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具体地涉及用于烹饪器具的食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2.已知有部分烹饪器具设计有下米装置,该下米装置可以自动向烹饪器具的内锅中下米,以方便烹饪。但是现有的烹饪器具的下米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在烹饪器具中占用空间较大,使得烹饪器具体积庞大。
3.为了精确控制下米量,已知通过位置检测装置检测下米装置的位置。然而,传统的位置检测装置需要被触动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对下米装置产生一定的阻力,并且出于此原因在检测位置时可能存在误差。
4.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食材供应装置,用于烹饪器具,所述食材供应装置包括:
7.储料仓,用于容纳待供应的食材;
8.送料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送料仓相对于所述储料仓在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之间可移动,使得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储料仓中的食材无法进入所述送料仓,并且在所述供应位置时,所述储料仓中的食材能够通过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送料仓中,并通过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送料仓;以及
9.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附接至所述送料仓以与其同步地可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与所述储料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其中
10.所述定位结构响应于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而产生电信号,并且当产生电信号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物理地间隔开。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材供应装置,能够通过送料仓的移动来供应食材,从而提高包括提供食材的烹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减少人力劳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定位结构能够在无需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送料仓的位置。此方案能够避免两构件接触时的摩擦力,以减小送料仓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还可以防止接触后二者彼此相互作用,以减少用于承受该作用力的零部件,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制造和装配。
12.可选地,沿与所述送料仓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当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定位构件重叠。该方案可以利用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间接地检测送料仓的移动位置的变
化,从而可靠地确保检测送料仓的位置的准确性,并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光学传感器,其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当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阻止电磁波由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产生电信号。该方案可以利用光学传感器通过非接触方式检测送料仓的位置,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降低制造成本。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彼此相对地设置,使得当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位于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该方案可以使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相对紧凑,以减小安装所需的空间。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u”形槽,所述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邻近所述槽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槽的内侧壁上,从而彼此相对地设置。该方案可以方便地安装第二定位构件的光学传感器。
16.可选地,当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沿着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连线,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所述槽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0mm并且小于等于10mm,并且垂直于该连线,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所述槽的槽底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0mm并且小于等于5mm。该方案可以避免第一定位构件与第二定位构件之间发生干涉,从而保证定位结构在用于检测送料仓的位置方面的稳定性。
17.可选地,第一定位构件从所述送料仓突出,并朝向与所述送料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该方案可以使得第一定位构件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且使定位结构能够容易地产生电信号。
18.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磁传感器,其具有感应元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设置有磁体,其中,当所述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磁体引起所述第二定位构件的感应元件发生感应,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产生电信号。该方案可以利用磁传感器通过非接触方式检测送料仓的位置,从而提高定位结构的布置的自由度。
19.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送料仓的移动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构件或者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构件,在所述移动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构件或者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构件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供应位置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方案可以提供定位结构的具体构造的多样化选择,同时可靠地确保检测送料仓的位置的准确性,并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20.可选地,所述食材供应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储料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沿所述送料仓的移动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构件能够抵靠所述导向结构可移动。该方案可以避免第一定位构件在移动中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还可以避免第一定位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确保检测送料仓的位置的准确性。
21.可选地,所述食材供应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具有电致动器和升降结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至所述电致动器的输出端,并将所述电致动器的转矩传递至所述送料仓。该方案可以通过电力驱动送料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包括提供食材的烹饪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22.可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螺杆和螺旋通道,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旋通道螺纹接合,其中所述螺杆连接至所述电致动器的输出端,并且所述螺旋通道固定至所述送料仓。该方案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驱动送料仓,便于制造及装配。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24.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根据上述方面中所述的食材供应装置;以及
25.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安装至所述机体组件,并且能够接收由所述食材供应装置供应的食材。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通过送料仓的移动来供应食材,从而提高包括提供食材的烹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减少人力劳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定位结构能够在无需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送料仓的位置。此方案能够避免两构件接触时的摩擦力,以减小送料仓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还可以防止接触后二者彼此相互作用,以减少用于承受该作用力的零部件,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制造和装配。
附图说明
2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2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食材供应装置的烹饪器具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
29.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供应位置;
30.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31.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仓的立体示意图;
32.图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仓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33.图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仓的平面示意图;
34.图7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仓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35.图8为图2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储料仓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纵向截面图;
36.图9为图2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储料仓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横向截面图;
37.图10为图1中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食材供应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
38.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食材供应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个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供应位置;
39.图12为图10中所示的食材供应装置的储料仓的一部分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40.图13为图10中所示的食材供应装置的储料仓的一部分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41.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5为图13中所示的食材供应装置的储料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定位构件未示出;
43.图16为图1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食材供应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
44.图17为图16中所示的食材供应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个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处于供应位置;
45.图18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食材供应装置的储料仓的一部分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46.图19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食材供应装置的储料仓的一部分和送料仓在配合状态下的另一俯视图;
47.图2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送料仓的进料口的下边缘抵接至缓冲件;以及
48.图21-图2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缓冲件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50.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5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为分体式烹饪器具。下面将结合图1到图23对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及其食材供应装置180进行详细地阐述。
53.第一实施方式
54.参考图1至图3,烹饪器具100包括机体组件110和锅体组件120。机体组件110的底部具有底座111,锅体组件120能够被放置在底座111上并且可以从底座111上取下,以便于将锅体组件120放置在任何期望的位置处,例如餐桌上。
55.锅体组件120包括煲体121、设置在煲体121中的内锅123和锅盖构件122。煲体121可分离地坐设于底座111上。内锅123可取出地放置在煲体121中,当锅盖构件122盖合至煲体121时,锅盖构件122与内锅123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56.底座111上通常设置有加热装置(未示出)以及为加热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当锅体组件120放置在底座111上时供电模块可以向加热装置供电,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对煲体中的内锅123进行加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示例性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线圈盘和盘绕在线圈盘上的线圈,以使得当通电时,加热装置可以产生热量以加热内锅123。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也可以配置为其他结构,例如电热丝加热等。示例性地,该供电模块可以为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插头插接后可以为加热装置供电,供电模块也可以配置为容置在底座111中的电池。
57.机体组件110包括食材供应装置180,用于将食材供应至锅体组件120,从而进行烹饪。如图1和图2所示,食材供应装置180设置有储料机构130和送料机构140。储料机构130包括储料仓131,储料仓131中可以容纳并储存待供应的食材,例如大米、小米等。储料仓131具有由第一端部132(参照图20)和位于第一端部132上方的第二端部133(参照图20)形成的侧
向出口134,也就是说,该出口134设置在储料仓131的侧面,以便于储料仓131中的物料经由出口134流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该出口134设置在储料仓131的下部,从而可以进一步便于储料仓131中的物料利用重力作用从出口134流出。
58.进一步参考图4,送料机构140包括送料仓141,送料仓141具有进料口142、与进料口142间隔开的出料口143,以及设置于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之间的沿一定方向延伸的进料通道144。在本文中,该方向指的是竖直方向。因此,图示的出料口143设置在进料口142的下方。需要注意的是,该方向也可以是与竖直方向相交的任何方向。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均设置在送料仓141的侧壁上。在进料状态下,进料口142能够与储料仓131的出口134连通,并且出料口143能够与内锅中的烹饪空间连通,以使储料仓131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142进入送料仓141,再经由出料口143进入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中。送料仓141大致构造为柱状结构,且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为沿送料仓14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开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也可以至少部分地沿送料仓141的轴向方向开口。
59.为了将物料均匀地散在烹饪空间中,如图5和图6所示,送料仓141在进料通道144的底部还设置有导向面145,导向面145从上到下沿朝向出料口143的方向向外倾斜。导向面145的上端连接至螺旋通道151(下文描述)的外壁,下端连接至送料仓141的底壁。优选地,导向面145构造为锥形斜面。
60.进一步优选地,导向面14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a为10
°
~80
°
。示例性地,该倾斜角度a可以为20
°
、40
°
、60
°
或70
°
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导向面145的设置可以对物料起到引流分散的作用,使食材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烹饪空间中,从而可以避免米饭堆积而造成夹生。
61.如图8和图9所示,进料通道144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进料方向延伸的导向筋146,以将进料通道144分隔成至少两个小通道。此构造可以便于将物料分流,避免其堆积在一个方向上而造成米饭夹生。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进料通道144中设置有一个导向筋146,其将进料通道144分隔成两个小通道。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进料通道144中设置其他数量的导向筋146。导向筋146连接在螺旋通道151(下文描述)和储料仓131的内壁之间。优选地,如图8所示,导向筋146连接在进料通道144的下方。这样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62.优选地,如图9所示,储料仓131的出口134也构造为与进料口142配合的弧形的开口,且具有第一周向延伸长度l1,进料口142具有第二周向延伸长度l2(参照图7),第一周向延伸长度l1小于第二周向延伸长度l2。该尺寸关系可以保证从出口134中的落出的物料都能经由进料口142落入送料仓141中,避免物料漏到机体组件110中而影响机体组件110的正常运行。进一步优选地,进料口142的高度大于等于3mm,且第二周向延伸长度l2大于等于3mm。
63.回到图1至图3,送料机构140还包括驱动部件150,驱动部件150能够驱动送料仓141,以使送料仓141相对于储料仓131在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所示,当送料仓141在初始位置时,送料仓141在机体组件110中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较高处,送料仓141与出口134以及烹饪空间均不连通,即储料仓131中的食材无法进入送料仓141;如图2所示,当送料仓141在供应位置时,送料仓141在机体组件110中位于竖直方向上的较低处,送料仓141与出口134以及烹饪空间连通,以使储料仓131中的食材经由出口134进入送料仓141,再
经由出料口143排出而进入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中。
64.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150具有电致动器和升降结构,升降机构连接至电致动器的输出端,并将电致动器的转矩传递至送料仓141。在一个示例中,电致动器包括电机152。升降机构包括螺杆153以及与螺杆153螺纹接合的螺旋通道151(见图5)。螺杆153连接至电机152的输出端,螺旋通道151固定至送料仓141,例如通过模制成型等方式一体地设置在送料仓141中。电机152可在通电时驱动螺杆153转动,螺杆153与螺旋通道151配合,以将电机152的输出端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螺旋通道151的直线运动。由此,当螺杆153转动时,送料仓141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电机152驱动螺杆153正向转动时,可以带动送料仓141向下运动至供应位置。当送料仓141行进至供应位置时,进料口142的下边缘位于出口134的下端面(即第一端部132)的下方,且进料口142的上边缘位于出口134的上端面(即第二端部133)和下端面之间。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储料仓131向送料仓141进米时存在存米死角,并且可以防止物料泄露到机体组件110内部而影响机体组件110的正常运行。当完成下米后,电机152可驱动螺杆153反向转动从而可带动送料仓141向上移动直至初始位置。
65.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定位结构160,其响应于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而产生电信号,从而能够检测送料仓141的位置。具体地,定位结构160包括第一定位构件161和第二定位构件162。第一定位构件161附接至送料仓141以与其同步地可移动,第二定位构件162与储料仓13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换句话说,第一定位构件161能够相对于第二定位构件162移动。特别地,当定位结构160产生电信号时,第一定位构件161与第二定位构件162物理地间隔开。与使用接触式位置检测元件相比,定位结构160能够在无需第一定位构件161和第二定位构件162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送料仓141的位置。这可以避免接触时的摩擦力,以减小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还可以防止接触后二者彼此相互作用,例如挤压而变形、推动而移位,以减少用于承受这样的作用力的零部件。
66.出于更稳定地产生电信号的考虑,可移动的第一定位构件161构造为结构筋的形式,基本固定的第二定位构件162构造为包括电学感测元件。作为一个示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定位构件162包括光学传感器,例如光学耦合器。如本领域人员已知的,光学耦合器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当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第一定位构件161阻止电磁波由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使得第二定位构件162产生电信号。
67.现在转至图10和图11,图10中的送料仓141以简化形式示出。如图中示出的,第一定位构件161形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其从送料仓141突出,并朝向与送料仓141的移动方向(本文指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特别地,第一定位构件16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甚至远小于在其他方向上的尺寸。第一定位构件161也可以形成为任何其他截面形状。
68.定位结构16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构件16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竖直方向上,储料仓131中布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构件162。其中,这两个第二定位构件162之间的距离与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上文对送料仓141的描述,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与该距离大致相等。
69.从另一角度来说,在图示的截面中,当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第一定位构件161的至少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定位构件162重叠。优选地,第一定位构件161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二定位构件162在该方向上的厚度。由此,定位结构160能
够利用第一定位构件161和第二定位构件162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间接地检测送料仓141的移动位置的变化,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对于送料仓141的位置的检测的准确性,并使检测结果足够灵敏。
70.光学耦合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具有不同的布置形式。参考图13和图14,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彼此相对地设置,使得当送料仓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第一定位构件161位于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为此,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二定位构件162可以包括“u”形槽,以用于布置光学耦合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具体地,该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定位构件161。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邻近槽的开口设置在槽的内侧壁上,从而彼此相对地设置。通俗地说,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u”的两个端部。
71.为了避免第一定位构件161在随送料仓141移动过程期间与第二定位构件162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二者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特别是当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二者的位置关系。参考图14,其示出储料仓131的一部分与送料仓141装配的状态,并且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可以看出,第一定位构件161和第二定位构件162沿竖直方向的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发射端位于第一定位构件161的一侧,即图中上侧,同时第二定位构件162的接收端位于第一定位构件161的另一侧,即图中下侧。或者,二者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这种情况下,第一定位构件161阻止电磁波由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其中,沿着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连线,第一定位构件161与槽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d1大于0mm并且小于等于10mm,例如1mm、2mm、3mm等。并且垂直于该连线,第一定位构件161与槽的槽底之间的最小距离d2大于0mm并且小于等于5mm,例如1mm、2mm、3mm等。
72.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布置形式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第二定位构件162还设置有反射面。反射面与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对地设置,以用于将由发射端发出的电磁波反射至接收端。具体地,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邻地位于第一定位构件161的同一侧,即图中上侧,同时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反射面位于第一定位构件161的另一侧,即图中下侧。或者,两侧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这种情况下,第一定位构件161通过组织反射面的反射而阻止电磁波由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结合第二定位构件162的“u”形槽构造,通俗地说,发射端和接收端位于“u”的同一个端部,反射面位于“u”的另一个端部。可以理解,有关“u”形槽构造的上述细节也适用于此示例。
73.继续参考图12,食材供应装置180还可以包括导向结构181。与第一定位构件161类似,导向结构181也具有结构筋的形式。不同的是,导向结构181与储料仓13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沿送料仓141的移动方向延伸。尤其是,导向结构18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甚至远远大于在其他方向上的尺寸。由此,第一定位构件161在随送料仓141移动期间能够抵靠导向结构181,一方面避免第一定位构件161在移动中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定位构件161相对于储料仓131发生偏移,从而确保对于送料仓141的位置的检测的准确度。
74.图15中还示出了第二定位构件162的安装结构182,其用于将第二定位构件162安装至储料仓131并限制其微小位移,以消除由于第二定位构件162的不期望的微小位移而造成的误差。优选地,安装结构182通过模制成型等方式一体地设置于储料仓131,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便于装配。
75.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定位构件161阻止电磁波由
光学耦合器的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以使得第二定位构件162产生电信号。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构件161也可以构造为与图示的形状互补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仅当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第一定位构件161不再阻止,或者说才允许电磁波由发射端向接收端的传递,使得第二定位构件162产生电信号。
76.可以理解,上文描述的驱动部件150能够通过电力驱动,而定位结构160能够产生电信号,二者均可与控制装置(未示出)电连接,以便实现下述功能:当定位结构160检测到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时,可以控制驱动部件150以使驱动部件150停止驱动送料仓141移动。由此,可以保证送料仓141精确地停止在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
77.因此,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控制装置,除上述功能外,控制装置还可配置为计算经由储料仓131的出口134向送料仓141中落料的量。具体地,控制装置配置为至少基于送料的时长t、送料的速度v以及连通口的有效面积s确定流经连通口的落料量。如图2和图8所示,在本技术中,连通口定义为在送料仓141位于供应位置时在进料口142与出口134的连通处形成的可供物料经过的面积最小的口。进一步,结合图8和图9所示,有效面积s=l1*b。如上所述,储料仓131的出口134的第一周向延伸长度l1小于送料仓141的进料口142的第二周向延伸长度l2,因此,此处在计算有效面积s时取较小的第一周向延伸长度l1;而b为进料口142的上边缘与出口134的下端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78.进一步优选地,落料量还与误差修正因子x相关。具体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落料量=s*vt+x。其中,t为送料仓141处于供应位置的时长,即,第一定位构件161穿过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一个(此处为竖直方向上较低的一个)开始至落米结束时第一定位构件161脱离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一个为止的时长。v=v0+gt,v0为落米初始速度,且v0为0~10m/s,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9.8m/s2。
79.误差修正因子x定义为从送料仓141的第一定位构件161穿过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二个(此处为竖直方向上较高的一个)开始至穿过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一个又立即返回至穿过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二个期间流经连通口的落料量。误差修正因子的存在是因为在送料仓141向下运动至第一定位构件161穿过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一个之前,送料仓141的进料口142与储米仓的出口134处于半连通状态,物料已经从出口134流出;而当完成落料之后,送料仓141向上运动,第一定位构件161脱离第二定位构件162中的第一个之后,送料仓141的进料口142与储米仓的出口134还处于半连通状态,仍有物料从出口134流出。上述两段仍有物料从出口134流出的时间并未计入送料时长t,但在这两段时间里也有物料通过出口134流入进料口142。因此,在计算落料量时通过将误差修正因子计算在其中,可以进一步准确地计算出落料量。对于误差修正因子的计算,可以在烹饪器具的实验阶段得出,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两段时间的落料量通过称重的方式得出,并将其存储到烹饪器具的系统中。优选地,为了使误差修正因子x的值更准确,在实验阶段,可以通过对误差修正因子x进行多次测试,并对多次测试的结果取平均值而得出。
80.结合图3所示,机体组件110中还设置有一罩体170,该罩体170形成储料仓131的一部分。特别地,储料仓131的第二端部133设置在罩体170上。罩体170中设置有卡位,上述的定位结构160的第二定位构件162及其安装结构182、导向结构181等相关部件可以固定在罩体170中的卡位上。此外,电机152和螺杆153也设置在罩体170中。
81.如图1至图3以及图20所示,储料机构130还包括缓冲件135,缓冲件135设置在储料
仓131的位于上方的第二端部133上,即,缓冲件135连接在罩体170上。缓冲件135可以由例如橡胶等可变形的软质材料制成。送料仓141的外壁与该缓冲件135过盈配合。当送料仓141从供应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时,进料口142的边缘能够挤压缓冲件135至变形。
82.结合图21至图23所示,缓冲件135在俯视状态下大致构造为c形结构,且包括连接部136和连接在连接部136下方的变形部137。连接部136连接至罩体170,变形部137构造为从连接部136向下倾斜地延伸的结构边。优选地,变形部137相对于连接部136成预定角度地延伸,该预定角度大于0且小于90度。示例性地,该预定角度可以为30度、40度或50度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缓冲件135的装配状态下,该变形部137悬垂在第一端部132和第二端部133之间。
83.如图3以及图21至图23所示,连接部136包括第一卡合部138和设置在第一卡合部138下方的第二卡合部139。罩体170具有一底边缘171和设置在底边缘171下方且与底边缘171间隔开的凸缘172。第一卡合部138具有朝向底边缘171的向上的开口,并且能够通过该开口接合在底边缘171的底部,第二卡合部139具有朝向凸缘172的侧向的开口,并且能够通过该侧向的开口接合至该凸缘172,以此方式,可以将缓冲件135牢固地连接至罩体170。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例如注塑等方式将缓冲件135与罩体170一体形成。
84.如图2和图21所示,连接部136和变形部137之间设置有缓冲腔173。该缓冲腔173可以在变形部137受力被挤压时缓冲变形。当送料仓141从供应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时,进料口142的下边缘能够将变形部137朝向缓冲腔173的方向挤压。上述方案可以使得,当送料仓141完成落料向上运动时,若正好有大米等颗粒物处于缓冲件135与进料口142的下边缘的接触位置,则颗粒物在接触到缓冲件135时,会在送料仓141的挤压下将缓冲件135的变形部137向缓冲腔173的方向挤压变形,直到颗粒物能完全避开送料仓141的运动,从而可以使送料仓141正常运动至初始位置。可以理解,这样可以减小送料仓141的运动阻力,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在送料仓141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卡米而导致送料仓141无法正常工作。优选地,缓冲腔173的高度h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20mm,周向长度l3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20mm,上述尺寸可以更好地形成防卡米的效果。示例性地,缓冲腔173的高度h可以设置为5mm或6mm,周向长度l3可以设置为7mm或8mm,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85.第二实施方式
86.现在参考图16至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食材供应装置280。其中,图16中的送料仓141以简化形式示出。
87.代替地,定位结构260不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构件262,而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构件26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竖直方向上,送料仓141布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构件261。其中,这两个第一定位构件261之间的距离与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两个第一定位构件261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布置在进料口142和出料口143之间。
88.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电路可能不同,但均能利用定位结构160实现相同的功能:当定位结构260检测到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时,可以控制驱动部件150以使驱动部件150停止驱动送料仓141移动。由此,可以保证送料仓141精确地停止在初始位置和供应位置。
89.第三实施方式
90.现在参考图18至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食材供应装置,其包
括定位结构360。
91.作为第二定位构件的电学感测元件的另一个示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定位构件362包括磁传感器,其具有感应元件,例如霍尔传感器、磁簧开关、电磁线圈等。与此对应地,第一定位构件361设置有磁体。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当送料仓141处于初始位置或供应位置时,第一定位构件361的磁体引起第二定位构件362的感应元件发生感应,使得第二定位构件362产生电信号。
92.根据第二定位构件362的感应元件的不同类型,第二定位构件362可以具有不同的布置形式,以适应感应元件的不同特性,如分别在图18和图19中示出的。
9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具有食材供应装置的烹饪器具能够通过送料仓的移动来供应食材,从而提高包括提供食材的烹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减少人力劳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定位结构能够在无需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接触的情况下检测送料仓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两构件接触时的摩擦力,以减小送料仓移动过程中的阻力;还可以防止接触后二者彼此相互作用,以减少用于承受该作用力的零部件,从而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制造和装配。
9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95.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