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在安装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工站在楼层表面,接收并移动吊装而来的装配式墙体,通过人工完成移动墙体的工作,此方式,人工移动墙体的操作,过程十分不便,并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不仅耗费人力,安装过程也十分缓慢,严重拖慢安装的工作;另外,人工在接触吊装而来的墙体时,会与墙体直接接触,此过程,劳动工作将会承受墙体移动带来的冲击力,会人员的安全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能够完全代替了人工移动吊装装配式幕墙的工作,提高了装配式幕墙的安装速度,省时省力效率高,且提高了安装工作的安全性,另外,装置内部还具有移速可调,操作简单等特点。
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包括装配式幕墙以及安装架构,所述装配式幕墙活动放置在楼板的上表面,所述装配式幕墙通过与吊机连接的吊索吊装在楼板的上方,且所述装配式幕墙置于所述安装架构的一侧;所述安装架构内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滑动轨架,两个所述滑动轨架表面均滑动组装有滑动式墙板缓冲器,一个所述滑动式墙板缓冲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墙板角带动组件,另一个所述滑动式墙板缓冲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辅助移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式墙板缓冲器背离所述装配式幕墙的一侧均设置有调速移动组件,所述安装架构底端内部设置有收纳式移动组件;所述安装架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轨道,所述下轨道的表面等距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撑杆,所述侧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轨道。
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架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座,两个所述滑块座分别滑动组装在所述下轨道以及所述上轨道的表面,所述架体一侧壁等距固定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架体背离所述装配式幕墙一侧壁固定开设有轮槽,靠近所述墙板角带动组件的一个底部所述滑块座的上表面一角固定设置有斜导杆。
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式墙板缓冲器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靠近所述装配式幕墙的一侧壁两端均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末端均活动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末端固定焊接有缓冲板,所述内杆的表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套管背离所述装配式幕墙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主握柄,所述套管的一侧壁活动螺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活动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墙板角带动组件还包括导动管一,两个所述导动管一固定设置在一个所述套管背离所述定位螺栓的一侧,上方的所述导动管一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边杆,下方的所述导动管一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角杆,所述墙边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墙边板,所述墙角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墙角板,所述墙边杆以及所述墙角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把。
8.进一步的,所述墙角杆靠近所述墙角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角底板,所述角底板转接处外壁等距开设有卡槽,下方的所述导动管一内部位于所述墙角杆的一侧贯穿插入有触发滑杆,所述触发滑杆靠近所述角底板的一侧外壁等距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均滑动插入在所述卡槽的内部,所述触发滑杆的末端活动贯穿所述墙角板,所述触发滑杆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导框,所述斜导杆活动贯穿所述导框。
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移动组件还包括导动管二,所述导动管二固定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套管的侧壁,所述导动管二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底杆,所述墙底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l形槽板。
10.进一步的,所述调速移动组件还包括轮轴座以及外框体,所述轮轴座以及所述外框体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且所述外框体置于所述轮轴座的外部,两侧所述轮轴座的内侧转动安装轮轴,所述轮轴中心表面固定安装有贴合轮,所述贴合轮表面贴合所述轮槽的内壁,两个所述外框体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轮刹杆,所述轮刹杆的内壁两端均匀所述轮轴活动贴合,所述轮刹杆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均活动贯穿于所述外框体,所述轮刹杆的外壁中间均固定开设有限距槽。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握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l形压杆,所述l形压杆短边杆末端转动连接有端内杆,所述端内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力压杆,所述力压杆均活动贯穿于所述外框体,且所述力压杆的末端活动置于所述限距槽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表面中间等距固定设置有杆转座,所述底座下表面位于所述杆转座的两侧等距固定设置有侧导杆。
13.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式移动组件还包括工字架,所述底座底部通过所述杆转座转动安装有抵转杆,所述抵转杆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抵转杆的两端位于所述底座外部均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工字架上表面两侧等距固定开设有侧导孔,所述侧导杆活动贯穿于所述侧导孔,所述工字架上表面中间位于所述凸轮的正下方等距开设有凸轮抵槽,所述工字架下表面两侧等距安装有万向轮。
14.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墙板角带动组件扣住装配式幕墙的墙角,再通过辅助移动组件扣住装配式幕墙的底部,在安装架构移动对应的滑动轨架实现水平运输装配式幕墙的效果,此过程,通过装配式幕墙与安装架构的快速连接,能够代替人工接住吊装的装配式幕墙,可使装配式幕墙快速移动安装点;另外,在对应滑动轨架的表面移动滑动式墙板缓冲器,实现
竖直放下装配式幕墙的工作,进而完成装配式幕墙的安装工作,此过程,完全代替了人工移动吊装装配式幕墙的工作,提高了装配式幕墙的安装速度,加快了安装工作的进度,并且,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控制装配式幕墙的移动,此安装架构的操作工作,只需两到三人便可完成。
15.(2)本发明,装配式幕墙在靠近滑动式墙板缓冲器时,直到紧贴缓冲板,过程中,缓冲板承受墙体移动后的冲击,使内杆在外管内伸缩移动,并同时挤压缓冲弹簧,多个缓冲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消除人员承受装配式幕墙冲击力的风险,使装配式幕墙的吊装工作更加安全。
16.(3)本发明,当装配式幕墙水平运送到待安装的位置之后,此时,紧握主握柄并用力扣紧l形压杆,力压杆便会挤压轮刹杆,使轮刹杆紧贴贴合轮的轮轴,进而限制贴合轮的旋转,进而增加套管在架体表面下滑的阻力,缓和套管的下移过程,使滑动式墙板缓冲器的移动速度具有可调节的特点。
17.(4)本发明,含有墙板角带动组件的套管在下移过程中,导框不断靠近斜导杆,当斜导杆插入导框内部时,导框发生偏移,并带动触发滑杆直线移动,此时,触发滑杆上的卡块将会脱离角底板一端的卡槽,使角底板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旋转,从而使角底板脱离装配式幕墙的下表面,此时,在装配式幕墙快落地之前,其下降过程将不受到任何部件的妨碍,使安装工作更加简单。
18.(5)本发明,在单个装配式幕墙下放并安装结束之后,将安装架构移动到下一个安装点附近,此时,旋转转盘使万向轮接触地面,而此时底座会完全悬空,借助万向轮便可轻松实现移动该装置的效果,使该结构在具有稳定支撑的前提下,同时具有灵活移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使用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主视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轨架与滑动式墙板缓冲器图的组装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墙板角带动组件的组装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角底板与触发滑杆图的分解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调速移动组件的组装结构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调速移动组件的结构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移动组件的组装结构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底座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收纳式移动组件的结构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装配式幕墙;2、吊索;3、安装架构;301、底座;302、下轨道;303、滑轮;304、侧撑杆;305、上轨道;306、侧导杆;307、杆转座;4、滑动轨架;401、架体;402、滑块座;403、定位孔;404、轮槽;405、斜导杆;5、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01、套管;502、主握柄;503、定位螺栓;504、内杆;505、缓冲弹簧;506、外管;507、缓冲板;6、墙板角带动组件;601、导动管一;602、墙边杆;603、墙角杆;604、连杆;605、拉把;606、墙边板;607、墙角板;608、角底板;609、触发滑杆;610、导框;611、卡槽;612、卡块;7、辅助移动组件;701、导动管二;702、墙底杆;703、l
形槽板;8、调速移动组件;801、轮轴座;802、外框体;803、贴合轮;804、轮刹杆;805、限距槽;806、插杆;807、l形压杆;808、端内杆;809、力压杆;9、收纳式移动组件;901、工字架;902、侧导孔;903、万向轮;904、凸轮抵槽;905、抵转杆;906、凸轮;907、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2.如图1-10所示,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结构,包括装配式幕墙1以及安装架构3,装配式幕墙1活动放置在楼板的上表面,装配式幕墙1通过与吊机连接的吊索2吊装在楼板的上方,且装配式幕墙1置于安装架构3的一侧,在单个装配式幕墙1落地之前,先将安装架构3移动到待安装的位置附近;参照附图2,安装架构3内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滑动轨架4,两个滑动轨架4表面均滑动组装有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一个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墙板角带动组件6,另一个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辅助移动组件7,两个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背离装配式幕墙1的一侧均设置有调速移动组件8,安装架构3底端内部设置有收纳式移动组件9,通过墙板角带动组件6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墙角,再通过辅助移动组件7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底部,在安装架构3移动对应的滑动轨架4实现水平运输装配式幕墙1的效果,接着在对应滑动轨架4的表面移动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实现竖直放下装配式幕墙1的工作;参照附图2,安装架构3还包括底座301,底座30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轨道302,下轨道302的表面等距转动安装有滑轮303,底座30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侧撑杆304,侧撑杆30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轨道305,滑动轨架4在移动的同时,滑轮303起到辅助移动的效果。
23.参照附图3,滑动轨架4还包括架体401,架体401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座402,两个滑块座402分别滑动组装在下轨道302以及上轨道305的表面,架体401一侧壁等距固定开设有定位孔403,架体401背离装配式幕墙1一侧壁固定开设有轮槽404,靠近墙板角带动组件6的一个底部滑块座402的上表面一角固定设置有斜导杆405,架体401两端的滑块座402将分别沿着下轨道302以及上轨道305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带动装配式幕墙1水平直线移动的效果。
24.参照附图3和图4,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还包括套管501,套管501靠近装配式幕墙1的一侧壁两端均设置有内杆504,内杆504的末端均活动套设有外管506,外管506的末端固定焊接有缓冲板507,内杆504的表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505,套管501背离装配式幕墙1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主握柄502,套管501的一侧壁活动螺接有定位螺栓503,定位螺栓503的一端活动插入定位孔403的内部,装配式幕墙1靠近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直到紧贴缓冲板507,过程中,缓冲板507承受墙体移动后的冲击,使内杆504在外管506内伸缩移动,并同时挤压缓冲弹簧505,多个缓冲弹簧505的设置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25.参照附图4,墙板角带动组件6还包括导动管一601,两个导动管一601固定设置在一个套管501背离定位螺栓503的一侧,上方的导动管一601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边杆602,下方的导动管一601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角杆603,墙边杆602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墙
边板606,墙角杆603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墙角板607,墙边杆602以及墙角杆60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连杆604固定连接,连杆60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把605,拉动拉把605同时移动墙边杆602以及墙角杆603,使墙角板607与角底板608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墙角,使墙边板606扣住墙角上方的墙边。
26.参照附图4和图5,墙角杆603靠近墙角板60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角底板608,角底板608转接处外壁等距开设有卡槽611,下方的导动管一601内部位于墙角杆603的一侧贯穿插入有触发滑杆609,触发滑杆609靠近角底板608的一侧外壁等距固定设置有卡块612,卡块612均滑动插入在卡槽611的内部,触发滑杆609的末端活动贯穿墙角板607,触发滑杆609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导框610,斜导杆405活动贯穿导框610,含有墙板角带动组件6的套管501在下移过程中,导框610不断靠近斜导杆405,当斜导杆405插入导框610内部时,根据斜导杆405的斜杆方向,导框610发生偏移,并带动触发滑杆609直线移动,此时,触发滑杆609上的卡块612将会脱离角底板608一端的卡槽611,从而解除角底板608的固定状态,进而使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旋转,从而使角底板608脱离装配式幕墙1的下表面。
27.参照附图8,辅助移动组件7还包括导动管二701,导动管二701固定设置在另一个套管501的侧壁,导动管二701内部活动贯穿插入有墙底杆702,墙底杆702的一端固定焊接有l形槽板703,移动墙底杆702,使l形槽板703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底边,完成辅助运输装配式幕墙1的效果。
28.参照附图6和图7,调速移动组件8还包括轮轴座801以及外框体802,轮轴座801以及外框体802均固定设置在套管501的外壁,且外框体802置于轮轴座801的外部,两侧轮轴座801的内侧转动安装轮轴,轮轴中心表面固定安装有贴合轮803,贴合轮803表面贴合轮槽404的内壁,两个外框体802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轮刹杆804,轮刹杆804的内壁两端均匀轮轴活动贴合,轮刹杆804的外壁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杆806,插杆806均活动贯穿于外框体802,轮刹杆804的外壁中间均固定开设有限距槽805。
29.参照附图6和图7,主握柄502内部均转动安装有l形压杆807,l形压杆807短边杆末端转动连接有端内杆808,端内杆80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力压杆809,力压杆809均活动贯穿于外框体802,且力压杆809的末端活动置于限距槽805的内部,紧握主握柄502并用力扣紧l形压杆807,l形压杆807将会旋转,其短边杆的一端将会带动端内杆808移动,根据杠杆原理,可以使力压杆809用力挤压轮刹杆804,使轮刹杆804紧贴贴合轮803的轮轴,进而限制贴合轮803的旋转,由于贴合轮803的表面贴合轮槽404的内壁,因此,可以增加套管501在架体401表面下滑的阻力。
30.参照附图9,底座301下表面中间等距固定设置有杆转座307,底座301下表面位于杆转座307的两侧等距固定设置有侧导杆306。
31.参照附图10,收纳式移动组件9还包括工字架901,底座301底部通过杆转座307转动安装有抵转杆905,抵转杆905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凸轮906,抵转杆905的两端位于底座301外部均固定设置有转盘907,工字架901上表面两侧等距固定开设有侧导孔902,侧导杆306活动贯穿于侧导孔902,工字架901上表面中间位于凸轮906的正下方等距开设有凸轮抵槽904,工字架901下表面两侧等距安装有万向轮903,旋转两端的转盘907,使抵转杆905在底座301底部旋转,并同时带动所有的凸轮906旋转,当凸轮906的凸出端临时嵌入凸轮抵槽904的内部时,此时底座301完全悬空,工字架901配合万向轮903将实现支撑的工作,此
时,推动侧撑杆304便可轻松完成移动安装架构3的效果。
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单个装配式幕墙1落地之前,先将安装架构3移动到待安装的位置附近,通过墙板角带动组件6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墙角,再通过辅助移动组件7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底部,在安装架构3移动对应的滑动轨架4实现水平运输装配式幕墙1的效果,接着在对应滑动轨架4的表面移动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实现竖直放下装配式幕墙1的工作,进而完成装配式幕墙1的安装工作,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拉动拉把605同时移动墙边杆602以及墙角杆603,使墙角板607与角底板608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墙角,使墙边板606扣住墙角上方的墙边,再移动墙底杆702,使l形槽板703扣住装配式幕墙1的底边,随后分别同时拉动墙边杆602、墙角杆603以及墙底杆702,使装配式幕墙1靠近滑动式墙板缓冲器5,直到紧贴缓冲板507,过程中,缓冲板507承受墙体移动后的冲击,使内杆504在外管506内伸缩移动,并同时挤压缓冲弹簧505,多个缓冲弹簧505的设置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当装配式幕墙1紧贴缓冲板507之后,分别握住两个主握柄502并同时推动,使套管501带着滑动轨架4而移动,此时,架体401两端的滑块座402将分别沿着下轨道302以及上轨道305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带动装配式幕墙1水平直线移动的效果;接着,当装配式幕墙1运送到待安装的位置之后,此时,紧握主握柄502并用力扣紧l形压杆807,l形压杆807将会旋转,其短边杆的一端将会带动端内杆808移动,根据杠杆原理,可以使力压杆809用力挤压轮刹杆804,使轮刹杆804紧贴贴合轮803的轮轴,进而限制贴合轮803的旋转,由于贴合轮803的表面贴合轮槽404的内壁,因此,可以增加套管501在架体401表面下滑的阻力,随后,旋转定位螺栓503,使定位螺栓503的一端脱离定位孔403的内部,进而解除套管501的固定状态,随后,控制套管501在架体401表面缓慢的下移,配合吊机和吊索2实现竖直下放装配式幕墙1的效果,使装配式幕墙1落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上;另外,在下方装配式幕墙1的过程中,在两个套管501快要下移到最低端之前,先继续下移含有辅助移动组件7的套管501,使l形槽板703与装配式幕墙1脱离,再旋转墙底杆702并移动,使l形槽板703远离装配式幕墙1,此时,l形槽板703便不会影响装配式幕墙1的下方工作;与此同时,含有墙板角带动组件6的套管501在下移过程中,导框610不断靠近斜导杆405,当斜导杆405插入导框610内部时,根据斜导杆405的斜杆方向,导框610发生偏移,并带动触发滑杆609直线移动,此时,触发滑杆609上的卡块612将会脱离角底板608一端的卡槽611,从而解除角底板608的固定状态,进而使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旋转,从而使角底板608脱离装配式幕墙1的下表面,此时,在装配式幕墙1快落地之前,其下降过程将不受到任何部件的妨碍;最后,在单个装配式幕墙1下放并安装结束之后,将安装架构3移动到下一个安装点附近,此时,同时旋转两端的转盘907,使抵转杆905在底座301底部旋转,并同时带动所有的凸轮906旋转,凸轮906凸出的一端将会抵动工字架901,此时工字架901将会沿着侧导杆306的方向移动,所有的万向轮903将同时接触地面,而此时,底座301将会逐渐与地面脱离,当凸轮906的凸出端临时嵌入凸轮抵槽904的内部时,此时底座301完全悬空,工字架901配合万向轮903将实现支撑的工作,此时,推动侧撑杆304便可轻松完成移动安装架构3的效果。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