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分隔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分隔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框架构件上支撑有嵌板单元的分隔物(partition)。


背景技术:

2.作为分隔物,例如存在有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的、通过格子构成多个窗户部的分隔物。一般而言,分隔物具备由横向一对的纵向框架构件和纵向一对的横向框架构件构成的矩形形状的框架构件。在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纵棂条构件和横棂条构件以构成格子的方式被配置,构成格子的正方形的各窗户部,通过嵌板单元被堵住,该嵌板单元被构成格子的纵横的棂条构件以及框架构件支撑。纵棂条构件具有与上部框架构件和下部框架构件之间的间隔相同的长度,各纵棂条构件以与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平行的状态被配置。然后,各纵棂条构件的一端部连接在上部框架构件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下部框架构件上。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800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分隔物中,各纵棂条构件并不在上下方向上分割,而是连续的一根长尺状构件。因此,格子的设计或变更会受到限制。另外,由观察者看来,嵌板单元也是显眼的构件,其对设计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从设计或变更的观点出发,对于嵌板单元也要求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各种嵌板单元。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格子的设计或变更的分隔物。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分隔物,其具备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其中,上述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和一对横向框架构件,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与上述纵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在该分隔物中,上述分隔物选择性地具备在上述内侧区域中与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的横棂条构件,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和上述横棂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横单元,在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上述纵棂条构件的端部安装于上述横单元。
11.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纵棂条构件的端部和上述横单元中的与上述纵棂条构件的端部连接的位置中的任意一者具备突起部,另一者具备与上述突起部卡合的孔部。
12.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纵棂条构件经由安装于上述纵棂条构件的各端部上的盖,连接在上述横单元上,上述盖和上述横单元中的与上述盖连接的位置中的任意一者上设有上述突起部,另一者上设有与上述突起部卡合的孔部。
13.在上述分隔物中,上述盖也可以是弹性构件。
14.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纵棂条构件是空心构件,上述端部具备上述盖的插入空间,上述盖具备:插入部,其被插入上述插入空间内;卡定部,其相对于上述插入部突出,且在上述插入部被插入上述插入空间内的状态下,卡定在形成于上述端部上的开口端上。
15.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插入部具备压接在构成上述插入空间的壁部内表面的压入突部。
16.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构成供上述插入部插入的上述插入空间的壁部内表面具备插入引导部。
17.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内侧区域中配置有嵌板单元,上述纵棂条构件不与上述嵌板单元接触。
18.在上述分隔物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内侧区域中配置有嵌板单元,上述横单元具备支撑壁,该支撑壁构成支撑上述嵌板单元的支撑槽,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与上述横棂条构件连接的端部上,具备与上述支撑壁卡合的卡合凹部。
19.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分隔物,其具备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其中,上述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和一对横向框架构件,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与上述纵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在该分隔物中,上述分隔物选择性地具备在上述内侧区域中与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的横棂条构件,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和上述横棂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横单元,在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将上述纵棂条构件的一端部安装于一个上述横单元,并且,一边维持该安装的状态,一边将上述纵棂条构件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另一个上述横单元。
20.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分隔物,其具备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其中,上述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和一对横向框架构件,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与上述纵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在该分隔物中,上述分隔物具备在上述内侧区域中与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的横棂条构件,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和上述横棂条构件是横单元,在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选择性地配置第一嵌板单元和第二嵌板单元,其中,该第一嵌板单元具有相当于上述内侧区域的横向宽度的横向第一长度,该第二嵌板单元具有小于上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
21.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分隔物,其具备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其中,上述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和一对横向框架构件,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与上述纵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在该分隔物中,上述分隔物选择性地具备在上述内侧区域中与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的横棂条构件,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和上述横棂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横单元,在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配置有嵌板单元,在上述嵌板单元的表面且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配置有上述纵棂条构件。
22.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分隔物,其具备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其中,上述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纵向框架构件和一对横向框架构件,上述纵棂条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内侧区域中与上述纵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在该分隔物中,上述分隔物选择性地具备在上述内侧区域中与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平行地配置的横棂条构件,上述横向框架构件和上述横棂条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横单元,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的部分构成一个段,能够在每一个段中,选择性地安装并配置上述纵棂条构件。
23.(发明效果)
24.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进行格子的设计或变更。
附图说明
25.图1是作为分隔物的一例的滑动门的立体图。
26.图2是嵌板单元的剖面图。
27.图3是表示嵌板单元和纵向框架构件和横棂条构件和纵棂条构件之间的关系的嵌板构件的横剖面图。
28.图4是嵌板构件中的设有纵棂条构件的位置处的纵剖面图。
29.图5是表示上部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和横棂条构件的安装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30.图6是表示纵棂条构件和下部框架构件的安装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31.图7是表示横单元和纵棂条构件的接口部分的剖面图,其中,(a)中示出上部框架构件和纵棂条构件的接口,(b)中示出纵棂条构件和横棂条构件的接口,(c)中示出纵棂条构件和下部框架构件的接口。
32.图8是表示分隔物的格子设计的一例的主视图。
33.图9是表示分隔物的格子设计的一例的主视图。
34.图10是表示未配置有嵌板单元的窗户部中的纵棂条构件和横棂条构件和移动抑制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纵剖面图。
35.图11是作为分隔物的一例的折叠门的立体图。
36.图12是表示纵棂条构件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
37.图13是表示嵌板单元的安装方法的主视图。
38.图14是表示嵌板单元的安装方法的主视图。
39.图15是表示嵌板单元的安装方法的主视图。
40.(符号说明)
41.11

嵌板单元
42.12、13

纵向框架构件
43.14

上部框架构件
44.15

下部框架构件
45.16

横棂条构件
46.17(17a、17b)

纵棂条构件
47.18

框架构件
48.21

图案设计构件
49.22

支撑构件
50.28

纵支撑槽
51.29

纵间隔件
52.31c、31d

上部肋条
53.35

上部支撑槽
54.35a

上部间隔件
55.36c、36d

下部肋条
56.40

下部支撑槽
57.40a

下部间隔件
58.41(41a、41b)

支撑结构部
59.45

肋条
60.46

间隔件
61.52

第一盖
62.53

插入空间
63.54

插入部
64.55

卡定部
65.56

突起部
66.57

孔部
67.62

卡合凹部
68.63

第二盖
69.64

插入空间
70.65

插入部
71.66

卡定部
72.69

突起部
73.70

孔部
74.73

间隙
75.81~83

窗户部
76.86

第一窗户部
77.87

第二窗户部
78.88

移动抑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7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分隔物进行说明。
80.[第一实施方式]
[0081]
如图1中所示,分隔物(partition)是滑动门,通过从沿上部导轨移动的上部转轮(runner)2悬挂支撑嵌板(panel)构件3,并且,下部转轮4被下部导轨引导,嵌板构件3沿作为移动方向的箭头d方向移动。分隔物构成为:这样的多个嵌板构件3沿上部导轨和下部导轨并设,且各嵌板构件3能够沿箭头d方向移动。这样的分隔物,可以用作隔开室内的分隔物,也可以用作隔开室内和室外的分隔物。在嵌板构件3中,沿着移动方向的前面和后面是通过嵌板单元11被施加了图案设计的嵌板面。
[0082]
嵌板构件3具备:嵌板单元11、作为纵单元中的一个且左右(横向)一对的纵向框架构件12、13、以及作为横单元中的一个且上下(纵向)一对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上部框架构件14具备沿横向分离而设置的一对上部转轮2,下部框架构件15具备沿横向分离而设置的一对下部转轮4。由作为横向框架构件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一对纵向框架构件12、13整体构成框架构件18。然后,在被框架构件18围住的内侧区域中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嵌板单元11。另外,内侧区域具备:支撑嵌板单元11的横单元即横
棂条构件16和支撑嵌板单元11的纵单元即纵棂条构件17(17a、17b)。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17a、17b)是成为框架构件18的骨架的棂条构件。
[0083]
另外,纵棂条构件17a是配置在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和与其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的构件,纵棂条构件17b是连接在横棂条构件16之间的构件。以下,有时将纵棂条构件17a、17b概括为纵棂条构件17。
[0084]
[嵌板单元]
[0085]
如图2中所示,嵌板单元11具备图案设计构件21和夹持图案设计构件21的一对支撑构件22。作为其一例,图案设计构件21是无纺布、日本纸、布、合成树脂板等的具有柔性的板(sheet)。将这些作为原料的图案设计构件21,剪断时不易散开,且其处理也容易。对于图案设计构件21的各面,通过印刷形成有各种图案,由此被施加了图案设计。另外,图案设计构件21的一个面或者两个面也可以为素色。在此,图案设计构件21是带有图案的布。关于图案设计构件21,其可以是具有柔性的板,也可以是不具有柔性的板。
[0086]
支撑构件22是聚氯乙烯板等的热塑性树脂板。由此,支撑构件22能够通过热压接与图案设计构件21呈一体化。另外,支撑构件22是具有透光性的板。当具有透光性时,支撑构件22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的。由此,当支撑构件22夹持了图案设计构件21时,观察者可以从外部看到图案设计构件21的图案。也可以对支撑构件22印刷图案等,此时,可以由图案设计构件21的图案和支撑构件22的图案形成立体且复合的图案。进一步地,当图案设计构件21具有柔性时,通过使支撑构件22也具有柔性,可以对嵌板单元11本身赋予柔性。另外,当使支撑构件22成为具有刚性的支撑板时,可以使嵌板单元11本身成为具有刚性的嵌板。
[0087]
嵌板单元11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一块支撑构件22。当仅设置一块支撑构件22时,例如,支撑构件22配置在图案设计构件21的一个面的整体上。然后,图案设计构件21的被框架构件18或横棂条构件16或纵棂条构件17遮蔽的部分,通过粘接剂或者双面胶带等的固定构件固定在支撑构件22上。另外,嵌板单元11也可以构成为:无需夹持图案设计构件21,而是由两块支撑构件22构成。该情况下,关于两块支撑构件22,可以形成为具有透光性或遮光性的柔性板,也可以形成为具有透光性或遮光性且不易弯曲的刚性板材。进一步地,也可以构成为:其中一块为具有透光性或遮光性的柔性板,另一块为具有透光性或遮光性的刚性板材。作为透光性的刚性板材,可以使用例如丙烯板等。
[0088]
进一步地,关于嵌板单元11,可以仅由使合成树脂浸渗于图案设计构件21的板材构成,进一步地,也可以使防火剂混合进该板材而构成。
[0089]
另外,嵌板单元11也可以构成为对一块支撑构件22粘贴图案设计构件21的片。即,可以对一块支撑构件22局部配置图案设计构件21。
[0090]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嵌板单元11配置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相互相邻的两个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横棂条构件16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例如,图1中所示的嵌板构件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六个段,在每一个段中,都嵌入横长的嵌板单元11。即,各嵌板单元11由矩形形状的板材构成,其中,该矩形形状的板材的短边(纵向)尺寸为对应于一个段的尺寸,长边(横向)的第一长度的尺寸为纵向框架构件12、13间的尺寸(内侧区域的横向的宽度尺寸)。另外,关于嵌板单元11的厚度(支撑构件22+图案设计构件21+支撑构件22)为几毫米,优选为0.5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

左右。
[0091]
[纵向框架构件]
[0092]
如图3中所示,纵向框架构件12、13具备作为纵框的纵向框架2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示出的是嵌板单元11和纵向框架构件12和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之间的关系。纵向框架26是铝等金属的型材,且是空心构件。在纵向框架26的外侧侧面上设有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缓冲件(cushion)27。另外,纵向框架26的内侧侧面具备支撑嵌板单元11的纵缘部的纵支撑槽28。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纵间隔件(spacer)29被嵌入纵支撑槽28中。纵间隔件29是长尺状构件,且其剖面呈v字形状,嵌板单元11的纵缘部被嵌入纵间隔件29的谷部中。由此,嵌板单元11的纵缘部经由纵间隔件29被支撑在纵支撑槽28。关于纵间隔件29,可以在纵向上并设多个,在此,其具有大致相当于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间隔的长度。由于纵间隔件29具有弹性,因此,嵌板单元11能够相对于纵向框架构件12、13沿前后方向稍微发生位移。
[0093]
[上部框架构件]
[0094]
如图4和图5中所示,上部框架构件14具备作为上框的上部框架31。上部框架31是铝等金属的型材,且是空心构件。上部框架31具备配置于上部框架31内且相比上部框架31的顶面更加朝向上方延伸的上侧轴构件32。上侧轴构件32在其上侧的前端部上具备与上部导轨卡合的辊构件33。上部框架31的前壁31a和后壁31b具备朝向上方延伸的上侧覆盖构件34。前后的上侧覆盖构件34以夹持上侧轴构件32的方式配置,由此,覆盖前壁31a及后壁31b和上部导轨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上侧轴构件32的一部分外露。上侧覆盖构件34在其基端部上具备卡合片34a,通过使卡合片34a与设置在前壁31a和后壁31b上端上的安装槽34b卡合,安装上侧覆盖构件34。
[0095]
上部框架31的底面具备支撑嵌板单元11的上缘部的上部支撑槽35。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上部间隔件35a被嵌入上部支撑槽35中,嵌板单元11的上缘部经由上部间隔件35a被支撑在上部支撑槽35。上部间隔件35a是具有与纵间隔件29相同结构的构件。上部间隔件35a可以沿横向并设多个,在此,上部间隔件35a具有大致相当于上部框架构件1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长度。由于上部间隔件35a具有弹性,因此,嵌板单元11能够相对于上部框架构件14沿前后方向上稍微发生位移。
[0096]
前壁31a和后壁31b的下端具备相比设有上部卡合槽35b的面更加朝向下侧突出的上部肋条(rib)31c、31d(参照图5)。上部肋条31c、31d是遮蔽部,其遮蔽上部框架构件14和纵棂条构件17a的第一端部51的接口(joint),由此,不容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看到该接口。上部肋条31c、31d和上部支撑槽35之间的部分是成为供纵棂条构件17的第一端部51被抵接且卡合的上部卡合槽35b的部分,隔着上部支撑槽35的两侧构成相同高度的平坦面。
[0097]
[下部框架构件]
[0098]
如图4和图6中所示,下部框架构件15具备作为下框的下部框架36。下部框架36是铝等金属的型材,且是空心构件。下部框架36具备配置于下部框架36内且相比下部框架36的底面更加朝向下方延伸的下侧轴构件37。下侧轴构件37在其下侧的前端部上设有与下部导轨卡合的滑块(slider)38。下部框架36的前壁36a和后壁36b具备朝向下方延伸的下侧覆盖构件39。下侧覆盖构件39在其基端部上具备卡合片39a,通过使卡合片39a与设置在前壁36a和后壁36b下端上的安装槽39b卡合,安装下侧覆盖构件39。
[0099]
下部框架36的底面具备支撑嵌板单元11的下缘部的下部支撑槽40。由橡胶材料等
构成的下部间隔件40a被嵌入下部支撑槽40中,嵌板单元11的下缘部经由下部间隔件40a被支撑在下部支撑槽40。下部间隔件40a是具有与纵间隔件29或上部间隔件35a相同结构的构件。下部间隔件40a可以沿横向并设多个,在此,下部间隔件40a具有大致相当于下部框架构件15的长度方向长度的长度。由于下部间隔件40a具有弹性,因此,嵌板单元11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构件15沿前后方向稍微发生位移。
[0100]
前壁36a和后壁36b的上端具备相比设有下部卡合槽40b的面更加朝向上侧突出的下部肋条36c、36d(参照图6)。下部肋条36c、36d是遮蔽部,其遮蔽下部框架构件15和纵棂条构件17的接口,由此,不容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看到该接口。下部肋条36c、36d和下部支撑槽40之间的部分是成为供纵棂条构件17的端部被抵接且卡合的下部卡合槽40b的部分,隔着下部支撑槽40的两侧构成相同高度的平坦面。
[0101]
[横棂条构件]
[0102]
如图4和图5中所示,横棂条构件16是具有与纵向框架构件12、13之间间隔大致相等长度的细长构件,其是铝等金属的型材,且是空心构件。在被上部框架构件14、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纵向框架构件12、13围住的内侧区域中,横棂条构件16的数量是根据设计要求而决定。横棂条构件16具备:支撑嵌板单元11下缘的上侧支撑结构部41a和支撑嵌板单元11上缘的下侧支撑结构部41b。另外,上侧支撑结构部41a和下侧支撑结构部41b具有上下线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有时也仅称为支撑结构部41。
[0103]
支撑结构部41具备:对置的一对支撑壁42、设置于一对支撑壁42之间的支撑槽43、与纵棂条构件17的端部卡合的卡合槽44、以及设置于卡合槽44外侧的肋条45(参照图5)。一对支撑壁42以能够供嵌板单元11缘部插入的方式被分离,其中间的部分构成具有v槽形状的支撑槽43。
[0104]
一对支撑壁42是相对于卡合槽44的底面垂直的壁,且沿着嵌板单元11的嵌板面而配置。一对支撑壁42的从作为卡合槽44底面的基端至前端为止的高度被设定为:能够将间隔件46收容于一对支撑壁42之间的高度,且能够支撑嵌板单元11的高度。另外,支撑壁42具有能够维持用于支撑嵌板单元11或纵向框架构件12、13的强度的最低限度的厚度,或者,形成为与该厚度相比稍厚。如此,通过将支撑壁42形成为较薄,能够抑制在嵌板面上突出所需以上的量。
[0105]
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间隔件46被嵌入支撑槽43内,嵌板单元11的缘部经由间隔件46被支撑在支撑槽43。间隔件46是具有与纵间隔件29或上部间隔件35a或下部间隔件40a相同结构的构件。间隔件46可以沿横向并设有多个,在此,间隔件46具有大致相当于横棂条构件16的长度方向长度的长度。由于间隔件46具有弹性,因此,嵌板单元11能够相对于横棂条构件16沿前后方向稍微发生位移。
[0106]
卡合槽44是隔着支撑壁42设置在支撑槽43两侧的凹条部。即,各卡合槽44形成于支撑壁42和肋条45之间,纵棂条构件17的端部与该卡合槽44卡合。肋条45是遮蔽部,肋条45和支撑壁42相互平行。肋条45朝向纵棂条构件17从横棂条构件16延伸的方向突出,其遮蔽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的第二端部61的接口,由此,不容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看到该接口。
[0107]
另外,支撑壁42的从基端至前端为止的高度,被设定为:高于肋条45的从基端至前端为止的高度。然后,支撑壁42的高度和肋条45的高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在分隔物的通常
使用状态下,很多情况下观察者能够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且斜上方或斜下方看到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结构部41a、41b。对于横棂条构件16而言,需要用于支撑纵棂条构件17的最低限度的宽度,但是,通过支撑壁42的高度和肋条45的高度之间的较大的差,能够使观察者看到的从支撑壁42至肋条45为止的尺寸显得较小。即,能够使观察者看到的横棂条构件16从嵌板面的突出量显得较小,且使横棂条构件16较细。
[0108]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横棂条构件16,并不是利用固定构件固定在一对纵向框架构件12、13上,而是通过使嵌板单元11的下缘部支撑在上侧支撑结构部41a的支撑槽43,使嵌板单元11的上缘部支撑在下侧支撑结构部41b的支撑槽43,由此决定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横棂条构件16的构成与纵向框架构件12、13的接口的端部,并不具备后述的盖(cap)52、63这样的连接构件,其仅仅是与设有纵支撑槽28的面抵接且被定位。横棂条构件16是隔开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各段的隔开构件,嵌板单元11配置在横棂条构件16的上侧的段的空间以及下侧的段的空间内,另外,纵棂条构件17也配置在横棂条构件16的上侧的段的空间以及下侧的段的空间内。
[0109]
[纵棂条构件和盖]
[0110]
如图5和图6中所示,纵棂条构件17包括:与上部框架构件14连接的纵棂条构件17a、配置在横棂条构件16之间的纵棂条构件17b、以及与下部框架构件15连接的纵棂条构件17a。其中,与上部框架构件14连接的纵棂条构件17a以及与下部框架构件15连接的纵棂条构件17a是上下颠倒而使用的纵棂条构件,且是相同的构件。
[0111]
能够与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连接的纵棂条构件17a是内部为长尺状的空心构件,其整体形状呈四角柱形状。例如,纵棂条构件17a是铝等金属的型材。然后,纵棂条构件17a从前后夹持嵌板单元11,且在嵌板单元11的各面上延伸存在。与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连接的第一端部51形成为:其开口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呈矩形形状。第一盖52安装于第一端部51上,第一端部51经由该第一盖52与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卡合。第一端部51具备不具有阶梯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开口端。
[0112]
配置在第一端部51的第一盖52是由与纵棂条构件17a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弹性构件,在此,纵棂条构件17为金属型材,相对于此,第一盖52是由聚氨酯橡胶等的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成形件。第一盖52具备:被插入第一端部51的插入空间53内的插入部54、以及被卡定于第一端部51的开口端上的卡定部55。插入部54具有能够插入于插入空间53内的四角柱形状。
[0113]
插入部54在其相对的侧面上具备压接在构成插入空间53的壁部内表面上的压入突部54a。压入突部54a是沿朝向插入空间53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突条部,其插入端具备锥形部,其成为相对于插入空间53的插入引导部。压入突部54a在插入部54中的相对的各侧面上,相互平行地各设有两个。各压入突部54a的顶面成为压接于插入空间53的壁部内表面上的压接面。在插入部54的相对的各侧面上,相互平行的压入突部54a之间的部分构成导向槽54b。被压入突部54a压接且构成插入空间53的壁部内表面具备插入引导部53a。插入引导部53a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突片,其被插入导向槽54b中。
[0114]
卡定部55是插入部54的一端部上的平坦的面扩展而构成,其构成为相对于插入部54朝向外侧突出。当插入部54被插入于插入空间53内时,卡定部55卡定在第一端部51的开
口端上。卡定部55在其表面上具备突起部56。突起部56与设置在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上的孔部57或设置在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上的孔部57卡合。孔部57是根据由设计所决定的、相对于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纵棂条构件17横向上的位置而设置。平坦的卡定部55与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卡合。此时,突起部56利用第一盖52整体的弹性可靠地与孔部57卡合。由于上部卡合槽35b和下部卡合槽40b也是平坦的,因此,当卡定部55与上部卡合槽35b或下部卡合槽40b卡合时,其接口表现为极细的凹槽。
[0115]
在纵棂条构件17a中,与第一端部51相反侧的第二端部61,是与横棂条构件16连接的端部,其具备避开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壁42的卡合凹部62。卡合凹部62是将第二端部61切成l字形状而构成。第二盖63安装于第二端部61上,第二端部61经由该第二盖63与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结构部41的卡合槽44卡合。
[0116]
配置于第二端部61上的第二盖63也是与第一盖52同样地,是与作为金属型材的纵棂条构件17a不同的弹性构件,在此,是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成形件。第二盖63具备:被插入第二端部61的插入空间64内的插入部65、以及卡定在第二端部61的开口端上的卡定部66。通过设置卡合凹部62,第二端部61具备前端部61a和基端部61b。与此相对应地,插入部65具备:被插入前端部61a的插入空间64内的前端插入部65a和被插入基端部61b的插入空间内的基端插入部65b。
[0117]
插入部65在其对置的侧面上,具备压接于构成插入空间的壁部内表面上的压入突部67。压入突部67是沿朝向插入空间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突条部,其插入端具备锥形部,其成为相对于插入空间64的引导部。压入突部67在插入部65中的相对的各侧面上,相互平行地各设有两个。在插入部65的相对的各侧面上,相互平行的压入突部67之间的部分构成导向槽68。被压入突部67压接且构成插入空间的壁部内表面具备插入引导部68a。插入引导部68a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突片,其被插入导向槽68中。
[0118]
卡定部66在插入部65的端部上构成l字面,其构成为:相对于前端插入部65a和基端插入部65b朝向外侧突出。当插入部65被插入于插入空间时,卡定部66卡定在第二端部61的开口端上。卡定部66在前端插入部65a的位置处具备突起部69。突起部69与设置在支撑结构部41的卡合槽44上的孔部70卡合。此时,突起部69利用第二盖63整体的弹性可靠地与孔部70卡合。卡定部66具有沿着支撑结构部41的支撑壁42和卡合槽44的形状,因此,当前端插入部65a的位置与卡合槽44卡合时,其接口表现为极细的凹槽。
[0119]
另外,配置于横棂条构件16之间的纵棂条构件17b,具备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部71和第四端部72。端部71、72具有与具备卡合凹部62的第二端部61相同的结构,第二盖63安装于端部71、72上。
[0120]
纵棂条构件17a是在各端部上安装有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的状态下,被嵌入相邻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相邻的下部框架构件15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并且,在该相邻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相邻的下部框架构件15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沿横向进行移动。于是,当纵棂条构件17a到达至孔部57、70处时,突起部56、69自然地与孔部57、70卡合。因此,纵棂条构件17a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0121]
纵棂条构件17b也是在各端部上安装有第二盖63的状态下,被嵌入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并且,在该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沿横向进行移动。于是,当纵棂条构件17b
到达至孔部70处时,突起部69自然地与孔部70卡合。因此,纵棂条构件17b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0122]
另外,如图12中所示,纵棂条构件17被嵌入作为相邻的横单元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作为相邻的横单元的横棂条构件16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另外,还被嵌入作为相邻的横单元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将纵棂条构件17的一端部安装于上侧横单元或下侧横单元中的一个横单元中,以该部分作为转动支点,使纵棂条构件17转动,从而将另一端部安装于另一个横单元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纵棂条构件17安装于横单元之间。嵌板单元11具备第一面和第二面,分隔物作为其一例,仅在第一面上配置纵棂条构件17或者仅在第二面上配置纵棂条构件17,由此,构成为:根据纵棂条构件17的有无,能够明确地区分表面和背面。
[0123]
[接口和肋条的关系]
[0124]
如图7的(a)中所示,上部框架构件14和纵棂条构件17a的第一端部51之间的接口76被表现为极细的凹槽。上部框架构件14在相比接口76更加前后方向的外侧且沿上部卡合槽35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缘部上具备上部肋条31c、31d。上部肋条31c、31d相对于上部卡合槽35b朝向纵棂条构件17a延伸的下方突出。在此,上部肋条31c、31d的从上部卡合槽35b的底面至前端为止的高度尺寸h1与卡定部55的厚度尺寸t1相同、或者大于该厚度尺寸t1。由此,该接口76被上部肋条31c、31d挡住,因而,使用者等的观察者不容易看到该接口。具体而言,第一盖52的卡定部55的材料与上部框架构件14或纵棂条构件17a的材料不同,因此存在较为显眼的倾向,但是,通过上部肋条31c、31d,能够构成为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观察时,观察者不容易看到。
[0125]
另外,在重力的作用下,纵棂条构件17a偏向下方,因此,对于接口76来说,即使是极细的凹槽,也会形成间隙。上部肋条31c、31d的高度尺寸h1被设定为大于接口76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其遮蔽接口76,使得不容易看到该接口。
[0126]
如图7的(b)中所示,支撑结构部41(41a、41b)和端部61、71、72之间的接口77、78也是被表现为极细的凹槽。支撑结构部41在相比接口更加前后方向的外侧且沿卡合槽4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缘部上具备肋条45。具体而言,上侧支撑结构部41a的肋条45朝向纵棂条构件17a、17b延伸的上方突出。另外,下侧支撑结构部41b的肋条45朝向纵棂条构件17a、17b延伸的下方突出。在此,肋条45的从卡合槽44底面起的高度尺寸h2与卡定部66的厚度尺寸t2相同、或者大于该厚度尺寸t2。由此,该接口77、78被肋条45挡住,因而,使用者等的观察者不容易看到该接口。具体而言,第二盖63的卡定部66的材料与横棂条构件16或纵棂条构件17a、17b的材料不同,因此存在较为显眼的倾向,但是,通过肋条45,能够构成为: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观察时,观察者不容易看到。
[0127]
另外,在重力的作用下,纵棂条构件17a、17b偏向下方,因此,对于上侧支撑结构部41a和端部61、71、72之间的接口77来说,几乎不形成间隙。肋条45的高度尺寸h2自然地也被设定为大于接口77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即使是这样微小的接口77,也进行遮蔽,从而使其不容易被看到。
[0128]
另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纵棂条构件17a偏向下方,因此,对于下侧支撑结构部41b和端部61、71、72之间的接口78来说,即使是极细的凹槽,也会形成间隙。肋条45的高度尺寸h2也被设定为大于接口78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其遮蔽接口78,从而使其不容易被看到。
[0129]
如图7的(c)中所示,下部框架构件15和纵棂条构件17a的第一端部51之间的接口79被表现为极细的凹槽。下部框架构件15在相比接口79更加前后方向的外侧且沿下部卡合槽40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缘部上具备下部肋条36c、36d。下部肋条36c、36d相对于下部卡合槽40b朝向纵棂条构件17a延伸的上方突出。在此,下部肋条36c、36d的从下部卡合槽40b的底面起的高度尺寸h1与卡定部55的厚度尺寸t1相同、或者大于该厚度尺寸t1。由此,该接口79被下部肋条36c、36d挡住,因而,使用者等的观察者不容易看到该接口。具体而言,第一盖52的卡定部55的材料与下部框架构件15或纵棂条构件17a的材料不同,因此存在较为显眼的倾向,但是,通过下部肋条36c、36d,能够构成为:当从与嵌板面对置的方向观察时,观察者不容易看到。
[0130]
另外,在重力的作用下,纵棂条构件17a偏向下方,因此,对于接口79来说,几乎不形成间隙。因此,下部肋条36c、36d的高度尺寸h1自然地也被设定为大于接口79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即使是这样微小的接口79,也进行遮蔽,使得不容易被看到。
[0131]
[纵棂条构件和嵌板单元的关系]
[0132]
参照图3。在此,对纵棂条构件17a、17b和嵌板单元11的关系进行说明的话,纵棂条构件17a构成为:第一端部51利用第一盖52以不会摇晃的方式可靠地固定在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上。另外,纵棂条构件17a、17b构成为:端部61、71、72以不会摇晃的方式可靠地固定在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结构部41上。如此地,纵棂条构件17a、17b是在与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横棂条构件16连接的状态下,配置在嵌板单元11的表面上,且在与表面之间设有间隙73。即,纵棂条构件17a、17b并不接触于嵌板单元11。由此,能够抑制纵棂条构件17a、17b与嵌板单元11的表面接触而表面被污损的问题。另外,在分隔物的设置后,能够容易地剥下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在嵌板单元11表面上的保护板。即,能够防止保护板被挂卡在纵棂条构件17a、17b上从而残留于纵棂条构件17a、17b的部分处的问题。
[0133]
[嵌板构件的设计]
[0134]
另外,纵棂条构件17a、17b是通过将第一盖52的突起部56卡合在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孔部57,从而与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连接,通过将第二盖63的突起部69卡合在支撑结构部41的孔部70,从而与横棂条构件16连接。因此,关于纵棂条构件17a、17b的位置的变更,仅通过变更上部框架构件14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孔部57以及支撑结构部41的孔部70的位置便可以进行。即,即使是在将纵棂条构件17a、17b安装于嵌板单元11的表面上之后,也可以通过在规定位置处形成孔部57、70,且重新将拆卸下来的纵棂条构件17a、17b插入该孔部57、70中,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设计变更。
[0135]
例如,在图1中,纵棂条构件17呈等间隔地配置,另外,横棂条构件16也是呈等间隔地配置,因此,所有窗户部81成为相同的正方形。相对于此,在图8中,不将纵棂条构件17的间隔形成为等间隔,而是将3列中的正中间的第二列形成为与第一列和第三列相比宽度较窄。即,第一列和第三列的窗户部82形成为大致正方形,而第二列的窗户部83形成为纵长的长方形。关于图8的设计,仅通过变更图1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的孔部57以及支撑结构部41的孔部70的位置便可实现。
[0136]
另外,嵌板构件3利用多个横棂条构件16和多个纵棂条构件17设置格子,由此构成多个窗户部。然后,通过根据场所而配置或省略纵棂条构件17,能够将窗户部形成为各种形
状或大小。在纵向上的各段中,插入具有第一长度l1的嵌板单元11,其中,该第一长度l1是内侧区域的横向的宽度尺寸。然后,通过在嵌板单元11的表面上配置纵棂条构件17,构成窗户部。
[0137]
例如,如图9中所示,第一段的嵌板单元11使用的是如下的横长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其中,该第一嵌板单元11a的长边(横向)的尺寸为纵框架构件12、13之间的尺寸,短边(纵向)的尺寸为与一个段的尺寸对应的尺寸。即,第一段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具有:作为框架构件18的内侧区域的横向宽度尺寸的第一长度l1。另外,第一段成为不使用纵棂条构件17的设计。第二段使用嵌板单元11,且使用两个纵棂条构件17,由此设有三个窗户部。然后,右侧和左侧的窗户部被嵌板单元11堵住,而中央的窗户部并未被嵌板单元11堵住而是成为被贯通的状态。第二段的左右的窗户部使用的是与各窗户部的大小对应大小的嵌板单元11。即,关于第二嵌板单元11b的横向的第二长度l2,作为其一例,小于第一长度l1,优先为第一长度l1的1/3的长度,其对应于一个窗户部的横向长度。第三段的嵌板单元11与第一段同样地使用如下的横长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其中,该一嵌板单元11a的长边(横向)的尺寸为纵框架构件12、13之间的尺寸(第一长度l1),短边(纵向)的尺寸为与一个段的尺寸对应的尺寸。第三段与第二段同样使用两个纵棂条构件17,由此成为设有三个窗户部的设计。在此,将被嵌板单元11堵住的窗户部称为第一窗户部86,将贯通的窗户部称为第二窗户部87。在第二段中,第一窗户部86和第二窗户部87中沿横向排列的部分是横向并列部分。另外,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各窗户部(六个窗户部)86、87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0138]
在此,在第一段的第一窗户部86中,嵌板单元11例如由如下的透光性或遮光性的板构成,其中,该透光性或遮光性的板,仅设置一块支撑构件22而构成、或者并不夹持图案设计构件21而是由两块支撑构件22构成。在第二段中,左右的第一窗户部86由两块支撑构件22夹持具有图案a的图案设计构件21而成的板构成。在第三段中,三个第一窗户部86由两块支撑构件22夹持具有图案b的图案设计构件21而成的板构成。然后,第一段和第三段中使用不同图案的第一嵌板单元11a。第二段的左右的第一窗户部86使用的是与各窗户部的大小对应大小的第二嵌板单元11b。
[0139]
在第二段中,左右的窗户部为第一窗户部86,且配置有与第一窗户部86大致相同大小的嵌板单元11。相对于此,第二窗户部87中并未配置嵌板单元11而是成为被贯通的状态。因此,若保持该状态不变,则嵌板构件3移动时,若被施加振动等的通常使用中发生的振动或其程度以上的振动,则左右的第一窗户部86的嵌板单元11有可能沿支撑槽43朝向中央的第二窗户部87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第二窗户部87中,位于上侧的横棂条构件16的下侧支撑结构部41b的支撑槽43以及位于下侧的上侧支撑结构部41a的支撑槽43中,配置有移动抑制构件88。
[0140]
具体而言,支撑槽43内配置有间隔件46,移动抑制构件88配置在间隔件46内。如图10中所示,移动抑制构件88是具有与第二窗户部87的横向尺寸相对应长度的呈直线状的棒状构件。棒状的移动抑制构件88的各端部靠近配置在第二窗户部87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窗户部86内的嵌板单元11的缘部。在此,移动抑制构件88具有:即使被与其相邻的嵌板单元11按压,也不会发生变形程度的刚性。因此,即使配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一窗户部86的嵌板单元11欲朝向第二窗户部87的方向移动,通过与移动抑制构件88的端部抵接,其移动也被抑制。
[0141]
另外,关于纵口棂条构件17,可以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呈直
线状且纵向一列地连续配置(参照图1和图8)。相对于此,如图9中所示,也可以设置未设有纵棂条构件17的段。另外,关于特定的段中的纵棂条构件17的位置,可以相对于配置在与其上下相邻段中的纵棂条构件17的位置,沿横向偏移。
[0142]
接着,参照图13~图15对嵌板单元11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嵌板单元11的安装,是在将纵向框架构件12、13中的任意一个纵向框架构件从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上拆下的状态下进行。
[0143]
在图13的例子中,上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以及下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都是被嵌板单元堵住的第一窗户部86。其中,在上段中,从拆卸了纵向框架构件的开口端,插入长边(横向)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在下段中,从拆卸了纵向框架构件的开口端以三块横向并列的方式,插入具有第一长度l1的1/3的第二长度l2的第二嵌板单元11b。然后,以堵住开口端的方式,将纵向框架构件安装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的端部上。在上段中,以沿第一嵌板单元11a的表面延伸存在的方式安装纵棂条构件17,由此分隔出横向并列的三个第一窗户部86。在下段中,作为其一例,以覆盖相互相邻的第二嵌板单元11b的接口部分的方式安装纵棂条构件17,由此分隔出横向并列的三个第一窗户部86。
[0144]
在图14的例子中,上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是被嵌板单元堵住的第一窗户部86。下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中的中央窗户部是未被嵌板单元堵住且贯通的第二窗户部87,其两侧的窗户部是第一窗户部86。在上段中,插入长边(横向)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在下段中,首先,插入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二嵌板单元11b,接着,插入具有第二长度l2的移动抑制构件88,最后,插入第二嵌板单元11b。然后,以堵住开口端的方式,将纵向框架构件安装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的端部上。在上段中,以沿第一嵌板单元11a的表面延伸存在的方式安装纵棂条构件17,由此分隔出横向并列的三个第一窗户部86。在下段中,将纵棂条构件17安装于中央的第二窗户部87和其两侧的第一窗户部86的边界部分上。
[0145]
在图15的例子中,上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是被嵌板单元堵住的第一窗户部86。下段的三个横向并列的窗户部中,与纵向框架构件12相邻的窗户部为第二窗户部87,中央的窗户部以及与纵向框架构件13相邻的窗户部是第一窗户部86。在上段中,插入长边(横向)具有第一长度l1的第一嵌板单元11a。在下段中,首先,插入具有第二长度l2的移动抑制构件88,接着,连续插入两个具有第二长度l2的第二嵌板单元11b。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插入移动抑制构件88之后,插入一块具有l2
×
2长度的嵌板单元。然后,以堵住开口端的方式,将纵向框架构件安装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的端部上。在上段中,以沿第一嵌板单元11a的表面延伸存在的方式安装纵棂条构件17,由此分隔出横向并列的三个第一窗户部86。在下段中,将纵棂条构件17安装于纵向框架构件12侧的第二窗户部87和第一窗户部86的边界部分上,并且,安装于中央的第一窗户部86和纵向框架构件13侧的第一窗户部86的边界部分上。
[0146]
另外,在图13~图15的例子中,也可以构成为:上段中存在三个窗户部时,三块横向并列地插入与各窗户部的大小对应的第二嵌板单元11b。该情况下,纵棂条构件17配置在第二嵌板单元11b的边界部分上。
[0147]
根据如上所述的分隔物,可以得到以下所列举的效果。
[0148]
(1-1)在嵌板构件3中,纵棂条构件17a对应于一个段的长度,因此,将纵棂条构件17a安装于相互相邻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相互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即可。另外,纵棂条构件17b也对应于一个段的长度,因此,将纵棂条构件17b安装于相互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即可。另外,纵棂条构件17b中无需设置跨过横棂条构件16的凹部。因此,容易进行纵棂条构件17a、17b的位置变更容易,由此,设计变更也变得容易。
[0149]
(1-2)通过将突起部56卡合在孔部57,能够容易地将纵棂条构件17a连接在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或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通过将突起部69卡合在孔部70,也能够容易地将纵棂条构件17b连接在横棂条构件16的卡合槽44。
[0150]
(1-3)关于决定各窗户部宽度的纵棂条构件17a、17b的横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上部框架构件14、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横棂条构件16的孔部57、70的位置而决定。由于孔部57、70是能够容易地形成,因此,嵌板构件3的设计变更也能够容易地进行。
[0151]
(1-4)对于作为金属型材的纵棂条构件17a,仅通过安装第一盖52或第二盖63,便能够设置突起部56、69。
[0152]
(1-5)第一盖52是弹性材料的成形件,因此,利用其弹性,贴紧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或者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因此,能够使纵棂条构件17a和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或者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的接口变小且并不显眼。
[0153]
第二盖63也是利用其弹性贴紧横棂条构件16的卡合槽44。因此,能够使纵棂条构件17b和横棂条构件16的卡合槽44的接口变小且并不显眼。
[0154]
(1-6)第一盖52可以利用其弹性,使突起部56可靠地卡合在孔部57。同样地,第二盖63也可以利用其弹性,使突起部69可靠地卡合在孔部70。
[0155]
(1-7)仅通过将插入部54插入于插入空间53,便可以将第一盖52可靠地安装在纵棂条构件17a。仅通过将插入部65插入于插入空间64,便可以将第二盖63可靠地安装在纵棂条构件17a、17b。
[0156]
(1-8)第一盖52在插入部54设有压入突部54a,因此,第一盖52不易从纵棂条构件17a的插入空间53脱落。第二盖63也在插入部65设有压入突部67,因此,第二盖63不易从纵棂条构件17a、17b的插入空间64脱落。
[0157]
(1-9)第一盖52的插入部54被插入的插入空间53内设有插入引导部53a,插入引导部53a被插入于插入部54的导向槽54b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盖52安装在纵棂条构件17a。第二盖63的插入部65被插入的插入空间64内也设有插入引导部68a,插入引导部68a被插入于插入部65的导向槽68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盖63安装在纵棂条构件17a、17b。
[0158]
(1-10)纵棂条构件17a、17b并不接触于嵌板单元11的表面。因此,能够抑制嵌板单元11的表面与纵棂条构件17a、17b接触而被污损。
[0159]
(1-11)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结构部41中突出形成有支撑壁42,纵棂条构件17a、17b的卡合凹部62经由第二盖63卡合在支撑壁42上。因此,也能够使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壁42和纵棂条构件17a、17b的接口也不显眼。
[0160]
(1-12)关于横棂条构件16,即使在变更相对于纵向框架构件12、13的纵向上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相同结构的横棂条构件。横棂条构件16相对于纵向框架构件12、13
的纵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嵌板单元11的纵向尺寸而决定。
[0161]
(1-13)将纵棂条构件17的一端部安装于上侧横单元或者下侧横单元中的一个横单元中,以该部分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由此将另一端部安装于另一个横单元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纵棂条构件17安装于横单元之间。
[0162]
(1-14)可以将第一嵌板单元11a和第二嵌板单元11b中的任意一个嵌板单元,选择性地插入并配置在相邻的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以及相邻的横棂条构件16之间。由此,能够使嵌板面的设计多样化。
[0163]
(1-15)当排列插入第二嵌板单元11b时,以覆盖相邻的第二嵌板单元11b的相邻部分的方式配置纵棂条构件17,由此,能够利用纵棂条构件17遮蔽该相邻部分。
[0164]
(1-16)通过对被横棂条构件16隔开的纵向上的每一段中插入嵌板单元11,嵌板单元1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0165]
(1-17)能够在嵌板单元11被安装在框架构件18和横棂条构件16的状态下,进行纵棂条构件17的安装或拆卸。因此,纵棂条构件17的位置变更变得容易。即,能够在相互相邻的上述横单元之间即各段中,将纵棂条构件17安装并配置在不同的位置,或者,能够在将纵棂条构件17拆卸后重新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处。由此,能够使分隔物的设计变得多样化,另外,设计变更也变得容易。作为其一例,可以将纵棂条构件17配置为:每一段中错开横向的位置,从而不会在纵向上成为一直线状。
[0166]
(1-18)关于分隔物,通过将纵棂条构件17仅配置在嵌板单元11的第一面上、或者仅配置在第二面上,能够根据纵棂条构件17的有无来明确地区分表面和背面。
[0167]
[第二实施方式]
[0168]
如图11中所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分隔物是折叠门,两块嵌板构件91a、91b为一对,两块嵌板构件91a、91b利用合叶被连接。构成该一对的两块嵌板构件91a、91b,在被折叠的折叠状态和被展开为一块板状的展开状态之间位移。各嵌板构件91a、91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作为纵单元的一个且左右(横向)一对的纵向框架构件92、93、以及作为横单元的一个且上下(纵向)一对的上部框架构件94和下部框架构件95。上部框架构件94具备沿横向分离而设置的一对上部转轮101,下部框架构件95具备沿横向分离而设置的一对下部转轮102。上部框架构件94和下部框架构件95、以及一对纵向框架构件92、93整体构成框架构件96,被框架构件96围住的内侧区域中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嵌板单元97。另外,内侧区域具备:成为框架构件的骨架且支撑嵌板单元97的纵棂条构件98和横棂条构件99。这样的分隔物,通过将两块嵌板构件91a、91b折叠而能够作为折叠门使用,并且,当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作为滑动门使用。
[0169]
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隔物中,各嵌板构件91a、91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纵棂条构件98和横棂条构件99设置格子。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嵌板构件91a、91b,也是可以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70]
另外,关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进一步地,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适当变更后实施。
[0171]
在纵棂条构件17a、17b中,也可以省略卡合凹部62,而形成为与第一端部51相同的端部。该情况下,关于盖,第一盖52安装于端部上,且不需要第二盖63,从而能够削减零部件件数。这样的纵棂条构件17a、17b在横棂条构件16的支撑结构部41中配置为重叠在支撑壁
42之上。
[0172]
纵棂条构件17a、17b也可以接触于嵌板单元11的表面。例如,当对嵌板单元11的表面形成硬涂层(hard coating)时,即使与纵棂条构件17a、17b接触,也能够抑制污损。
[0173]
纵棂条构件17a、17b也可以省略插入引导部53a、68a。由此,纵棂条构件17a、17b能够简化插入空间53、64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在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中省略与插入引导部63a、68a卡合的导向槽54b、68,从而能够使插入部54、65的结构简化。
[0174]
在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中,也可以省略插入部54、65的压入突部54a、压入突部67。由此,能够使插入部54、65的结构简化。
[0175]
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也可以外嵌于纵棂条构件17a、17b的端部,而不是内嵌。
[0176]
关于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也可以不是弹性树脂材料的成形件,而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聚缩醛(polyacetal)、ab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的相比聚氨酯橡胶更具有强度的合成树脂的成形件。
[0177]
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的材料并不限于树脂材料,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当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如金属材料那样不具有弹性时,也可以利用弹簧或橡胶等的弹性构件的弹性力,将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压接在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横棂条构件16中的支撑结构部41的卡合槽44。
[0178]
也可以省略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两者。该情况下,构成为:在纵棂条构件17a、17b的端部上直接设置突起部56、69。与省略第一盖52和第二盖63相对应地,能够削减零部件件数。
[0179]
也可以将突起部56、69设置在上部框架构件14的上部卡合槽35b、下部框架构件15的下部卡合槽40b、横棂条构件16中的支撑结构部41的卡合槽44,将孔部57、70设置在纵棂条构件17a、17b的端部侧。
[0180]
也可以构成为: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的安装,是通过将突起部56、69卡合在孔部57、70而进行,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纵棂条构件17的安装,例如,是通过将突起部56、69卡合在代替孔部57、70而设置的有底凹部而进行。与此相反地,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的安装,例如,是通过将突起部56、69卡合在代替孔部57、70而设置的有底凹部而进行,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纵棂条构件17的安装,是通过将突起部56、69卡合在孔部57、70而进行。
[0181]
也可以省略突起部56、69以及孔部57、70,将纵棂条构件17a、17b弹性地且紧绷地支撑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横棂条构件16之间、横棂条构件16之间、以及横棂条构件16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该情况下,作为其一例,当盖52、63具有弹性时,利用该弹性而产生紧绷力。
[0182]
关于将突起部56、69卡合在孔部57、70的结构,可以设置在纵棂条构件17a、17b的两端部上,也可以仅设置在其中任意一个端部上。该情况下,另一个端部可以利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固定在上部框架构件14、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横棂条构件16上。
[0183]
关于横棂条构件16的数量,是根据分隔物的设计而决定的,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通过横棂条构件16分隔出的各段中,纵棂条构件17的数量也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存在没有纵棂条构件17的段。另外,也可以省略横棂条构件16,将纵棂条构件17架设在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之间。
[0184]
也可以构成为:纵向框架构件12、13、上部框架构件14和下部框架构件15、以及横棂条构件16和纵棂条构件17也是树脂成形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