,将第二污物导入吸污口,从而实现对机体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的清洗。借此,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可以同时清洗机体的下方和两侧边缘的地面区域,因此清洗范围更大,清洗效果更佳,而且吸污口可以同时吸入灰尘、碎屑和污水等,从而实现干湿清洗功能。
53.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洗地机的机体与盖板通过磁石的吸力闭合,相对于现有洗地机与盖板采用的卡接方式,磁力吸合更加紧密且省力。机体上还可设有传感器,用于判断机体与盖板是否闭合紧密,若不紧密可发出提示信息。可选的,所述多功能洗地机还可设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能够反复充电,从而实现洗地机不用连接电源线就可无线工作,从而提升了便捷性。
5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